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2初识教育技术.ppt_第1页
模块2初识教育技术.ppt_第2页
模块2初识教育技术.ppt_第3页
模块2初识教育技术.ppt_第4页
模块2初识教育技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2 初识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培训教程(教学人员版初级)师大版,时间:6小时,包含的活动,回顾与分享(10) 活动1: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85) 活动2:理解教学设计过程(90) 活动3:制作“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演示文稿(175),游戏热身,第一组:饺子 馒头 饼干 果冻 粽子 鸡腿 带鱼 鸭蛋 第二组:游泳 拳击 皮划艇 跳水 射击 打台球 跨栏 登山 第三组:老虎 大熊猫 兔子 猫头鹰 狗 老鼠 猫 大象,活动1 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第1步 研习案例(20) 研习案例2-1(P24) 研习案例2-2(P24),活动1 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第2步 漫谈教育技术(25) 请结合前面的案例,思考: 你是如何理解教育技术的? 你还了解哪些教育技术术语? 填表2-1 教育技术含义及术语自我理解表 学伴互访与观点分享 填表2-2 教育技术含义交流记录表,活动1 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第3步 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40) 教育技术的基本含义 AECT94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图2-1 AECT94定义下的教育技术概念框架,目前国内关于94定义主要有两种不同译法: 一种是“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另一种,“教学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94定义是把“学习”活动作为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只强调“学”,而忽视“教”,认为学习可以涵盖学校教育的全部内容这正是94定义的最大缺陷;而我国学者对94定义所作的“国产化”工作(将“为了学习”,改为“为了促进学习”),无疑使这一缺陷能得到很大程度的弥补 定义中“学习过程”是指学习者通过与信息和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知识、技能和态度长进的认知过程。“学习资源”是指提供给学习者使用,并能帮助和促进他们学习的信息、人员、教材、设备、技术和环境。教育技术是研究如何对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即是在现代学习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现代先进理论的指导下,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和学习规律,以之为依据对能帮助和促进学习者学习的信息、人员、教材、设备、技术和环境(学习资源)进行科学而富有创造性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创造出能很好地适应学习者学习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目的。(教学的最优化就是能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学到最多的知识;能用最少的投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最大的收益。),解读94定义,标准定义:运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电化教育、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教育 南国农: 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现代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活动1 理解教育技术的概念,第3步 理解教育技术的内涵(40) 研讨标准的意义 请结合你自己的教学工作经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具备教育技术能力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有何帮助? 实施新课程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有何新要求? 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对教师专业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你自己有何期望?,理解教育技术(P26-27),教育技术的本质含义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现代教育技术学是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教育技术参与教育过程,改变了整个教育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育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教育技术的本质,教育技术的本质(也称质的规定性)是什么呢?通俗地说就是“运用技术手段去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的目的。” 效果的体现是各学科教学质量的改进. 效益的体现是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更大的产出(即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效率的体现是用较少的时间来达到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这里所说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化技术”(物化技术中又分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也包括无形的“智能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从技术的支持看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的知识体系,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二者的联系: 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拓宽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注意: 教师,不仅要知道如何运用技术,更要知道在什么时候、怎么样有效地将技术整合到学科课程教学中去,以及运用到专业实践中去。