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知识_第1页
中医儿科知识_第2页
中医儿科知识_第3页
中医儿科知识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知识点:1. 中医儿科学的萌芽期(远古南北朝)。2. 春秋战国时期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有记载(“小儿医”)。3. 隋唐朝时期拥有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高等医学校)设有(小儿科)。4. (钱乙)被誉为(“儿科之圣”)。5. 南宋(刘昉)等编著(幼幼新书)。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儿科学专著。6. (脐风)的病因是断脐不慎所致,和成人破伤风为同一病源提出了(烧灼法断脐)的预防方法。7. 宋以后称儿科为(小方脉)科。8. (颅囟经)是最早论述儿科的名著。9. 元代名医(曾世荣)编著活幼心书活幼口议。10. 明会典 中有记载痘疹科和小方脉科。11. 多选:面呈白色,多为寒症、虚证。 面呈红色,多为热证。 面呈黄色,多为脾虚证或有湿浊。 面呈青色,多为寒症(白、青、黑)、痛证、瘀证、惊痫。 面呈黑色,多为寒症、痛证、瘀证、水饮证。12. 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13. 正常小儿的指纹大多(淡紫隐隐)而(不显于风关以上)。14. 浮(表)沉(里)分表里,红(红)紫(热)辨寒热,淡(虚)滞(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15. 啼哭声是儿科特有的内容。16. 问年龄要询问(实足年龄),新生儿应问明出生天数;2岁以内的小儿应文明实足月龄;2岁以上的小儿,应问明实足岁数及月数。17. 问个人史:胎产史、喂养史、生长发育史、预防接种史。18. 小儿脉象较成人软而稍数,年龄越小,脉搏越快。19. 小儿脉象,主要分浮、沉、迟、数、有力、无力等六种。【以辨表里、寒热、虚实】20. 儿科医案记载最早始于西汉诊籍21. 1119年小儿药证直诀问世后,儿科学即形成一门独立学科。22. 按头囟为儿科特有内容,腹诊在儿科广泛应用。23. 疳:就病因而言:“疳者甘也”;就病机及主证而言:“疳者干也”;就主症而言:“疳者干而瘦也”24. 问诊(儿科特点)问诊内容基本与成人相同,问诊方药指标与成人有异。25. 为方便计算,可采用下列比例用药:新生儿用成人量的1/6,乳婴儿用成人量的1/3,幼儿用成人量的1/2,学龄儿童用成人量的2/3或接近成人用量.26. 胎怯是指新生儿体重低下,身材矮小,脏腑形气均未充实的一种病症,又称“胎弱”。多因先天不足,肾脾两虚而致。27. 生理性黄疸大多数新生儿于生后46天最重。28. 胎黄以婴儿出生后皮肤面目出现黄疸为特征,因与胎禀因素有关,故称“胎黄”或“胎疸”。病因主要为胎禀湿蕴。其发病机理主要为脾胃湿热或寒湿内蕴,肝失疏泄,胆汁外溢而致发黄,日久则气滞血瘀。29. 脐突内因是由于(初生儿先天发育不全)。30. 感冒病位在肺卫。31. 感冒的兼证机理: 1、小儿肺脏娇嫩,肺卫受病,气机不利证,津液凝聚为痰,痰阻咽喉,此为感冒夹痰。 2、小儿脾常不足,邪客肺卫,脾胃受纳及运化功能更为薄弱,以致乳食难化,此为感冒夹滞。 3、小儿神气怯弱,脉未感,肺卫感邪后,邪热不解,热扰心神此为感冒夹惊。32. 感冒三夹症:夹痰、夹滞、夹惊33. 哮喘常在(清晨)或(夜间)发作,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发作有较明显的季节性,(冬季)及气候多变时易于发作。34. 哮喘以咳嗽、哮鸣、气喘、呼气延长为主症,多数不发热,常反复发作,多有过敏史,两肺听诊以(哮鸣音)为主;肺炎喘嗽以发热、咳嗽、痰壅、气急、鼻煽为主症,多数(发热),两肺听诊以(湿罗音)为主。35. 哮喘发作期有喉间哮鸣,缓解期没有。36. 反复呼吸道感染:02岁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10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3次以上;35岁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8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次以上;612岁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7次以上,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次以上。上呼吸道感染第2次距第1次至少要间隔7天以上。37. 鹅口疮又名雪口。38. 呕吐病位在(胃中)39. 泄泻病变部位与泻下物: 大肠水便分离 肝绿便 肾完谷不化,呈色青冷 脾稀便 小肠鸭肠泄 胃便下粗糙 40. (单选)泄泻外感风邪:便下泡沫,腹泻肠鸣;外感风寒:便下清稀,肠痛。