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1页
宁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2页
宁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3页
宁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4页
宁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宁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2 20 00 06 62 20 02 20 0 年年) ) 宁宁阳阳县县人人民民政政府府 二二 一一 二二 年年 九九 月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2 第一节 县域概况.2 第二节 上轮规划实施评价.4 第三节 土地利用状况.5 第四节 发展机遇与挑战.8 第二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0 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10 第二节 规划原则10 第三节 规划目标11 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17 第一节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17 第二节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18 第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22 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22 第二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23 第五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25 第一节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25 第二节 协调发展城乡建设用地.26 第三节 保障基础设施用地.28 第四节 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29 第六章 土地综合整治32 第一节 土地整理复垦开发.32 第二节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36 第七章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39 第一节 土地生态建设39 第二节 土地环境保护40 第三节 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40 第八章 土地用途分区及管制规则.43 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区43 第二节 一般农地区44 第三节 林业用地区45 第四节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45 第五节 独立工矿区46 第六节 自然与人文景观保护区.47 第七节 风景旅游用地区47 第九章 乡(镇)级土地利用调控.49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52 附表57 前前 言言 为加强土地利用宏观调控,统筹全县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整治和 保护,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落实县委提出的“双带动”战略和“招 商引资重中之首,工业经济重中之重,项目建设重中之要,壮大财源重中 之本”的总体要求,合理安排各业各类用地,打造西部城市经济增长极和 东部工业经济增长极,带动中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快 速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土地利用 的方针、政策,根据泰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的要求, 结合宁阳县自然经济社会条件,编制宁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全县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 制制度、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各项建设的主要依据。 规划以 2005 年为基期年,2020 年为目标年,2010 年为近期目标年。 规划范围为宁阳县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面积为 1123.66 平方公里。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 第一节第一节 县域概况县域概况 宁阳县位于山东省中部,东邻新泰市,北依五岳之尊泰山,南临孔子 故里曲阜,西与水泊梁山相望,因汉高祖七年(公元前 200 年),于宁山之 南置县,故名宁阳。地理坐标为东经 1163611718,北纬 354035 57之间,面积 1123.66 平方公里。 宁阳县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3.4 度,四 季分明,春季降水稀少,夏季高温高湿,秋季降水偏少,冬季干冷少雪。境 内年降水量在 660-720 毫米。 境内地势总体东高西低。主要地貌类型有低山、丘陵、平原。低山多 分布于东部,大小山峰 146 座,面积 138 平方公里;丘陵多分布于低山周 围,海拔 70200 米,面积 432 平方公里。平原主要集中分布于西部,面 积 554 平方公里。 全县较大河流 15 条,总长 204.6 公里,流域面积 1021.3 平方公里, 属黄河、淮河水系。 境内土壤分为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 4 个土类,10 个亚类,15 个土属,10 个土种。 全县初步探明的金属和非金属矿藏有 30 多种,其中优质煤储量达 5 亿吨以上,花岗岩储量 5000 万立方米以上、钾长石储量 860 万吨以上, 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景点为神童山森林公园、彩山风景区、白鹭 风景区、文庙、颜庙、颜林、禹王庙等,其中每年在神童山举行的宁阳梨花 节以及在县城举办的中华蟋蟀友谊大赛,吸引了大量游客,为旅游业带来 了良好收益。 2005 年全县共辖 9 镇 3 乡,566 个行政村,总人口 81.04 万人,其中 城镇人口 24.77 万人。 境内交通发达,京沪、磁莱铁路在境内交汇,京沪高速铁路、京福高 速公路、104 国道、济微公路纵贯南北,蒙馆公路横跨东西;全县公路通车 里程 1309.9 公里,其中国道、省道干线 142.6 公里,农村公路 1167.3 公里。 宁阳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油料生产大县、平原绿化先进县,先后被 国家和省、市列为粮食、棉花、花生、蔬菜、农作物良种、桑蚕、大枣、鲁西 黄牛八大商品生产基地。蔬菜总产 50 万吨,蔬菜制种 50 多个品种,其中 黄瓜制种占全国总需求量的 70,我省首家太空育种基地落户在宁阳县 伏山镇;宁阳大枣驰名中外,年产量 1000 多万公斤,被国家卫生部定为 “保健用枣”。 