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思考.doc_第1页
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思考.doc_第2页
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思考.doc_第3页
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思考.doc_第4页
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思考 内容摘要:附带民事诉讼,是指司法机关在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同时,附带解决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的活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简单,漏洞百出,司法实践中也提出了一些根本性有待解决的问题,笔者试图从对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和民事诉讼法学基本原理的比较出发,审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公正性和科学性,论证其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刑民分诉 刑事诉讼法律关系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诉讼法律关系。前者是基于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而产生的,后者是基于对损害赔偿的请求而产生的。当同一行为既在刑法上属于犯罪行为又在民法上属于侵权行为时,基于该行为可能发生诉的竞合,在司法实践中,就产生了民刑合诉问题,在中国表现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一、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最早出现在1808年的法国刑事诉讼法中,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以及法律制度比较完备的情况下产生的。随后的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对此态度不一。美国日本等国完全否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而德国、原苏联等国家完全赞同这种诉讼模式。尽管各国的诉讼制度可以相互借鉴,彼此移植,诉讼文化则不是一件可以随便脱掉的外衣,它以其巨大的历史惯性在影响和制约着各国刑事诉讼制度的运行。中国数千年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民刑不分、诸法合一的立法体制一直占主导地位。新中国也就顺理成章的接受和承袭了原苏联刑事附带民事的诉讼形式,并在1979年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确立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在我国诉讼制度中的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许多法律制度从没有到丰富,从丰富到完善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但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方面的立法还是少的可怜。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规定过于原则和简单,长达225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附带民事诉讼一章仅用了两条共170多字的篇幅;即使在长达367条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附带民事诉讼也不过占了19条的篇幅。这种原则性的规定方法,给司法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给审判人员的枉法裁判和诉讼当事人的无理纠缠留下了空间。在复杂的附带民事诉讼面前,使人感到缺乏具体、明确和充分的法律依据,从而影响到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全面施行。 二、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的思考 任何诉讼程序都应当规定诉讼的步骤、方式、方法、过程或法律手续,同时还应体现诉讼应当遵循的原则、制度以及法律赋予诉讼参与人所享有的诉讼权利和义务,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也不应该例外。 但是,我国现行立法所设计的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究竟是体现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的原则、制度及其诉讼参与人的权利义务呢?如果两者都未彻底的贯彻和体现,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否又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理论背景呢?刑事诉讼本身已有一套相当完备的理论支持,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仅是附带部分。但是,刑事诉讼面对附带民事诉讼时,是否有“以大欺小”之嫌呢?在解决社会冲突这一特定的领域内,程序的公正性与程序的科学性是同一实质的不同概念。程序的科学性不仅仅是对诉讼的一种技术功能的评价;程序的公正性也不只是诉讼程序的政治特征。人们之所以选择诉讼方式解决冲突,意在追求公平和效率,制度设计的实质和形式应统一于此处。 三、具体对比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 (一)基本原则对比 刑诉和民诉各自有其推崇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些基本原则,譬如刑事诉讼中的辩护原则和民事诉讼中的辩论原则有异曲同工之意。但是有些基本原则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却表现出不可调和的矛盾。 1、民事诉讼中的诉讼权利平等原则赋予当事人绝对平等的诉讼权利,无论原告和被告的国籍、社会地位和家庭情况如何,也无论他们是公民还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其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是平等的,不允许任何一方享有诉讼上的特权。然而,在刑事诉讼中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原则支持下,人民检察院以国家法律监督者的身份参加到附带民事诉讼中,从证据收集开始,就“可以依法运用刑事诉讼强制手段,对证据采取保全”等。显然,被告的民事权利完全淹没在刑事义务之中。2、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赋予当事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支配自己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然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5条规定,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在现实生活中,国家财产都已交付给具体的民事主体或国家主管机关、职能部门经营管理,不存在抽象意义上的国家财产。集体财产更毋须多述。他们在经营管理中,程度不同地行使着国家财产和集体财产的处分权。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家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的弱化,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必将进一步明确化。经营管理国家财产过程中所拥有的处分权也应受到尊重。但如果人民检察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一方面成为当事人,另一方面却很明显无处分权,这就与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相抵触,其法律效力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二)管辖方面对比1、地域管辖问题。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管辖。这条规定确立了刑事犯罪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即以犯罪地法院审判为主,以被告人居住地法院审判相补充。