这正是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试图达到的目标。,教育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理论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P54,(1)有目的的直接经验。(2)设计的经验。(3)演戏的经验。(4)观察示范。(5)见习旅游。(6)参观展览。(7)电视、电影。(8)静态图像、录音、无线电。(9)视觉符号。(10)词语符号(口头语言、文字)。其中(1)(3)属于做的经验,(4)(8)属于观察的经验,(9)(10)属于抽象的经验。戴尔之所以提出“经验之塔”理论是让人们认识人类认知途径,根据人类的这种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形象和抽象相结合的认知规律,我们就可以选择合理的学习方式,使我们自身的认知过程符合这一认知规律,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戴尔的“经验之塔”是一种形象化的比拟,用来说明学习经验以直接参与到用图像代替,再用抽象符号表示的逐步发展过程。 依照心理学的概念来划分:塔的底部(做的经验)可称为实物直观,塔尖(抽象的经验)可称为语言直观,塔的中部(观察的经验)可称为模象直观。由于实物直观不容易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容易把学生的注意引向事物的非本质方面,并常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语言直观所依靠的表象是神经暂时联系的恢复,其反映的事物的鲜明性和可靠性都不如知觉,因此弃二者之短的模象直观(视听的经验)就有了重要意义。戴尔认为:“在将现实的感觉事物一般化的时候起到有力的媒介作用的就是半具体化、半抽象化的视听教材,”“由于视听方法所开展的学习经验,既容易转向抽象概念化也容易转向具体实际化。”他还指出“教学中所采用的媒体越是多样化,所形成的概念就越丰富越牢固。”如今网络的出现使塔的中部模象直观得以特别增强,并更容易转向塔的两端抽象概念化和具体实际化。,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P28) 学习理论 教学理论(P28) 传播理论 系统理论,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着重说明学习是怎样产生的;它经历怎样的过程,有哪些规律;学习的结果使学习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外部的行为操作还是内部的心理结构;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杜威、皮亚杰,思考: “鱼牛”的童话给了你哪些启示?,先请欣赏: 德国的一则关于“鱼牛”的童话,在一个小池塘里住着鱼和青蛙,他们是一对好朋友。他们听说外面的世界好精彩,都想出去看看。鱼由于自己不能离开水而生活,只好让青蛙一个人走了。这天,青蛙回来了,鱼迫不急待地向他询问外面的情况。青蛙告诉鱼,外面有很多新奇有趣的东西。,童话故事:鱼牛,“比如说牛吧,”青蛙说: “这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它的身体很大,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吃青草为生,身上有着黑白相间的斑点,长着四只粗壮的腿,还有”。鱼惊叫道:“哇,好怪哟!”,同时脑海里即刻勾画出她心目中的“牛”的形象:一个大大的鱼身子,头上长着两个犄角,嘴里吃着青草,,“鱼牛”形象,体现了建构主义的一个重要结论:,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必然会各不相同。 知识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的 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因为“学习是意义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建构主义主张基于情景、基于资源、基于协作、基于探究、基于问题解决。,教学理论,教学理论来自教学实践,它关注如何“改进”和“指导”教学实践。侧重于研究教学的一般规律,研究如何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研究教学系统所含因素的功能。,传播理论,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教育目的、教育环境以及传播者、信息、媒体、接受者和效果。,传播理论主要是研究教育信息传递活动的规律,关注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等方面。,教 育 技 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信息化教育”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始在教育中广泛应用,我国政府提出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针,并实施了一系列推进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重大项目,如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校校通”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 技术的变化必然引起概念的变化,如文献中频繁出现并逐渐为人们所认同的“信息化教育”这一概念,是指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育方式或形态。还有一个与之密切相关的名词“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人才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结果将促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也就是说,可以把教育信息化看作是追求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信息化教育”与教育技术 2004年6月,南国农先生主编的信息化教育概论中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三者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相同,它们名称虽然不同,但基本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而可以互相换用。 但名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概念和理念的变化,“信息化教育”名称的流行表明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从学科角度而言,信息化教育属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范畴,我国目前将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科学之下的二级学科。,第1步:研讨教学的一般过程(15) 第2步:认识教学设计过程(15) 第3步: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40),活动2总时间:70分钟,理解教学设计,1. 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育是科学,教学过程同样需要有科学的方法引领。