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ppt_第1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ppt_第2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ppt_第3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ppt_第4页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柳北区教研室 梁清,现代文阅读复习概要,明确考查重点:语文课程标准:“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遵循应试步骤:整体阅读,了解内容;仔细审题,找准落点;组织语言,准确答题。 树立答题观念:答案在考生脑子里,答案更在原文中。,考点一:词句理解,1.正确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主要包括: 理解词语的语境义。 理解词语的指代义。,词句理解:实例1,词语含义 必须结合上下句语境来具体解释词语,做到词不离句,答出引伸义、比喻义。一般不是单纯的字典义。 (2010柳州 )结合语境,解释画线词语的含义。 “外祖父呼吸着真正的空气,所以无论在他生前或死后,他的睡眠都是安详的。”,词句理解:实例1,【提示】对词语意思的推敲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等来回答。 【答案】质朴、充实、贴近泥土的生活。,词句理解:实例2-3,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1)(2010南京)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2)(2010柳州)阅读第段,说说“菜园中不总种菜,也种花”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年年依旧的菜园),词句理解:实例2-3,理解句子的含义:要联系语境,明确内涵;要补充“潜台词”,即语句的言外之意。 句子的作用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从内容上分析,如点明主旨、表达情感、揭示观点等;从结构上分析,如总领全文、承上启下、铺垫、照应等;从表达效果上分析,如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答案:(1)童年的生活经历可能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发展。(2) “菜园中不总种菜,也种花”一句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词句理解 实例4,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此、此类、这、这些、这种、这一点等)到题干出处的上、下句或上、下段中去找,然后还原到句中验证。 (2010乐山)联系文章回答第8段中加点词“这样”指代的具体内容。 通常,家长就是无限的“支付宝”。家长就是免费的“家政工”。家长就是全天候的“出气筒”。没有人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 答案:无限的“支付宝”、免费的“家政工”、全天候的“出气筒”等。,考点二:文意把握,文意把握要求考生用简短的语句概括全文的大意,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要求能从文中直接提取文章的总领句、中心句或主旨句;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考点二:文意把握,如何把握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我们首先要对文章各段内容作出准确的概括,然后可以用“谁在干什么”的句式来表述,有的文章记叙要素全面,也可以用“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的句式来表达。,文意把握:实例1-2,(2010金华)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内容。(30字左右) 答案:绅士的儿子(诺比斯)羞辱了烧炭工的儿子,绅士要儿子道歉。,考点三:要点概括,这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是每年必考内容。 常见题型:“用一句话(或简洁的语言)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要点概括:实例1,(2010南宁)25.结合文段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文中民工父亲的“幸福“。 解题要求: 要“准确”。准确把握文段的内容及要点,抓住主要内容和关键词。要“简洁”。答题的文字一定要精炼,不能啰嗦。有许多题目明确要求答案在多少个字以内。 解题方式: 1.摘引文中原句。2.选取重要词句。如文章标题、主旨句、段落中心句、开头句、结尾句等,它们往往与文章中心、内容要点密切相关。3.自己组织语言概括。,要点概括:实例2-3,1概括事件: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010安徽)第段运用了事例来论证,请分别概括这两个事例的内容。 答案:第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第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 2概括特征(表现):说明文就是说明某个事物的特征,议论文就是某种观点看法的本质属性,记叙文指的是人物的性格特点。 答题步骤:“找”重要短语,圈点勾画筛选有效信息;然后将属于同一思路的“合并”提炼,留下囊括主要意思的句子。绝大多数的答案能在原文中找到,有的需要压缩来简要回答,有的照抄原句即可。 (2010南充)品读选文,概括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答案: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 (二)(三)答出三点即可。),要点概括:实例4-5,3概括人物精神品质:注意归纳“是怎样的人”来提炼精神品质,记叙文中人物的精神品质主要指心地善良、诚实守信、勤学好问、助人为乐、廉洁奉公等。 (2010广东) 4请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 的主要特点。(1)盗贼:(2)于成龙: 答案:(1)狡诈贪婪(2)机智果断 4概括论点(中心):论点大多在标题和首末段。 (2010泸州)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试用一句话概 括。答案:上海世博会将给中国带来深刻广泛的影响。,考点四:内容探究,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围绕文本内容提出问题,要求考生思考探究。 提供几则链接材料,要求考生结合文本和材料,围绕某个问题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结论。,内容探究:实例1,探究内容,说明原因 (2010柳州)根据文章内容填空:蚯蚓能够成为 分解生活垃圾的好手,主要是因为它有 和 。 本题要求考生探究作者“蚯蚓能够成为分解生 活垃圾的好手”的原因。答题时,要结合文本,原 文说明内容从第自然段探究其原因。 答案:良好的消化系统(或“可以分泌大量的酶 的肠道” );运动习惯(或“穿梭运动的习性” )。,内容探究:实例 2,探究材料,写出发现 (2010宁波)17.联系上文,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你对水井文化的探究发现。 链接一:据汉书记载,有一个叫孟通的县令,挖井得到一块 白石,石头上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红色字样。后来,王莽以“ 新井自出”等十二符瑞出现为理由,堂而皇之地当起了皇帝。 链接二:世博园内的智利馆巧思妙想,馆内挖井。从井口向内张 望,智利的风土人情,清晰可见,两园情谊,“一井相连”。 链接三:古井是最富有中国文化意味的建筑。我们要保护好井遗 迹,做好井文章,把历史馈赠的这笔丰厚的遗产用好、用活。这 样,乡土中国才有她的乡土气、市井味。 答案:在中国古代因为水井的神性、魔性,水井这一文化符号 具有了较浓的政治色彩。如今水井的文化意义已跨越了时空, 超越了国界,水井文化还可增进中外人民的友好情谊。我们一 定要保护好井文化,传承水井文化。,考点五:作品感受,要求考生阅读文章之后,就某一话题或整篇文章谈谈自己的感受、领悟、体会和观点。 1、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 感情倾向。 2、从作品中获得的感悟和启示。,考点五:作品感受,体会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从整体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或文中主要人物特定时刻的思想感情,是抒情或记叙类阅读理解常考的内容。,考点五:作品感受,(2010柳州)请结合全文说说“年年依旧的菜园”这个 标题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答案:表达了作者对 质朴乡村的热爱和对童年、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标题内容看上去很简单,想要体会“我”的思想感情, 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中心,从阅读感受中进行提炼。,考点五:作品感受,感想类开放题答题技巧: 表明观点,观点要具体,控制在15字 以内。联系实际,发出号召 。,作品感受 :实例4,(2010昭通)阅读本文后,你一定有所感悟,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想。(80字以上) 答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名利、被无聊之事(如迷恋游戏、迷恋网络等)消磨了许多的美好时光.因此,我们不能被世俗的生活所困扰,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美、享受美,让我们诗意的生活,充实我们美好的人生。(能联系实际谈出感受,且言之成理即可),考点六:品味赏析,一是品味词语 二是品味句子,品味赏析:实例1,(一)品味词语 就是结合语境反复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的妙处和 表达效果。 (2010河池)体会“自卑的情绪绵延开来。”一 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答案:“绵延” 是连续、 不间断的意思 。生动形象地表明了“我”自卑的情绪由此连续不断产生。 解题方法:1.辨析词性,揣摩词语情趣。2.分析修辞,体会词语意味。3.理解含义,领悟词语意蕴。,品味赏析:实例2,(二)品味句子 (2010晋江)品析句子:“我心一横,屏住呼吸拄着拐杖走了过去,当我踏上路的另一边的沙地时,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了。”这个句子好在哪里?答案:通过心理、动作、神态描写,真实、细致地写出了“我”战胜自己迈出勇敢一步的过程。 解题方法:1.看是否富有哲理。含有珍爱生命、感悟人生 、珍惜友情、为人处世等道理。2.从句式结构入手。(1 )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3)设问句、反问句加 重语气;(4)感叹句抒情强烈;(5)排比句气势磅礴。3.从修辞角度赏析。(1)比喻能使意思浅显明白,具体形象;(2)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3)拟人能使事物更加亲切;(4)对比能使事物特点鲜明;(5)反语能使语言幽默风趣。,品味赏析:实例3,说明文和议论文的语言特点是准确、严谨、简洁,常见词 语有“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 大多数”、“仅仅”等等。1.“某某”一词在表达上具有什么效果?2.“某某”词能不能删掉? (2010柳州)第段中加点的“据说”一词能否删去?为 什么?据说,也是拜蚯蚓所赐,埃及的农民不必亲自翻垦 土地,才抽出时间帮他们的法老建造了金字塔。 答案:不能删,“据说”表明是听说的,并不是亲眼所见, 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题方式:1.