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中医诊疗技术课件_第1页
头痛中医诊疗技术课件_第2页
头痛中医诊疗技术课件_第3页
头痛中医诊疗技术课件_第4页
头痛中医诊疗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头痛中医诊疗技术,一、头痛定义与西医关系,1、定义: 头痛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 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 可单独出现, 亦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 若头痛属某一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兼症, 不属本节讨论范围。,2、与现代医学的关系,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包括偏头痛,非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 三叉神经痛眼、上颌、下颌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短暂剧烈头痛。 外伤后头痛 部分颅内疾病 某些感染性疾病 五官科疾病的头痛等。,紧张性头痛头颈部的肌肉持续收缩可引起紧张性头痛。,长期焦虑或忧郁、紧张、疲劳 颈部肌肉收缩痉挛. 姿势不良血流减少,局部缺 血引起头痛。,二、病因,生理头为“诸阳之汇”、“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 病理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均可导致头痛。,外感与内伤两类,1、感受外邪起居不慎,感受风、寒、 湿、热,以风邪为主要病因。 2、情志失调忧郁恼怒 3、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 4、饮食劳倦或体虚久病劳倦、病后; 饮食不节、嗜酒太过、过食辛辣肥甘。 5、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外感头痛,感 受 外 邪,三、病机: 风邪夹寒 风邪夹热 风夹湿邪,凝滞血脉, 络道不通,不 通 则 痛,风热炎上, 清空被扰,阻遏阳气, 蒙蔽清窍,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内伤头痛,情志不遂, 肝失条达 气郁阳亢 肝郁化火 阳亢火生 上扰清窍 肝肾阴虚 水不含木 阴不敛阳,因于肝,肝阳头痛,肝火头痛,肝阳头痛,脑髓空虚 肾阴虚头痛,阴损及阳 肾阳虚头痛,肾精久亏,因于肾,禀赋不足 房劳过度,饮食劳倦 体虚久病 饮食不节, 嗜酒太过 过食辛辣肥甘,脾胃虚弱, 气血乏源 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血虚头痛,因于脾,脾失健运, 痰湿内生, 阻遏清阳, 上蒙清窍,痰浊头痛,气血滞涩, 瘀血阻于脑络, 不通则痛,跌仆闪挫 头部外伤 久病人络,瘀血头痛,病因病机小结:,1、病机 外感头痛外邪上扰清空, 壅滞经络, 络脉不通。 内伤头痛,肝、脾、肾 功能失调,肝阳偏亢 痰浊中阻 瘀血阻窍 气血亏虚 肾精不足,头窍失养 清窍被扰,头痛,病因病机小结:,2、病性: 外感头痛属表,属实。如风寒头痛、风湿头痛、风热头痛 内伤头痛虚证气血亏虚、肾精不足 实证肝阳、痰浊、瘀血 3、发病特点: 外感头痛一般病程较短, 预后较好 内伤头痛大多起病较缓, 病程较长,四、病证辨析辨证要点,1、辨证: 1) 辨外感与内伤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病程短,头痛较剧烈,常伴外邪犯肺卫之征,应区别风、寒、湿、热之不同; 内伤头痛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并当分辨气虚、血虚、肾虚、肝阳、痰浊、瘀血之异。,病证辨析辨证要点,2辨头痛所属部位 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之阳经均循头面,厥阴经亦会于巅顶。由于脏腑经络受邪的不同,头痛的部位亦各异。 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及眉棱等处 少阳头痛多在头两侧,并连及耳部 厥阴头痛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病证辨析辨证要点,2辨头痛所属部位 太阴头痛 三阴头痛之一。