而民事诉讼中,一般地域管辖的原则是“原告就被告”,即被告在哪个法院辖区居住,原告就应当到哪个法院起诉,案件就归该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这样一来,民事诉讼原告能递交起诉书的人民法院只是依法有权审判刑事诉讼被告的人民法院的例外补充。值得一提的是,民事诉讼法第23条规定:对被监禁的人提起诉讼应当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可以说,民事诉讼中地域管辖制度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方便当事人诉讼,而附带民事诉讼地域管辖制度在考虑方便法院审判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如何方便当事人尤其是原告诉讼的问题。2、级别管辖问题。刑事诉讼的级别管辖中,明确规定了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刑事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可能判处无期徒刑的普通刑事案件;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无论附带民事诉讼的标的额大小,是否有重大影响,是否涉及专利纠纷、海事或海商,只能跟随刑事诉讼接受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这样,无疑会造成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级别上的混乱,对民事部分第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都造成了影响。3、二审审查范围问题。刑事诉讼法第186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就第一审认定的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全面审查,不受上诉或者抗诉范围的限制。在启动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刑事诉讼二审中,无论上诉或者抗诉的是民事部分还是刑事部分,第二审法官都要不辞辛苦的全部案卷细细读来。这种制度设计完全违背了附带民事诉讼节约司法成本的初衷。 (三)诉讼当事人对比。1、附带民事诉讼原告范围过小。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对此条文作文意解释,可以推导出:首先,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只能是被害人。其次,当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死亡或宣告死亡之后,其法定继承人无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最后,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非物质损失,被害人无法作为原告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经济损失。这样的规定实际限制了公民享有的民事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不符合改革开放的需要,不符合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充分保护公民权利的需要,不符合惩罚犯罪、改造犯罪的需要。”2、被告范围不准确。就我国立法来看,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害他人造成他人损害,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如果二人中有一人是犯罪行为,另一人是民事违法行为给原告造成损害,按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是实施犯罪行为的人”的规定,原告为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得不对两人分别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结果是,法院就要对同一民事案件事实重复审理。这样不仅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也加重了法院的负担,违反了“附带民事诉讼制度节省人力、物力和办案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诉讼参与人重复出庭,免于诉累,方便群众”的本意。3、检察院的地位不明确。当人民检察院充当附带民事诉讼原告时,如果检察机关以自己的名义起诉,由于它有代表国家实施法律监督的职能,实际上,是以国家的名义为保护他人的民事权益而提起诉讼,那么以诉讼平等为主要特征的民事诉讼中的一系列原则,都不可能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得到有效的遵循。如果人民检察院成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就表明检察机关也是诉讼当事人之一。这显然是笑谈。首先,因为刑事诉讼法第二项规定的“当事人”中包括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而我国的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都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其性质、任务是相同的,如果前者为当事人,后者是司法机关,是说不通的;其次,我国的检察机关与当事人是平等的,既要保留其特殊权利,又要使其成为当事人这也是矛盾的,事实上也办不到;再次,如果把检察机关降低到当事人的地位,就会削弱其法律监督的职能。笔者认为,人民检察院不明不白地当原告,不如放弃这项权利,以免破坏其神圣的法律地位。(四)证据的认证标准对比在民事诉讼中,从理论上与立法上,对证据的认证标准并非要达到如同刑事诉讼“确实、充分”的高度盖然率的程度,而仅要求某种占优势的盖然率即可满足最基本的认证标准。例如,我国民事诉讼法虽未在一审判决中对认证标准加以规定,但在第153条对“证据不足”的情形则规定不能对待证事实加以确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经济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的若干规定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对方当事人认可或不予反驳的,可以确认其证据力。”而刑事诉讼法第46条的规定,则与此正好相反:“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上述规定,不仅体现了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在认证标准上的差异,也体现了民事诉讼当事人与刑事被告人所处地位或实际环境的不同。笔者假设一例为证:兄弟二人伤害他人后,弟弟逃跑。兄为包庇其弟,承认罪犯行为完全是其所为。被害人据此要求主张其兄赔偿物质损失,足以得到法律支持。而人民法院在没有其他证据证明仅是其兄伤害他人的情况下,不能对刑事部分定案。另外,在附带民事诉讼中,由同一刑事审判组织就某一证据去把握不同诉讼要求的证明标准,在法官脑海中,难免有刑事认证标准先入为主之嫌。对于一个案件,法官内心只能有一个有关案件事实的确信,我们难以想象一个法官会对同一案件事实在刑事上作出否定的判决后,在民事上再作一个肯定的判决。刑民同诉,使得法官对相关事实的认定使用了同一个标准,无疑抹杀了公法和私法的区别,其最终的结果是不利法官审理和保护当事人。刑事诉讼的前置,易于使被告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刑事判决的威胁使刑事诉讼中的被告人客观上无法以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身份,平等而又自愿地处理自己的民事权利,实践中法官也自觉不自觉地将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和对被告人的刑事判决挂钩,此时附带民事诉讼已经失去了民事诉讼的本质特征主体平等的意思自治,在一些案件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被告人声明,愿意赔偿被害人的损失,只要法庭能对我从宽处理。被告人处于刑事义务的威胁下,很难作出符合真实意思的表示,从而不利于保护其合法的民事权利。四、关于刑民分诉的建议总之,附带民事诉讼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调整的法律规范不仅有刑法、刑事诉讼法,而且还有民法、民事诉讼法,处于多部门法的交叉点。这些法律所调整的问题往往又是纷繁多样,错综复杂的。由于刑事诉讼法对附带民事诉讼问题规定得过于简略,漏洞百出,司法实践中又提出了一些根本性有待解决的问题。于是,最高人民法院在没有立法根据的情况下,又不得不修修补补出台许多司法解释、批复之类,使司法操作很难统一。笔者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比较分析认为,刑事诉讼制度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