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册教案集.doc_第1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册教案集.doc_第2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册教案集.doc_第3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册教案集.doc_第4页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册教案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全册教材分析一、 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第三单元、第五单元和第七单元。在这些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景,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景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 空间与图形1、第二单元观察与测量。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体会米和厘米的实际意义,了解米和厘米的关系,能估测和使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经历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并能使既有取的图案。三、 统计与概率第八单元统计。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四、 实践活动本册教材安排了三个大的实践活动,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时间安排单元主要内容课时数起止时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第七单元第八单元总复习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加与减(一)有趣的图形加与减(二)购物加与减(三)统计总复习6课时5课时10课时5课时15课时5课时6课时3课时5课时第一单元 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生活中的数教学目标1、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体验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2、 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数感。3、结合生活实际,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初步体会基数、序数和数位等。内容简析在单元中,学生将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读、会数、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具体是:数铅笔(数百以内的数),数豆子(读写百以内的数),动物餐厅(比较数的大小),小小养殖场(用语言来描述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课时划分5课时第一课时数铅笔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教学目标:1、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2、 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3、 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教学重点:1、 会用多种方法表示数。2、 会数、会读100以内的数。教学难点: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教法学法:教法:激趣法、引导法、直观演示法、谈话法。学法:动手操作法、观察法。教具准备:教师:课件、计数器、小棒。学生:小棒。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 导入。(5分钟)1、 谈话激趣。师:大家都带来了漂亮的学具盒,里面有哪些学具呢?2、 引思探究,导入新课。师:五颜六色的小棒有多少根呢?你怎么知道是100根呢?二、 新授。(20分钟)(一)数一数。1、 说方法。师:你是怎么数的?2、 组织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小棒。想一想:你打算怎样数?怎样数会又对又快?3、 组内交流数小棒的不同方法。4、 师生参与交流。5、 全班交流,师板书,课件展示不同的方法。一十、二十、三十6、 十个十个地数时,你发现了什么?提问10个十是多少?7、 完成课本第2页“圈一圈,数一数”(二)拨一拨。1、 出示计数器。2、 拨数让学生读出来,并说一说是什么意思?3、 组织学生用计数器拨数。三、巩固练习。(10分钟)1、接力赛。(课本第3页)2、课本第3页第1题。3、看谁数得快(课本第3页第2题。)四、全课总结(4分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对你的表现满意吗?五、布置作业(1分钟) 学生介绍自己的学具。可能有的学生会直接说出小棒数,有的学生会动手数。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数小棒。小组内说一说你的方法,比一比谁的速度快,谁的方法妙。小组汇报。学生自己从数数中体验感知:10个十是100。生独立完成,个别学生师辅导。回忆数位顺序。说一说不同数位上珠子的意义。读数。说数,在计数器上拨珠。1、 师数数,生接力。(渗透序数)2、同桌之间进行。师读数,生接着数。生独立完成课本第3页第2题。全班交流。板书设计:数铅笔十位个位10个一是10 10个十是100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数豆子教学内容:课本第4、5页教学目标:1、 会写100以内的数,进一步体会数位、基数、序数的意义。2、 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发展估计的意识。教学重点:会写100以内的数,能对100以内的数进行估计,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难点:结合现实素材感受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算,初步建立数感。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直观演示法、谈话法、激趣法。学法:动手操作法、观察法。教具准备:教师:课件、实物豆子若干、计数器、塑料盒、小桶。学生:学具盒、豆子等。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情境导入。(5分钟)1、 出示一盒豆子,谈话激趣。师:这是一盒神奇的金豆子,谁愿意用这些豆子做一个数学游戏?2、 游戏规则。(课件出示)(1)、每组选一人抓一把豆子,其它人猜这把豆子有多少粒。哪一组估计的数最接近,哪一组获胜。(2)、猜时其它组员要认真听,不能重复,不能乱说。(3)、最后评出优胜组和守纪星。3、把每组所抓的豆子数写在黑板上。二、新授。(15分钟)拨一拨,说一说,写一写。1、 师把黑板上记录的数拨在计数器上。(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在各个数位上拨出几个珠子。)2、 师说数,生用计数器拨珠。3、 引导学生写数。(1)、读计数器上的数。(2)、指导写数。