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野中的教育研究方法(张民选)2010年.ppt_第1页
国际视野中的教育研究方法(张民选)2010年.ppt_第2页
国际视野中的教育研究方法(张民选)2010年.ppt_第3页
国际视野中的教育研究方法(张民选)2010年.ppt_第4页
国际视野中的教育研究方法(张民选)2010年.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视野中的 教育研究方法,张民选 2010.9. ,探讨的主题,世界教育研究的新发展 教育的特性与教育研究 “研究”的分类 研究方法的选择 方法使用的精致,教育研究发展的国际背景,1990年代以来,世纪末思考与新世纪危机,使许多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对教育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视。 世纪末思考:全球化、知识经济、综合国力、软实力、人类前途与命运,等等; 新世纪危机:9.11事件、SARS、禽流感、 猪流感、海啸、气候变化和全球金融危机, 等等。 人类的希望:教育,教育研究发展的国际背景,1995年OECD启动“教育知识管理”项目,调查教育 研究与开发状况,了解教育研究对教育政策的制订 和对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怎样的影响。自2004年起, OECD发表了一系列成员国报告; 1995年欧洲提出“波隆尼亚进程”,旨在建设一个统一、具有活力、重塑辉煌的“欧洲高等教育与创新区”,. 1997年OECD实施“认识人脑与教育决策”课题,2007年发表认识人脑:学习科学的诞生; 1990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先提出“全民教育”理念,2000年后,作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一,每年发表监测报告;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统计研究所,旨在建立专业统计机构、建立全球统计指标体系、监测教育发展状况,服务各国教育决策。,2000年OECD开始实施“国际学生测评项目 (PISA),2001年、2004年、2007年分别 发表测评及研究报告,2010年底将发表第四份报告; 新世纪以来,美国颁布一系列教育法案和计划,如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创新教育法、竞争法(美国为技术、教育和科学的有效卓越创造机会法);使命:扩大教育机会均等 促进全国教育卓越 (20022007年规划) 并于2003年建立“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NIES); 2005年英国发表为了全体学生:更高的标准 更好的学校, 2003年新加坡政府在其国家教育学院(NIEd)设立“教育实践研究中心”(CRPP),首期投资4900万新元,启动“核心研究项目”(CRP)。,教育研究发展的国际背景,教育研究发展的国际背景,教育研究方法著名文献例举 OECD(1995) Educational Research: Trends, Issues and Challenges. OECD(2006)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2006. Paris: OECD. OECD(2004)Innovation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 Implication for Education and Learning. OECD: KM Series. OECD(2007) Evidence in Education: Linking Research and Policy UNESCO(2008) Evaluation of UNESCO Institute for Statistics. UIS(2009)Global Education Digest: Comparing Education Statistics Across the World. Montreal: UNESCO. Gorard,S.(2004). Combining Methods in Education and Social Research. Open Univ. Sage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Series (over 40 books),当前各国教育研究方法特点,在重新认识作为一种活动和研究领域的教育, 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效能与局限的基础上 要发现和回答:教育领域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需要: 多种方法研究(Multi-methods, triangulation) 多维度研究(Multi-dimensions) 多层次研究(Multi-levels) 对多种利益相关者研究(Stakeholders) 多种规模研究(微观、中观、宏观、跨国) 关于“程度”的研究(how many, how much, how to do, and how it would be done or changed),证据1:新加坡CRPP的核心研究项目,证据2:经合组织PISA项目,这项旨在调查各国义务教育完成时学生掌握知 识水平和运用知识能力,从而改善各国教育政 策、提升教育质量的研究,就是一项多领域、 多维度、多水平、多方法、多利益相关者、跨 国家的研究。 