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南宫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南宫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南宫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南宫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宫中学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4页,满分150。命题人:张广胜第一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要好看。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所以到了晋朝后,真书(又叫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型。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时间长久,真书至今仍在运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草书,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在这以前没有人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当时许多碑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了唐朝开始文人写碑成风。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词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这两个碑的拓本送外国使臣。当时的文人和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也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词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法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北朝人曾经说过:“尺牍素书,千里面目”。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人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很重要的位置。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后,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B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D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3分)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的关系。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二、古代诗文阅读(32分)(一)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8分)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员。员父曰伍奢。员兄曰伍尚。其先曰伍举,以直谏事楚庄王,有显,故其后世有名于楚。楚平王有太子名曰建,使伍奢为太傅,费无忌为少傅。无忌不忠于太子建。平王使无忌为太子取妇于秦,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曰:“秦女绝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绝爱幸之,生子轸。更为太子取妇。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乃因谗太子建。平王稍益疏建,使建守城父,备边兵。无忌又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曰:“太子以秦女之故,不能无怨望,且欲入为乱矣。”平王乃召其太傅伍奢考问之,伍奢曰:“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平王怒,囚伍奢,而使城父司马奋扬往杀太子,太子建亡奔宋。无忌言于平王曰:“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忧。”王使人召二子曰:“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伍尚欲往,员曰:“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何益父之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伍尚谓员:“可去矣!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尚既就执,子胥遂亡。至昭关,昭关欲执之,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岂徒百金剑邪!”不受。至于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五年而楚平王卒,轸立为后,是为昭王。