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复习资料4.doc_第1页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复习资料4.doc_第2页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复习资料4.doc_第3页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复习资料4.doc_第4页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测量复习资料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木工程测量复习资料 一、 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 相对高程是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得铅垂距离。2、 测量工作的三大基本内容是高程测量、距离测量、角度测量。3、 比例尺精度是指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水平距离。4、 同一地形图上,等高距相等。5、 水准仪主要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组成。6、 距离丈量是用 相对误差 误差来衡量其精度的7、 用光学经纬仪观测竖直角,在读取竖盘读数之前,应调节竖盘指标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管水准气泡居中,其目的是使竖盘指标处于正确位置。8、 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363.4m。9、 在地形图上确定点的坐标,通常采用 内插的方法 来求得。10、 控制测量可分为 平面控制 和高程控制。11、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方面。12、在平面坐标系统中,我国现在采用(1980) 国家大地坐标系统。13、当以(大地水准面)为高程基准时,叫绝对高程,或称(海拔)。14、测量中的三大基本工作是:(测高程)、(测距)、(测角)。15、水准仪量由(基座)、(水准器)、(望远镜)三部分组成。16、在水准测量中,尺垫的主要作用是(传递高程)。17、用经纬仪观测角度时,用盘左、盘右取平均可消除照准部的(视准轴误差)、横轴误差、视准轴误差和竖盘的(指标差)。18、已知某点电测距仪的标称精度为MD=(5mm+1ppm.D),若测得的距离为5km,则其精度为( 10mm)或( 7.2mm)(可任填一空,两者都填,只看第一空)19、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叫做等高(平距),其大小反映地面的坡度。20、在平整工地中要计算挖、填高度,挖、填高度等于(实际高程-设计高程)21、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采用(矩形)方法进行分幅,采用(西南角纵横)坐标km数编号。22 、我国某点的经度为11833,其所在高斯投影6带的带号为(20)。23、 测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标是以 中央子午线与赤道的交点 为坐标原点, 南北方向为x轴,以东西方向为y轴。24、在测量中,将地表面当平面对待,指的是在 10km 范围内时,距离测量数据不至于影响测量成果的精度。25、测量工作的基准面是水准面。26地面某点的经度为13158,该点所在统一6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是12927水准测量中,转点TP的作用是传递高程。28经纬仪的视准轴应垂直于横轴。29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AB、CD两段距离,AB往测为476.4m,返测为476.3m;CD往测为126.33m,返测为126.3m,则AB比CD丈量精度要高。30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31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其反方位角为 3032032GPS定位系统采用的坐标是WGS-8433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34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 梯形分幅 和 矩形分幅 。35山脊的等高线应向下坡方向凸出,山谷的等高线应向上坡方向凸出。36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363.4m。37水准仪是测量_高差_的仪器,它主要有基座、望远镜和_水准器_三大部分组成。38在测量中,我国现行采用的是_1980_国家大地坐标系,_1985_高程基准系。39设我国某点的统一坐标为y=21563400m,其自然坐标为_63400m_。40确定地面点位的测高差、_测距_和_测角_三项基本工作。41GPS采用_WGS-84 _坐标系。42大比例尺地形图大多采用_矩形_分幅法,采用图幅_西南角纵横坐标_编号。43、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是 测高程 、 测角度、 测距离 。44、我国目前采用 1980 坐标系和 1985 高程基准。45、通常情况,距离用 相对中误差 表示其精度,角度用 中误差 表示其精度 。AOO天顶铅垂线水平线BCD46、如下图,OA 方向与OB方向的水平夹角等于 0 ,水平角AOD与水平角BOC的关系如何? 相等。47、若地面点位采用地理坐标系表示,应为 经度 、 纬度 和绝对高程。48、某直线的方位角553042,则该直线的反方位角为 2353042 。49、经纬仪包括基座、 _水平度盘_和_照准部_。50、在同一幅图内,等高线密集表示_地势陡_,等高线稀疏表示_地势平坦_。51、点位的测设方法有 直角坐标法 、 极坐标法 、 角度交会 和 距离交会 。