工业初步形成以化工、煤炭、机械、轻纺、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 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其中水泥生产能力列全市第一位,全省 第二位。2005 年,全县 GDP 完成 82.4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58.7 亿元, 实现财政收入 2.9 亿元。一、二、三产业结构为 21.9:50.1:28。 第二节第二节 上轮规划实施上轮规划实施评价评价 一、一、规规划划实实施的成效施的成效 上轮规划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及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规划实 施管理工作,强化规划的控制和引导,妥善处理了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 关系,土地利用和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耕地得到了有效保(一)耕地得到了有效保护护,土地生,土地生产产能力不断提高。能力不断提高。各项耕地保护制 度健全,目标责任明确,管制措施到位,有效控制了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 地,并使耕地略有增加。1997 年至 2005 年耕地增加了 1729.18 公顷,其 中通过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增加耕地 422.00 公顷,通过结构调整增加耕地 1307.18 公顷。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粮食总产和单产不断提高,确保了 粮食安全。 (二)建(二)建设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用地得到有效控制,节约节约集集约约水平水平显显著提高。著提高。严格各类建设 用地审批,对不在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的用地(除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外),一 律不予批准,有效地改变了过去建设项目用地随意选址、分散布局的现象。 城镇的发展由过去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内涵挖潜与外延扩张并重,土地 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三)国土(三)国土综综合整治合整治稳稳步推步推进进,生,生态环态环境得到改善。境得到改善。通过实施“田、水、 路、林、村”综合整治,林地面积由 1996 年的 5863.49 公顷提高到 2005 年 的 10514.4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5.2%提高到 9.36%,土地生态 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二、二、规规划存在的划存在的问题问题 上轮规划的实施虽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全县人多地少、人地关 系紧张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土地利用和管理上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一)规规划建划建设设用地与需求矛盾用地与需求矛盾较较大。大。随着全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 加快,对土地的需求逐年增加,土地供给矛盾逐渐加剧。1996 年至 2005 年,全县建设占用耕地 1496.25 公顷,已超过规划建设占用耕地指标。 (二)(二)规规划前瞻性不划前瞻性不够够,布局欠合理。,布局欠合理。上轮规划方案前瞻性不够,规划 用地布局与实际用地需求结合不够紧密。近年来,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规划用地位置与实际项目选址要求不符 的现象比较普遍,规划所确定的用地发展空间难以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三)(三)对经济对经济社会社会发发展展预测预测不不够够,与其他,与其他专项规专项规划划衔衔接困接困难难。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与城镇规划、水利建设规划、交通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关系密切。 上轮规划编制时,对经济社会发展预测不够,一些项目没有纳入规划。 第三节第三节 土地土地利用状况利用状况 一、土地利用一、土地利用现现状状 全县土地总面积 112366.23 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 92029.29 公顷,占 总面积的 81.90%;建设用地面积 15861.4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4.12%;其他土地面积 4475.45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98%。 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 69646.7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1.98%;园 地面积 1533.6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36%;林地面积 10514.48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9.36%;其他农用地面积 10334.37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的 9.20%。 在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 13829.7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2.31%;交通水利用地面积 1928.2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72%。其他 建设用地面积 103.5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09%。 在其他土地中,水域面积 2466.6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19%;自 然保留地面积为 2008.8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79%。 二、土地利用主要特点二、土地利用主要特点 (一)地貌(一)地貌类类型多型多样样,土地利用以,土地利用以农农用地用地为为主。主。全县地貌分为低山、丘 陵、平原三类,东部多为低山、丘陵,西部多为平原。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 农用地为主,所占比例达到 81.90%,在农用地中耕地所占比例最大,为 75.68%,是典型的农业县。 (二)土地利用率(二)土地利用率较较高。高。土地利用率逐年提高, 2005 年土地利用率达 到 96.02%,高于山东省的平均水平。由于对土地投资的不断增加,土地总 体质量逐年提高,呈现可持续发展趋势。 (三)建(三)建设设用地所占比重用地所占比重较较低,城低,城乡乡建建设设用地比重用地比重较较高。高。2005 年建设 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14.12% ,低于山东省平均水平。城乡建设用地占建 设用地总面积的 87.19%,高于山东省平均水平。 三、土地利用存在三、土地利用存在问题问题 (一)耕地后(一)耕地后备资备资源不足,开源不足,开发难发难度度较较大。大。在其他土地中,可开发利用 的滩涂及自然保留地仅占土地总面积的 1.81%,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东南 部乡镇的丘陵区,分布偏远、零散、且生态环境约束大,开发难度较大。 (二)土地集(二)土地集约约利用水平不均衡。利用水平不均衡。全县区域发展不平衡导致土地集约 利用水平不均衡,总体上城镇高于农村、平原区高于丘陵区,城镇工矿用 地集约利用水平仍然较低。农村居民点人均占地 181 平方米,远远超过国 家规定的人均用地 150 平方米的标准。个别地方“空心村”现象严重。 (三)(三)经济发经济发展迅速,人地矛盾突出。展迅速,人地矛盾突出。 “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全县 GDP 年均增长 14.90%,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建设用地需求加大; 2005 年,全县总人口达到 80.69 万人,人均耕地 1.29 亩,低于全国平均 1.38 亩的水平,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 (四)局部土地退化、(四)局部土地退化、污污染染现现象依然存在。象依然存在。由于工业“三废”的过量排放 和超量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造成局部地区大气、水和土壤污染。据调 查,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 0.98%,全氮 0.071%,碱解氮 37PPm,均属于土 壤养分缺乏范围。另外,在局部地区,出现采煤塌陷地,造成耕地的流失。 四、四、2009 年第二次全国土地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调查土地利用土地利用现现状状 2009 年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全县土地调查控制面积为 112366.23 公 顷。农用地 91949.2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1.83%;其中耕地 70236.4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2.51%;园地 1525.5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36%; 林地 10503.8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9.35%;其他农用地 9683.46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8.62%。 建设用地 15949.9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4.19%。城乡建设用地 13868.1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2.43%;其中建制镇 2550.51 公顷,占土 地总面积的 2.27%;农村居民点用地 10238.6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9.11%; 采矿用地 1078.9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96%。交通水利用地 1982.4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11%。 其他土地 4467.0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98%。其中水域 2466.39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19%;自然保留地 2000.6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 的 1.78%。 第四节第四节 发展机遇与挑战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一、经济经济社会社会发发展机遇展机遇 (一)国家(一)国家积积极极实实施宏施宏观经济调观经济调控,拉控,拉动经济动经济增增长长, ,给给全全县经济县经济的的发发展展 带带来了机遇。来了机遇。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 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加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拉动了经济增长。近 年来,宁阳积极执行国家政策, “转方式、调结构”,加大产业升级和结构转 型的工作力度,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在建项目将投 产并产生效益,预计今后仍能保持较高的投资水平,继续拉动经济快速增 长。 (二)良好的地理位置(二)良好的地理位置为经济为经济增增长长提供了提供了发发展契机。展契机。在工业产业方面, 积极接轨省会城市群,以泰安市为依托,不断提高工业化和服务业水平, 使磁窑形成“优势产业聚集区,全县经济增长极”,在宁阳东部打造泰山科 技产业城。在旅游产业方面,宁阳县位于五岳之尊泰山、圣人故里曲阜与 水泊梁山的旅游三角中心地带,主动承接三大旅游景点的辐射,发展神童 山、彩山、宁阳蟋蟀产业等特色旅游,推动旅游和休闲经济的持续快速发 展。 (三)(三)经济实经济实力逐步增力逐步增强强, ,为为未来未来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础。 。全县经济总 量扩大,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工业化与城镇化水平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2005 年,全县人均 GDP 已达到 10207 元,到 2020 年,预计人均 GDP 可 达到 93382 元。 (四)政策(四)政策环环境支撑更加有力,境支撑更加有力,为经济为经济的快速的快速发发展提供了保障。展提供了保障。全县立 足目前的基础和优势,着眼长远发展,明确了“双带动”的发展战略,即凸 显两极带动全局,抓好两头带动中间,构筑特色突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 经济体系和城镇体系,建设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 现代化宁阳。 二、土地利用面二、土地利用面临临的挑的挑战战 (一)耕地保(一)耕地保护护形形势势更加更加严严峻峻 全县粮油总产量居泰安市第一位,是全国优质粮食基地县、全国油料 百强县,保持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是宁阳县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保障生 态安全,也需要加强对具有生态功能的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保护。