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闾。阖闾既立,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四年,吴伐楚,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九年,阖闾悉兴师与唐、蔡伐楚,五战,遂至郢。昭王出亡。伍子胥求昭王,既不得,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己。太史公曰:“怨毒之于人甚矣哉!王者尚不能行之于臣下,况同列乎!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女好,无忌驰归报平王 好:美丽B无忌既以秦女自媚于平王 媚:讨好C不能无怨望 望:盼望D赐粟五百石,爵执 赐:赏赐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伍子胥“胆识才干”的一组是( )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 汝能报杀父之仇,我将归死此剑直百金,以与父 乃进专诸于公子光伍员大破楚军于豫章 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平王是个荒淫昏愦的国君,他不顾廉耻,只顾自己享乐,把本来是儿媳的秦女据为己有,还听信谗言,杀害了忠臣和骨肉,终于给楚国带来灾难。B伍奢是忠于职守的忠臣,他做太子建的太傅,就坚决维护太子建的利益,敢于当面指责楚平王的过错,即使激怒平王,惹来杀身之祸也在所不惜,最终同长子一起被杀害。C伍子胥是一个有胆识有才干、爱憎分明、敢作敢为的英雄。在关键时刻,他看出楚王的阴谋,作出正确的抉择:在吴国,他帮助阖闾登上王位,取得他的信任,终于实现了借力报仇的愿望。D司马迁在文末启示后人,怨则生悲,无论身份贵贱,都不可使人产生怨毒之心,并强调隐忍以行,方可成就功名,伍子胥正因能“弃小义”,故而能“雪大耻”。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来,吾生汝父;不来,今杀奢也。(3分) (2)王独奈何以谗贼小臣疏骨肉之亲乎?(3分) (3)向令伍子胥从奢俱死,何异蝼蚁!(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8.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雨 后 池 上刘 攽(bn)一 雨 池 塘 水 面 平,淡 磨 明 镜 照 檐 楹。东 风 忽 起 垂 杨 舞,更 作 荷 心 万 点 声。(1)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4分)答: (2) 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鉴赏。(4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连峰去天不盈尺,_。 (2)丛菊两开他日泪,_。(3) 故不积跬步, (4)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5)_,此时无声胜有声。 (6)沧海月明珠有泪,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屋檐 钟成才(1)椽檩瓦栋这些名称是民间常用的教育孩子的教材。你一上学堂读几年书,在路上不提防好事者从斜刺里伸出一只手拽住你的胳膊,人家要考你这些字。我小时候被拦考过,当然考的也有别的内容,而且大部分是生僻的,有些字至今也没有弄懂,比如“井”字中间加一点,说是表示石头落井,象声词,这让我觉得十分有趣。各地风俗不同,说话都以“本地系统”为主,民间创造的字词句总是充满魅力。如“屋檐”,在我的故乡称为“栋尾”。屋顶边角的部分都是“尾”。栋尾,顾名思义即瓦栋的尾巴,似乎比“屋檐”更形象贴切些。屋顶总是有欲盖弥彰之势,而且民房大多是泥墙,如果没有这“尾巴”,房子挡不住风雨冲击,一场大雨剥蚀,足以让泥墙崩塌,百年基业怕是难以为继。“栋尾”意义类似于牛的尾巴。但没尾巴的牛影响不到生计;没有栋尾的房子那不是普通的残缺,而是道义上的死亡。(2)就建筑本身而言,屋檐是被利用的产物,从属于建筑学的范畴。建筑材料发达了,摩天大厦主体柱形梯形很少有在天顶盖凸出于边沿的屋檐。俗话说,别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现代建筑物已经让这俗话成为化石。现代建筑物是矿物凝结的巢穴,它们不怕雨,屋檐萎缩了,不管该建筑物看上去如何金碧辉煌,它永远是一只被剪了尾巴而伤残了体魄的鸡仔,奔跑在另外一条没有雅致韵味的水泥道上。从造型上看,传统的屋子,屋檐绝不是简单的三角几何的累赘,而是屋子的裙摆,是它的神韵所在,给房子增添了三分精神。屋子给泥墙撑伞,泥墙给屋子撑腰,互利互惠,相得益彰。这是一种互为牵制达成共生平衡的美。这是表面的。而它的隐含的意义远大于建筑学上的意义。(3)当你在流浪途中需要别人的屋檐的时候,并且能找到屋檐,“低头”就是你的门票,你得到的是庇护和关怀。这在乡村还活着,乡村会收留那些需要屋檐的人的造访,假如你流落乡村而不是流浪在城市,这是你的造化。(4)在乡下,在大雨来临的时候,破屋檐或过之或不及,急急忙忙而不可得,只能借助近处虎蹲之势的岩石,取其歪斜向外伸展的部分权为“屋檐”,这也是应急之妙。那时候不是低头的问题,而是找不到让自己低头的屋檐。即便有个低矮的屋檐,蛛网蒙尘,也胜过遥远的天堂。(5)平常的时候,奇岩怪崖成为路人眼中的冰冷坚硬的风景,是传说中鬼怪出没的地方,但谁能估计到几万年几百年以来,有多少生命得到它的亲抚?我每每发现巨岩之下岩鼠攀爬的路径,小虫子吹砂的窝点,以及一些无家可归的动物歇夜的痕迹。而这一道道屋檐非岩崖堪比,这好比莺雀装备了苍鹰的翅膀,护墙有余,明显的宽阔。