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从粒子到宇宙.docx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从粒子到宇宙.docx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从粒子到宇宙.docx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从粒子到宇宙.docx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8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从粒子到宇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粒子到宇宙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在原子核中,带正电的粒子是() A.质子B.中子C.电子D.核子2.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的知识解释的是() A.春天,槐花飘香B.夏天,柳枝飞扬C.秋天,落叶飘零D.冬天,雪花飘飘3.机场安检过程中,防暴犬功不可没即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 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B.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C.相互之间存在排斥力D.相互之问存在吸引力4.小雪学习了“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后,对抽烟的爸爸说:“爸爸,你抽烟既危害自己的健康,又危害我和妈妈的健康”爸爸不解地说:“为什么?”小雪说:“我和妈妈都在被动吸烟呀!”小雪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A.分子很小B.分子总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之间有间隙D.分子之间有作用力5.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挂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A.分子间存在斥力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问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6.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B.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负电荷C.小通草球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则该小通草球一定带正电D.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7.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B.0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静止不动的C.组成固体的分子是静止不动的D.组成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是没有空隙的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就是一个个小分子C.把一块铜块锉成极细的铜屑就是铜分子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们无法直接用肉眼进行观察9.关于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C.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D.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10.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B.磁铁吸引铁钉,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原子、中子和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D.在探索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质子11.在探究带电物体的性质实验中,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使物体带上电后去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以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带电物体与它们之间不是吸引就是排斥,探究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 ) A.利用摩擦等方式能让物体带电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12.关于粒子和宇宙,有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B.在原子核、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原子核C.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可知光年是时间单位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3.哈勃望远镜使我们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电子显微镜使我们认识到微观世界的深邃关于宇宙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作用力B.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质子C.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核是可分的D.用光年表示宇宙时间,用纳米量度分子大小14.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小球A带正电B.小球B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D.小球A可能不带电15.下列事例中,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 A.夏天雷雨是,天空中划过的闪电B.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C.秋天夜晚,脱毛衣时会听到“噼啪“声D.冬季晴天,梳头时唱看到头发随梳子飘动16.在近代原子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有下列观点: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都是实心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1911年卢瑟福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担忧绝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如图所示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否定上述观点中的( )A.B.C.D.17.下列微粒的空间尺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分子、夸克、质子、电子B.分子、原子、电子、原子核C.原子核、电子、质子、分子D.分子、原子核、质子、夸克18.如图所示,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即使在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这个实验表明( ) 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19.下列对物理世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常说“破镜难以重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缘故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很相似C.用摩擦的方法可以创造电荷D.宇宙天体、分子并非都在不停息地运动20.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如图所示),细丝张开的原因是( )A.异种电荷相吸B.同种电荷相斥C.分子间斥力D.分子间引力二、填空题(共12题;共37分)21.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电子,若再把丝绸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发现它们相互_ 22.有些建筑物的顶端有避雷针,避雷针是针状金属物,它可以利用尖端放电,把云层所带的电荷导入大地,若云层带正电,那么尖端放电时,避雷针中自由电子的运动方向是_(选填“从云层到大地”或“从大地到云层”) 23.如图所示,向冷水和热水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看到热水中红墨水扩散得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_,用扩散现象说明看不见的分子在运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24.在银河系、宇宙、太阳系中尺度最大的是_,组成原子的质子、中子、电子中质量最小的是_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大的是_ 25.在一杯水中滴入一滴蓝墨水,静止一段时间后,会发现整杯水变蓝,这种现象说明_;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其中表示液态的是图中的_(选填“甲”、“乙”“丙”)26.夏日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_;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表明分子间有_力;风吹荷叶摇晃,说明力能_ 27.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_构成的,原子核是由带_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_构成的,原子核位于原子的_,电子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其形状非常类似于“太阳系” 28.1g水含有3.351022个分子,1g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这些都说明物体是由_组成的为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所以加油站内禁止吸烟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生相互作用的_力 29.如图甲所示,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_电荷(同种/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_如图乙所示,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会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_,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_。