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核心素养提升讲义.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核心素养提升讲义.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核心素养提升讲义.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核心素养提升讲义.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历史第七单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核心素养提升讲义.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把握“主题主线”41题考什么怎么考(一)实业梦想近代中国的工业化之路热点解读为什么考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本质上就是在寻找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工业化是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必经的一个发展阶段,近代的中国工业化思想就是采用机器大工业,以资本主义方式求得国家富强的思想。经过艰难而曲折的探索,近代中国在工业化的模式、战略及工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为后人继续探讨工业化问题开辟了道路,也为当前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历史借鉴。典例感悟怎样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宗教改革中,清教伦理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英国政府不断出台的科技政策促进英国科研活动和成果走在世界前列,这一切无疑推动了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真正的工业化浪潮从以前西欧个别国家扩大至北美、东欧和日本,除了原有的工业和交通运输部门获得重大技术改造与发展之外,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工业地区在不断地向纵深地区扩展,机械化生产也日益推广。如果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社会后果是确立了工厂制,那么,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 周友光“第二次工业革命”浅论材料二比之西欧各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之后实现的产业革命,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洋务运动包罗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和置于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诸种近代设施。正是这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变化,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蒸汽机发明的有利因素。比较两次工业革命,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2)比较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国工业化起步与西方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清教伦理中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结合,构成了近代科学的精神气质”得出宗教改革推动科学发展;根据材料一“英国政府不断出台的科技政策促进英国科研活动和成果走在世界前列”得出政府科技政策的推动;结合所学可得出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理论及当时市场不断扩大的推动。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资本主义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还涌现了一批新的工业部门”得出以重工业为主,并产生化工制造等新兴工业部门;根据材料一“十九世纪后半期和二十世纪初工业发展的主要社会后果,则是确立了垄断制”得出形成垄断;结合所学可知扩展至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洋务运动像是在缺乏产业革命条件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革命迹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主其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得出中国仅停留在器物层面,呈现出碎片化特征,缺少创新。结合所学得出是在列强侵略的背景下进行的,是以救亡图存为目的。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洋务运动构成了近代化的一小步”得出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但是未能推动政治变革。答案:(1)有利因素:宗教改革推动科学发展;政府科技政策的推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理论引领;生产发展的需要。特点:以重工业为主,并产生化工制造等新兴工业部门;电力广泛使用,进入“电气时代”;扩展到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形成垄断;进入立体交通时代。(2)不同:缺乏科技创新;仅停留在器物层面;呈现出碎片化特征;以救亡图存为目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提升综合国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未能推动政治变革。主线梳理归纳备考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起步阶段(18611895年)主要是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其间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官办到官督商办、官商合办、商办的过程,民族资产阶级开始创办近代工业初步发展阶段(18951927年)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与变革社会制度相结合,是近代化最重要的阶段。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辛亥革命后出现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从政治上看,晚清政府推行新政、维新派领导变法、立宪派领导保路运动、革命派发动革命、中国共产党制定民主革命纲领;从思想上看,“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学习西方的层面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曲折发展阶段(19271949年)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交错的复杂环境中举步维艰,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政策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但官僚资本的出现却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化;抗战胜利后,美国独占中国,中国近代化无从谈起深化认知中国近代化的特点及评价(1)特点深深地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与中国人民对外抗争紧密相连。