4、(师在计数器上拨出100)提问:您能读出这个数吗?你是怎样想的?三、巩固练习。(15分钟)1、 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1题“摆一摆”。同桌之间摆一摆。2、 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2题。3、 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3题“写数”。4、 课本第5页练一练第4题“小熊写门牌号”。师:你能帮助小熊写出门牌号吗?(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按数的顺序填数,进一步体会序数的意义。)四、总结(4分钟)这节课你有什么进步?五、作业。(1分钟)课本第5页做一做:抓一把小棒,先估计有多少根,再数一数。激发学生积极踊跃参与活动的情绪。学生看大屏幕,明确游戏规则。学生进行游戏。学生看计数器。1、 读数。2、 说一说各位上各有几个珠子,表示什么意义?学生拨数,并说一说怎么拨的。读数。想一想,该怎样写这个数。认识数位:百位及百位上数的意义。你说我摆,互换。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如:十位上有两颗珠子,表示2个十,个位上有三颗珠子表示3个一,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23。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课后完成,使他们对数再次形成感性的体验。板书设计:数豆子十位个位表示2个十 2 8 表示8个一课后反思:第三课时动物餐厅教学内容:课本第6、7页教学目标:1、 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 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顺序。3、 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教学重点: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难点:初步感受一列数蕴含的规律。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直观演示法、谈话法。学法:观察法。教具准备:教师: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故事激趣。(5分钟)1、 师:星期天,小猴和小狗到动物餐厅去打工。因为兔子老板说他俩谁工作努力就让谁留下来长期工作,所以小猴和小狗工作特别卖力,都希望能留下来。到底谁能通过老板的考验呢? 2、 课件出示情境。3、引导学生用符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二、合作交流、探求新知。(18分钟)1、 如果直接给你两个数,你怎么知道它们的大小?2、 参与小组探求方法。3、 评价并展示小组探讨的方法。(1)、数小棒得出结论。(2)、数数,排在前面的数小,排在后面的数大。(3)、看计数器。(4)、数的组成。(21里面有2个十和1个一,18里面有1个十和8个一,2个十大于1个十)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12分钟1、 课本第6页“练一练”第1题“比大小”。师巡视参与并辅导学困生。2、 课本第7页 “练一练”第2题“连一连”。3、 课本第7页 “练一练”第3题。师巡视辅导。第(4)小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你能发现在这个表中有什么规律呢?(课件出示表格)4、 课本第7页 “练一练”第4题。四、总结(4分钟)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1分钟)小调查:我们学校一年级有多少个班?每个班各有多少人?哪班人数最多?哪班人数最少?学生仔细观察,说图意。通过观察,说出两个数的大小。学生独立思考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四人一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汇报自己组的方法。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种方法。说题意,独立思考并填空。汇报结果,集体交流。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自己的想法。1、 让学生按顺序填数,并说一说填写时的想法。学生仔细观察,发表意见。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板书设计:动物餐厅 2118比大小455478766262807958911008915 89课后反思:第四课时小小养殖场教学内容:课本第8、9页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数感,体会“多些”、“少些”,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教学重点:能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直观演示法、谈话法。学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教具准备:教师:课件、三杯水(其中一杯红色,一杯蓝色。)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情境导入,讲授新课。(15分钟)1、 谈话激趣。2、 课件出示情境图。(1)、师引导学生观察图。(2)、小组内交流,统计你们组能提出多少个不同的数学问题。3、板书学生的部分问题。鸭42只,鸡85只,鸭比鸡少得多。鸭42只,鹅34只,鸭比鹅多一些。鸡85只,鹅34只,鸡比鹅多得些。4、激励评价,相机板书。428542348534二、实践体验,培养数感。(5分钟)1、 情境创设,发展数感。(1)、师:学校组织了体育活动小组,跑步的有86人,跳远的比跑步的少得多,跳绳的比跑步的少一些。(2)、你认为下面三个数量中哪个可能是跳远组的人数,哪个可能是跳绳组的人数。88人12人76人2、 评价学生的思维过程。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6分钟)1、 组织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练一练”第1、2、3题。2、 组织学生讨论思维过程。3、 评价,提出要求。四、数学游戏。(10分钟)1、 明确猜数游戏的规则。2、 参与学生的游戏。3、 评价游戏的过程。4、 出示三杯不同颜色的水,让学生用“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多一些”或“谁比谁少得多,谁比谁少一些”说一句话。五、 总结。(4分钟)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看图,小组内比赛提问。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图中的内容。学生用数学符号表示图中事物的大小关系。学生在跳远组人数下面画“ ”。在跳绳组人数下面画“”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看清题意,认真思考,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进行游戏。学生观察桌上的三杯水,按要求说话。板书设计:小小养殖场跳远可能有多少人?(画“”)跳绳可能有多少人(画“”)88人12人76人课后反思:第五课时 练习教学内容:课本第10、11页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练习数的读写,巩固数位的概念。2、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大小的比较。