(6)前些日子,我一次外出,时近午夜,途中狂风肆虐,飞沙扬尘,空中撕开几道耀眼的闪电,迅雷震荡,各路灯火立时熄灭,豆大的雨点敲着路面冒起一层水雾,车灯映衬出周围浓墨一般的黑。我发现路边有座旧式民房,遂跑到屋檐底下,大雨即倾盆而下,还好这样巧。我突然感到屋檐的温暖和可爱。我相信几十年的光阴里,或秋行夏令,或冬行春令,难免风雨无常,总有缺少雨具的路人,进屋不方便,赶路又不合时宜,就可以在屋檐底下得到一点便利。而且,身后可能有一个小窗子,让我们嗅到特别的气味,里面应该是个卖糖饼酱醋香烟火柴的店铺。这地点莫非是乡民的娱乐聚会的场所?谈论妖魔鬼怪吗?还在更小的村庄,我见过屋檐底下摆放着条石,方便人们就座,场所虽然不是城市茶吧酒吧那样讲究铺张和蓄意,但是很踏实和随意。在那儿躲避风雨,抽一支烟,放松一下手脚,也是很闲适和安静的,其间似乎有点逍遥的趣味。(7)多好的屋檐,没有屋檐的房子那叫房子吗?我的心中随即产生一种对屋主的感激之情。(8)雷声隆隆,雷雨不停,还可以隐约听到相当远的地方有几道汽车防盗器不安分的声音。10“没有栋尾的房子那不是普通的残缺,而是道义上的死亡。”请根据文意对这句话加以阐释。(4分)11文章第(2)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凸显“屋檐”的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12为什么说“这是一种互为牵制达成共生平衡的美”,试结合全文内容具体阐述。(6分) 13品读屋檐,读者想见的不仅仅是乡村传统意义上的屋檐,还有那渐近渐远的乡情乡趣,更有那日渐缺失却弥足珍贵的人间真情。据此,有人说本文角度新颖,立意深远。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观点加以探究。(6分) 第二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7分)14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A风采 卑鄙无赖 恫吓(h) 麻痹大意(p)B叫嚣 暴殄天物 诤友(zhng) 力能扛鼎(gng)C门第 貌和神离 歼灭(jin) 强词夺理(qing)D报应 一厢情愿 讣告(b) 栉风沐雨(zh)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3分)A、2010年8月8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泥石流灾难发生后,新闻栏且的及时报道让全国人民感同身受。B中国城市雕塑的振兴之路依旧漫长,然而,欣逢盛世,河清海晏,雕塑家们面前正是一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春天。c越南不应指望美国海军为其提供保护而在南海为所欲为,一旦中越真正对立,任何国家的航母也不能保证越南的安全。D第二届“中华慈孝节”于10月16日在宁波江北市举行,慈孝理念素来在宁波江北大地薪火相传,这里曾涌现过一批慈孝典型。16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3分)A小说祝福一拉开帷幕鲁迅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沉重而巨大的民俗阻景画农历新年时祝福的景象。B、过年是中国的一个特殊节日,无论是城市或乡村,无论是南方或北方,无论是海内或海外,只要是汉民族,都要过年。C送灶神是在阴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据说这天是灶神升天之日,这天晚饭之后,人们便举行“送灶君”的祭祀仪式。D我们在解读祝福时,可以深切感觉到民俗文化的威力无处不在,民俗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秩序和道德规范。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表明,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放弃的事物。一旦别人代替自己作出选择 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 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而不愿意做被人控制的傀儡 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A B C D18依据加点句子,在下面横线处续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话语意连贯,句式整齐。(4分)人生短暂,似雨如烟,悄无声息,纷飞在时间的水墨画中。世事变迁,曾经的花开花落, ,仅一次如梦般的生命,永不更迭。所以只有感悟生命,才能珍惜生命;只有感悟生命,才能让生命得到永恒,让自己干涸的灵魂得以鲜活。追想那似雨如烟的甜酸苦辣, 。答案:(1) 。(2) 。19下面是为第五版现代汉语词典设计的两条广告词,请从其中选出你认为最佳的一条,并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简要说出你的理由。(5分)规范现代汉语半世纪居功至伟,传播中华文明五大洲声名远扬一本词典,一位良师,一生收获最佳的一条是:(填序号)理由: 20根据下面的内容。分别说出东西方人在看待事物方面的特点。(6分) 古希腊大哲学家认为石头之所以能沉入水中,是因为其具有重力属性,木头之所以能浮在水面,是因为木头具有漂浮的属性中国古人看到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认为这与会与太阳、月亮的运行有关所以他们比西方人更早理解潮。答: 六、写作(60分)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一位仙女在森林中散步。