具有与西方明显不同的近代化特点,发展十分缓慢。最初由地主阶级领导,后来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互为因果。中国初期的近代化过程几乎与农村、农民、农业无缘。(2)评价它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加快了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它促进了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和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和爱国精神,打击了君主专制和迷信,为民主改革和民主革命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和人才基础,促进了中国近代科学、文化、教育的进步和发展。由于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不同步,又受到列强的干涉和顽固派的阻挠,也没有或很少顾及农民利益,所以其前进的过程十分艰难和缓慢,即使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方面,都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和许多弊端。例如,洋务运动过程中只重视军事工业,辛亥革命前后只重视轻工业等,使我国近代化从一开始便畸形发展。从中国近代化的得失中可以认识到,由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近代化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近代化的成功,必须要由最能代表中华民族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必须要走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的道路。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实现近代化是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和取得民族独立的最终目的。(二)时髦转身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迁热点解读为什么考唯物史观坚持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分析历史、观察历史,注重社会问题,并强调社会问题应该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问题一样,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小人物”,转向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历史。它主要包括社会生活史、婚姻史、习俗史、城市史、社会保障史等。这些问题从微观角度真实反映着政治、经济、文化问题,而且和我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典例感悟怎样考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一个工业秩序下,传统的家庭制度与传统社会都是无法立足的。基于技术化、机械化的需要一种“身份取向性”必然要转向“契约取向性”。所以,(近代)中国家庭制度已日渐变质大多数的老百姓已参与到“庞大的沟通网”中,人们对政治的传统的冷漠态度已渐减少,而不知不觉间被“政治化”了。每一个分子都自觉到是国家的一员,而形成“国家的认同感”,从而“国家”的意识出现了,“民族主义”成为一庞大的政治动力。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材料二在想象之中,人们广泛地认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传统的家庭目标将让位于个人的自我实现、为社会服务以及把大型集体利益置于优先地位等观念。不过,中国人发展了与此颇不相同的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概念。1949年以前,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是现代化的一个障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差不多30年之后,已经形成了领导避免使用行政高压来改变家庭结构,以便和群众相安共处的局面。准许家庭从事有益的私有生产并使之与集体发展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个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家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传统组织原则。 摘编自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当代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的回顾和思考(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人家庭观念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前改造“传统的家庭结构”的主要经济措施。1979年后中国对“家庭结构”的改造理念有何转变?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在一个工业秩序下,传统的家庭制度与传统社会都是无法立足的而形成国家的认同感,从而国家的意识出现了,民族主义成为一庞大的政治动力”,得出家族认同感减弱,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增强。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在一个工业秩序下,传统的家庭制度与传统社会都是无法立足的”,得出工业文明的冲击;根据材料一“民族主义成为一庞大的政治动力”结合所学近代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得出民族危机的加深;结合所学近代旧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开展,得出政治运动的推动;结合所学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得出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结合所学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基本史实,得出西学东渐,思想解放不断深入。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传统的家庭目标将让位于个人的自我实现、为社会服务以及把大型集体利益置于优先地位等观念”结合所学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措施,得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开展“大跃进”运动,建立人民公社。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准许家庭从事有益的私有生产并使之与集体发展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结合改革开放的经济相关措施,得出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将家庭的自主性与集体利益相结合。