见兰室秘藏头痛门。太阴经虽不上头,然痰与气逆壅于膈,头上气不得畅,亦可见头痛。故太阴头痛必有痰,体重或腹痛,其脉沉缓。 少阴头痛 三阴头痛之一。兰室秘藏头痛门:“少阴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为主。”全头痛。,病证辨析辨证要点,3、辨疼痛性质 因于风寒者头痛剧烈而连项背 因于风热者头胀痛如裂 因于风湿者头痛如裹 因于痰湿者头重坠或胀 因于肝火者头痛呈跳痛 因于肝阳者头痛而胀 因于瘀血者头痛剧烈而部位固定 因于虚者头隐痛绵绵,或空痛,五、治疗治疗原则,1、治疗原则 外感头痛实证以风邪为主主以疏风散邪, 兼以散寒、清热、祛湿。 内伤头痛虚证或实证或虚实夹杂证补虚泻 虚者以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主 实证当平肝、化痰、行瘀 虚实夹杂者酌情兼顾并治。,治疗加引经药,2、加引经药:提高疗效 太阳头痛羌活、蔓荆子、葛根、川芎 阳明头痛白芷 、葛根、黄芩、知母 少阳头痛柴胡、川芎 厥阴头痛吴茱萸 、藁本 太阴头痛苍术 少阴头痛细辛 久痛不愈头痛较剧烈者,宜选用搜风通络之虫类药物,头痛必须用川芎,不愈应加引经药,太阳羌活少柴胡,阳明白芷葛根知,太阴苍术少细辛,厥阴吴萸藁本合。,治疗加引经药,3、配合针灸可提高疗效 基本处方为:百会、风池、太阳、列缺、合谷、太冲。 如属肝阳上亢者,加用中封、行间、涌泉; 属痰浊上扰者,加中脘、丰隆、足三里、内庭; 属气滞血瘀者,加膈俞、血海、少冲、三阴交,其中少冲可刺出血; 如头痛而气血虚弱者,宜加脾俞、胃俞、肾俞、气海、足三里等穴,每选46穴,用毫针施以补法,宜配合灸法。,六、中草药治疗:分证论治,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临床特征: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 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 苔薄白,脉浮紧。 治 法:疏散风寒止痛。 代表方: 川芎茶调散加减。,分证论治,常用药: 川芎善治少阳、厥阴经头痛 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 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 细辛、薄荷、荆芥、防风辛散上行,疏散上部风邪 清茶调下,取茶叶苦寒清上而降下之性,可监制上 药过于温燥、升散、升中有降。 若寒邪侵犯厥阴经吴茱萸汤 “干呕,吐涎沫,头痛,吴茱萸汤主之”,均为主药,分证论治,外感头痛2风热头痛 临床特征:头痛而胀,甚则如裂;发热恶风,面红赤,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边尖红,苔薄黄,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和络。 代表方:芎芷石膏汤加减。 常用药: 川芎、白芷、菊花、石膏疏风清热止头痛 羌活、藁本止头痛,黄芩、薄荷、山栀子辛凉解表。,分证论治,外感头痛3风湿头痛 临床特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身热不扬。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或滑。 治法: 祛风胜湿通窍。 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 常用药: 羌活、独活、藁本、白芷、防风、细辛、蔓荆子 祛风除湿散寒而止头痛; 川芎辛温通窍, 活血止痛。,分证论治,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 临床特征:头胀痛而眩;头晕目眩,心烦易怒,面红目赤,口苦胁痛,失眠多梦;舌质红,苔薄黄,或少苔,脉弦或弦细数。 治法: 平肝潜阳熄风 代表方: 天麻钩藤饮加减(偏实者) 偏虚者加生地、首乌、女贞子、旱莲草、石斛,分证论治,代表方: 天麻钩藤饮加减。 常用药: 天麻、石决明、钩藤平肝潜阳熄风 牛膝、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 黄芩、山栀、菊花清肝泻火 白芍柔肝滋阴。,分证论治,内伤头痛 2. 痰浊头痛 临床特征:头痛昏蒙;胸脘满闷, 纳呆呕恶;舌苔白腻, 脉滑或弦滑。 治法: 健脾燥湿, 化痰降逆 代表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天麻平肝熄风,为治头痛、眩晕之要药。 