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1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2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3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4页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实录及反思.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面积和面积单位课堂实录及反思课堂实录:一、创设情境,探究面积的含义。1、物体的面积教师:课前见面的时候,我们握手交了朋友,与老师握手时,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老师的掌面大,你们的掌面小,教师: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看来手掌面有大小。教师:那再摸摸我们课本的封面和黑板面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课本的封面小,黑板面大。教师:课本的封面和黑板面也有大小,在我们生活周围还有哪些物体,它们的表面有大小?学生:地板面、脚掌面都有大小。教师:你们真善于发现!你知道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什么吗?学生: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教师:你和数学家们想的一样!那黑板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能说说课桌面的面积吗?2、封闭图形的面积。教师:和你们交朋友我很高兴,想送你们一份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想。你们认识它们吗?观察它们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认识,平面图形有大小。教师:好极了!你真善于观察!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什么?学生: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教师:每个图形的面积是怎样形成的?(学生疑惑不解。)教师:那我们来看一看圆形的面积是怎样形成的,(动态课件演示)师生:圆形的面积是由一条曲线围成而形成的。教师:那正方形的面积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正方形的面积由四条线段围成而形成的。(动态课件演示)教师:那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三角形的面积由三条线段围成而形成的。(动态课件演示)教师:那长方形的面积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长方形的面积由四条线段围成而形成的。(动态课件演示)教师:看来,图形的面积是由线围成而形成的。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图形,你能指出它的面积吗?为什么?学生甲:它不完整。学生乙:它少一条线。学生丙:它没有围起来。学生丁:它不封闭。教师:它不是封闭图形就没有面积。(动态课件演示)看来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那我们要在这里补上封闭两个字。3、归纳面积的含义?教师:通过探究,我们得到了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数学家们就是这样定义面积的含义的。你们真善于总结。二、创设问题情境,设计矛盾冲突,引出统一的面积单位。1、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小组自由探究。)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知道课本封面的面积比黑板面的面积小,在我们周围,都有物体的面,现在,任意找两个物体或图形的面,比一比。看看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并说明你比较时使用的方法,给它起一个合适的名字。开始吧。(小组内交流)教师:谁愿意给大家说说,刚才你们比较的什么呀?结果怎样呢?你使用了什么方法。学生甲:我比的是铅笔盒的上面和书的封面,铅笔盒的上面的面积比书的封面的面积小。学生乙:我比的是橡皮的上面和书的封面,橡皮的上面的面积比书的封面的面积小。 学生丙:我比的是课桌面和书的封面,课桌面的面积比书的封面的面积大。学生丁:我比的是这个圆和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圆的面积比三角形的面积大。 教师:刚才在同学们汇报时我发现,同学们有技巧。看了吗,把这2个物体或图形重叠,谁的面积多,谁的面积就大。这方法好!真善于动手。这种方法就叫做重叠法。教师:有同学比过老师送给你们的黄颜色和粉色的图形谁的面积大吗?(动态课件演示)学生甲:黄颜色的图形面积大。学生乙:粉色的图形面积大。学生丙:一样大。学生丁:无法判断。教师:哦,坏了,现在有四种不同的意见了。这还真是个难题。这样吧,下面老师就把这个难题交给大家。请大家想想有什么办法,能比出它们面积的大小。为了大家研究方便,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学具,就放在材料袋里。那现在,想一想:你们组打算选用什么小图形做标准来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呢?并说明理由。咱们就来比一比哪个组最快得出结论!好,开始。(拿出材料袋的东西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到各个小组进行指导。)教师:好了,请同学们坐好了,哪个小组先给大家说说。你们组选用什么小图形做标准来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能说明理由吗。学生甲:移动课件演示。(动态课件演示)学生乙:我们组选用小正方形,理由是,圆不能占满整个图形,三角形能占满但太麻烦,大正方形摆黄色正方形可以,摆粉长方形不行,所以选小正方形最合适。教师:刚才这个组是选用小正方形做标准来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的。而且也说明了理由。还有跟他们不一样的吗?学生丙:圆是不能占满整个图形,但也能比较出两个图形的大小,所以我们组认为选圆形也合适。学生已:选小正方形最合适。教师:我听明白了,同学们真不简单。2、认识面积单位教师:好了,看来,同学们都认为用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来作标准比较准确。咱们光说大小,不太容易统一。这样吧,你们量一量刚才用的小正方形,看看它的边长是多少?学生:边长是1厘米。教师: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定为多少合适?学生: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定为1平方厘米。教师:你们都同意吗?学生:同意。教师:你们真善于推理思考,和数学家想的一样!数学家们就把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定为1平方厘米。(板书:平方厘米)教师:那1平方厘米是边长多少的正方形的面积?教师:1平方厘米有多大我们知道了。请同学们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纸片去找一找,周围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谁愿意把你的发现给大家说说?你先说吧!学生:图钉,方格纸,指甲教师:好了,咱们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了。那看看我们刚才摆的黄颜色和粉色的图形的面积是多大?(动态课件演示)学生:黄颜色的正方形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粉色的长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教师:下面我们进行估测比赛,比赛规则:不准动手用物体或工具测量,只能用眼睛看,以最快的速度写出你估的结果,否则算违规,失去参评的机会。第一局:先估一估橡皮较大的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再动手摆一摆,看看你的估测能力怎样。学生:4平方厘米、6平方厘米、8平方厘米、10平方厘米和9平方厘米。教师:到底是多少呢?你们量一量。学生:橡皮较大的一个面的面积大约是8平方厘米。教师:好了,刚才我们用1平方厘米纸片,很快的测量出这块橡皮现在这个面的面积。现在用它你能很快测量出桌面的面积吗?学生:能,但太麻烦了。教师:那我们能不能创造出再大一些的面积单位呢?