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考虑每一个环节,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才能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以使教学效果最优化。,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学友结伴讨论下列问题: (1)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哪些环节? (2) 你在教学过程中曾经使用过哪些教学方法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能举出一些你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和大家共享吗? (3) 信息技术的融入能为教学过程提供哪些支持? 请将你与学伴的讨论重点填写在表2-3的讨论记录表中(空表格的电子文档见“配套光盘:模块2作业材料表2-3一般教学过程讨论记录表”) 。,第2步 认识教学设计过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各有各法,贵在得法。也许我们已经拥有了丰富的经验,但当我们学会了观察与聆听之后,我们也许还能够得到更好的可供参照的经验,在与别人的交流合作中,我们可能会获得更多的处理问题的技法,也会促成我们对教学做出更多的思考。 让我们把自己的想法讲述给其他学伴,同时也来听听其他学伴的观点,在不断的碰撞与接纳中,冲破自己的习惯性思维定势,也许是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共享的过程中,请将自己感兴趣的观点记录在表2-4中(空表格的电子文档见“配套光盘:模块2作业材料表2-4共享记录表”) 。,全班交流:,20世纪60年代以来,教学设计开始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被教育技术工作者广泛重视起来,并逐渐发展成了教育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在教学设计的研究过程中,一些学者主张以系统的观点来研究教学问题,也就是说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教学系统。教学系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是指为了实现某种教学目的、由各教学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在标准中,教学设计被定义为: 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做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教学设计是以解决教学问题、优化学习为目的的特殊的设计活动,既具有设计学科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教学设计具有如下特征: 教学设计的方法是:应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 教学设计的过程是:对内容、媒体、策略、评价等要素进行具体计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将教育教学原理与理论转换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解读:,结合上述定义,可以认为完整的教学设计过程一般包括: 前期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者分析和学习环境分析 确定目标 制订策略 选择媒体或资源 试行方案 评价和修改等过程。,第3步 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社会等对学习者的要求,分析学习者的现有水平与所应当达到的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为确定学习目标等提供依据。一般认为,这一环节是教学设计的首要的基本环节,并将影响后续各环节。,目前大部分教师基本掌握了信息 技术的一般能力,但是缺乏与学 科教学结合的能力。因此,需要 对全国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技术 能力培训。,分析学生该学习什么和怎么学,通常可以根据学习内容中各知识点的关系,分别采用归类分析、层级分析、图示分析等分析方法,也可以从学习者的认知过程出发,采用信息加工分析方法,将学生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所有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第3步 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学习者常常会在认知风格等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者的逻辑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强,并逐渐达到稳定,如果在低年级阶段就要求学习者具备较高的决策和问题解决水平,不仅违背了人的正常认知发展规律,同时也容易使学习者对学习产生畏惧。,第3步 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习环境的差异,保证设计出的方案能够施行。,第3步 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由于本次培训既需要理论学习, 又需要上机实践,学习方式既需 要集体讲授,又需要开展小组学 习,因此,我们的学习环境需要 既支持理论学习,又支持上机实 践。,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当强调以目标为中心,各环节的安排需要围绕目标来进行,学习目标也是评价学习效果的基本依据。根据我国新课程标准,目标的编写需要考虑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从过去的重视知识到重视能力,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从重视认知到重视情感。在目标编制过程中,我们应当尽量考虑这三个维度。,第3步 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每个模块中的每个活动都具有不同的学习目标。本目标的学习目标(书P28):列出教学设计基本步骤,叙述各步骤相关内容。,在确定了具体的目标和学习内容后,还需要考虑如何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这些内容,达成学习目标,这就需要运用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确定是教师授导为主,还是学习者探究为主。,第3步 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可以参考本教材中的模块4和模块5。如:案例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同伴互访、专家访谈、上机实践、游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媒体与资源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需要充分依据学习目标、学习内容、环境条件和学习者的认知水平等,应当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媒体资源的使用不应简单地追求形式,而要关注其对教学效果的优化。