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课文内容复习.doc_第1页
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课文内容复习.doc_第2页
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课文内容复习.doc_第3页
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课文内容复习.doc_第4页
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课文内容复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课文内容复习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kun di jng zhng i di dun y ju b ( ) ( ) ( ) ( ) dn w hi jing fng x cu shu b j ( ) ( ) ( ) ( )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一定要细心审题。(10分) 1、“仰”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音节是( ),字典中的解释有:(1)脸向上;(2)敬慕;(3)依靠、依赖。“信仰”中的“仰”应选( ),“仰仗”中的“仰”应选( )。 2、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从中选择两个各写一句话。(6分) ( )声( )色 名( )其实 奔( )不( ) 不( )为奇 ( )喜若( ) 奋笔( )书 ( )火纯( ) 半途而( ) _ 3、请写出“滴水穿石”的近义词:(2分) _ _ _ _ 三、读句子,解释带点词语的意思。(5分) 1、这是一座建于明代,规模宏大的岭南著名古刹。 ( ) 2、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 ) 3、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 ( ) 4、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 ) 四、按要求完成练习,审题要认真。(7分) 1、烟台的海真美呀,_。(把句子补充完整) 2、高尔基认为“给”的时候是付出,是帮助,快乐着别人,也快乐着自己。高尔基认为“给”比“拿”幸福。(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 3、南京是江苏省的省会之一。(修改病句) 4、小溪快速地流淌着。(改成比喻句)_ 4、写一句你积累的谚语:_ 5、写一句你收集的歇后语:_ 6、在中国的姓氏中,有许多复姓。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几个,越多越好。(0.54=2分) _ 五、结合课文内容填空。(17分) 1、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选自_,作者是_。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如宋江、_、_、_ 它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其它三部是_、_、_。(4分) 2、在本册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多人物,其中你最敬佩谁?为什么?(3分) _ 3、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学了本册课文后,你最想去哪里游玩?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那儿景点的特色。(2分) _ 4、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好几首诗词,你最喜欢哪一首?请把它写下来。(2分) _ 5、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好几则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有_、_、 _,寓言故事有_、_其中给你启发最大的是_,从中你明白了_。除此以外,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或寓言故事,如_、_、_、_(6分) 六、考考你,一定要多想想。(10分) 春联是人们对春天最美好的祝福。你一定看过许多的春联,现在就要考考你。 1、春联分为上联和下联,请你用线把相对应的上联与下联连起来。 此即牧童遥指处 学海无涯苦作舟 但愿世间人俱健 理人间万缕青丝 一人巧作千人食 何必再问杏花村 书山有路勤为径 五味调和百味香 操世上头等大事 不惜架上药生尘 2、请为书房选一副对联:_,_。 请为理发店选一副对联:_,_。 请为酒店选一副对联: _,_。 剩下的两副对联,你觉得一副应送给_,另一副应贴在_。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 市长的柱子 乌克兰的基辅市市政厅是一座距今已有100年的古老建筑。1918年,十月革命胜利后组建的新政府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修缮,负责修缮的施工队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大厅中心的支柱和屋顶之间有1厘米的间隙。这是怎么回事呢?是支柱下沉了还是屋顶变形了?市长波尔金接到报告,立刻派人去把当年负责设计和建造这座大厦的工程师奥罗斯基找来,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奥罗斯基说:“市长先生,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当年建成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市长奇怪了:“建成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支柱没有顶到屋顶,那不是毫无用处吗?”“是的,市长先生,毫无用处。”市长越发地奇怪了:“既然毫无用处,你为什么还要这样设计?难道你觉得大厅里多一根柱子好看吗?你不嫌它碍事吗?” 奥罗斯基说:“是的,它很不好看,也很碍事,就是画蛇添足。我的设计里本来没有这根柱子,是后来按照柯蒙市长的要求加进去的,因为他认为没有这根柱子,大厦会不安全。如果我不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他将不会采用我的设计,不让我来负责建造这座大厦。” 原来是这么回事!波尔金一下子就明白了奥罗斯基的用意,他在屋顶和支柱之间留了1厘米间隙,是为了日后用它来证明自己原来的设计并没有错。奥罗斯基对这位新市长说:“现在柯蒙早就下台了,我们可以把那根毫无用处的柱子拆掉了。”波尔金沉思良久,却说:“不,留着它,还有用处,让以后的市长和所有市政府的官员都能看到它。” 