52测量计算的基准面是参考椭球面。53为了使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恒大于零,将轴自中央子午线西移500km。54望远镜产生视差的原因是物像没有准确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55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4测回,第3测回零方向的水平度盘读数应配置为90左右。56用钢尺在平坦地面上丈量AB、CD两段距离,AB往测为476.4m,返测为476.3m;CD往测为126.33m,返测为126.3m,则AB比CD丈量精度要高。57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中误差、相对误差、极限误差。58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其反方位角为 3032059GPS定位根据待定点位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静态定位、动态定位。60等高线应与山脊线及山谷线垂直。61地形图的分幅方法有 梯形分幅 和 矩形分幅 。62圆曲线的主点包括 直圆点(或ZY) 、曲中点(或QZ)和圆直点(或YZ)。63在12000地形图上,量得某直线的图上距离为18.17cm,则实地长度为363.4m。13、在平面坐标系统中,我国现在采用1980 国家大地坐标系统。二、 选择题1、 水准仪的( C )应平行于仪器竖轴。A 视准轴B十字丝横丝C圆水准器轴D 管水准器轴2、 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a=2.713m,前尺B的读数为b=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D )m。A.13.688B.16.312C.16.401D.17.7133、 水准测量中,调节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的目的是使( B )。A 视准轴水平B 竖轴铅垂C 十字丝横丝水平D A,B,C都不是4、 光学经纬仪水平盘与读数指标的关系是( C )A 水平盘随照准部转动,读数指标不动B 水平盘与读数指标都随照准部转动C 水平盘不动,读数指标随照准部转动D水平盘与读数指标都不随照准部转动5、 电子经纬仪或全站仪角度操作界面中字母HL代表什么意思(B)。A 照准部顺时针旋转,水平盘读数增大B照准部顺时针旋转,水平盘读数减小C照准部顺时针旋转,水平盘读数不变 D不知道6、 在11000的地形图上,量得AB两点间的高差为0.586m,平距为5.86cm;则A,B两点连线的坡度为( C )。A 4%B 2%C 1%D 3%7、 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一般方法是(A )。A.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B.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C.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8、 普通水准尺的最小分划为1cm,估读水准尺mm位的误差属于( A )。A 偶然误差B 系统误差C 可能是偶然误差也可能是系统误差D 既不是偶然误差也不是系统误差9、 中平测量中,转点的高程等于( A )。A 视线高程-前视读数B 视线高程+后视读数C 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D 视线高程-前视点高程10、 下面那种说法是错误的( A )。A 等高线在任何地方都不会相交B 等高线一定是闭和的连续曲线C 同一等高线上的点的高程相等D 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11、地面两点间的绝对高程之差和相对高程之差( )不相等的相等的不能比较的不能确定12、水准测量中A点的后视读数a小于B点前视读数b时,测A点和B点高程的关系是( )HAHBHA0,0时,0,方向位于第一象限,=;0时,0,方向位于第二象限,=+180;0,0,方向位于第三象限,=+180;0,0时,0,方向位于第四象限,=+360。5、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它图幅内闭合。 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 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6、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每站观测顺序是什么?照准后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后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前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照准前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上述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后前前”。7、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计算方位角闭合差,时,反号平均分配;推算导线边的方位角,计算导线边的坐标增量,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计算全长相对闭合差,式中为导线各边长之和,如果,按边长比例分配,。计算改正后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推算未知点的平面坐标。8、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水准仪视准轴不平行于管水准器轴之差称为角,当每站的前后视距相等时,角对前后视读数的影响大小相等,符号相同,计算高差时可以抵消。