由于城 镇化、工业化的推进将不可避免的占用部分耕地,而耕地后备资源比较匮 乏,数量越来越少,开发难度越来越大,保持耕地占补平衡难度将不断加 大,耕地保护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 (二)建(二)建设设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用地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宁阳县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到 2010 年和 2020 年, 城镇化水平将分别达到 36.45和 44.13,城镇工矿用地需求量将在相 当长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推进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将拉动基础设施 用地的进一步增长。可用作新增建设用地空间十分有限,建设用地供需矛 盾更加突出。 (三)(三)统统筹各筹各业业土地利用的任土地利用的任务务更加更加艰艰巨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各行业、各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呈现多元化 趋势,未来统筹协调行业、区域土地利用的难度不断加大,任务更加艰巨。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第一节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规划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 持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指导方针,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 度和耕地保护制度。围绕县委提出的“双带动”发展战略,以有效促进和保 障科学发展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 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节第二节 规划原则规划原则 一、一、严严格保格保护护耕地耕地 按照稳定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 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二、节约节约集集约约用地用地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合理控制建设规模,积极拓展建设 用地新空间;努力转变用地方式,加快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 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 三、促三、促进进城城乡协调发乡协调发展展 立足本地实际,在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的前提下,实行总量控制,优 化配置各业各类用地,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四、加四、加强强土地生土地生态态建建设设 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妥善处理土 地利用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三节第三节 规划目标规划目标 一、国民一、国民经济经济和社会和社会发发展展战战略和目略和目标标 (一)国民(一)国民经济经济和社会和社会发发展展战战略略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自身实际,统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统筹三大产业竞相发展,全面实施“双带动”战略,励精图治创业,科学发 展宁阳,强力推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坚定不移地建设经 济文化强县。 “双带动”战略,即凸显两极带动全局,抓好两头带动中间。凸 显两极带动全局,就是西部以中心城区为中心,打造城市经济增长极,努 力把中心城区发展成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生活和美、环境优 美的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县城,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东部以磁窑为中心, 打造优势产业聚集区、工业经济增长极,带动周边乡镇。抓好两头带动中 间,就是通过抓西部城市经济和东部工业经济,带动中部以神童山、彩山 为重点的宁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国民(二)国民经济经济和社会和社会发发展目展目标标 到 2010 年,全县 GDP 达到 182 亿元,人均 GDP 为 21720 元;全社会 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 532 亿元,年均增长 25%;三产比例调整为 16.1:52:31.9。到 2020 年,全县 GDP 达到 810 亿元,人均 GDP 为 93382 元;三产结构调整为 8:57:35。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城镇化水 平达到 44%。 二、土地利用二、土地利用战战略和目略和目标标 (一)(一)战战略定位略定位 围绕建设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宁阳的 战略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土地利用全局,以严格保护耕地为核心、 以保障发展为重点,不断优化各类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环境用地和 风景旅游用地的布局,形成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战略格局。 1、以中心城区为中心,辐射泗店镇、东疏镇、葛石镇、伏山镇等周边 乡镇,增强城区承载能力;加快城中村改造,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大力发 展城市经济,建设具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县城。 2、以蒋集-磁窑-华丰为组团,以化工、煤炭、轻纺、汽车配件、建材、 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主导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宁阳东 部科技产业城。 3、以神童山、彩山、杏山、大汶河沿岸的生态带和文庙、蟋蟀文化产 业为重点,构造“一区、一带、一圈”的文化旅游空间构架,形成独具特色 的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业。 