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实验教学指导(共12学时).doc_第1页
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实验教学指导(共12学时).doc_第2页
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实验教学指导(共12学时).doc_第3页
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实验教学指导(共12学时).doc_第4页
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实验教学指导(共12学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验教学指导(共12学时)实验一 基于Web的学习系统分析(2学时)(选做)实验目的:了解基于Web的学习系统的特点及学习模式。实验内容:在Internet上查找并分析基于Web的学习系统的案例。实验要求:在Internet上查找一个基于Web的学习系统,并作如下分析: 该系统支持何种学习模式? 该系统包含了哪些组件? 画出该系统的学习流程; 对该系统作一个评价。实验步骤:1.可用百度,雅虎等搜索站点查找。参考网站: 60/hdwr/index.php/course/xnjp/jsjxy/dxjsj// 2. 分析该学习系统的组成部件。画出其系统功能图。 3. 分析该系统的学习流程。 4. 从科学性、系统性、高效性、完整性和全面性等方面对该系统作出评价。实验二 CAI课件设计与开发(2学时)实验目的:掌握CAI课件的开发步骤及方法。实验内容:选择熟悉的教学内容,确定学习者,设计并开发一个CAI课件。实验要求:57人为一组,要求有明确的分工,可自己选择开发工具。上机前要求完成必要的设计文档和开发方案。具体要求如下: 具有完整的课件结构 至少运用3种显示元素 具有丰富的交互功能 至少20个显示页面 提交相应的文档(题目、教学设计、课件系统结构、脚本等)实验步骤: 1.确定选题。选题可为一堂课或一个完整单元的学习内容。2.确定分工。3.进行课件设计,含教学设计、系统结构设计及界面设计。写出制作脚本。脚本基本格式如下课件名称: 知识点: 文件名: 序号 用于表示呈现的内容和格式用于链接关系描述表示呈现的特点、要求和制作方法指示4.课件素材的制作。5.课件的集成。可自行选择集成工具。6.提交课件成品及相关文档。实验三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6学时)实验目的:掌握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设计方法和系统设计方法;掌握专题学习网站的实现技术实验内容:选择熟悉的教学内容,确定学习者,设计并开发一个专题学习网站。实验要求:3人为一组,要求有明确的分工。上机前要求完成必要的设计文档和开发方案。具体要求如下: 具有完整的网站框架 具有丰富的交互功能 至少8个显示页面 至少实验其中的某一个功能模块; 提交相应的文档(题目、教学设计、系统结构等)实验步骤:1. 确定选题。选题是专题学习网站设计的关键,主题的选择要体现专题的特点。与课程相比,专题内容相对具体,更加针对一项具体的知识内容,因此在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教育性和科学性原则 整合性原则 专题要小而精 主题要独特、新颖2. 设计网站的功能结构及系统的整体功能流程。网站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教学性原则 内容的整合性 注重功能的综合性 注重教学设计 3. 系统的后台数据库的设计及搭建4. 系统的框架的实现。可自行选择网页开发工具实现 5. 功能模块的实现。 6. 文档的完善。实验四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案例观摩与分析(2学时 选做)实验目的:掌握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呈现问题情境,进行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实验内容:观摩并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实验要求:以5人为一组,每位组员设计一个课程整合方案,并在小组中讨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该方案采用哪些学习方式? 哪些方面做得好? 有何不足之处? 预期的学习效果如何? 有什么改进的意见?并形成小组意见,最后提交小组意见和设计文档(含案例说明,案例分析和教学活动设计以及案例点评)及相关课件。实验五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4学时)实验目的:初步掌握管理系统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以及维护管理的方法。包括用户界面,输入模块,输出模块,查询统计模块实验内容:自己选择开发工具,设计并开发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实验要求:个人独立完成系统的设计及开发,并完成相应的设计及开发文档实验步骤:1. 系统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总体及模块设计用模块结构图来描述新系统的各个模块。从新系统的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出发,采用模块化结构,把系统分成若干大模块,而每个模块又划分若干个小模块,由上自下多次使用此种方法直至划分到最底层的模块为止。(2) 处理流程设计使用系统流程图描述新系统的处理过程。由数据流图展开得到系统流程图,描述系统运行时各处理功能的执行顺序和步骤,以及所要使用的输入、输出设备和存储介质等。(3) 代码设计按照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来进行代码设计。以满足系统内部信息交换和各个学校的数据共享要求。(4) 输出/输入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结果只有通过输出才为用户所使用,因此输出的内容与格式是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在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最常用的输出是屏幕显示、打印文件或磁盘拷贝。