伤食:便下奶瓣。41. 外感泄泻:1,湿热泻,:蛋花汤样水便,次数显著增加;2,风寒泻:大便清稀,夹有泡沫,便次稍有增加,腹痛阵发。42. 利法:调泌别清浊,升清降浊,利前阴实后阴。43. 疳证分类:五脏:肝疳、心疳、脾疳、肺疳、肾疳。 病因:眼疳、鼻疳、口疳。 病情轻重:疳气、疳虚、疳积、疳极、干疳。44. 汗证:肺卫不固特点:1、以头颈、胸背(气阳汇聚处)出汗最多。2、动则尤甚。2、易患伤风感冒。营卫失调特点:汗出遍身,微微出汗,持续性汗出。45. 多发性抽搐症机理:(痰扰心神)。46. 水痘、麻疹、肺炎喘嗽的病发抽搐机理:邪入肝心。47. 急惊风:引起慢惊风首选阴虚。48. (益木:柔肝和培土)缓肝理脾汤中:白芍(柔肝)桂枝 人参 茯苓 白术 陈皮 山药 扁豆 炙甘草 煨姜 大枣(其余都培土)49. 阴虚风动最易引起急惊风慢惊风50. 癫痫中惊风频发机理:惊风频作,未得根除,风邪与伏痰相搏,进而扰乱神明,闭塞经络,亦可激发癫痫,曾有“惊风三发便为痫”之论,所谓三发是指惊风多发作不愈而言,日后可致癫痫。51. 痰痫(风痫),惊风不愈可治。52. 开鬼门:汗法:1、风能胜湿 2、宣肺利湿、利法53. 急性肾小球肾炎中的水毒内闭昏迷是因为邪陷心肝,水毒内闭。54. 遗尿用中医治疗效果最好55. 遗尿时伴有寐沉睡不易唤醒者,加炙麻黄以醒神;寐深者可加炙麻黄、石菖蒲宣肺醒神。56. 遗尿五种治法五种药: 1、宣肺开窍:炙麻黄 2、涤痰开窍:贝母、胆南星、陈皮、半夏 3、活血开窍:桃仁、郁金 4、疏肝开窍:柴胡 5、芳香开窍:石菖蒲57. 开窍方法:宣肺、芳香、活血、疏肝涤痰58. 遗尿的辩证:尿失禁:神志清醒,出而不禁 蛲虫病:可引起尿床 泌尿系畸形:隐性脊柱裂、癫痫发作、大脑发育不全。59. 五迟五软:肝肾亏损:三迟:立、行、齿 三软:头项、手、足 心脾两虚:二迟:语、发 二软:口、肌肉60. 风疹病邪犯肺卫属轻证;邪犯气营属重证。61. 猩红热的四大合并症:1.病程中:急惊风(邪陷心肝) 2.恢复期:心悸、水肿、痹症62.病名麻疹幼儿急疹(奶麻)风疹猩红热(丹痧)潜伏期621天717天1210天17天皮疹与发热的关系发热34天出疹,出疹时发热更高发热34天出疹,热退疹出发热当点第一天和第二天出疹,出疹时仍可发热发热数小时1天出疹,出疹仍发热皮疹特点玫瑰色斑丘疹自耳后发际额面、颈部躯干四肢,三天左右出齐,颜色先红后暗。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较麻疹细小,发疹无一定顺序,疹一天内出齐,疹出后12天消退。淡红色细小斑丘疹自头面躯干四肢,24小时布满全身。细小红色丘疹,皮肤猩红,自颈、腋下、腹股沟处开始,23天遍布全身,有杨梅舌。恢复期皮肤变化疹退后遗留棕色色素斑、糠麸样脱屑。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无脱屑。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有少数脱屑。疹退后无色素沉着、有大片脱皮。63. 以病程分期的病症有:麻疹、奶麻、丹痧。64. 引起麻疹的病因为感受麻毒时邪,其具有(阳邪)特点。65. 止痒:祛风、息风、燥湿、凉营、养血、活血66. 透疹的方法:凉营(水牛角)、活血、扶正 名解:1. 稚阴稚阳:小儿时期的机体,无论是在形体方面还是在生理功能方面,都处于相对不足的状态,正说明了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2. 三不足,二有余(四不足,三有余):肾常虚,脾常不足,肺常不足,(阴常不足);肝常有余,心常有余,(阳常有余)。3. 纯阳:指小儿在生长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正说明蓬勃生机、迅速发展这一特点。4. 马脾风:急性伴发热之暴喘(毛支)5. 百睟咳(乳嗽、胎嗽):生后百日内出现的咳嗽。【百日咳病程为一百天左右】6. 咳嗽:是指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引起的,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证的肺系气道病证。7. 急惊风:古代医家将急惊风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四个证候,即痰证、热证、惊证、风证。8. 惊风八候:搐、搦、掣、颤、反、引、窜、视。9. 疳:自古有两种解释:其一曰“疳者甘也”,是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其二曰“疳者干也”,是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10. 慢脾风:脾肾阳衰引起的慢惊风。简答:1.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答:生理特点:(一)1、阴长阳充 2、稚弱 3、阴阳不均 4、关联脆弱(二)五脏强弱不均 病理特点:1、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2、调护失宜 3、适应及抵御外邪能力均较成人低下2.