天气非常好,树枝触摸着天空,树叶在清风中摇曳,花儿绽放着多彩的笑颜,鸟儿在欢快的歌唱,仙女感到陶醉。走了一小段路后,仙女看到了一株哭泣的玫瑰。仙女问:“我的孩子,你为何哭泣?”玫瑰回答:“上苍没有像爱其他植物一样来爱我。”仙女继续问:“你为什么会这样想,漂亮的孩子?”玫瑰说:“上苍给了我刺。”仙女说:“上苍没有给你刺。你身上的刺是与生俱来的。上苍给了你美丽的花朵、甜蜜的芳香。你要知道,作为爱的象征,你一被人们牢记于心。虽然上苍让你的美丽与刺同在,但人们一提起你,他们只会想到你的美丽。”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附加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5题。申甫传 汪琬申甫,云南人,任侠有口辨。为童子时,常系鼠媐1于途。有道人过之,教甫为戏。遂命拾道旁瓦石,四布于地,投鼠其中,鼠数奔突不能出。已而诱狸至,狸欲取鼠,亦讫不能入,狸鼠相拒者良久。道人乃耳语甫曰:“此所谓八阵图也,童子亦欲学之乎?”甫时尚幼,不解其语,即应曰:“不愿也”。道人遂去。 明天启初,甫方为浮屠,往来河南山东间,无所得。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道人濒行,投以一卷书,遽别去,不知所之。启视其书,皆古兵法,且言车战甚具。甫遽留山中,习之逾年,不复为浮屠学矣。 己而瘗2其书嵩山下,出游颍州,客州人刘翁廷传所。刘翁,故颍州大侠也,门下食客数百人,皆好言兵,然无一人及甫者。刘翁资遣甫之京师。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常不见听信。愍帝即位,北兵自大安口入,遽薄京师,九门皆昼闭。于是庶吉士刘公之纶、金公声知事急,遂言甫于朝。愍帝召致便殿,劳以温旨,甫感泣,叩首殿墀下,呼曰:“臣不才,愿以死自效。”遂立授刘公为协理戎政兵部右侍郎,金公以御史为参军,而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予甫,听其召募。越三日,募卒稍集,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而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方择日部署其众,未暇战也。当是时,权贵人俱不习兵,与刘公、金公数相左,又忌甫以白衣超用,谋先委之当敌,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而会武经略满桂败殁于安定门外。满桂者,故大同总兵管,宿将知名者也,以赴援至京师,愍帝方倚重之。既败,京师震恐。甫不得已,痛哭,夜引其众缒城出,未至芦沟桥,众窜亡略尽。甫亲搏战,中飞矢数十,遂见杀。于是权贵人争咎甫,而讥刘公、金公不知人。及北兵引归,竟无理甫死者。距甫死数日,刘公复八路出师,趋遵化,独帅麾下营娘娘山,遇伏发,督将士殊死战,逾一昼夜,诸路援兵不至,亦死之。 注 媐(x):嬉戏。 瘗(y):埋葬 窭(j):贫穷。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道人濒行 濒:临近B.客州人刘翁廷传所 客:寄居C.遽薄京师 薄:逼近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步兵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分)A.童子亦欲学之乎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B.遂言甫于朝 当其欣于所遇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以勇气闻于诸侯D.听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2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申甫失败原因的一组是( ) (3分)甫为京营副总兵,然实无兵甫 率皆市中窭人子不知操兵者甫所授术,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权贵人俱不习兵日夜下兵符,促甫使战 诸路援兵不至A. B.C. D.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申甫小时候曾路遇一位道人,道人通过狸鼠的游戏向申甫展示了八阵图的神奇,并打算传授给他。但由于年幼无知,申甫不愿意学习。B.申甫学佛不成而改学道人所传兵书。颍州大侠刘廷传的数百门客虽然喜欢谈论兵法,却都赶不上申甫,申甫因此得到了刘廷传的赏识。C.申甫到京师后屡遭挫折,后得到刘之纶、金声等人的举荐,被皇帝召见后授予京营副总兵的官职,申甫非常感动,表示誓死为国效力。D.在满桂兵败、朝廷遭遇危难之时,申甫亲自带兵上阵杀敌,身中数十箭,为国捐躯,最后却没有得到朝廷公正的待遇,令人叹惋。参考译文:伍子胥是楚国人,名员。伍员的父亲叫伍奢。他的兄长叫伍尚。他的先祖叫伍举,因直言谏诤事奉楚庄王,很有名声,所以他的后代在楚国很有名。楚平王有位太子名叫建,派伍奢做他的太傅,费无忌做他的少傅。楚平王派费无忌为太子建到秦国娶亲,这位秦国女子长得很美丽,无忌就骑马归,来报告平王说:“这位秦国女子相貌极美,大王可以自己娶她,另外再为太子娶亲。”平王于是自己娶了这位秦国女子,并对她极为宠爱,生个儿子叫轸。另外替太子娶了亲。无忌已经利用秦国女子向平王讨好,于是就在平王面前诽谤太子建。平王对太子建逐渐地越来越疏远,派他守卫城父,防备边疆。无忌又日夜不断地向平王说太子的坏话:“太子因为秦国女子的级故,不会没有怨恨,很快就会在国内发动叛乱。”平王于是召来太子建的太傅伍奢讯审问。伍奢说:“大王为什么要因为谗佞狠毒的小人而疏远自己的骨肉至亲呢?”平王大怒,囚禁了伍奢,而派城父司马奋扬前去杀太子,太子建就逃跑到宋国。