4、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的原则,加快乡村经济社会统 筹协调发展,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 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二)战战略重点略重点 1、加、加强强耕地保耕地保护护,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粮食安全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耕地保护力度,全面推动土地开发 整理,增加耕地面积,确保占补平衡。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积极推进基本 农田示范区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保障粮食安全。 2、 、节约节约集集约约利用土地,保障科学利用土地,保障科学发发展展 实行最严格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挖 掘存量土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重点保障中心城区、产业聚 集区和基础设施用地需求。 3、 、 统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筹区域土地利用,优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化土地利用布局 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实现区 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协调城乡建设与耕地保护的关系,优化土地利用 结构和布局。 4、加大生、加大生态环态环境保境保护护力度,改善土地生力度,改善土地生态环态环境境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通过土地利用控制和引导生态环境建设,正确处 理发展和保护的关系,不断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三、规规划目划目标标 (一)(一)总总体目体目标标 在保护耕地资源的基础上,综合整治农业用地,改善生态环境;在保 障经济建设的前提下,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优化配置增量,充分挖掘存量, 不断提高建设用地集约水平;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 资源;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布局,形成资源节约、持续利用、 经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土地利用模式,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 一。 (二)具体目(二)具体目标标 1、 、严严格保格保护农护农用地用地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确保耕地保有量分别不低于 70053.00 公顷 68718.00 公顷;基本农田不少于 60873.00 公顷,质量不降低;非农建设占 用耕地面积分别控制在 57.00 公顷和 853.00 公顷以内,土地整理复垦开 发补充耕地面积分别不低于 57.00 公顷和 773.00 公顷;保护园地、林地和 其他农用地资源,园地面积分别不低于 4787.00 公顷和 4787.00 公顷,林 地面积分别不低于 6107.00 公顷 6227.00 公顷。 2、保障科学、保障科学发发展用地展用地 在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的前提下,有效保障科学发展用地。 至 2010 年和 2020 年,全县建设用地总规模分别控制在 17020.00 公顷和 18093.00 公顷以下,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分别控制在 97.00 公顷和 1276.00 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 14347.00 公顷和 15047.00 公顷 以内,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分别为 4327.00 公顷和 5067.00 公顷;保障 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基础设施用地总量分别为 2673.00 公顷 和 3047.00 公顷。 3、 、节约节约集集约约用地用地 农用地利用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不断推进,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 得到充分利用,建设用地空间不断扩展。到 2010 年和 2020 年人均城镇工 矿用地控制在 136 平方米和 134 平方米以下;城乡用地结构不断优化,开 展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工作,挖潜(挂钩)规模分别为 241.00 公 顷和 698.00 公顷。 4、改善生、改善生态环态环境境 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强土地生态保护,加大生态建设 力度,有效防治土地污染特别是耕地污染,城乡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规划期内,退化土地恢复治理率大于 65%,超额完成市级规划下达林地 面积指标。 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见表 1。 (三)土地利用(三)土地利用总总体体规规划修划修编编与二次与二次调查衔调查衔接后接后规规划目划目标标 根据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与二次调查衔接工作的统一 部署,我县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进行了衔接。 衔接后我县耕地保有量为 68637.30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60873 公顷,园地面积为 4787 公顷,林地面积为 6227 公顷,建设用地总 规模为 17967.73 公顷,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 14980.33 公顷,城镇工矿用 地规模为 5340.47 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用地规模为 2987.40 公顷,人均 城镇工矿用地为 134 平方米,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 1276.00 公顷,新增建 设占用农用地面积为 1058 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为 853 公顷,整 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规模为 773 公顷,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指 标为 698 公顷(见附表 1-1)。 衔接后我县耕地保有量减少 80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变,园地 面积不变,林地面积不变,建设用地总规模减少 125.27 公顷,城乡建设用 地规模减少 66.67 公顷,城镇工矿用地规模增加 273.47 公顷,交通水利及 其他用地规模减少 59.6 公顷。