学生:平方米、平方分米。教师: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定为1平方厘米。那1平方分米又该怎样规定的呢?学生: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定为1平方分米。教师:用它也去找一找,跟你周围哪些物体的面差不多?学生:手掌面、粉笔盒的一个面。教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二局比赛。第二局:先估一估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再动手摆一摆,看看你估测能力是不是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学生:3平方分米、4平方分米、5平方分米、6平方分米和7平方分米。教师:到底是多少呢?你们量一量。学生:课本封面的面积大约是7平方分米。教师: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定为1平方分米,那么1平方米又该怎样规定的呢?学生: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定为1平方米。教师:用它也去找一找,跟你周围哪些物体的面差不多?学生:有一些方桌面、地板砖的面等教师: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是常用的面积单位。我们可根据面积大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单位测量。教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三局比赛。第三局:先估一估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每组选一个成员,一起再动手摆一摆,相信这次你的估测会更准确。学生:3平方米、4平方米、5平方米和6平方米。教师:到底是多少呢?我们量一量。学生:黑板面的面积大约是5平方米。教师:作为奖励,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小游戏,老师把这张1平方米的正方形的纸铺在地面上,先估一估大约可以站多少人?学生:13人、15人、18人、20人和25人。教师:那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这1平方米的纸上可以站多少人?(首先让1个学生站上去,让这个学生谈谈感受,再让学生估计一下还可以站几个人,第二次又站上去了6个学生,然后逐个增加直到站满整张纸,借机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三、收获、体会、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教师:这节课很快就结束了,我很想知道,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甲:我知道什么叫面积。学生乙:我认识了3个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知道其中平方米最大,平方厘米最小。学生丙:我能用手势比出来1平方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厘米有多大。学生丁:我会估一些物体的一个面的面积。教师:你们的收获真大呀,你们想知道我有什么收获吗?学生:想。教师:我的收获就是你们用智慧带给我快乐的40分钟。谢谢你们!我想留下最后一个问题供你们思考,如果我们要测量我们学校的面积,用1平方米的正方形一个一个的摆,这个方法可行吗?有更快更简洁的方法吗?反思:自治区第八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已结束许久,我没有预想的那样轻松,内心倒生出几许“惆怅”和“遗憾”。待心境渐趋平和之际,我重新反反复复地观看了录像,进行了冷静地分析和反思。下面是对这节课的教学过程的零星思考,以供同仁探讨:落实课标之处:一、体现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离不开生活,这节课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生活与知识的密切联系,如:开课前的“握手”谈发现;课中,为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任意找两个身边的物体或图形的面,比一比。看看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为建立起对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准确表象,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哪一个面的大小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估一估橡皮的一个面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无不是让学生将生活中自己熟知的事物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更感性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二、学生能在现实情景和已有的认知或生活经验中理解“面积”的含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以往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小”已有了模糊的认识,再通过摸一摸和课件这一直观的教具,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抽象出面积的概念,有助学生理解了“面积”的含义。三、学生能经历新知探究的形成过程,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数学课程标准就强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经历”、“体验”、“探索”而学到知识和技能,同时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我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从操作和体会入手,让学生比较两个身边的物体或图形的面,当比较到面积相近的两个图形时,必然产生认知冲突和解疑需要。第二个环节从经历和探究入手,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给学生留下的这足够的操作时间、体验空间和汇报辨析,以使学生感受到“比较时既要选择正方形做标准,还要注意正方形的大小要统一”。至此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体现主体作用,获得成功体验。思考研究和改善的问题:一、课堂中有些即兴生成处理不当,没有充分利用,展开引导和讨论,为教学所用。例如:在“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的教学过程中,比较“黄颜色和粉色的图形的面积大小”时,学生的认知冲突不够明显,对借助其它图形的需求没有达到高潮,因此在接下来的选择标准的矛盾冲突辩论过程中,学生没有产生认知需要,打开认知思路。如果我在学生的认知冲突不够明显时让学生动手去比一比,让认知冲突达到共识,在接下来的选择标准的汇报中,我充分利用学生的回答不断追问怎样想的,层层推进,步步解疑,并展开讨论,这样学生的思维火花又怎么会被压抑,“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的教学的预设“亮点”又怎么会暗淡无光呢? 二、对学生已有的认知或生活经验的把握不灵活,捕捉不及时。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有着一定的认知或生活经验的基础,我没能及时捕捉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适时的“进”、“退”,使课堂上学生的“节外生枝”和“出格”行为在我正确的引导下绽放出五彩的浪花。例如:在让学生体验“只有封闭图形才有面积”时,学生甲汇报:它不完整;学生乙汇报:它少一条线;学生丙汇报:它没有围起来,当三个学生不能提出“封闭”这一词时,我没有调整教学行为,顺势就“不完整”、“少线”和“没有围起来”去引导学生挖掘“封闭”,而是不停的让学生回答,直到听到“封闭”两个字为止,我如获珍宝,不仅没有关注到前面回答问题的学生的心理感受,而且还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也不如预设的精彩。三、鼓励性评价过于单一、模式化。细品自己的这节课,鼓励性评价语言也数次出现,但却惊人的相似,没有层次,没有激情。例如:仅“好极了!”这句我就用了九回,好在哪里我没有具体点出,想必学生听过,定如一头雾水,自己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