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丁为祥教授以生命支撑理想以理想统摄生命的发言稿.docx_第1页
陕西师范大学丁为祥教授以生命支撑理想以理想统摄生命的发言稿.docx_第2页
陕西师范大学丁为祥教授以生命支撑理想以理想统摄生命的发言稿.docx_第3页
陕西师范大学丁为祥教授以生命支撑理想以理想统摄生命的发言稿.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生命支撑理想,以理想统摄生命 在2014届博士生、硕士生毕业典礼大会上的发言 丁为祥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暨博士、硕士同学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14届博士生、硕士生毕业典礼大会,以欢送同学们奔赴全国各地。这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大喜日子,也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永恒”时刻。因为从今天起,同学们就要告别母校,走上自己的人生征途了。在这个欢庆的时刻,作为一名老教师,也作为一名人文研究者,我来为大家送行,那么,我将以什么话语作为对同学们的临别赠言呢?这就是:以生命支撑理想,以理想统摄生命!所谓以生命支撑理想,就是说人生中不能没有理想,而我们在陕西师大或三年、或六年、或十年的学习经历中,所真正成就的其实也就是一种人生理想;至于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技能等等,说到底也不过是我们实现理想的工具而已;而理想则是我们人生的发动机与指南针,是我们所有知识、技能的运用者及其价值的赋予者。至于以理想统摄生命,则是说只有理想才是我们人生的精神支撑,是我们为人做事的底限;也只有理想,才能使我们的人生放射出价值的光辉。当我以这种“理想与生命”之“统摄与支撑”作为向同学们的赠言时,不少人可能会觉得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迂腐的道德高调。实际上,在已经迈向“耳顺”之年的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至理名言,也是中华民族人生智慧的浓缩与价值探索的结晶。请让我简单阐明这种思想的真正出处。如果说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士”文化,我想可能没有人反对这一点。因为无论是儒家的“志士”还是道家的“隐士”抑或是佛教的“方外之士”,包括我们今天在坐的“博士”、“硕士”,应当说,我们首先都是一个“士”,因而所谓“士”也就是我们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当然也应当成为我们的精神母体。那么,究竟什么是“士”呢?而作为一个可以称为“士”的当代青年,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品格呢?对于这一问题,孔子的弟子曾参已经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曾子对“士”的这一定位,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次对“士”之担当精神的正面阐发,当然也可以说是对“志士”品格的一种描述。而在孟子看来,决定士之为士的其实只有一点,这就是“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由于这一点就代表着“士”与“民”的本质区别,因而也可以说是“士”之为士的根本特征;同时,又由于这一点与各位目前的状况正相吻合,所以我才特意以此作为对大家的赠言。说到这里,同学们可能又会嘲笑说我的这种赠言其实并没有摆脱孟子一生“所如者不合”的历史宿命,我承认这一点,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其更为重要的一面,即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方面则在于,正是孟子一生“所如者不合”的经历,才使其不得不“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而这种完全以“唐、虞、三代之德”为基础的“孟子七篇”对于中国思想文化的贡献无疑是不言而喻的。简括而言,正是孟子建立在“集义”、“养气”基础上的“由仁义行”,才塑造了儒家的君子人格,而其“仁政”、“民本”观念则又塑造了国人的社会理想,也是两千多年来社会批评的标准;至于所谓“尽心则知性知天”,则又从根本上塑造了国人的信仰世界。在中国,除孔子之外,有谁能比孟子对国人之思想与精神的贡献更大呢?所以,从韩愈到王夫之,也都以疏江导海之大禹精神来比喻孟子的贡献;而我们的博士、硕士,实际上也正因为带有孟子的“基因”才被称之为博士、硕士的。当然,我也深知,现实社会是一个权力与金钱的世界;而我在这里却以高扬的人生理想来作为对大家的赠言,这绝不是希望大家视权力与金钱为洪水猛兽,而是希望大家能够像孟子所说的那样,“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说,只有高扬的理想,才能支撑我们在权力与金钱的世界不至于陷落。而从根本上说,只有高扬人生理想,才不会在权力面前失去自尊;也只有高扬的人生理想,才不会在金钱面前失去理智,从而始终保持“士”的品格,担当起“士”所应当担当的社会良心。但社会现实毕竟是我们人生的第一出发点。就此而言,孔子当年也曾“贫且贱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史记孔子世家),不过,面对人生的困顿,孔子的抉择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显然,这就是一种“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的精神。孔子面对富与贵的这种心态,完全可以成为我们今天面对权力与金钱的精神与底气。作为大学,陕西师大也许并不算是一所名牌大学,但大学也如同做人一样,只能以其品位、以其追求来划分层级,而绝不能以所谓“富贵而多金”来作为自我标榜的门户。就此而言,陕西师大虽然不是所谓名牌大学,但却仍然拥有自己的格调,拥有丰厚的人文精神。且不说遥远的周秦汉唐时代,就在最近一个千年,这里也曾产生了作为理学开创者的张载(10201077),并以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四为”高扬了两宋理学的超越追求精神;四百多年前,这里也曾产生了关中书院的开创者冯从吾(15571627),并以其完全超越于现实功利之上的“天崩地陷,在此讲学”,从而真正奠定了现代大学的学术探讨精神;而在三百多年前的明清之际,这里又产生了将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融为一炉的李二曲(16271705),并以其“内焉而圣,外焉而王”的理论规模,明确阐发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从而成为现代新儒学的精神源头。就这一点而言,陕西师大虽然不是名牌大学,但却是一所真正秉承着先贤精神的大学。同学们,大家就要奔赴全国各地了,作为一生躬耕于此并以此作为终老之图的教师,我只能以“怀更大的志气,抱更大的理想”来作为对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