跨国家:2009年有占世界GDP总量近90的 68个国家与经济体,40多万15岁抽样学生参加。 多利益相关者:经合组织、各国政府(首脑、教育部门和财政等其他部门)、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媒体、研究者,等等。 多种方法:思辨与实证方法历史研究、哲学研究、体制分析、测试、问卷、访谈、录像分析、社会经济分析 多个领域:阅读、数学、科学,及问题解决、金融素养,多维度: 学业成就:知识掌握与知识运用 社会公平:家庭影响与学校影响 教育投入:充裕程度与使用效率 学生参与:学习态度与时间方法 学校效能:学校领导与教师专业,证据2:经合组织PISA项目,学业成就:PISA 2003年15岁学生的成绩,学业成就与社会公平(PISA2003),平均成绩高,平均成绩高 社会公平高,平均成绩低 社会公平低,平均成绩高 社会公平低,平均成绩低 社会公平高,平均成绩低,社会公平程度低,社会公平程度高,公平指标:社会经济背景与学生数学成绩,Note: The ESCS index for PISA 2003 is derived from three variables related to family background: highest parental education, highest parental occupation and number of home possessions related to classical culture.,数学成绩与对数学学习认同,平均成绩高,平均成绩高 兴趣高,平均成绩低 兴趣低,平均成绩高 兴趣低,平均成绩低 兴趣高,平均成绩低,喜爱和兴趣低,喜爱和兴趣高,PISA阅读测评中有关教育绩效的 多因素多水平分析,教育的特性,从研究的视角看,作为一个人类的活动领域,教育有四大鲜明特点,因此教育研究的是不同性质的问题: 1)人类有共同的成长规律; 2)每个个人又都是独特的; 3)每个人都在一定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中生活 (偶然性与必然性;可选和不可选); 4)独特的个体与特定的环境产生无数显性的 和隐性的、线形的和非线形的组合。 5)对教育的研究必然是通过多种方法、对性质不同的问题的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的局限,教育科学研究难以控制众多变量,导致教育研究的内效应不足; 假定教育科学研究控制了变量,研究结果的外效应也难以实现,因为其他情景中的变量并不控制; 教育需要专业人员自身,充分利用个人和组织的知识、工具和环境优势,不断反省、感悟和研究; 教育的上述特性和科学研究的局限,导致了教育研究方法和方式的多样性,以及用多种方法研究一个教育问题。,教育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实验、统计的,感悟、默会的,历史、哲学的,研究的分类,在汉语中“研究”的含义是: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等等。这里不涉及研究方法问题。 从词义学上看,在英语中“研究”可以用两个词来表示。它们是“study”和“research”。而这两个词,都包含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Study” vs “Research”,“study”研究,表示:研读与慎思(思辩性研究)。 1) To devote time and thought for getting knowledge of a subject especially from books; 2) To give care and consideration to something. eg. A Study of History历史研究 “research” -研究,具有“调查”、“寻找”“探索”的含义 (实证性研究)。 1) To undertake investigation in order to discover new facts; 2) To look carefully through sth.or go deeply into sth.in order to find sth out. eg. They research into the causes of SARS.,研究的特质性分类 (nature),研究,实证性研究 research,思辩性研究study,量性研究,质性研究,混合研究,理论推演性研究,理论归纳性研究,价值辨析性研究,研究的目的性分类(for what),研 究,描述性研究,处方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学科建构研究,发现/证伪研究,改善行动研究,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方法不是意识形态,选择方法的依据是完成研究任务的适切性与有效性。 