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docx_第1页
基于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docx_第2页
基于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docx_第3页
基于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的研究姓名:米毓 专业:国名经济学 学号:132200509摘要:交通拥堵的危害不仅仅体现在造成城市正常社会生活秩序混乱,而且还引发城市环境质量的持续恶化,也造成了能源消耗和城市交通道路设施有效利用的巨大浪费,造成社会福利损失。治理城市交通拥堵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俩个方面综合治理。硬件:高速公路,地铁,公交,高架桥,智能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软件:国民的交通意识,严格的交通法规的执行,交通知识的普及等。关键词:上海,交通拥堵,城市交通,全局规划1 研究背景交通是城市的血脉,它因城市的发展而延伸,因时代的变迁而丰富。上海作为国际经济,贸易,文化,金融和航运中心之一,应该建立一种全面的,动态的,人性化的现代交通系统。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中国经济代表的上海,也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复杂的,一般来讲,人口密度,汽车保有量,以及公共交通发展滞后,政府的交通法规的不合理,国民交通素质的低下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重要原因。但综合以上因素,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由于总体的城市规划不合理(硬件)以及国民的交通法律意识薄弱,以及政府的交通法律执行不严(软件)。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探究造成交通拥堵问题的原因以及借鉴国外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相关经验,希望能为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2 文献综述关于交通拥堵,在交通经济学中有一条著名的定理。即:在政府对城市交通不进行有效管制和控制的情况下,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即当出现交通拥堵时,政府会进行交通设施的改善,使得交通拥堵得到缓解,交通需求得到增加,进而产生了新的交通拥堵。除非政府进行交通管制,否则原本为了治理交通拥堵而增加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导致更严重的拥堵。近年来,全国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得了长足的发展,道路网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以快速路为主骨架的道路交通网络,但仍不及交通量的增长。由于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尚未得到缓解,甚至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多年来,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单纯依靠修建道路基础设施和传统的管理方式来解决交通问题,不仅成本昂贵环境污染严重,而且缓解交通拥挤的效果也十分有限。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自控技术的发展,为解决交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不仅应该修建更多的道路基础设施,而且更应该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来对城市交通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交通的机动性、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率。采用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是解决当前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和环境污染严重等矛盾的有效途径。3 造成上海交通拥堵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不便。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复杂多变的。但整体来说造成交通拥堵的主流观点有以下几点: 1.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增长过快,使得道路的供给不能满足城市道路的需求。 2.城市的人口密度过大,人口过于集中。 3.公共交通利用率不足 4.国民交通法律意识淡薄,违反交通法规的惩治力度不够3.1 造成上海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东京一直是上海在城市管理上的效仿目标。据相关资料显示,日本东京人口大约为1200万,机动车总量超过400万辆,家用轿车320万辆,而上海的汽车保有量大概200多万辆。但是东京的土地面积是2166.3平方公里,约为上海城市面积的1/3(北京市的土地面积约为6340平方公里)。城市面积是上海1/3,汽车保有量超过上海3倍的东京,反而没有出现像上海这样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说明汽车保有量增长过快并非导致交通拥堵的唯一原因。据2007年世界大城市的人口密度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是深圳市,其人口密度为17150人/每平方公里。而上海的人口密度为13400人/每平方公里。伦敦的人口密度为5100/每平方公里,东京的人口密度为4750/每平方公里。