半夏、陈皮和中化痰 白术、茯苓健脾化湿 天麻、白蒺黎、蔓荆子平肝熄风止痛,分证论治,内伤头痛3肾虚头痛 临床特征:头痛而空;腰膝痠软,眩晕耳鸣,健忘,遗精带下,神疲乏力;偏肾阳虚则见畏寒肢冷;偏肾阴虚则见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舌质淡,体胖,或舌质红,苔薄白,或少苔、剥苔,脉沉细无力或细数。 治法: 养阴补肾, 填精生髓。 代表药: 大补元煎加减。 常用药: 熟地、枸杞、女贞子滋肾填精; 杜仲、川断补益肝肾 龟板滋阴益肾潜阳 山萸肉养肝涩精 山药、人参、当归、白芍补益气血。,分证论治,内伤头痛 4瘀血头痛 临床特征:头痛经久不愈, 痛处固定不移, 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 或有瘀斑、瘀点, 苔薄白, 脉细或细涩。 治法: 活血化瘀, 通窍止痛 。 代表方: 通窍活血汤加减。 常用药:川芎、赤芍、桃仁益、母草活血化瘀止痛; 当归活血养血; 白芷、细辛辛散通窍止痛 加减:若头痛较剧,久痛不已,可加全蝎、蜈蚣、地鳖虫等虫类药搜风剔络止痛。,分证论治,偏头痛(5%)偏头风(发作性闪痛) 特征头痛偏于一侧,或左或右,其痛爆发,痛势剧烈 病因多由肝经风火所致 治法平肝清热,熄风通络 常用药菊花、天麻、黄苓、白芍、川芎、白芷、生石膏、珍珠母、藁本、蔓荆子、钩藤、全蝎、地龙等药 天麻钩藤饮、羚角钩藤汤。,七、中成药治疗:正天丸、镇脑宁,四大古方:川芎茶调散、麻黄附子细辛汤、桃红四物汤、四藤消震饮。 15味中药:勾藤 白芍 川芎 当归 地黄 白芷 防风 羌活 桃仁 红花 细辛 独活 麻黄 附片 鸡血藤 诸药合用共凑祛风、散寒、除湿、养血、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效,头痛诸证皆除。,基本治疗 治则:疏经活络、通行气血,以针为主,虚补实泻。 处方:以局部取穴为主,配合循经远端取穴。 (1)阳明头痛:印堂 上星 阳白 攒竹透经鱼腰及丝竹空 合谷 内庭 (2)少阳头痛:太阳 丝竹空 角孙 率谷 风池 外关 足临泣 (3)太阳头痛:天柱 风池 后溪 申脉 昆仑 风池 (4)厥阴头痛:百会 通天 太冲 行间 太溪 涌泉 (5)偏正头痛:印堂 太阳 头维 阳白 合谷 内庭 外关 足临泣 (6)全头痛:百会 印堂 太阳 头维 阳白 风池 合谷 外关 各部头痛均可加阿是穴。,八、针灸治疗,加减:外感风邪加风池 风寒加灸大椎、风门 风热针泻曲池, 风湿针泻阴陵泉 痰浊上扰加丰隆、足三里 气滞血瘀加合谷、太冲、膈俞 气血不足针补气海、血海、足三里 肝阳上亢治同厥阴头痛,八、其他治疗 (1)耳针法 选枕、额、脑、神门,毫针刺或埋针或王不留行籽压丸。对于顽固性头痛可在耳背静脉点刺出血。 (2)皮肤针法 用皮肤针叩刺太阳、印堂及头痛处,出血少量,适用于外感头痛。 (3)穴位注射法 选风池穴,用1的盐酸普鲁卡因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每穴0.510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适用于顽固性头痛。,九、预防与调护,1外感头痛外邪宜适寒温,防外感。 2内伤头痛内伤积损宜调情志,避情志过激,保持情绪稳定和乐观;调饮食,忌过食肥甘厚味,戒烟酒;防过劳,避免劳欲过度。 3若头痛剧烈、呕吐频频者,当及时作相应诊疗,以防意外。 4注意鉴别一般外感发热性头痛与颅内感染性头痛;血管性、紧张性头痛与颅内占位性病变头痛,以防延误诊断危及生命。,小 结,病因: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两大类。 病机:风、寒、湿、热等外邪循经上扰, 壅滞头窍, 而发为 头痛;内伤原因导致肝、脾、肾诸脏功能失调, 以 致头窍失养, 或清窍被扰, 而发头痛。 病性:外感头痛病性属实; 内伤头痛病性, 有虚有实, 尤易虚实夹杂 病位:头 发病:外感头痛,一般起病急, 病程短, 多伴表证; 内伤头痛,一般病程长, 起病缓, 多伴肝、脾、肾功 能失调证状。 治疗:外感头痛,祛风散邪为法。 内伤头痛,补虚泻实, 标本兼顾的治则。 注意事项:切忌头痛医头;酌配引经药物。,典型病案,王某,男,36岁。头痛已数年,久治不效。现失眠多梦,性情由沉静寡言变为急躁易怒。其痛多在午后或夜间发作,以两侧为重,并有针刺感,大便正常,小溲有时赤黄。面色青暗,唇暗红,舌暗红五苔,脉细涩。 要求:辨证、简析病机、治法、方药,典型病案,辨证:头痛(内伤瘀血,肝经有热) 分析:患者初为肝郁气滞而导致头痛,久病入络,瘀血内停, 脉络不畅头痛经久不愈,痛以两侧为著,且有针刺感。 面青暗,唇暗红,脉细涩瘀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