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原因?答:除病因单纯,病中少七情影响外,小儿病证易趋康复的主要原因是小儿体禀纯阳,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肺气清灵,反应敏捷,一则被邪气病证耗伤之形气能迅速康复,即组织再生和修补能力快,二则对药物反应敏捷,随拔随应。3. 儿科运用四诊时有何特点?答:四诊合参,以望诊为主。4. 银翘散:可用于感冒(风热感冒)、肺炎喘嗽(风热闭肺)、急惊风(感受风邪或风热动风)、病毒性心肌炎(热邪犯心或风热犯心)、肾病综合征(标证外感风热)、奶麻(邪郁肺胃或邪郁肌表)、风痧(邪郁肺卫)、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卫气同病)等病证。5. 麻杏石甘汤:可用于肺炎喘嗽(风热闭肺、热邪闭肺、热痰闭肺)、哮喘(热性哮喘)、麻疹逆证(麻毒闭肺)、水痘(邪毒闭肺变证)、顿咳(痰热闭肺变证)。6. 沙参麦冬汤:可用于咳嗽(阴虚咳嗽)、肺炎喘嗽(阴虚肺热或肺胃阴虚)、麻疹(肺胃阴伤或阴精耗伤)、丹痧(疹后阴伤或肺胃阴伤)、顿咳(气阴耗伤或恢复期)、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肺脾气虚)等。哮喘的缓解期治疗?答:哮喘缓解期的治疗至关重要,是使病轻发、少发、向愈的重要环节,正虚痰伏是本病的主要矛盾,也是辩证的主要依据,在缓解期治疗时调节其脾肺肾等脏腑功能,去其生痰之因,调其不足体质,以冀减轻和制止发作,逐步达到根治的目的。论述:1.麻疹的护理: (1)麻疹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如果护理得当,可无并发症,使患儿顺利康复。 (2)卧室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避免直接吹风受寒和国强的阳光刺激,床铺被褥舒适柔软,环境安静。 (3)注意补足水分,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出疹期忌油腻辛辣之品,收没期根据食欲逐渐增加营养丰富的食物。 (4)保持眼睛、鼻腔、口腔、皮肤的清洁卫生。病例:1.咳嗽1 痰热咳嗽: 咳嗽痰多,色黄黏稠,难以咯出,甚则喉间痰鸣,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少色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辩证:本证以咳痰多,色黄黏稠,难以咯出为特征。热重者发热口渴,烦躁不宁,尿少色黄,大便干结;痰重者喉间痰鸣,舌苔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化痰止咳 方药:清金化痰汤加减2 痰湿咳嗽: 咳嗽重浊,痰多壅胜,色白而稀,喉间痰声辘辘,胸闷纳呆,神乏困倦,舌淡红,胎白腻,脉滑辩证:本证以痰多壅胜、色白而稀为特征。湿盛者胸闷,神乏困倦;湿浊困脾,重者纳食呆滞 治法:燥湿化痰止咳 方药:三坳汤合二陈汤加减3 气虚咳嗽: 咳而无力,痰白清稀,面色苍白,气短懒言,语声低微,自汗畏寒,舌淡嫩,边有齿痕,脉细无力 辩证:本证常为久咳,尤多见痰湿咳嗽转化而成,以咳嗽无力,痰白清稀为特征。偏肺气虚者气短懒言,语声低微,自汗畏寒;偏脾气虚者面色苍白,痰多清稀,失少纳呆,舌边齿痕。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4 阴虚咳嗽: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咯出,或痰中带血,口渴咽干,喉痒,声音嘶哑,午后潮热或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辩证:本证以干咳无痰,喉痒声嘶为特征,常由痰热可偶转化而来。阴虚重者午后潮热,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热伤肺络者咳痰带血;阴津耗伤,无以上承者口渴咽干 治法:养阴润肺,兼清余热 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2.肺炎喘漱1 阴虚肺热(阴虚邪恋证)病程较长,低热盗汗,干咳无痰,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舌苔花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辩证:本证多见病程迁延,阴津耗伤,肺热减而未清者。常由痰热闭肺证未经有效治疗转化而成。以病程较长、干咳无痰、舌红少津为主要表现。临证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