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件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ppt_第1页
高中数学课件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ppt_第2页
高中数学课件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ppt_第3页
高中数学课件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ppt_第4页
高中数学课件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两点间的距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3.3.1 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3.3.2 两点间的距离,1.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 2.探求并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几何元素及代数表示,Ax0+By0+C=0,2.两条直线的交点问题,无解,相交,重合,平行,3.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条件:两点P1(x1,y1),P2(x2,y2). (2)结论:|P1P2|=_. (3)特别地,原点O(0,0)与任一点P(x,y)的距离|OP|=_.,1.“判一判”理清知识的疑惑点(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两条直线A1x+B1y+C1=0与A2x+B2y+C2=0的交点坐标就是方程 组 的实数解.( ) (2)若方程组 无解,则两直线没有交点,两 直线平行.( ),(3)直线x=2与y=3没有交点.( ) (4)平面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均可使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提示:(1)正确.根据直线交点坐标的含义.故此说法是正确的. (2)正确.方程组无解,两直线没有交点,两直线平行.故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3)错误.直线x=2与y=3交点为(2,3).故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4)正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适用于平面内的任意两点求距离. 答案:(1) (2) (3) (4),2.“练一练”尝试知识的应用点(请把正确的答案写在横线 上). (1)直线x-y=0与直线x+y+2=0的交点坐标是 . (2)直线y=x+2与直线y=-x+2a的交点在x轴上,则a= . (3)A(a,2a),B(1,2)两点的距离为 ,则a= .,【解析】(1)解方程组 所以交点坐标为(-1,-1). 答案:(-1,-1) (2)解方程组 由题意得a+1=0,所以a=-1. 答案:-1 (3)由 得a=0或a=2. 答案:0或2,一、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探究:根据方程组 的解与两条直线交点的 关系,思考下列问题.,(1)思考如何解这个方程组? 提示:采用消元的方法来解方程组 B2-B1得(A1B2-A2B1)x=B1C2-B2C1, 当A1B2-A2B10时,方程组有唯一解 当A1B2-A2B1=0,且B1C2-B2C10,方程组无解; 当A1B2-A2B1=0,且B1C2-B2C1=0,方程组有无数多解.,(2)为什么说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求这两个直线方程的公共解? 提示:两条直线相交,交点一定同时在这两条直线上,交点坐标是这两个方程组成的方程组的唯一解;反之,如果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只有一个解,那么以这个解为坐标的点,必是直线l1和l2的交点.因此求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就是求这两个直线方程的公共解.,【探究提升】1.对求两条直线交点坐标的两点说明 (1)求解直线的交点坐标时,要注意无解和有无数多解的特殊情况,它们分别对应直线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 (2)若探讨直线的位置关系,最后要把解的情况还原为几何问题即直线的位置关系.,2.方程组的解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联系 (1)若已知两条直线的方程,可通过解方程组利用方程组解的个数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若方程组有唯一解,两直线相交;方程组有无穷多解,两直线重合;方程组无解,两直线平行.,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探究1: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P1(x1,y1),P2(x2,y2),结合图形探究下列问题:,(1)过P1,P2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为M1(x1,0), M2(x2,0),N1(0,y1),N2(0,y2),直线P1N1与P2M2相交于点Q,|P1Q|, |QP2|分别是多少? 提示:因为|P1Q|=|M1M2|,|QP2|=|N1N2|, 所以|P1Q|=|x2-x1|,|QP2|=|y2-y1|.,(2)如何推导出公式|P1P2|= 的? 