后来,那根奇怪的柱子被保留下来了,人们称它为:柯蒙市长的柱子。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4分) 修缮( ) 良久( ) 越发( ) 画蛇添足( ) 3、“支柱没有顶到屋顶,那不是毫无用处吗?”请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1分) _ 4、从“柯蒙市长的柱子”可以看出柯蒙市长是个怎样的人?(2分) _ 5、你认为设计师奥罗斯基是个怎样的一个人?要用关于他行为的例子来说明。(3分) _ _ 6、波尔金市长知道这是根毫无用处的柱子,为什么不拆掉,而把它保留下来?(3分) _ _ 7、作者为何不用“柯蒙市长的柱子”做题目,而用“市长的柱子”?你体会到了什么?(3分) _ 八、作文。(25分) 要求:冬天的雪,晶莹纯洁,给人无限的遐想。你就是一片飞舞的雪花,在天空中或在大地上,你会有什么样的经历?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篇童话。注意写清故事的经过。题目自拟。 国标本苏教版第九册课文内容复习 一、师恩难忘1、课文通过写 ,抒发了_。课文中的田老师是一位 的老师。 2、学了这篇课文,我想用这句诗来赞美老师:_。 二、陶校长的演讲1、如果我们每天都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我们就一定能在( )、( )、( )、( )各方面有长足的进步。 2、请你写一句陶行知的名言:_。 三、古诗两首:1、牧童骑黄牛,_。_,忽然闭口立。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2、寻隐者不遇是_代诗人_写的。诗的后两句是:_,_。 四、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1 课题的含义是 。 2 为什么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 3、祖国_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_。去吧,去呼吸山水间_,去吧,去打开大自然_。 A, 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_,让人们感受到_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_。(答案: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_ (答案:因为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 五装满昆虫的衣袋 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_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_.(答案: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2、读了装满昆虫的衣袋你懂得了_ 3、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_ 六、变色龙 1、变色龙,学名_,因为它能够_,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 2、本文通过我们_、_、_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应当_。 3、请你用一段话简要的介绍一下变色龙。 4、写出几条带有动物的成语。 七、金蝉脱壳:未出壳的蝉尾使劲地_,_。蝉儿把它已经出壳的上半身_,又_向前扑来,再用前脚抓住蝉壳_,_的蝉尾就出来。整个动作配合得_。 八、成语故事三则1 成语故事三则分别讲了_、_、_ 2 三个成语的意思分别是_ 九、推敲1、_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_”中的“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_”字更恰当些。 2、你认为用“推”,还是用“敲”好?请说明理由:_ 十、 嫦娥奔月1本文是一篇 。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_嫦娥, 的后羿, 的逢蒙。 2、分别用一两句话介绍一下人物: 嫦娥: 后羿: 逢蒙: 3、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请你把它们连起来。 正月初一 元宵节 正月十五 重阳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九月初九 新春佳节 我还知道这些节日: 4、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诗。 , 。 , 。 十一、读书莫放“拦路虎” “拦路虎”指的是(),在文中指的是()。请你说说如何扫除读书时遇到的“拦路虎”? 十二、伊索寓言 1、本学期我们学习的三篇伊索寓言是:_、_、_. 2、这三篇寓言故事分别告诉我们: 十三、在大海中永生 1、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呜咽”可以换成词语 、 、 ,意思不变。 2、“鲜花伴着骨灰”中的“伴”能换成“拌”吗?说说你的理由。 十四、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高尔基是一位 ,他的作品有 、 、 等。 2、课文通过叙述高尔基和他的十岁儿子之间发生的“ ”以及“ ”的两件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 ,以及高尔基 拳拳爱心。 3、“给,永远比拿愉快”你对这句话是怎么理解的? 十五、艾滋病小斗士 1、文中的“小斗士”指的是_,他的死,引起了世界上许多人的关注,这其中有_和_。 2、为什么称他为“艾滋病小斗士”?_ 十六、 鼎湖山听泉 文中描写入夜后泉声的句子_作者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十七、黄果树瀑布1、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瀑布、。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瀑布、。2、课文按照的顺序,依次写了、。本文是游记,你还知道哪些文章是游记?写出两篇、。 3、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黄果树瀑布虽不如庐山瀑布那样长,但远比它宽提多,所以显得气势飞凡,雄伟壮观。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在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四周乐声齐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 (1),课文第一句运用了修辞手法来写的,你还知道哪些写瀑布的诗写下两句: (2),用“”画出作者感受的句子。用“”引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