9、视差是如何产生的?消除视差的步骤?物像没有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望远镜照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照准目标,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10、路线中线测量的任务是什么?其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将路线设计中心线测设到实地,测设中线交点、转点、量距和钉桩、测量转点上的转角、测设曲线等。11、简要说明布设测量控制网应遵循的原则。测量规范规定,测量控制网应由高级向低级分级布设。如平面三角控制网是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5、10和图根网的级别布设,城市导线网是在国家一等、二等、三等或四等控制网下按一级、二级、三级和图根网的级别布设。一等网的精度最高,图根网的精度最低。控制网的等级越高,网点之间的距离就越大、点的密度也越稀、控制的范围就越大;控制网的等级越低,网点之间的距离就越小、点的密度也越密、控制的范围就越小。控制测量是先布设能控制大范围的高级网,再逐级布设次级网加密,通常称这种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为“从整体到局部”。因此测量工作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12、 水平角与竖直角的取值范围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不同?水平角是测站与地面任意两点连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360。竖直角是视线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仰角的取值范围为090,俯角的取值范围为0-90。13、相位测距原理?将发射光波的光强调制成正弦波,通过测量正弦光波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相位移来解算距离。14、脉冲测距原理?将发射光波的光强调制成一定频率的尖脉冲,通过测量发射的尖脉冲在待测距离上往返传播的时间来计算距离。15、相位光电测距仪为何要采用两个以上的调制频率?相位式光电测距仪使用相位计测量相位移,它将测距仪发射镜发射的正弦波与接收镜接收到的、传播了2距离后的正弦波进行相位比较,测出不足一个周期的小数。相位计测不出整周数,这就使相位式光电测距方程式产生多值解,只有当待测距离小于测尺长度时(此时=0)才能确定距离值。为了解决多值解问题,需要在相位式光电测距仪中设置至少两把测尺,使用各测尺分别测距,然后组合测距结果来解决距离的多值解问题。16、等高线有何特征?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如果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它图幅内闭合; 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 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在同一幅地形图内,基本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17、说明测量高斯平面坐标系与数学笛卡尔坐标系的区别。数学笛卡尔坐标系是定义横轴为轴,纵轴为轴,象限则按逆时针方向编号;高斯平面坐标系的纵轴为轴,横轴为轴,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这样就可以将数学上定义的各类三角函数在高斯平面坐标系中直接应用,不需做任何变更。四、 计算题1、将图中的水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A、B两点为已知高程点HA=53.456m,HB=55.080m,计算并调整高差闭合差,最后求出各点高程。(6分)测站测点水准尺读数实测高差/m高差改正数/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后视(a)前视(b)BMA11.3221.764-0.442-1-0.44323.45623.013121.4111.1670.244-10.24323.256231.5030.8400.663-20.66123.9173BMB1.7810.6161.165-21.16325.080计算检核6.0174.3871.632、计算表中水平角观测数据。(4分)测 站竖盘位置目标水平盘读数 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角值 各测回平均角值 I测回O左A00624108 06 18108 06 36108 06 40B1081242右A1800700108 06 54B2881254II测回O左A901000108 06 42108 06 45B1981642右A2700948108 06 48B1816363、已知1891501,4065.847m,3135.365m,坐标推算路线为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1323812,2811636,水平距离分别为323.754m,198.715m,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12分)答案: 4、 根据下图完成以下问题:(8分)根据等高线按比例内插法求出A、C两点的高程。用图解法求定A、B两点的坐标。求定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求定AB连线的坐标方位角。答案:(1)A点高程为148米,C点高程为163.4米(2)A点坐标约为(1020,525)m,B点坐标约为(1146,670)m(3)AB的距离为图上距离乘以比例尺的分母(4)可以用量角器量出,也可以用坐标反算。1、5有一闭合等外水准路线,其观测成果列于表中,由已知点BM的高程计算1、2、3的高程。 (6分)点号距离(km)观测高差高差的正数(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BMA0.8+1.224-5+1.21949.631(已知)11.1-0.363-7-0.37050.85021.2+0.714-7+0.70750.48030.9-0.108-5-0.11351.187BMB4+1.467-24+1.44351.074(已知)6一个角度的观测值如图,请绘表进行记录,计算一测回的角值,并判断,盘左、盘右差是否超限,(限差为:J6 40) (4分)测站盘位目标水平度盘读 数水 平 角备注半测回值测回值O左A331 38 42100 15 30100 15 39 盘左:3313842盘右:1513836A 盘左:715412O 盘右:2515424 B71 54 12右A151 38 36100 15 48B251 54 24ABCD3、7如图所示,已知,观测值如下:A ,B , C ,D 。 (共10分)求闭合差(2分);分配闭合差后的角值(2分);求(6分)答案:测-理=-52或理-测=52 893636;893403;730003;1074918 BC=3141003;DC=2710065、8设A、B为已知点,其坐标为XA=27354.48m、YA=37654.32m、XB=27468.48m、YB=37540.32m、P为待设点,其设计坐标为XP=27254.48m、YP=37754.32m,计算以A为极点的放样数据。测设数据;(4分)测设距离D (2分);测设步骤(4分)参考答案:DAP=141.42 m,BAP=180 (4分) 测设步骤 (6分) 1) 仪器安置在A点,瞄准B方向,测设180度得AP方向 2) 在该方向上测设出距离141.42m.9我国境内某点的高斯横坐标=27365759.13m,则该点坐标属于3还是6,代号是多少?离中央子午线是多少?该点位于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哪一边?(4分)答案: 3带坐标,带号为 27 ,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87,横坐标的实际值为-134240.87m,该点位于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以西。10整理下表中附合水准测量成果,计算各点高程,并进行计算检核。(6分)测点 标尺读数高差(m) 高差改正数(mm) 改正后高差0.576(m)高程(m)后视前视A1825-0.1400.3300.2460.580-4-4-4-40.326-0.1440.24220.00011546124520.57621764130020.81831400143421.144B1540 21.000 653555191.016-161.00计算检核=1.016-(21.00-20.00)=16mm 容=21mmVi=-16/4=-4mm12ABCD11如图所示,已知,观测左角值如下:B ,1 , 2 ,D 。 (共10分)求闭合差(4分);分配闭合差后的角值(2分);求(4分)答案:测-理=60或理-测=60 2392945;1474415;2144945;1894115 1B=2842945;12=7214005、12设M、N为已知点,其坐标为XM=27354.48m、YM=37654.32m、XN=27468.48m、YN=37540.32m、Q为待设点,其设计坐标为XQ=27254.48m、YQ=37754.32m,计算以M为极点的放样数据。测设数据;(4分)测设距离D (2分);测设步骤(4分)答案:1)、D=141.4m =1800000 2)、在M点安置仪器,按盘左盘右取中的方法测设1800000角度;在此方向上测设141.4m距离 113、若我国某处地面点P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为:x=3102467.28m,y=22792538.69m。问:(1)该坐标值是按几度带投影计算求得。(1分)(2)P点位于第几带?其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多少?P点在该带中央子午线的哪一侧?(3分)6度带;22带;129度;东侧14完成下列竖直角观测手簿的计算,全部计算均在表格中完成。(4分)测站目标竖盘位置竖盘读( )半测回竖直角( )指标差()一测回竖直角()备注AB左81 18 428 41 1868 41 24 270180900盘左计算公式a左=90-La右=R-270右278 41 308 41 30C左124 03 30-34 03 3012-34 03 18右235 56 54-34 03 0615如图所示,已知水准点的高程为33.012m,1、2、3点为待定高程点,水准测量观测的各段高差及路线长度标注在图中,试计算各点高程。要求在下列表格中计算。(8分)计算题13点号L(km)h(m)V(mm)h+V(m)H(m)A33.0120.4-1.4240.008-1.416131.5690.3+2.3760.006+2.382233.9780.5+2.3850.009+2.394336.3720.3-3.3660.006-3.360A33.0121.5-0.0290.0290.000辅助计算(mm)=36.7mmAB1216已知891201,3065.347m,2135.265m,坐标推算路线为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323012,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123.704m,98.506m,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10分)【解】1) 推算坐标方位角891201-323012+180=23641492364149-2610616+180=15535332) 计算坐标增量123.704cos2364149=-67.922m,123.704sin2364149=-103.389m。98.506cos1553533=-89.702m,98.506sin1553533=40.705m。3) 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3065.347-67.922=2997.425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