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优化 第一节第一节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主要规划目标、调控指标和土地利用变化趋势,优化调整土地利 用结构。 一、适度一、适度调调整土地利用整土地利用总总体体结结构构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农用地面积分别为 90935.78 公顷和 90727.05 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 80.92%和 80.74,比规划基期分别降低 0.98 个 百分点和 1.09 个百分点。建设用地总量分别为 17020.00 公顷和 17967.73 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 15.15%和 15.99%,比规划基期分别提高 1.03 个百 分点和 1.8 个百分点。其他土地分别调整为 4410.45 公顷和 3671.18 公顷, 分别占总面积的 3.93和 3.38,比规划基期分别降低 0.05 个百分点和 0.71 个百分点。 (见表 2) 二、合理二、合理调调整整农农用地用地结结构构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耕地面积分别保持在 70053.00 公顷和 68637.30 公顷以上,分别占总面积的 62.34%和 61.08%,比规划基期分别 提高 0.36 个百分点和降低 1.35 个百分点;园地面积分别调整到 4787.00 公顷和 4787.00 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 4.26%和 4.26%,比规划基期分别 提高 2.90 个百分点和 2.90 个百分点;林地面积分别调整到 6107.00 公顷 和 6227.00 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 5.43%和 5.54%,比规划基期分别降低 3.93 个百分点和 3.81 个百分点;其他农用地分别调整到 9988.78 公顷和 10995.05 公顷,分别占总面积的 8.89%和 9.79%,比规划基期分别降低 0.31 个百分点和提高 1.17 个百分点。 三、三、优优化化调调整建整建设设用地用地结结构构 到 2010 年和 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分别调整为 14347.00 公顷和 14980.33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12.77%和 13.39%,比规划基期分别 提高 0.46 个百分点和 1.08 个百分点。城乡建设用地内部得到合理调整, 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分别调整到 4327 公顷和 5340.47 公顷,分别占城乡建 设用地的 30.16%和 34.33%,比规划基期分别提高 3.65 个百分点和 7.82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整为 10020.00 公顷和 9913.00 公顷,分别占 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 69.84%和 66.33%,比规划基期分别降低 3.65 和 7.17 个百分点。 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量增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面积分 别调整为 2673.00 公顷和 2987.40 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 2.38%和 2.66%,比规划基期分别提高 0.57 个百分点和 0.85 个百分点。 第二节第二节 优化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土地利用布局 一、一、农农用地布局用地布局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依靠科 技,优化品种,提高质量,推动农业向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和 外向型发展。 (一)耕地 耕地在全县各地均有分布,主要布局在西部平原地区的宁阳镇、泗店 镇、东疏镇、伏山镇、乡饮乡和堽城镇、蒋集镇、磁窑镇的沿汶河一带,以 及葛石镇、华丰镇、东庄乡、鹤山乡的山前平原。这些地区地势平坦,土地 肥沃,水利设施比较完善,是全县的重要产粮地区。 (二)园地 园地主要布局在丘陵地区。发挥地区特色,积极培育宁阳大枣等品牌 产品,向高产优质园地发展。 (三)林地 林地主要布局在凤仙山、彩山、神童山、凤凰山、鹤山、杏山等山地丘 陵上部、大汶河沿岸和主要交通干道两侧。积极开展封山育林,增加林地 面积,改善生态环境。平原地区的可调整林地要逐步调整为耕地,引导林 地向立地条件适宜的山地丘陵和荒坡地发展。 二、建二、建设设用地布局用地布局 按照集约用地、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的要求,构筑一个中心、一个组 团、三条发展轴线的空间发展格局。一个中心:宁阳县中心城区。一个组 团:磁窑-华丰。三条发展轴:东西发展轴以蒙馆公路为轴线,聚集产业, 构筑泰安市南部发展轴;东部南北发展轴以 104 国道为轴线,积极与泰 安市对接,成为泰安市与济宁市区联系的发展轴线;西部南北发展轴以 济微省道为轴线,与肥城构筑泰安西部南北方向重要发展轴。 (一)城(一)城镇镇建建设设用地布局用地布局 1、中心城区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按照“东进、西限、南控、 北禁、中优”的策略紧凑发展,城区东部地势平坦,村庄较少,适宜城市建 设;城区西部压煤,适度发展;城区南部控制发展,注意避让压煤区;北部 为煤炭采空区和压煤区,禁止建设。 2、磁窑镇、华丰镇是东部工业经济区的中心,主要沿 104 国道、蒙馆 公路两侧发展。 3、一般镇包括葛石镇、蒋集镇、东疏镇、伏山镇、泗店镇和堽城镇, 为基层地方性小城镇,是城乡联系的纽带。 (二)工(二)工矿矿用地布局用地布局 工业立足于化工、煤炭、机械加工、建材、轻纺等传统产业,加强技术 改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宁阳工业园区是泰安市重要的新型工业基地之 一,也是宁阳东部工业经济区的主要园区,规划期内,全县工业项目逐步 向东部工业经济区聚集,在宁阳东部打造泰山科技产业城。 (三)(三)农农村居民点布局村居民点布局 结合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严禁自然村落无序扩张,逐步建立起 “中心村基层村”两级农村居民点体系。 选择发展条件好,交通便利,有适宜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并具有一 定的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的村庄作为中心村;选择具有一定的人口 规模和经济基础,交通条件尚可,两个或以上小型村距离较近,有条件组 建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新村、具有特定意义必须保留的村庄,作为基层村; 引导居民向中心村或城镇集中。 (四)基(四)基础设础设施布局施布局 1、交通用地、交通用地:境内公路形成“四横、七纵、一环、二辐射”网状布局。 “四 横”:鹤山至大石崮公路、西和至中谷堆公路、界牌至磁窑公路、刘家黄茂 至吴村公路。 “七纵”:刘家宣洛至黄土崖公路、南梁父至宋家庄公路、104 国道、曹家龙泉至吴村公路、高桥至小孔家村公路、济微公路、大中皋至 小孟公路。 “一环”:环宁阳县城公路。 “二辐射”:县城至乡饮乡驻地、县城至 磁窑镇的公路。 2、水利、水利设设施用地:施用地:规划期间,进行大汶河、洸河等主要河道防洪工程 建设及主要水库扩容、加固除险工程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建设。 三、生三、生态态用地布局用地布局 按照“一圈、一带”空间构架,优化生态用地布局。 “一圈”:以神童山、杏山、彩山、贤村水库、玉皇堂山、直界水库、凤 仙山为基础,与基本农田、林地等生态用地形成土地生态保护区域,构建 以土地生态保护为主的中部生态圈,促进全县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带”:以大汶河及其沿岸耕地、林地、草地、园地连接皋山、鹤山的 林地构建北部的生态带,加强对重要水源地的及林地保护,带动全县文化 旅游产业的发展。 第四章第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围绕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目标,严格控制耕 地减少,加大补充耕地力度,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强化耕地质量建 设,努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和利用效益,有效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 的发展。 第一节第一节 严格保护耕地严格保护耕地 一、一、严严格控制耕地减少格控制耕地减少 (一)(一)严严格控制非格控制非农农建建设设占用耕地占用耕地 加强对各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到 2020 年,全县新增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 853.0 公顷以内。 (二)合理引(二)合理引导农业导农业内部内部结结构构调调整整 通过耕地种植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向有利于保护耕地的方 向进行。各类防护林、绿化带等生态建设应尽量避免占用耕地,应充分利 用荒山、荒坡、荒水、荒滩。通过经济补偿机制、市场手段,提高耕地利用 效益,引导村庄周围及平原地区可调整林地、可调整园地逐步调整为耕地。 规划 2020 年耕地不低于 68637.30 公顷。 二、保二、保质质保量保量补补充耕地充耕地 各项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鼓励 有条件的乡镇,在完成补充耕地义务的基础上,增加补充耕地任务,确保 全县耕地占补平衡。积极稳妥地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在改 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 量。到 2020 年,通过土地综合整治补充耕地不低于 773.0 公顷,通过农业 结构调整补充耕地不低于 406.23 公顷,全县合计补充耕地 1259.23 公顷。 加强耕地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减少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数量,强化耕地灾毁 情况监测,并及时复垦灾毁耕地。 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详见表 3。 第二节第二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一、科学一、科学调调整基本整基本农农田田 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的方针,对现状基本 农田进行局部调整。 基本农田调整划定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依法依规。根据上轮规划的 实施情况和新一轮规划目标任务,对现状基本农田进行局部调整和划定。 二是确保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根据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不低于土 地总体规划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前提下,根据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布局及经济社会发展等所需占用的基本农田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三是要 保持现有基本农田总体布局基本稳定。重点保护优质高产良田和集中连 片耕地,优先将优质耕地和农业基础设施完善、集中连片耕地划入基本农 田保护区,把低等别、质量较差、零星分布的农田调出基本农田保护区。 按照基本农田调整原则,对基本农田做出以下调整:2005 年基本农 田面积为 60478.71 公顷,调出 7612.83 公顷,调出基本农田的比例为 12.59%,调入 8007.12 公顷耕地作为基本农田保护,调入基本农田的比例 为 13.24%。调整之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 60873.00 公顷,另外,多划定 423 公顷基本农田,用于规划期内补划不易确定具体范围的建设项目占 用基本农田(见表 16)。全县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共计 61296 公顷,调整后 的基本农田质量及集中连片程度有所提高。 二、二、 加加强强基本基本农农田建田建设设与管与管护护 积极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节水灌溉工程、小 型农田水利工程、沃土工程、旱地治理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耕 地生产能力,提升耕地质量等级。推进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建设,规划期 末,将全县一半的基本农田改造为高标准农田。 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和基本农田保 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强非农建设用地审查,严禁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加 强基本农田保护基础性工作;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动态监测和巡查,建立 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定期通报制度。 第五章第五章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第一节第一节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加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到规划期 末,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17967.73 公顷以内,合理安排增量指标,切实 推进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一、一、严严格控制建格控制建设设用地新增用地新增规规模模 合理确定建设用地新增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外延式发展,走内涵 挖潜的土地利用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规划期内,建设用地新增规模 控制在 2106.24 公顷以内,其中安排新增建设用地 1276.00 公顷以内。