对于必须要传递或上报的输出,可按照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第一部分学校管理信息化标准的格式设计输出格式以便于阅读与理解。(5) 人机接口设计确定人机交互的方法、内容和具体格式。人机交互的方法通常有菜单法、填表法和“Y/N”回答法等,设计中应注意系统响应时间的长短、对话的清晰度、对用户的友善性等问题。(6) 数据库设计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确定合适的、具体的数据库结构。2. 系统的开发,可自行选择开发工具。3. 系统的测试及运行。4. 相关文档的完善。实验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分析实验目的: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几种教学模式,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设计的基本方法。实验内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实验要求:以3为一小组,选定一个单元的内容,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针对该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并以小组为单位对小组成员的设计进行讨论和评价,分析不同教学模式的优缺点。实验步骤:1. 确定内容(1)单元概述(2)在单元如何利用利用信息技术?(3)在单元设计中如何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 2.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3. 对小组成员的设计进行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该设计有何优缺点?(2)该教学模式是否适合该单元的内容?(3)该教学模式有何特点?(4)哪一个设计是最优的?4.形成小组意见,提交实验报告(含设计及评价)实验七 教学资源库应用于教学实践实验目的:掌握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基本方法。实验内容: 利用教学资源库进行教学实践。实验要求:选定一个教学单元,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要求在教学中利用教学资源库提供的资源。实验步骤:1. 确定课题内容。2. 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3. 根据需要搜索相关的资源库,参考网站: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index.jspK12学科资源库:04/naga/4. 对搜索到的资源进行处理,在选择时要注意:(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易学易用教学资源,考虑教学效率。(2)设计课件时应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的突破上,不要面面俱到。(3)现成的资源不一定适合教师的教学意图,可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组合与加工。5. 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报告中应包含教学设计,课件设计及资源的来源及处理方式)实验八 利用LAMS设计学习活动序列(4学时)实验目的:1.掌握LAMS中各种活动工具的使用方法 2.学习如何进行学习活动设计实验内容及步骤:1. 练习LAMS中各工具的使用。(1) 在浏览器中访问LAM74:8090/lams,根据老师提供的帐号和密码登录LAMS。(2) 打开Experiment_LAMS序列,开始学习LAMS工具的使用。(3) 以Author身份打开设计界面,尝试使用各种工具。2. 案例学习。(1) 以Author身份查看学习序列社戏的设计,注意以下几个问题:l 你认为这个序列的适用方式是什么?完全取代课堂教学?还是与面对面讲授相结合?还是作为课外的辅助学习序列?l 学习利用optional进行分组的方法。l 各种讨论工具的选择(2) 以学习者身份运行该序列。思考以下几个问题:u 该序列什么地方设计得比较好?u 该序列在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u 你认为这里面的哪些活动可以不必在web上进行,而是直接在课堂上进行的?3. 利用LAMS设计学习活动序列。根据你所学的专业,假定学习主体为一个教学班的中小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你认为适合的学习单元设计学习活动序列。l 学习单元的选择:应选择相应完整的学习内容。l 学习环境的选择:可选择课堂学习或是课外的辅助课堂学习。l 相关资料的收集l 学习活动的设计。在进行学习活动序列的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u 学习活动的方式选择。哪些活动适宜在课堂上面对面的进行?哪些活动适宜在Web上进行?u 活动的时间粒度。每一个活动学生大概要用多长时间完成,这是在LAMS应用于课堂教学时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主要考虑的因素有:(a)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能在这个知识点上分配的时间有多少;(b)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保持情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如果某项活动时间过长,可能会降低其学习兴趣。u 学习活动中教师如何发挥引导作用。u 学习活动工具的选择。在进行某项活动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