3、在具体情境中练习数的组成和写法。教学重点: 练习数的组成和巩固数位的概念。教学难点:通过活动,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大小的比较。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直观演示法、谈话法、练习法。学法:观察法、动手操作法。教具准备:教师:课件、计数器。学生:小棒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巩固复习。(5分钟)1、 师拨珠。(18、22、76、35)2、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数的组成。二、实践练习。(5分钟)1、 课件出示课本第10页第1题 “主题图”。组内交流:说一说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写出这个数。2、 引导学生看第10页的图,完成第1题。3、 激励评价。三、应用数学。(15分钟)1、课件出示课本第10页第2题 “主题图”。(1)、引导学生看图,让学生体会最多、最少的概念。(2)、组内交流,用一句话说一说谁比谁多,谁比谁少。2、参与小组活动,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表示。3、评价学生的活动情况以及语言表达情况。4、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第3题。(1)、明确题意。(2)、组内交流,师巡视辅导。5、激励评价。四、数学游戏。(10分钟)1、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2、 参与小组游戏活动。3、 评价小组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五、课堂总结。(5分钟)表扬好的方面,提出新的要求。读数、写数。生说数的组成。小组活动,用小棒代替铅笔。说一说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写出这个数。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看图说图意。组内交流,比一比谁的语言表达的清楚明白。全班交流806464484880生明确题意,组内交流。汇报小组讨论结果。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我拨你写”和“拨一拨,比一比”游戏。2、 学生评价小组游戏。3、 用三长卡片组成两位数,最大的数是多少?最小的数是多少?板书设计:练习806464484880 最大的两位数:99最小的两位数:10课后反思:第二单元 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观察与测量教学目标1、 发展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2、 通过观察实物,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行状可能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3、 在实际测量活动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4、 体会米和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了解厘米和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与测量。5、 初步学会估测和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容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从两个方向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看到的物体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认识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认识厘米、米,体验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估测和测量一些简单物体的长度。本单元的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1、安排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2、安排大量的测量和实践活动,多方面的理解和体验长度单位。课时划分4课时第一课时 观察物体教学内容:P12,13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物,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并会进行辨认。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初步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物体的能力。教学难点:体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形状不同的物体,并进行正确辨认。教法学法:教给学生能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方法.教具准备:图片、玩具汽车、茶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5分钟) 初步感受从不同角度所看到物体形状是不同的。1、 游戏:猜一猜。图片一:淘气看到一个正方形,猜一猜这个物体可能是什么?图片二:笑笑看到一个长方形,猜一猜它是什么?图片三:现在淘气和笑笑一起走到它的正面去观察,它是什么?2、 揭示课题。(看三副图)同一个冰箱,为什么淘气和笑笑看到的图形不一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板书:观察物体)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15分钟)1、 集体观察玩具汽车出示玩具汽车。分别把汽车的侧面、后面、和前面对着学生,提问:这是汽车的哪一面?2、 实际演示。(1)请两名学生像淘气和笑笑一样分别站在汽车的侧面和后面。(2)(贴汽车图)想一想,哪一幅是淘气看到的,哪一幅是笑笑看到的?(3)如果淘气想看到汽车的正面应该站在哪儿?板书:侧面、后面、正面三、教学效果测评,拓展性练习。(13分钟)1、 观察熊猫。投影书12第一题,想一想,下面哪个是淘气看到的,画钩,做好后,和你的同桌小声说说你的理由。2、 观察大象。淘气和笑笑看到的是大象的哪一面?在书上连一连。3、 观察茶壶。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根据图片观察茶壶。看一看自己手上的图是从哪个方向观察到的?并告诉同组的小朋友。4、 每组一个玩具。一边看玩具,一边说看到的是哪一面?(侧面、后面、正面)四、全课总结,联系生活。(6分钟)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现在你知道淘气和笑笑看到的冰箱图为什么不一样了吗?2、 你能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含义吗?五、布置作业(1分钟) 观察生活中的物体。1、参与游戏:猜一猜(1)和(2):学生思考自主猜测。(2)脱口而出:冰箱。2、根据猜测和老师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1、 观察玩具汽车。学生集体观察后回答:侧面、后面、正面。2、 实际演示,体验。(1)俩学生上台扮演淘气和笑笑。(2)学生看图片回答问题。(3)学生想办法,可以转动汽车,可以让淘气走到汽车的正面。扮演学生验证同学猜测结果。1、 学生独立练习后,集体交流。