城 乡建设用地新增规模控制在 1276.00 公顷以内,其中城镇工矿新增规模 控制在 1400.83 公顷以内,农村居民点规模缩减 183.53 公顷;交通水利及 其他建设用地新增规模控制在 1015.21 公顷。 二、加大存量建二、加大存量建设设用地挖潜力度用地挖潜力度 通过优化城镇和工矿布局,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城镇闲置、 空闲土地的利用、回收和转让,充分挖掘工业企业内部低效用地的潜力。 积极推行节地型城、镇、村更新改造,加快城中村改造,大力推进农村建 设用地综合整治挖潜(挂钩)工作,节约集约用地,提高现有建设用地对经 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三、加三、加强强建建设设用地用地时时序控制序控制 按照上级规划确定的分阶段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加强规划协调,对规 划期间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合理安排,防止提前占用建设用地指标。根据 全县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在近期规划中,重点保障中心城区的城镇建设和 磁窑镇的工业园区的建设。 第二节第二节 协调发展城乡建设用地协调发展城乡建设用地 一、控制城一、控制城镇规镇规模模 (一)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一)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规划基期中心城区 9.08 万人,用地规模 1044.42 公顷,包括宁阳镇和 泗店镇的部分土地,人均用地面积 115 平方米。到规划期末,中心城区控 制范围为:南到华阳大街以南 800 米,北至兴隆街,东到绕城路,西至华 兴路,面积为 2189.90 公顷,人口 14.19 万人,结合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安 排,划定建设用地管制区。 1、允许建设区范围:西到华兴路,东到西引汶东支渠,北到兴隆街, 南至华阳大街,面积为 1557.76 公顷,全部为城镇用地,人口 13.91 万人, 人均用地 112 平方米。区内新增规模为 513.34 公顷,其中安排新增建设 用地 291.74 公顷。 2、有条件建设区范围:为适应城区发展的不确定性,在规模边界以外 划定规划期内可选择布局的扩展边界,形成有条件建设区。主要安排在新区以东 (即:西引汶东支渠以东),东至东绕城路;其次为县城东南部,华阳大街以南;再次为 县城西北部,文化路以北和兴隆街以北一部分,面积 434.02 公顷,用于规 划建设用地区的布局调整或使用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挂钩)指标进行 建设。 3、限制建设区面积 198.12 公顷,主要包括河流水面及洸河两岸防护 林带等不宜建设用地。 (二)其他建制(二)其他建制镇镇土地利用控制土地利用控制 2005 年,其他建制镇面积 1495.21 公顷。到 2020 年,其他建制镇规 模为 2248.04 公顷,新增规模 752.83 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 562.88 公 顷。 二、整理二、整理规规范范农农村建村建设设用地用地 规划期内,结合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用地,加强农 村居民点改造,大力实施农村建设用地综合整治,进行迁村并点,村庄整 理。2005 年,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 10163.53 公顷,到 2020 年,农村居民 点用地规模控制在 9913.00 公顷以内,减少 183.53 公顷。 三、三、积积极促极促进进工工矿矿用地用地节约节约集集约约利用利用 工矿建设用地指标应严格按山东省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执 行,强化节约用地意识,严格执行规定的建设容积率、投资强度等集约用 地定额标准,防止工业企业低效扩张;严格控制独立选址项目的数量和用 地规模,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技术等手段,努力提高工矿用地的节约集 约用地水平。规划期间,除了独立选址的能源建设项目以外,仅安排恒信 焦化厂一项独立选址的工矿项目。 四、整合四、整合优优化化产业产业用地用地 规划期间要大力推进现有产业用地的优化整合,增加产业发展空间, 提高产业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综合效益。重点建设磁窑-华丰组团的工业 园区,在工业园区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规模 498.26 公顷,并制定相关激励 政策,将各类分散工业用地的优化整合,促使全县工业项目逐步向工业园 区集中,在宁阳东部打造泰山科技产业城,形成产业优势,集中连片发展, 以获得更多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 第三节第三节 保障基础设施用地保障基础设施用地 依据全县国民经济发展布局,结合交通、水利、能源等行业发展规划, 合理安排重点建设项目,保障基础建设用地。 一、一、统统筹安排交通用地筹安排交通用地 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高效的用地要求,优化各类交通用地 布局,形成完善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网络。 规划期内,新建宁磁窑治超站、磁窑客货运输集枢中心、宁阳交通检 查站、宁阳汽车总站、华阳货运站、工业园货运站、西和-中谷堆公路、刘 家黄茂-吴村公路、曹家龙泉-吴村公路、大中皋-小孟公路、鹤山-大石岗公 路、高桥-小孔家村公路等工程,改建蒙馆路、宁磁南路、宁曲公路、济微 路等公路,新增建设用地 208.41 公顷,其中占用耕地 112.17 公顷。 二、加二、加强强建建设设重大水利重大水利工程工程 按照宁阳县水利建设规划,构筑安全可靠的防洪减灾、防污工程、水 资源供给保障体系。 规划期内完成贤村水库除险、月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堽城坝灌区节 水与续建配套工程、西引汶工程、洸河治理工程、直界水库加固工程、海 子河治理工程、华磁水厂等工程。新增建设用地 36.85 公顷,其中占用耕 地 30.82 公顷。 三、切三、切实实保障能源建保障能源建设设用地用地 规划期内,统筹安排能源产业用地,优化能源用地布局,重点保障华 丰变电站、关王变电站、华丰营业厅、葛石营业厅、南驿变电站、东疏变电 站、兴阳变电站、泗店变电站、黄山变电站、堽城变电站、保安变电站、崔 解变电站、茅庄园区变电站、葛石变电站、蒋集变电站等输变电工程的建 设。新增建设用地 20.07 公顷,其中占用耕地 12.79 公顷。 四、合理安排独立建四、合理安排独立建设项设项目用地目用地 规划期内,新建宁阳恒信焦化厂等项目,新增建设用地 114.81 公顷, 其中占用耕地 71.03 公顷。 五、适当五、适当发发展旅游展旅游项项目用地目用地 规划期内,新建彩山旅游、贤村水库旅游等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