答题:用了“某某”词,生动地(准确地)说 明了事物的特征,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具有科 学性。2.答题:不能。删掉“某某”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 了显得绝对化。用了“某某”词,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 特征,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谨。,考点七:写作手法,关于写作手法,要掌握常见的表达方式辨 析及其作用;表现手法、修辞手法及其特点 与作用。表达方式包括记叙、议论、说明 、描写和抒情等五种。表现手法包括联想 、想象、象征、对比、衬托、烘托、讽刺 、渲染、抑扬等;修辞手法除了常用八种之 外,还要了解借代、反语等。,写作手法:实例1,辨识表达方式 (2010河池)本文在表达方式运用上有什么特 点?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对表达方式的辨识。要弄清五种表达 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及其 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辨析。 答案:本文表达方式的特点为:先叙后议论。 文章先记叙了“我”在自卑中奋勇奋进的历程, 然后结合邓亚萍的事例进行议论,点明文章主 旨。,考点七:写作手法,表现手法主要包括:联想、想象、象 征、对比、衬托、烘托、讽刺、渲染、抑 扬、详略得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借 古讽今、托物言志、开门见山、卒章显志 等。,写作手法:实例4-5,(2010锦州)甲、乙两文在语言表达上 有什么相同点?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点? (2010济宁)本文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 法? 答案: 相同点:都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 修辞方法;不同点:甲文写景动静结合;乙 文以静景为主。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考点七:写作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效果 先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再回答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即效果。如:句子运用 了比喻的修辞。通过比喻,作者把XXX(某种人或 物的特点,道理或现象)形象、生动地写了出来, 使人或物的形象更鲜明,更感人(或把抽象的道理 变得形象生动,通俗易懂)。,写作手法:实例6,(2010济宁)下面的句子写得好不好?:稻子正 是扬花灌浆的妙龄,名牌大学生般踌躇满志。 答案:好。句子采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稻子作为庄稼中的精品,准备继 续生长结实,走向辉煌的丰收。 先答出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答比喻的作用不要只 答“生动形象”四个字,要解释比喻的外形相像的相 似点(外形象),即表达了怎样的情态;以及该比 喻句蕴涵的思想感情义,换言之,就是要具体地答 出“生动”“形象”地写了什么。,写作手法:实例7,说明顺序及其依据 (2010临沂)本文最突出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从 哪里可以看出来? 答案:空间顺序,按展区布设的空间顺序逐一介绍 了各展示板块所承担的功能和主要展示内容。 格式:本文使用了 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 使说明 更有条理性。(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 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 事理。,写作手法:实例8,辨识说明方法 (2010柳州)17.第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 方法?作用是什么?答案:(1)运用列数据的说明 方法,具体地说明了蚯蚓日处理垃圾量之惊人,为人 类作出的贡献之大。答题时,要掌握常见的说明方法 (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下定 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及其作用。然后, 结合文中画线句进行判断。画线句列举具体数字说明 了蚯蚓日处理垃圾量之惊人,为人类作出的贡献之大 。,考点七:写作手法,说明方法的作用 重点是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 举例子的作用就是用事实来佐证某个观点;打比 方的作用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 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列数字的作用就是通过 具体数据来说明某个事实和观点;作比较先要明 确比较点,答出具体的异同作用是为了突出强调 某一特点。,写作手法:实例9,辨识论证方法 (2010济宁)文章第四段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阐明了对不同的书 应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的辨识。论证方法有举例论 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答题时 ,要对这几种论证方法的特点及其作用有个基本 了解。,考点七:写作手法,论证方法的作用 举例论证:使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