,第3步 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培训教材、专家讲座、视频案例、光盘资源、培训网站、其他网络资源、学员作品。,评价学习效果,不应仅仅看学习活动的最终结果,还需要考虑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但又要避免滑向只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另一个极端。目前,运用学习档案袋来支持学习评价的方式已经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教材中的在记录学习过程时,要求学员将学习作品保存到自己的档案袋中,也是为了便于评价。,第3步 理解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结合书P32:案例2-3 水污染的危害教案,分析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请先阅读这则教案,思考案例作者在进行教学的准备、实施、评价等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设计教学策略,选择教学媒体或资源,学习效果评价,案例2-3:,这是一则既有“传递-接受”又有“引导-发现”的教学活动设计教案,在这则案例中,教师既充当了知识的传递者的角色,又承担了引导者的角色。如果让你来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设计,你会如何安排教学过程呢?,案例2-3点评:,案例2-3中,教学设计者同时也是教学实施者,为了实现预定的学习目标,针对学习者的特点,对学习内容进行了选择,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并运用了教师引导和学生发现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体现了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对于教学设计者而言,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般需要遵照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教育传播的规律,符合逻辑地安排活动序列,但并不强调一切教学设计过程都必须严格执行单一的程序。学科教师在运用教学设计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时,可以结合实施的要求,有选择性地考虑一些主要环节,以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案例2-3点评:,2教学设计模式 教学设计把教与学的理论与教学实践活动紧密地联结起来,侧重于在问题求解中寻找方案并作出决策。它不是发现客观存在的、还不为人知的教学规律,而是要运用已知的教学规律去创造性地解决新的教学问题。,根据教学的目的、老师自身的经验与技巧、学生的认知方式、教学的环境条件等的不同,许多研究者总结了多种不同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尽管模式千差万别,但其基本的构成要素是相似的,图2-2呈现的是科拉克(D. Clark)的教学设计模式。,图2-2 科拉克的动态教学设计模式,该模式包含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五个环节。 五个环节的相互关联性,反映了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非线性的动态的过程,一个环节的改变会导致其他环节的相应变化。 五个环节构成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强调对教学过程的不断改善和优化。 强调了评价的重要作用,指出评价是贯穿整个教学设计过程始终的。 强调了在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收集并传递相关信息的重要性。,点评:,3信息化教学设计 以往的教学设计大多以“教”为中心,教学活动的安排也是以“教师”为中心来展开的,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大多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缺乏自主性、活跃性和创造性。,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正在经历的课程改革,旨在推动我国中小学界的教育教学活动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化的结果将催生一种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教育要求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中,积极开发并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促进教育现代化,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在这一背景下又出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概念。,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一个实用性概念,很难给以严格的定义,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本概念的核心是强调“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而不是“信息化”的教学设计。 信息化教学设计提倡教师不仅需要通晓现代信息技术,而且需要掌握如何学会设计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教学的最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同样离不开对学习需要、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等诸多要素的分析,并需要对目标进行完整的表述,形成相应的目标测试方法和学习策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对学习活动进行形成性和总结性评价等。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侧重考虑如何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对教和学的过程提供支持,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能。,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可以分为8个步骤: 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教学任务与问题设计 信息资源查找与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作品范例设计 评价量规设计 单元实施方案设计 评价修改 我们依然结合案例2-3来分析这一过程。