根据调查数据可以做出初步的判断,人口密度的确是造成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从国际经验来看,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最有效的措施。在采取限行、摇号这些措施的同时,应该更致力于发展公共交通。只有当一个城市的公交出行分担率达到一定程度时,采取这些措施才会更加有效。例如,香港、新加坡、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小汽车拥有量都是比较大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普遍在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而上海公交出行分担率平均只有20%左右。据广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的“广州路面司机车德调查”,开车不讲“车德”等不文明交通行为,已成为妨碍广州城市交通秩序一大“元凶”。据对6340人参加的网络调查显示。近5000人认为交通不畅的原因和司机车德太差有关。68的司机承认自己曾有“缺车德”行为,46的司机曾因不文明驾驶行为被罚款或扣分。因此,相应严格的交通违规处置,以及快速的交通事故处置效率,对于上海治理交通拥堵也是至关重要的。4针对上海交通拥堵的一些建议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造成交通拥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是由于城市整体的规划不合理构成的以及整个国民交通意识的淡薄和相应的惩治力度不够造成的。其次,公路基础设施属于公共物品,如果政府不进行相应的管制,由于市场失灵最终导致全市大拥堵这样另类的“公共地的悲剧”。以上的分析虽不能穷尽造成交通拥堵的所有原因,但至少为我们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供了三点思路。1.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提高相应的交通硬件水平2. 对过度集中的城市人口进行跨区分流3强化整个社会的交通意识,普及交通法律和交通文化1.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提高相应的硬件水平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经过十几年的大投入,到了2008年高速公路里程已经达到了6万公里。基本满足了人们的需要。但是整个公共交通设施的布局不尽合理。因此1. 建立立体大交通。根据国内外资料统计,高速公路的疏导能力是。一般道路的几十倍。如果城市市区没有高速公路,即便不堵车,行驶时速按30公里考虑,一样宽的道路疏通能力也很低。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交通的形式各有不同,但堵车都非常严重。其实是缺乏足够的立体大交通。使得连续性车流和间断性道路不匹配,进而造成交通拥堵。2. 加强道路的远期规划一个城市对道路的布局要有科学合理的远期规划。国外很多特大型城市在城市建立之初,其实现进行公共道路的初步规划,等初步建设完成之后再在原有的规划的基础上进行整个城市的商业区,区民区,企业园区等的建设。以避免先造城,再修路而造成的资源的浪费,以及道路的断层。这对于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发展来至这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预先布局,避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交通拥堵。3. 加强城市交通管理。一是精心设计,优化组织。充分运用采用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简称ITS)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提高交通的机动性、安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道路系统的交通效率。2. 对过度集中的人口进行跨区域分流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相比发达国家来说我们城市的中心人口密度并不是特别高,可以通过更加合理的人口分布格局来缓解交通拥堵,但无论城市的人口布局多么合理,一个城市的承载力毕竟是有限的,总会达到饱和的状态。因此,国家需要通过相关的激励措施来引导大城市的部分人口进行跨区域的分流,来缓解交通压力。而今国家的新型城镇化国策以及两横三纵的战略格局对于缓解国家的交通压力具有重要的意义。3. 强化整个社会的交通意识,普及交通法律和交通文化1加强整治、规范秩序。打通支小路,促进城市道路“微循环”。会同城管、工商部门清理整治“马路市场”、“马路停车场”,加强路面执法,对各种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不文明行车行为依法严管。形成强大震慑力。二是加强对不道德行为道路使用者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素质,特别是抓好四类人的宣传教育工作。第一类是国家机关特种车辆驾驶员。教育他们克服特权思想,杜绝冲红灯、乱鸣笛、占用公交车道等违章行为,成为遵守交通法规和交通道德的模范。第二类是出租车、中巴车驾驶员。通过严格有效的管理手段解决营运车辆只顾经济效益、不管交通法规、肆意行驶的现象。第三类是大型货车和过境货车驾驶员。严厉处罚货车超速行驶、占用小车道的违章行为。第四类是广大外来工等普通交通参与者,教育他们珍惜生命,不与机动车争道抢行。2提高私家车的出行成本。借鉴英国伦敦和日本的治理交通拥堵的经验。开征交通拥堵费,以及提高停车场的费用。鼓励人们采用公共交通的出行方式。比如深圳市所倡导的地铁-自行车式的出行方式,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出行方式。5 参考文献1杨光灿.上海城市交通拥堵分析及对策建议D. 2008年: 30-33.2 周干峙当前我国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原因、趋势和建议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801153 刘小明,Ssta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