30.某同学要将水和硫酸铜溶液装入量筒中做“液体扩散”实验,已知水的密度小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装好液体后,处于量筒底部的液体应该是_,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液体颜色变得均匀,此现象说明分子在_用绳子将量筒吊起时,绳子未被拉断,是因为组成绳子的物质分子间存在_ 31.在端午节时,“赛龙舟”和“吃粽子”等传统习俗里蕴含着大量的物理知识,“赛龙舟”比赛时,如图,船桨属于_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参赛者用力划桨,龙舟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_;到达终点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龙舟具有_;妈妈把“粽子”煮熟后,整个餐厅充满了粽叶的清香,这是_现象;吃粽子时,米粒和粽叶不容易分开,这表明:分子间存在_ 32.静电复印技术已经逐渐走入人们的生活,如图所示是利用身边的素材来简单模拟静电复印原理的示意图请依据图示及操作步骤,结合“人作为导体可以将电荷导走”的知识,简要说明其操作意图 A找一块塑料板,用丝绸快速摩擦整个板面B用干燥的手指在塑料板上写一个“大”字C将塑料板平放,上面均匀地撒上一层干木屑,再将塑料板缓慢竖起,随着静止在塑料板上木屑的滑落,一个“大”字就在塑料板上显现出来了【操作意图】A_;B_;C_,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解析】【解答】解:根据原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可知,原子中带正电的微粒是质子故选A【分析】在原子结构中,原子是由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2.【答案】A 【解析】【解答】A、槐花飘香,是槐花分子运动的结果,是分子运动故A符合题意B、夏天,柳枝飞,属于机械运动扬故B不符合题意C、落叶飘零是物质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雪花飘飘是物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答案】B 【解析】【解答】即使隔着多层包装,由于炸药的分子是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当炸药分子运动到空气中时,防暴犬就会闻到炸药的气味故选B【分析】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就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此题考查的是分子的运动形成的扩散现象,是一道基础题.4.【答案】B 【解析】【解答】解:爸爸吸烟时烟气分子会在空气中发生扩散现象,使得屋子中到处充满了烟味,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B【分析】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说明了: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隙5.【答案】B 【解析】【解答】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故选:B6.【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其实质是电子的转移,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玻璃棒和丝绸摩擦过程中,玻璃棒失电子带正电荷,丝绸得电子带负电荷,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带正电的通草球会出现相互吸引现象,靠近不带电的通草球也会出现相互吸引现象,所以通草球可能带电,可能不带电,该选项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D、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分析】(1)由于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本领不同,在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的过程中,束缚核外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得电子带负电,束缚核外电子能力弱的失电子带正电所以摩擦起电的过程实质是电子转移的过程,不是创造电荷的过程(2)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玻璃棒因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丝绸因得到等量的电子而带负电(3)排斥的物体一定带有同种电荷,吸引的物体可能带有同种电荷,也可能带电体吸引不带电体(4)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7.【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该选项说法正确;B、所有物质的分子(包括0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组成固体的分子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组成固体和液体的分子间存在间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分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有间隙,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是固体小颗粒,不是分子,故A不正确B、大雾中,我们看到空气中许多极小的水珠不是一个个小分子,是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结合在一块的结果,故B不正确C、极细的铜屑不是铜分子,是许多铜原子结合在一起的结果,故C不正确D、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非常小,我们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故D正确故选D【分析】解决本题要知道分子非常小,我们用肉眼无法直接看到9.【答案】A 【解析】【解答】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指出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集中了几乎整个原子的质量,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物质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10.【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其中电子的尺度要小于质子,即原子、电子、质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故A正确;B、磁体可以吸引铁屑,是磁体的特性,并不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B错误;C、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故C错误;D、在探索微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故D错误故选A【分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电子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原子核运动;磁铁吸引大头针不是由于分子间的引力,而是因为磁铁能吸引铁性物质;汤姆生发现电子后,人们认识到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央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11.【答案】C 【解析】【解答】把其它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以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排斥;而跟橡胶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排斥,由此可知:自然界中一种电荷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另一种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12.【答案】D 【解析】【解答】A、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A不符合题意;B、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在原子核、电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B不符合题意;C、根据银河系的直径大约为8万光年,光年是长度单位,C不符合题意;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分子动理论来分析;B、根据原子的结构来分析;C、根据光年的定义来分析;D、汤姆生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以再分;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13.【答案】A 【解析】【解答】A物体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故A正确。B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故B错误。C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而不是证明了原子核是可分的,故C错误。D光年是光一年内通过的距离,是长度单位;分子的大小一般用纳米来量度,故D错误。A符合题意。【分析】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在电子、质子和原子中,尺度最小的是电子;14.【答案】D 【解析】【解答】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以C带负电。由图可知,B与C相互排斥,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B也带负电。A与带负电的B、C相互吸引,则A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不带电.故答案为:D.【分析】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15.【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夏季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属于摩擦起电,故A不符合题意; B、春天花开时,会闻到扑鼻的花香属于扩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C、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是因为毛衣和衬衣之间相互摩擦带电,两者带有异种电荷,放电产生的劈叭声,属于静电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冬季晴天,梳头时由于摩擦使梳子与头发间带有异种电荷,头发间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头发随塑料梳子飘动,属于摩擦起电,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1)雷雨时闪电是带正负电荷的云发生摩擦产生的;(2)花香的分子向周围运动,使人感到花香四溢;(3)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毛衣与里面的衣服摩擦,使它们带有异种电荷,电荷放电,发出啪啪声,属于摩擦起电;(4)梳子梳头发,梳子和头发摩擦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把头发吸引起来分子是运动的;16.