答案:(1)变化:家族认同感减弱,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增强。原因:工业文明的冲击;民族危机的加深;政治运动的推动;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西学东渐,思想解放不断深入。(2)措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开展“大跃进”运动,建立人民公社。转变: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将家庭的自主性与集体利益相结合。主线梳理归纳备考近现代以来我国四次大的社会生活变迁1第一次变迁时间历史背景表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洋货”等大量涌入,上海等近代化大都市崛起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们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中的衣、食、住、行变化尤其明显2第二次变迁时间历史背景表现辛亥革命以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地冲击,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发生了变化3第三次变迁时间历史背景表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政府的强制行动,一些社会丑恶现象被取缔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风气有了根本性改变,城市生活有了保障,但农民温饱问题尚未解决4.第四次变迁时间历史背景表现改革开放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切实关注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衣食住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化认知对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及评价1认识(1)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 (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旧俗的消除和中国社会的进步。2评价(1)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顺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是一种历史的进步。(2)因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特别是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3)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烙印,彰显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色彩。二、突出“个性见解”42题考什么怎么考洋务运动基于现代化的探索热点解读为什么考洋务运动是中国晚清时期的一次重要的改革,它不仅仅决定了清王朝命运的走向,更影响着近代中国国家体制转变的方向。洋务运动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探索,为中国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从制度设计的视角和国家现代化理论框架体系下看待洋务运动,对于当下的发展与改革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研究价值。 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转换经营机制、利改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多个阶段,取得巨大成就。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回顾国有企业改革历程、总结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动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更好发挥作用具有重大意义。典例感悟怎样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洋务运动在实务层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它全面重构了中国的产业格局,打下了一个基本完备的工业化基础但是,洋务运动的先天性缺陷使它无法让中国真正地告别过去,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来看有四条缺陷:其一,缺乏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其二,从未涉及财政、货币和土地政策;其三,洋务运动不是一个普惠性的经济振兴运动;其四,现代化有余,现代性不足。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根据材料,围绕“洋务运动的先天性缺陷”拟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洋务运动失败的相关知识进行说明。(要求: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材料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指出了洋务运动的四大缺陷,从中任选一个,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这些缺陷都是先天性的,因而在说明时,可从这些缺陷在洋务运动中的主要表现入手,分析其出现的原因以及对洋务运动所产生的灾难性影响。说明时必须立足史实,条理清晰。答案:示例一:主题:洋务运动缺乏制度上的顶层设计。说明:洋务运动并非由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地发动,而是由一些在地方任职的汉族官员自发地、缺乏组织性地各自展开,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盛宣怀等洋务派官员从来没有真正执掌过朝政,而慈禧及满族大臣则首鼠两端,一味地以“维稳”为第一要义。因此,洋务派无法从体制设计的高度来完成制度上的顶层设计,变革的随机性很强,常常因人而异,非常容易变形或被打断。结论:洋务运动得不到清政府的支持,自身力量分散,无法进行制度上的顶层设计,这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示例二:主题:洋务运动从未涉及财政、货币和土地政策。说明:财政、货币和土地政策是历代经济变革的核心,成败得失俱因为此。可惜的是,整个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财政状况持续恶化,白银体系风雨飘摇,土地改革无从谈起,所有的变革只密集地发生在工业经济的领域里,未能形成根本性的替代效应。因此,变革虽然轰轰烈烈,却无法促使社会机制发生转变。结论:洋务运动没有涉及国家和民众普遍关心的经济核心问题,这是其得不到广泛支持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导致其失败的重要原因。示例三:主题:洋务运动不是一个普惠性的经济振兴运动。说明:洋务运动的经济改革,民众没有任何受益,因此对改革缺乏热情。中央政府在改革中得利也少,朝廷的收入仍然依赖于农业税、盐税和关税,因而朝廷一直对改革怀有敌意和戒心。而启动或参与洋务运动改革的人倒成了最大的获利者。洋务运动本质上是一次有利于地方和工商阶层的分权式改革。