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国学文化意义.doc_第1页
振兴国学文化意义.doc_第2页
振兴国学文化意义.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振兴国学文化意义心得体会班级:B1105 学号:1311110502 姓名:迟文浩国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重振国学,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利于恢复文化自信,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人文学术创造力, 是探索新型学科制度和人才培养制度的一种尝试。振兴国学要在创新的基础上重建,做到积极借鉴汲取前人经验与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开拓创新的有机统一。 国学,就形式而言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如中华文明中的观念文明部分,就是通过国学这种文化形态得以展现并传承的。它就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珍珠串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就内涵而言,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像流水一样,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儒家所倡导的德治,道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思维,法家所主张的“信赏必罚”管理方略,墨家所宣扬的“兼爱交利”精神,兵家所阐发的“避实击虚”行为科学,均已积淀为普遍的民族心理和宝贵的历史财富,为中国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它的某些内容,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却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亘古常青。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条件与文化主题与古代社会已有本质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从事新型文化创造也不可能是对传统学术的简单回归,但是历史不能割断,文化无法终结,研究国学,充分挖掘其优秀成分,重振国学,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谈到中华国学必谈老子和孔子,以前人们常说的“老庄学说”为道教,“孔孟学说”为儒教,还有诸子百家等,这种分类方法实质上是生硬地把国学支解了,非常不利于人们对国学的深刻理解与心悦诚服地接受。笔者在仁义礼智信之逻辑层次中阐明老子和孔子学说是一体的,老子学说核心是回答一个自然人如何做到“以人合天”,孔子学说核心是回答一个社会人如何做到“以人合天”,把“老孔学说”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国学体系会得到实质性升华,因此中华国学应以“老孔学说”贯之,有机地重建中华文明长河中沉淀的一切有利于个人、自然、社会和谐优秀文化,为中华民族在物质时代构建强大精神支柱。中华国学较好地把自然终极真理“道”与生命、人、社会等无缝连接,形成了世界领先的文明体系,可以指导人类在现世中、在人世间自我修行,实现健康、善良、友爱、自由的人生,这样的人生就是健康长寿的人生,因此对个人而言中华国学是健康、幸福、自由之源。时代发展到今天,当我们的青少年对好莱坞大片趋之若鹜但却不知道屈原、司马迁为何许人,当我们的大学生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看不懂简单的文言文,甚至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从字顺,那么,我们可以断言,我们的文化教育一定是在哪个重要环节上出了问题,出现了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危机,是民族振兴、国家崛起过程中必须加以正视并克服的障碍与挑战。 “在一段时间里,国学几乎成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必须由它来为中国近代以来的衰落与灾难承担总责任。” 纪校长说,今天,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民族文化受到了“西化”的严峻挑战,中华民族要在这样一个时代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迫切需要弘扬传统文化,重振国学。现在要恢复近代以来丧失的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激活中国人文学术创造力,都需要重振国学。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需要。国学研究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为核心,以中国传统学术方法为手段,保存和传承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重要方式。国学研究和国学教育,将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了解和熟悉本国文化经典,是国民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国民能够从国学教育和普及中了解到,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国家,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传统的民族。传统文化可给予我们更多的灵感、更多的人生启迪。研究国学、重振国学是提高中国人文学术创造力的需要。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文学术领域内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即大规模移植西方学术,这种对于中国人文学术的影响是复杂的,人文学术普遍面临的西方化与本土化的矛盾,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须破解的文化难题。如果我们失去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失去了固有的人文学术支撑,便不免照抄照搬西方人文学术及学术体制和学科制度,忽略中国人文学术自身的经验、问题和语境,中国人文学术若要不断创生新的文化理论的生命活力,我国的人文学术要进一步发展,就要解决好学科制度与文化传统之间的矛盾,真正架起传统与现代的桥梁。(本文摘自“传统文化受到严峻挑战 国学复兴之路该如何走”)国学具有鲜明的历史特征与时代精神,与世界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化形态一样。我们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冷静地考察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就能够发现,第一,就形式而言,国学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中华文明中的观念文明部分,通过国学这种文化形态得以展现并传承,它就像一根坚韧纽带,将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中华文明珍珠串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第二,就内涵而言,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像流水一样,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在相当长的时段中引领世界历史发展的风骚。儒家所倡导的德治仁政治国理念,道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哲学思维,法家所主张的信赏必罚管理方略,墨家所宣扬的兼爱交利文化精神,兵家所阐发的避实击虚行为科学,均已积淀为普遍的民族心理和宝贵的历史财富,为中国历史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统一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作出了伟大的贡献。第三,就文化的承继性而言,国学是走向新的时代的起点,建设新型文明的资源。庄子说: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真正优秀的思想文化,是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它的某些内容,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意义,然而它的合理精神,却超越时空的界限而亘古常青,生机盎然。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条件与文化主题与古代社会已有本质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从事新型文化创造也不可能是对传统学术的简单回归,但是历史不能割断,文化无法终结,新文化的建设,必须以传统为资源,否则便是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