无忌对平王说:“伍奢有两个儿子,都有才能,如果不杀他们,他们将会成为楚国的祸害。”平王派人召伍奢的两个儿子说:“如果你们来,我能让你们的父亲活下去,如果不来,现在就杀了伍奢。伍员说:“平王召我兄弟两人,并不是想让父亲活下去”而是怕有人逃脱,带来后患,我们两人一到,父子三人就都要处死。这对父亲的死有什么好处?还不如投奔他国,借他国之兵为父亲报仇雪耻。大家一起死了,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伍尚对伍员说:“你可以逃走了,你能够报杀父之仇,我将回去与父亲一起死。”伍尚被擒后,伍子胥就逃走了。到了昭关,昭关的守吏想抓他。追兵紧跟他们身后,他们来到一条江边,江上有一位渔翁划着一条船,他看到伍子胥十分焦急,就把伍子胥渡过了江。伍子胥过了江,就解下身上的佩剑说:“这把剑价值百金,就拿它送给你吧。”渔翁说:“根据楚国的法令,能抓获伍子胥的人赐粟五万石,赏赐执的爵位,岂只价值百金的一把剑呀!”不接受。到了吴国,正值吴王僚执政,公子光为将军。伍子胥知道公子光对内有野心,他想杀掉吴王僚而自立为王,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五年后楚平王死,轸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昭王。公子光于是派专诸袭杀了吴王僚,自立为王,这就是吴王阖闾。阖闾成了一国之主,便召来伍子胥,官拜行人,并让他参与谋划国家大事。阖闾称王后第四年,吴国攻打楚国,伍子胥在豫章大破楚军,第九年,吴王阖闾出动全国的军队与唐、蔡两国一起攻打楚国,经过五次大的战役,就到了郢都。楚昭王外逃。伍子胥到处寻找楚昭王,始终找不到,于是掘开了楚平王的坟墓,拉出平王的尸身,抽了三百鞭,才罢手。 太史公说:“怨恨之心对于人来说实在是太厉害了,做君王的人尚且不能让臣不产生怨恨,何况是同等地位的人呢!当初如果让伍子胥与伍奢一起死了,跟蝼蚁之死又有什么区别呢?伍子胥能放弃小义,洗雪大耻,终于名垂后世。所以能暗中忍受来成就功名,不是伟烈的大丈夫谁能做得到呢?”8.(1)水面如同经人轻磨拂拭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2)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明镜”、“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东风起”、“垂杨舞”及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 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9、答案(1)枯松倒挂倚绝壁(2)孤舟一系故园心(3) 无以至千里,(4) 一蓑烟雨任平生。(5)别有幽愁暗恨生(6)蓝田日暖玉生烟10、(1)屋子没有屋檐就失去了神韵,没了精神。(2)没有屋檐的房子不能给人以庇护和关怀。11、答案表现手法:(1)强烈的对比烘托。写现代建筑“是一只被剪了尾巴而伤残了体魄的鸡仔,奔跑在另外一条没有雅致韵味的水泥道上”,突现了屋檐的“雅致韵味”。(2)综合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把“屋檐”比成“裙摆”,把“低头”比成“门票”等,运用了比喻手法;“屋檐给泥墙撑伞,泥墙给屋檐撑腰”,运用了拟人手法。好处:不仅突出了屋檐的形象特点,使屋檐的作用表达得更具体,而且极大地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更让人信服。12、答案从美学的视觉感觉上看,屋檐是房子的裙摆,增加了房子的美,是房子的神韵所在;从结构作用上看,“屋檐给泥墙称伞”,挡住风雨对房子的冲击,“泥墙给屋檐撑腰”,使屋檐得以存在。所以说这是一种互为牵制达到共生平衡的美。(注意抓住“互为牵制”和“共生平衡”二词)13、答案写乡居生活的题材不新颖,但选择屋檐入题的很少,浓墨勾画屋檐与屋子的关系,屋檐与人的关系的文章更是难觅。而文章正是从传统房屋的屋檐入手,写它是屋檐的“裙摆”,是房屋的“神韵所在”,写它从道义上承担着护墙的责任,写它给流浪途中需要别人屋檐的人提供“庇护”和“关怀”,写它让躲避风雨的人得到便利,又感到闲适和安静。写得形神兼备,读来含蓄隽永。于是,形制简陋的屋檐有了亲切感,它不仅形美,而且还有神韵美、品格美,散发着纯朴而亲切的人性之光。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感激它,甚至感激那些形似屋檐却给了小虫子、岩鼠以寄身、避祸场所的巨岩,更感激那些在默默中无意、有意予人帮助的人。14 B解析:A项,“麻痹大意”的“痹”读b; C项,“貌和神离”应为“貌合神离”,“强词夺理”的“强”读qing;D项“讣告”的“讣”,读(f)15 A解析:A项“感同身受”,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爱到一样16 D解析:A项句式杂糅,可以在第一个分句上加上 “在时”或者删除“鲁迅”二字;B项搭配不当, “过年”不是“节日”,应改为“新年是中国的一个特 殊节日”或“过年是中国的一个特殊活动”;C项“这一天”指代不明。17、D解析:在这个语句的排序中,关键是“都希望”之 后可以顺承解释,也可以转折对举;因此均有作为起始句的机会,但是中无法在逻辑上建立关系,可知正确。18、答案示例:曾经的沧海桑田重温那如梦似幻的离合悲欢19【答案示例】选出序号并对应解说1分,内容与形式方面的特点说明各2分。以对仗(对偶)形式(2分),突出了词典规范现代汉语、传播中华文明的巨大价值(2分)。运用排比(2分),突出词典对于求学与人生的重要作用(2分)20(6分,每点3分)西方人更关注事物本身的特点:东方人关注事物所处环境,从而更好地认识事物的特点21. 写作导引】这则寓言材料耐人寻味,发人深省。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