结论:洋务运动只是少数人获益,并不是普惠性的经济改革运动,朝廷和普通民众并不支持,这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鉴史明智19世纪60至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许多方面都开近代中国之先河。然而,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惨败却宣告了这场运动的破产。洋务运动的破产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和思考呢?(1)要比较彻底的解放思想,更新观念。(2)“布新需除旧”,改革要成功必须革除旧的落后的制度体制。(3)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4)引进先进科技的同时,更要引进先进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5)改革需要坚强的领导核心和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单元综合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肇庆统考)鸦片战争前后,国内用棉还靠印度输入补充,但19世纪60年代以后棉花出口剧增,从1868年的58万两激增到1895年的1 000余万两。这一变化反映了()A自然经济基本让位于商品经济B传统手工纺纱业的衰落C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扩大D传统小农经济蓬勃发展解析:选B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故A项错误;鸦片战争后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传统手工业衰落,导致棉花无法自行消化,故B项正确;材料只提供了单一商品棉花的进出口状况,无法反映中国整体贸易情况,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传统小农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故D项错误。21882年轮船招商局召开股东代表大会,决定再招股100万两,仁和保险公司也乘势扩股1万股,计银50万两,上海机器织布局于1880年公布招股章程后,认股者源源而来。据此可知()A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资本的限制B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C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D晚清股票市场已经发展成熟解析:选C据材料“轮船招商局”“仁和保险公司”“上海机器织布局”可知这些企业都是洋务企业,不能反映清政府,也不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故A、B两项错误;“招股100万两”“认股者源源而来”说明股票在晚清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仅仅涉及洋务企业的股票的交易,不能说明整个股票市场成熟,故D项错误。3下面是18661913年上海华商部分机器厂情况统计表,该表可以表明()类别18661894年18951913年设厂数(个)设立资本(元)设厂数(个)设立资本(元)轧花机制造3300142 520缫丝机制造140095 600纺织、针织机修配813 370A. 近代民族企业的资本雄厚B清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工业C甲午战后纺织业自主发展D民族重工业得到初步发展解析:选D材料中民族工业投资额的资本单位为元,且单个工厂设立资本较低,资本薄弱,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其政策带有被迫性,故B项错误;近代技术受控于欧美列强,且从表格中反映不出来,故C项错误;甲午战争前后机器制造业(重工业)的投资额、工厂数增加,故D项正确。4从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近40年时间,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然而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以上变化说明()A农村面貌发生了革命性变化B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城市化进程C政府加强了对城市人口控制D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解析:选D材料“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不能说明革命性变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近40年时间,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结合所学可知,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后迅速萧条而城市化却上升,故B项错误;据材料“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政府的控制削弱,故C项错误;据材料“从甲午战后到抗战前的近40年时间,城市化率提升了3个百分点”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城市化进程上升,据材料“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城市化率又降低了近0.6个百分点”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战争频繁,城市化进程变慢,因此城市发展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故D项正确。51936年东方杂志发表评论:“我们今日的建设,应当具有适合战争的性质而尤贵有一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通盘筹划,在整个计划之下,在强有力的指挥之下,在齐整的步骤之下,全国一致动员,这个经济建设运动,才有成功的希望。”这说明当时()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形成B苏联经济思想影响了中国C中国深受经济大萧条影响D国民党集中力量围剿红军解析:选B材料强调“强有力的经济参谋本部”“计划”“齐整”“一致”,是高度集中的统制经济体制的突出表现,不同于西方的自由经济体制。结合“1936年”这一时间可知,当时苏联已经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故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无关,故排除;材料涉及的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而D项是政治事件,不符合题意61949年5月,和平日报报道兰州时说:“工业界危机严重,已临破产边缘若干工厂实际增资维持残余寿命,各货仍继续下跌,产品销售不足成本的二分之一。”与此密切相关的是()A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反攻序幕B日本掠夺造成残酷的经济损失C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阴谋D政治腐败导致民族工业陷入绝境解析:选D1947年,人民解放军展开战略反攻,故A项错误;1945年,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故B项错误;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49年5月工业界危机严重,已临破产边缘”,结合所学,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困局主要是由于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官僚资本挤压和国民政府亲美政策导致,故D项正确。