一名学生上台展示。2、 学生展示,说理由。3、 小组合作,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个茶壶,同桌合作,一人指挥,一人做动作。汇报交流。学生回答后,一起观察。4、小组合作,注意说的准确。1、 学生谈收获,解决引入新课时的问题。2、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体会诗句的含义。观察物体侧面 后面 正面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桌子有多长教学内容: P14、15(厘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 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2、 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3、 能估计较小的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认识厘米,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能估计较小的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法学法:观察法、操作法、合作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测量工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1) 新学期开始了,学校要为每个教室更换新的讲台、课桌,可是要做多长才合适实用呢?请大家估计一下,讲台有多长?(2) 请同学们再估计一下,你使用的课桌有多长?(3) 那么我们的桌子到底有多长呢?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看看我们的桌子有多长。(板书课题)二、 合作交流(20分钟)1、测量活动(1)测量如果不用尺子量,你有哪些方法说明你的课桌有多长?请你量一量,说一说。小组汇报,说一说你们是怎么做的,结果是什么?(2)讨论。根据汇报结果,你有什么疑问?2、认识厘米。 (1)认识尺子:贴出尺子图。引导学生观察图或学生尺。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厘米”是这把尺子的长度单位,那么1厘米有多长呢?你来估计一下,用手比划好吗?(2)感受1厘米。 小组活动,到你们的尺子上去找一找1厘米,再用手指比划出来好吗?(3)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你能说一说吗?3、自学测量方法。请同学们看书第14页。学习后在组内交流。三、教学效果测评(10分钟)(1)测量教科书先估计再测量。(2)量不同长度的铅笔。先估一估,再量一量。(3)量线段的长度独立完成第15页第2题。(4)测量桌子的长度四、总结、反思延伸。(5分钟)你最喜欢今天的那个活动?为什么?你还想测量什么?(1)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各自用手进行比划,大约要做这么长。(2)学生一边用手比划一边想,一同学说大约有多长。(3)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学生独立尝试测量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汇报。学生独立观察后,汇报。学生一边用手比划一边说。小组合作找1厘米的具体长度。全班汇报交流。用手比较准确的比划1 厘米的长度。学生自由回答,并展示所说的实际用品。自学。全班交流,得出正确规范的测量方法。同桌互相说一说估计的数据及方法再独立测量。两人合作,一个估,一个量,再交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学生发表意见。 板书设计:桌子有多长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我又长高了教学内容:1617页(去游乐园)教学目标:1、 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2、 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3、 认识米尺,会用米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学重点:认识米,体会米的实际意义,能估计较长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掌握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能恰当选择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教法学法:观察法、操作法。 教给学生测量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米尺,卷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还有比厘米大的长度单位,你知道吗?这个单位与厘米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二、 合作观察,认识意义(17 分钟)1、 观察米尺,感受1米的实际意义。2、 密切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那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3、 观察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总结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1米等于100厘米。并介绍字母表示法。三、 拓展练习。(15分钟)1、 完成教材16页试一试。2、 完成17页1、2题。3、 综合应用。1)选择合适的单位。一根条绳长2();一棵树高5();一支钢笔长15();作业本长20();教室高约3();脚的长约28();毛巾长约60()。(2)在()里添上合适的数。(3)完成17页第4题(4)请画出4厘米的线段。(5)思维拓展 量一量自己卧室窗户的长、宽,为自己卧室的窗户算一算需要买多长的布才能做成窗帘?四、全课总结(5分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结合生活来想。小组合作,找到1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出1米的长度。将米尺立起来看看1米到自己身体的哪个部位?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引导学生主动发现1米里面有100个1厘米。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让学生独立说一说,再 独立完成。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板书设计:我又长高了 米 m1米 100厘米1 m 100cm课第四课时 估一估 量一量(测量)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估一估 量一量教学内容:P18、19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受米和厘米再生活中的实际意义。2、能选用适当的单位表示单位。3、能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教学重点:进一步感受米和厘米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教学难点:估计身边物体的长度,正确使用长度单位。