【答案】C 【解析】【解答】用带正电的粒子轰击原子,发现多数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带正电的原子核周围有较大空间,因此原子不是实心球体,故符合题意;极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说明正电荷分部在原子核上,较大空间内是没有带正电的粒子,故符合题意;该实验与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没有任何关系,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多数粒子穿过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有很多的空间,从而可判断是否正确;根据少数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说明原子内有带正电的原子核,从而可判断是否正确;据此判断三种观点是否正确17.【答案】D 【解析】【解答】解: 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故分子是最大的,接着是原子核、质子,最小的是夸克故选D【分析】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组成18.【答案】A 【解析】【解答】解:将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即使下面吊一个重物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故选A【分析】构成物体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距离时,表现为斥力据此作出判断19.【答案】B 【解析】【解答】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A不符合题意;B、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绕核高速运转的电子组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B符合题意;C、摩擦起电的实质不是创造了电荷,是电荷的转移,C不符合题意;D、宇宙天体、分子都在不停息地运动,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1)分子间有间隙,当分子间距离大于分子直径10倍时,分子间作用力几乎没有;(2)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绕原子核运动的电子组成,结构与太阳系相似;(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不是创造电荷;(4)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宇宙天体也是在时刻运动的20.【答案】B 【解析】【解答】把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成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由于摩擦起电,塑料绳带上了电,同种电荷相斥,所以塑料绳细丝张开了,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用手摩擦塑料绳时,由于摩擦生电而使塑料绳带上同种电荷,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知张开的原因.二、填空题21.【答案】正;失去;排斥 【解析】【解答】解: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失去电子带正电,丝绸得到电子带负电; 与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若再把丝绸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它们均带负电,所以它们会相互排斥故答案为:正;失去;排斥【分析】根据摩擦起电知识与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分析答题22.【答案】从大地到云层 【解析】【解答】解:当带正电云层靠近建筑物时,由于云层带正电,缺少电子,避雷针中的自由电子会从大地到云层,逐渐中和云层中的电荷,从而避免建筑物遭受雷击 故答案为:从大地到云层【分析】雷电是云层与大地之间或云层之间的放电现象,在高大的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可使云层所带电荷通过避雷针进入大地,从而保护建筑物不受雷击23.【答案】剧烈(快);转换法 【解析】【解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所以在热水和冷水中各滴入一滴墨水,墨水是在热水中扩散得较快.利用扩散现象来说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采用的是转换法.故答案为:剧烈(快);转换法.【分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物理学中对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24.【答案】宇宙;电子;固态 【解析】【解答】地球属于太阳系一颗行星,太阳系属于银河系的一个星系,而银河系只是广袤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子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核外电子质量远小于原子核质量.而原子核有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质量相对于质子中子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中,分子间距离不同,气体分子距离最远,分子力最小;固体分子距离最近,分子力最大.故答案为:宇宙;电子;固态.【分析】宇宙包含着各个星系;原子包括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所以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分子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固态物质分子间距离最小,作用力最大,这也是固态物质既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原因;液态物质分子间距离较大,作用力较小一些,这也是液体没有一定的形状但有一定体积的原因;气态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很大,所以分子间距离很小,几乎没有,这也是气体没有一定形状和体积的原因.25.【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甲 【解析】【解答】解:静止一段时间后发现整杯水变蓝,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甲图中分子间的距离略大,约束力很小,分子的位置不固定,和液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小,约束力很大,分子的位置固定,和固态分子的特点相似;丙图中分子间的距离很大,约束力几乎没有,分子的位置极度散乱,和气态分子特点相似故答案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甲【分析】(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2)固体分子间距离小,作用力大,分子位置固定,宏观上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具有流动性;液体分子间距略大,作用力小,分子位置不固定,宏观上有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作用力几乎为零,分子极度散乱,宏观上无固定的体积,无固定形状,具有流动性26.【答案】做无规则运动;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解析】【解答】解:(1)荷塘里荷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2)荷叶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合成一滴,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3)风吹荷叶摇晃,是力的作用效果,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本题答案为:做无规则运动,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和力的作用效果(1)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2)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力(3)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7.【答案】电子;正;中子;中心 【解析】【解答】解:根据卢瑟福建立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理论,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周围是绕核高速转动的电子,电子带正电故答案为:电子;正;中子;中心【分析】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组成,夸克能不能再分人们正在研究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28.【答案】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排斥 【解析】【解答】由分子动理论知识可知,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分子间存在间隙;故1g水含有3.351022个分子,1g蔗糖含有1.81021个分子,这些都说明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为汽车加油时,会闻到汽油味,这是由于汽油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加油站内禁止吸烟铁棒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排斥力故答案为: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排斥.【分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组成物质的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的;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29.【答案】同种;摩擦起电;水;相互的 【解析】【解答】解;在捋细丝时,会由于摩擦起电而使细丝的下端带上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由于相斥而分开;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答案为:同种,摩擦起电,水,相互的。【分析】使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电荷间的相互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