但是,选择研究方法的确有正确与否、适当与否、精致与否、坚实与否的问题。,研究方法的选择,Case 1:有一位学生在论文中说:他用的是“坚信信念法、权威论证法、直觉观察法与对照实验法”。 Case 2:有一位同学用叙事法做了三个人的成长史记录,最后得出结论:教师成长确有差异,但都符合教师教育专家X.H的“教师成长三段论”。 Case 3: 有一位朋友在他不到半页的方法论陈述中说:“笔者采取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案例法来完成本课题”。 Case 4: 有一位作者在论述“小学教师本科化”的问题时提出“因素分析法”,并且得出若干纬度。其中有“年龄维度小学教师年龄偏大”(30岁以下占31%,31-45岁占40%)和“个人教育维度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完成为本科化奠定了基础”。,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方法 研究问题 条件 优势 实验法 特定条件下什么/如何 控制 复现 测量/问卷法 谁/如何/多少 被试 概率 历史法 过去事物的五W 史料 稳定性 文献法 他人的认识 文献 间知/学科 访谈法 事实/理解与态度 进入/洞察 细节 个案法 个体的事实与条件 信任 发现 比较法 不同情景中的什么/如何/为何 可比性 共性/差异 人种志 特定情景中的什么与为什么 沉浸 多样性 叙事法 个体经验与知识 体验 提升意识 行动研究 行动中的问题 过程 改善行动,文献研究法的精致 1,运用文献研究法的目的: 人类的思想、活动和社会现象经过语言文字的形式加以保存,即成为“文件” (document),若有系统地整理并加以保存文件,即成为“档案”(archives),而人们将文件和档案归在一起,统称“文献”。 与观察、问卷、访谈等方法相比,文献研究在是一种“间接”研究。 通过对文献的研究,我们能够发现前人或者别人的思想、活动、认识和社会现象,从而获得信息、“依据”与“局限”(前沿与方法)和形成新思想的基础。 四大优势:跨越时空、发现趋势、避免反应、节省开支。,文献研究法的精致2,文献资料收集方法 史料/文献的价值等级:M. Bloch (1992,7): unintentional vs intentional documents 1)档案/物件;2)书信/备忘录等;3)会议记录/日志等;4)内部文件;5)正式出版文著;6)新闻报道;7)评论/第二手资料。另一种分类: 1)政府文件(统计法规、公报年鉴、领导讲话;学校日志、考试题卷、奖惩记录); 2)科研文献(论文、专著、档案); 3)私人文件(日记信函、人事资料、师生档案、会议记录); 4)大众传媒(书报杂志、音像作品)。 文献局限:记录偏差、保存不全、缺乏代表性、内容不完整、不易取得、整理困难。,文献研究法的精致3,文献资料分析使用方法 1)选取分析资料:主题适切性、数量丰富性、观点多样性 2)界定分析类别:细分、穷尽、互斥和独立原则 3)决定分析单位:字、词、句、段、章、篇、文体、主 题、人物、作者、年代、类型 4)决定陈列方式:罗列或重点、直陈或转叙、夹议或分列 5)决定信效程度:数量;种类;品质(文源/作者/语言)。关注:刊物是否可信、作者是否权威专业、翻译是否可靠 6)决定文献引用:版权意识、规范意识、一致性意识: 引用方法的一致;正文文献与参考文献一致、随手记录意识(内容、出处、时间)。,个案法的精致 1,个案研究: R.Yin: 个案研究是一种:当现象与背景界线不清时,在事件所处的真实环境中,对某一当代现象进行的、运用多种资料的实证研究。 S.Merrian: 个案研究是对某一实践、现象或社会单元的稠密、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个案研究的价值: 1)细致描述事件与个体,发现事物本来面目 2)个案研究在常态中进行 3)典型案例能够诠释某些现象、反映共同规律 4)个案能够培训教师,个案法的精致 2,个案研究的起点与实施: 回溯性起点、 即时性起点; 被动性实施、 主动性实施。,个案法的精致 3,个案研究的资料收集(三大原则): 1)尽量使用多种类型资料-三角聚焦; 2)建立资料(数据)库; 3)保持资料(事件发展)链。 分析模式:1)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分析模型; 2)时间序列模型(单线/复线展开); 3)因素归纳模型(分层次、按要素); 4)预想与事实匹配模型。 个案报告的写作:厚实、重要、洞察、多版本和引人入胜。,问卷法与个案法的比较,因素一 因素二 因素三 因素四 因素五 因素六,因素4 因素5 因素6 因素7 因素8,访谈法的精致 1,访谈是一种“直接研究”,是一种人际沟通。在访谈过程中,社会心理因素会影响访谈的结果。因此,访谈特别需要精心设计: 访谈目的:请教、试验、吸取意见、证实意见 访谈对象:随机访谈的或者抽样访谈; 访谈类型:结构性、半结构性、无结构性 访谈计划:时间安排、问题设计、获得信任、记录方 式、对应挑战 访谈过程:联系、接触、提问、记录、反馈、接引、 追问 访谈方式:面谈 vs 电话;一次 vs 跟踪;个人vs团体,访谈法的精致 2,访谈的阻力: * 时间压力 * 自尊威胁 * 礼节顾虑 * 创痛抑制 * 时序混乱 * 推论混淆 * 潜意识行为,访谈法的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