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山水神韵自读文本游褒禅山记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docx_第1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山水神韵自读文本游褒禅山记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docx_第2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山水神韵自读文本游褒禅山记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docx_第3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山水神韵自读文本游褒禅山记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docx_第4页
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山水神韵自读文本游褒禅山记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读文本 游褒禅山记基础巩固层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21680029】A其孰能讥之乎 孰:谁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辅助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错误D何可胜道也哉 胜:尽,完全【解析】C项,谬:使错,弄错。【答案】C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B项,得,均为“心得,收获”;A项,观,前者是“景象”,后者是“观察”;C项,以,都是连词,前者是“因为”,后者相当于“而”;D项,之,前者为代词,他;后者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答案】B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与例句词类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21680030】例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B火尚足以明也C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D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解析】C项,与例句同为名词活用作动词。A、B两项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D项是动词活用作名词。【答案】C4下列句子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此余之所得也所谓“前洞”也遂与之俱出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B/C/ D/【解析】省略句,“有碑仆(于)道”,“(余)遂与之俱出”,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答案】B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8题。石门亭记王安石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安石,使记其作亭之意。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灭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仁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令:让,叫B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悉:全部,都C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相:互相D人之否也敢自逸否:穷而不达,即不得志【解析】A项,令:县令。【答案】A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导学号:21680031】A.B.C.D.【解析】D项,“以”均为表目的的连词,用来。A项,代词,它/助词,的。B项,语气副词,表疑问/代词,自己。C项,连词,表并列,可不译/连词,表顺承,可不译。【答案】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21680032】A第一段作者先交代了石门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写“记”的缘起。此段文字简约明快,为下文的议论张本。B全文围绕“作亭之意”展开,先用五个排比设问,然后逐个回答,每点都归之为“仁”字,其推理之严谨,分析之透辟,行文之游刃有余,令人叹服。C俗语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作者心目中,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都是“仁”的体现。D宋代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思想内涵与本文中的“而忧者必在天下”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解析】C项,“玩水”不是“仁”的体现,“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不能得出“是仁的体现”的结论。【答案】C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译文:_(2)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译文:_【答案】(1)政令没有大小的区别,不施用道德教化,那么老百姓就不会被教化,不会顺从统治。(2)建造亭子的意图,是这样的呢?还是不是这样的呢?【参考译文】石门亭位于距青田县城若干里的地方,是县令朱君建造的。石门是山的名字,它是一座名山,古人都在山石上刻写下自己观赏游览的感喟心得,留置在山里,那些刻写下字迹的山石相对而立。朱君来了以后建了亭子,把从古至今的石刻全搜集起来,将它们立在亭子里,并且把这一切写在信里,寄给自己的外甥女婿王安石,让他写一篇文章,记下自己建造此亭的用意。之所以建造这座亭子,只是因为它是一座好山吗?只是因为它适于观赏游览放眼眺望吗?大概也是在这里能体察问询民间的疾病忧患吧?大概也是可以独自一人在这里休闲放松吧?或许是怜惜那些刻有字迹的山石没有防护保障,遭暴晒,字迹剥离,或者倒伏,甚至消损泯灭吧?人们对外物的喜好厌恶必定按照类别区分。广博高大草木茂美,自然万物依附着它来生存,却不把它当作自己莫大功劳的,就是山。爱好山,是仁的体现。离开城郊来到田野,攀上高处向远处眺望,从中一定会生发感慨的。尚书中不是记载吗:“从荒原中发现谦恭。”诗经里不是写道:“驾着车辆出行远游,可以疏泄我的忧怨。”遍察自己而没有什么值得忧怨的,值得忧怨的一定在整个天下,为天下忧患就是仁的表现。人不得志能够自我释放吗?到了这种地步就是遇到深山幽谷的草民,与他们接触交谈,来访求他们的疾苦忧患,难道还会有无法沟通、不清不明的情况吗?访求民众的疾苦忧患,也就是仁的体现。政令没有大小的区别,不施用道德教化,那么老百姓就不会被教化,不会顺从统治。民众教化服从,这样以后才可以没有诉讼。民众做不到没有诉讼,你能让他们休闲养息、不惹是生非、优哉游哉地嬉戏欢乐吗?自古至今的民众,那些刻石幸而存在,那些刻文确实很好,这样一来,那些人的大名同刻石一道都会传扬下去并且永远不会朽没,成就了仁的名分而没有剥夺自己的意愿,也是仁的体现。建造亭子的意图,是这样的呢?还是不是这样的呢?语言运用层9在游褒禅山记一文中作者在游山洞时因盲目听信别人的话而半途而废。下面这则题为螃蟹的责备的寓言,也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请你认真阅读下面这则寓言,然后概括这则寓言蕴含的哲理。最少写出两条。【导学号:21680033】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又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_【解析】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螃蟹和青蛙任意一个角度去概括。只要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答案】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10把下面一组句子整合成一个长单句,可以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导学号:21680034】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当时他34岁,刚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写成此篇游记,并抒发自己的感想。_【解析】短句变长句时,先确定句子的主干,然后把其他内容作为枝叶有序地填入句子中。【答案】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他34岁刚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后,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褒禅山后,为抒发自己的感想而写成的一篇重要游记。11渔民在夜间先用灯光诱集趋光性鱼类,然后围捕,称“光诱围网捕捞”。这种科学的捕鱼方法,渔获量高。有些渔民运用这种方法,拿网眼极小的密网围捕,连筷子粗细的、硬币大小的幼鱼,都统统捞了上来。用密网进行光诱围捕,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表达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50字左右)【导学号:21680035】_【解析】本题属于语言运用中的现象评价题,即通过对材料中的某种社会生活现象发表观点来考查考生的价值观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对“光诱围网捕捞”这一现象,可以有很多种观点,可以对“光诱围捕”这一科学方法进行辩证分析,指出它的利弊,引导人们科学合理捕鱼;可以抨击“光诱围网捕捞”这种做法,指出这种做法的危害是过度捕捞,破坏生态平衡;可以由此生发开去谈科学技术的运用问题;等等。【答案】(示例1)这种“密网光诱围捕”的做法是违背科学精神的。科学技术是一柄双刃剑,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其结果大相径庭。“光诱围捕”原本是提高渔获量的科学方法,但由于利益的驱动,一切“向钱看”,使用“密网”围捕,将会使我们的渔业资源受到毁灭性的破坏。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