教法学法:观察法、操作法教学用具:米尺、卷尺、木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分钟)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米、厘米,学习了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一起来量一量我们身边的物体,好吗?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20分钟) 1、 估一估、量一量。(1)我们先来估计一下黑板有多长吧。说一说你是怎么估计的。(2)你们估计的结果是否接近黑板的准确长度呢?请两名同学来量一量。(3)黑板长度超过3米,可是又不到4米,究竟它的准确长度是多少呢?(4)说明:象这种情况,可以先看是多少米,再看是多少厘米。那么黑板的长度就是3米40厘米。2、小组合作估计,测量。讲台的高度,两人合作,一个量,一个读数和记录。3、量身高、步长、和两臂伸直后的长度。(1)和同桌比一比,谁估计的更接近。(2)观察你们测量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跃跃欲试,做好测量准备。1,估一估、量一量。(1)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2)两名学生实际测量黑板的长度。(3)学生独立思考后发言:大约3米,大约4米(4)根据老师的说明,了解黑板的准确长度。2、合作估计、测量。说出测量的过程。3、量身高,步长和两臂伸直后的长度。(1) 同桌合作估计测量,完成表格的填写。(2)学生自由发言。三、教学效果测评,拓展性练习(15分钟)1、 估计身高。P18第二题,估计淘气和机灵狗分别有多高?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2、 找一找,量一量。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访问,再填表比我高的人;比我矮的人;和我差不多高的人。3、 测量高度。用三种木块搭出图形,量出图形的高是多少。4、几个人拉起手来长度大约是10米?操场上走一走,看10米大约有多少步?四、全课总结(3分钟) 你最喜欢今天的哪个活动?为什么?1、学生进行估计,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2、学生小组合作调查、填表,交流。3、学生独立完成,展示汇报。4、学生在课外活动时完成。发表意见,说出感受。估一估 量一量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加与减(一)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探索并掌握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发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内容简析本单位的主要内容是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一共有四课、两个练习和一个实践活动。分别是“小兔请客”、“采松果”、“青蛙吃害虫”和“拔萝卜”。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法学习的首要目标。教材安排了具体的生活情境,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抽象出算式,以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教材把加减法合起来安排,用“主题图”的形式引出加减法问题或引导学生提出加法和减法的问题,这样使学生的学习数学更接近于实际,有利于开阔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课时划分10课时第一课时小兔请客教学内容:课本第20、21页教学目标: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能正确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教学难点:熟练地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直观演示法、谈话法。学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教具准备:教师:课件、小棒、卡片。学生:小棒。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 检察复习。(5分钟)1、 口算。32636227945545731018163722、 复习数的组成。(课件出示)(1)、30里面有几个十?7个十是多少?(2)、8个十是(),50里面有()个十。二、学习新知。(17分钟)1、 课件出示采松果图。(1)、师:认真观察请你用一句话描述出来。(2)、师:小兔今天要请客,它用多少果子来招待客人,你会列出算式吗?师板书:203050(个)加数加数和你是怎样算的?(3)、师:第二幅图,你看到了什么?仔细观察这两幅图,谁能把图意完整地说一说?(师引导学生)(4)、师:求还剩多少个?谁列式计算?板书:501040被减数减数差你是怎么算的?2、 老师再出示两道题,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405090802060三、实践练习。(15分钟)1、 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体验加减法的意义及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 参与学生活动。3、 评价小组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加减法的含义。4、 完成课本第21页第1题。5、 完成课本第21页第3题。讲清除连线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比赛。6、 完成课本第21页第4题。课件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四、共同归纳。(3分钟)我们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加减时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相加减。开火车口算。思考后举手回答。学生观察后回答:草地上有小兔、小猴、松鼠和刺猬。地上放着5盆果子,每盆有10个。学生列式计算。(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小组讨论算法。生:刺猬拿走了10个果子。有50个果子,拿走了10个果子,还剩多少个?生列算式小组讨论算法。小组先互相说一说,集体汇报。摆一摆,小组内说一说,全班交流。理解图意,独立完成。学生比赛。先观察图意,说说看到了什么并提出数学问题。板书设计:小兔请客一共有多少个松果?还剩多少个松果?203050(个)501040 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405090 802060 想:4个十加5个十是 想:8个十减2个十是 9个十,即90。 6个十,即60。课后反思:第二课时 采松果教学内容:课本第22、23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3、体会加法地交换率。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算法。教学难点:掌握计算的方法。教法学法:教法:激趣法、引导法、直观演示法、谈话法。学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教具准备:教师:课件、小棒、实物投影。学生:小棒。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 情境创设。(2分钟) 谈话:昨天小兔、小猴、小松鼠、小刺猬吃果子,小松鼠回到家,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请大家来做客。”