7中国学者编写出版了“社会变迁与百年转折丛书”:1840年被轰出中世纪1860年巨痛与自强1895年大梦初醒1901年慈禧太后的革新令1937年大灾难与大牵手等。以上书名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共同点是()A与战争的影响紧密相关B始终贯穿政体改革主线C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 D突变和渐变交错中进行解析:选A从书名的时间可以看出书名与列强侵华战争有关,故A项正确;政体改革从维新变法开始,故B项错误;从局部地区扩散到全国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C项错误;突变和渐变交错中进行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8沪江商业市景词描述20世纪初的上海:“各行贸易待评量,借作茶楼聚会场。每至午申人毕聚,成盘出货约期忙。”这反映出此时的上海()A生活习俗已经完全西方化B一些消费具有浓厚的功利色彩C市民的消费方式发生了质变D商业活动中奢侈之风大肆增长解析:选B材料反映的是上海商人利用茶楼消费的机会进行贸易的状况,体现出一些日常消费具有功利色彩,故B项正确;A、C、D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920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这表明()A人们仍然有浓重的传统意识B汽车成为人们主要出行工具C近代上海奢侈风气最为盛行D人们对外来侵略的顽强抵抗解析:选A材料“要用这等洋玩意儿,真是有辱国格”反映了对先进科技的抵触,故A项正确;当时的主要出行工具与材料中“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中“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代表先进的科技,而非奢侈风气,故C项错误;材料中“从德国引进的汽车”不属于侵略,故D项错误。10有学者指出,近代中国受西方影响是分层的,“外层带”是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中层带”是西方催化或赋予某种形式与方向的古老又全新的历史现象,“内层带”是未受西方文明感染的。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下列各项中属于“外层带”的是()A有轨电车 B中山装C白话文 D乡村祠堂解析:选A有轨电车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是西方冲击的直接产物,属于“外层带”,故A项正确;中山装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属于“中层带”,故B项错误;白话文古虽有之,但被大力提倡却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属于“中层带”,故C项错误;乡村祠堂基本未受西方文明感染,属于“内层带”,故D项错误。111934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山东省记载:“山东近年电话建设,颇有进步,而济南为电话线网之集中点。但有商办、省办、部办三种。商办者,成立最早,通话范围在济南市区,省办、部办电话,皆最近五年成立。”此记载可以佐证近代山东()A通讯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B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C工商业的发展由分散趋向集中D经济重心从沿海转向内地解析:选B材料仅有山东一省的电话建设情况,不能体现出山东省通讯事业的起步早于其他省份,故A项错误;从山东省电话建设的发展状况,可知山东省通讯事业发展较好,可以佐证社会信息的流通速度加快,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通讯业,没有涉及工商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了山东省电话建设的发展,不能反映出经济重心转向内地,故D项错误。12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腾讯CEO马化腾说:“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这揭示了()A互联网基本取代了传统的人际关系网B互联网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C互联网满足了人们的个性需求D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强解析:选D互联网代替不了传统的人际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不出人们价值观念受互联网的影响,故B项错误;互联网不可能满足人们全部的个性需求,故C项错误;根据网民使用手机上网占比的提升以及马化腾所说的“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可以得出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较强,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德阳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96年,清政府成立铁路总公司,提出铁路计划,主张由铁路总公司出面募集4 000万两,先募集商股700万两,入官股300万两,借官款1 000万两,借洋债2 000万两,先办芦汉,后办苏沪、粤汉等路。 1898年,清政府设立矿务铁路总局,“所有各省开矿筑路一切公司事宜,俱归统辖。”同年,总局颁布章程,规定此后各省开办路矿,无论官商华洋,均应按照本章程办理;借用外资须由总局核准。章程还规定,如一无己资及华股,专集洋股与借洋款者,概不准行,其办理一切权柄,总应操之华商。摘编自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材料二1949年1月,军委铁道部成立,明确提出人民铁路的办路方针是“依靠工人阶级,团结一切愿为人民服务的铁路从业人员,恢复与建设人民铁路的铁路网,为最后消灭反动残余力量,加强中国工业化而斗争”;提出以“建设一个准确、迅速、安全、经济、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人民铁路为奋斗目标。到1949年底,中国大陆原有铁路基本均被铁道部接管。 “一五”计划期间,政府拨出59亿元用于铁路的基本建设,先后建成了鹰厦铁路、宝成和兰新等7条铁路干线,共建成干支线6 100公里,新增的营业里程占全部营业里程的18%以上。 摘编自丛树海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05)(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末清政府铁路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11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政府铁路政策相比,建国初期铁路政策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1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所有各省开矿筑路一切公司事宜,俱归统辖”得出由商办转变为官办,逐步加强政府对铁路事业的统一管理;据材料一“章程还规定,如一无己资及华股,专集洋股与借洋款者,概不准行,其办理一切权柄,总应操之华商”得出由举借洋债为主转变为以华资为主。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和经济两大方面进行多角度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依靠工人阶级而斗争”得出依靠自身力量建设铁路,铁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