,(1) 教师对单元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确定学生应该达到的水平或获得的能力。 案例中,老师给出了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设计,内容设计确定了学生应该掌握的具体知识与能力,而学习目标的设计,则是从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三维目标,即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以外,还要培养一定的情感要素、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人格品质。,案例2-3再分析:,(2) 根据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真实的任务和有针对性的问题。 在案例中,老师把教学分成了资料搜集、课外实践和课堂教学三部分,每部分都安排了活动。第一部分是必要的准备工作,第二部分本身就是一个活动,要求学生去户外进行调查,并且设计了一份表格请学生填写。而第三部分的课堂教学中,也安排了一个小活动,就是要求每个小组汇报自己的实践成果。这些活动是针对上面的学习目标进行设计的,是具有针对性的。在活动的驱使下,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学习目标的完成。,案例2-3再分析:,(3) 根据任务和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确定提供资源的方式。 资源的提供首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再提供合适的资源。而且提供给学生的资源方式应该是多样化的,是多媒体立体化的,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但又不能只想到网络资源,忽视了图书资料。,案例2-3再分析:,(4) 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 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梳理,使之合理有序,一般情况下我们仍然需要将教学过程落实成文字呈现的信息化教案。,案例2-3再分析:,(5) 学生作品范例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要求学生以完成电子作品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应事先做出电子作品的范例。在案例2-3中,如果教师能够从学生角度给学生呈现一些调查结果汇报范例,可以方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呈现方式,有了教师展示的范例,学生浏览后就会对自己将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但呈现范例时,又要注意避免给学生造成定势,否则会扼杀学生的个性,使报告变得千篇一律。,案例2-3再分析:,(6) 评价量规设计 在评价信息化学习,特别是其产生的电子作品时,结构化的评价工具量规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认真设计将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量规的设计应该考虑到整个学习过程以及最后的电子作品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也应该包括一些感性的因素,比如创新性,色彩的搭配等。,案例2-3再分析:,(7) 单元实施方案的设计 对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设计,包括实施时间表、分组方法、上机时间分配、实施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软硬件以及其他必要的文档准备等。,案例2-3再分析:,(8) 评价与修改 由于学习过程中各因素的复杂变化性,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评价修改需要随时进行,并伴随设计过程的始终,只有对教学各环节进行合理调控才能获得最理想化的教学效果。,案例2-3再分析:,教学设计涉及许多方面,其研究理论也十分丰富,许多教育研究者把教学设计看作是整个教育技术中的核心研究领域。本培训教程中的各模块内容的选择和安排都是依据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组织安排的,各模块的组织,基本是沿着分析、设计、开发、实施的过程安排,并以评价贯穿各模块,既符合了一般的教学设计过程,也尊重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活动3 制作演示文稿“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第1步 认识演示文稿的架构(40) 初识演示文稿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ppt,活动3 制作演示文稿“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第1步 认识演示文稿的架构(40) 教学演示文稿基本架构和设计方法,第1步:认识演示文稿的架构,应用模板建立演示文稿文档,演示文稿保存为PowerPoint放映格式,建立大纲,编辑幻灯片,幻灯片切换效果,提示:演示文稿与幻灯片的区别与联系,第2步 制作演示文稿,1应用模板建立演示文稿文档 (1) 启动PowerPoint,并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设计模板】(如图2-5所示),在【设计模板】活页夹中选择一种模板。,图2-5 选择设计模板对话框,(2) 在弹出的【选择版式】对话框中,选择第一种版式,建立标题幻灯片。 (3) 新的演示文稿已建立,通过【文件】【保存】,文件名为“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文件类型为“演示文稿”(PPT)。,2建立大纲 根据前面做的演示文稿规划,建立演示文稿的大纲,快速建立演示文稿中的幻灯片。 (1)单击【大纲视图】按钮,切换到【大纲视图】(如图2-6所示)。 (2)单击【大纲视图】栏上的“幻灯片”图标,直接输入标题(如图2-7所示),按“CtrlEnter”键在标题下输入内容文字。,图2-6 大纲视图栏,图2-7 编辑大纲,(3) 再按“CtrlEnter”键,或通过【插入】【新幻灯片】,插入一张新幻灯片。 (4) 重复步骤(2)和(3), 可以连续建立多张幻灯片的大纲,如果想删除某一张幻灯片,可以在选中后按“Del”键。,3编辑幻灯片 修改背景:应用模板的演示文稿有统一的背景。PowerPoint可以修改全部或单张幻灯片的背景。 (1) 通过【格式】【背景】,弹出【背景】对话框(如图2-8所示)。,(2) 单击【其他颜色】,可以选择自己满意的背景颜色,单击【填充效果】,可以选择图案、纹理、渐变等不同的填充效果。 (3) 单击【全部应用】按钮,修改全部幻灯片的背景效果;单击【应用】按钮则只修改当前编辑的幻灯片。如果你在设计时选择了幻灯片模板,而又想改变其中某一张幻灯片的背景,则需要在【背景】对话框中选中【忽略母版的背景图形】复选框。,插入图形图像: (1) 单击【幻灯片视图】按钮,切换到【幻灯片视图】。 (2) 通过【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弹出【选择图片文件】对话框。 (3) 选择一个图像文件,插入到当前幻灯片上。 (4) 选中幻灯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