妈妈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可咱们家的松果不多了,明天你和妈妈一起去采吧!”第二天,小松鼠便和妈妈高高兴兴地来到树林里采松果。二、探究与体验。(20分钟) 1、课件出示第22页“采松果”主题图。 谈话: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组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对学生发言予以洽淡评价,尽量鼓励。 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3、 提问:怎样列式解答? 板书:25+4 25-4 4、提问:我们怎样计算这两道题呢? 师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5、汇报交流。 老师在听汇报的同时进行板书,计算结果。三、实践与应用。(15分钟)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课件出示第1题的图。 提问: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师:请同学们把这道题独立解答在书上。 组织学生交流计算结果。 2、完成练一练第4题。 提问:谁来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3、完成练一练第3题。 在订正的过程中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完成练一练第2题。 上下两题是一组,先计算前两组。 提问: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怎样能很快地填出得数。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引导学生写出一组像上面那样的算式。4、 完成练一练第5题。四、全课总结(3分钟)认真倾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研讨。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小组内交流,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摆一摆,汇报交流结果,说说是怎样算出得数的。学生认真观察后说图意: 有22只小熊,小猴比小熊多6只,小猴有多少只?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学生说图意后在书上独立解答。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汇报自己的计算方法。学生独立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选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学生解答完后,写一组算式,组内交流。独立解答,集体交流。板书设计:采松果 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 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几个? 小松鼠比妈妈少采了几个? 25+4=29(个) 25-4=21(个)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青蛙吃害虫教学内容:课本第24、25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教学难点:理解算理。教法学法:教法:激趣法、引导法、直观演示法、谈话法。学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自主探究、动手操作。教具准备:教师:课件、计数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补充一、 情境创设.(2分钟)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在我们的课堂上多了一位小客人,你们猜猜它是谁?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二、探究与体验。(20分钟) 1、课件出示一只小青蛙。 谈话:听说我们班特别喜欢小动物,你们看又来了一只青蛙(课件演示)同学们认真听,它们再说些什么?(课件演示第24页的主题图) 青蛙帮助我们消灭了害虫,我们要保护它们。2、组织学生提问题。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老师板书学生的问题。 引导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予以评价,尽量鼓励。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多!小青蛙正是带着这些问题来向大家请教的。谁愿意帮助小青蛙解决这些问题?汇报交流,集体反馈。引导学生在计数器上展示自己计算过程,探索计算方法。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56+30=86(只)56-30=26(只)三、实践与应用。(15分钟) 1、引导学生完成“练一练”第1题。2、引导学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 对学生的回答,只要说出合适的理由,就给予肯定鼓励。3、完成“练一练”第3题。4、引导学生完成“练一练”第4题。对有困难的学生予以指导。四、 全课总结。(3分钟)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认真听,猜谜语,自由回答:青蛙。仔细观看,认真倾听,获得信息并在小组内说图意:一只大青蛙吃了56只害虫,一只小青蛙吃了30只害虫。学生提出问题并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几只害虫?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探索计算方法,选一名代表在全班汇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先说图意,再列式解答,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认真看图,说图意:荷叶上原来有38只青蛙,一部分跳到水中去了,荷叶上还剩5只青蛙,跳下去了几只青蛙?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订正时说出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学生根据图意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思考的过程。板书设计:青蛙吃害虫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 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几只害虫?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几只害虫? 56+30=86(只) 56-30=26(只)课后反思:第四课时 练习二教学内容:课本第26页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能够看图计算。2、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巩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准确性。教法学法:教法:引导法、直观演示法。学法:观察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