提示:在构造的直角P1QP2中,利用勾股定理,得到 |P1P2|2=|P1Q|2+|QP2|2,由此得到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P1P2|= .,探究2:观察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1P2|= (其中P1(x1,y1),P2(x2,y2),并思考下列问题: (1)公式中x1与x2,y1与y2的顺序是否可以互换? 提示:因为公式中含有的是(x2-x1)2与(y2-y1)2的和,故可以交 换顺序.,(2)式子 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提示: 式子=表示平面上的点(x,y) 到原点的距离. (3)当P1P2垂直于坐标轴时,公式的形式是怎样的? 提示:当P1P2垂直于y轴时,|P1P2|=|x1-x2|;当P1P2垂直于x轴 时,|P1P2|=|y1-y2|.,【拓展延伸】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的几何意义研究函数的值 域 对平面上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直接运用,要注意公式的形式,关 于两条线段的和最小或差的绝对值最大问题,如果直接代入两 点间距离公式,由于有两个根式,所以求解非常烦琐,故经常采 用对称方法转化后,再由两点间距离求解. 例如:求函数 的值域.,【解析】原式可变形为 它表示动点P(x,0)到 的距离之差,,如图所示: 即y=PA-PB,由于|PA-PB|AB=1, 所以|y|1,即-1y1,所以函数的值域为(-1,1).,【探究提升】对两点间距离公式的两点说明 (1)求两点间的距离时,可直接把坐标代入相应公式,需注意公式中被开方数是横坐标差的平方与纵坐标差的平方和,切不可把横纵坐标混用. (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除求距离外,还可以求参数的值,求解时直接利用题设建立参数的方程,然后求解得参数值便可.,类型 一 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 通过解答下列与求两条直线交点问题有关的题目,试总结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问题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2013烟台高一检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三条直线2x+y-5=0,x-y-1=0和ax+y-3=0相交于一点,则实数a的值为 . 2.已知直线l1:nx-y=n-1,l2:ny-x=2n.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出交点坐标.,【解题指南】1.可先求直线2x+y-5=0与x-y-1=0的交点坐标,然后将该交点坐标代入直线方程ax+y-3=0即可求出a的值. 2.对方程组进行消元,根据情况分类讨论.,【解析】1.解方程组 将x=2,y=1代入ax+y-3=0,得2a+1-3=0,解得a=1. 答案:1,2.解方程组 消去y得(n2-1)x=n2+n. 当n=1时,方程组无解,所以两直线无公共点,l1l2. 当n=-1时,方程组有无数解,所以两直线有无数个公共点,l1与 l2重合.当n1且n-1时,方程组有唯一解,得到 l1与l2相交.所以当n=1时,l1l2;当n=-1时,l1与l2重合; 当n1且n-1时,l1与l2相交,交点是,【技法点拨】求两直线的交点坐标问题的策略及注意事项 (1)策略:解方程的重要思想就是消元,先消去一个变量,代入任意一个方程能解出另一个变量的值. 最后把方程解的情况还原为直线的位置关系. (2)注意事项:解题过程中注意对其中参数进行分类讨论.,【变式训练】已知直线l1:Ax+3y+C=0,l2:2x-3y+4=0,若l1,l2的交点在y轴上,则C的值为( ) A.4 B.-4 C.4或-4 D.与A的取值有关,【解析】选B.由 因为直线l1,l2的交点在y轴上,所以 即C=-4.,类型 二 过定点的直线系方程 尝试完成下列题目,试归纳含有一个参数的直线方程过定 点问题的解法技巧. 1.(2013重庆高一检测)对任意实数m,直线(m-1)x+2my+6=0 必经过的定点是( ) A.(1,0) B.(0,-3) C.(6,-3) D.,2.设直线l1:x-3y+4=0和l2:2x+y+5=0的交点为P,则过点P和原点的直线方程为( ) A.19x-9y=0 B.9x+19y=0 C.19x-3y=0 D.3x+19y=0 3.若p,q满足p-2q=1,直线px+3y+q=0必过一个定点,该定点坐标为 .,【解题指南】1.整理为A1x+B1y+C1+(A2x+B2y+C2)=0的形式,解方程组得定点坐标. 2.利用交点坐标或者用过定点的直线系方程求解即可. 3.化成关于一个参数的方程,再求定点.,【解析】1.选C.直线方程(m-1)x+2my+6=0可化为: -x+6+m(2y+x)=0.因此,该直线恒过直线-x+6=0与x+2y=0的交 点. 由 故选C.,2.选D.方法一:求交点 又O(0,0), 写出方程为3x+19y=0. 方法二:过两直线l1:x-3y+4=0及l2:2x+y+5=0的交点的直线 系方程可以写为x-3y+4+(2x+y+5)=0(不包括直线l2),把 O(0,0)代入过P点的直线系方程x-3y+4+(2x+y+5)=0,得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x-3y+4- (2x+y+5)=0,即 3x+19y=0.,3.因为p=2q+1代入整理:(2x+1)q+3y+x=0对q为一切实数恒成 立,即2x+1=0,且3y+x=0,所以x= 答案:,【互动探究】本题2条件不变,求过点P和点(1,1)的直线方 程,结果如何? 【解析】设过P点的直线方程为x-3y+4+(2x+y+5)=0,把 点(1,1)代入,解得 ,故所求方程为: 即2x-13y+11=0.,【技法点拨】含有一个参数的直线方程过定点问题的三种解 法 (1)若含有一个参数的二元一次方程能整理为A1x+B1y+C1+ (A2x+B2y+C2)=0,其中是参数,则说明了它表示的直线必过 定点,其定点可由方程组 解得. (2)若整理成y-y0=k(x-x0)的形式,则表示的所有直线必过定 点(x0,y0). (3)因方程对参数的任意取值,所得直线都过定点,所以可取参 数的两个特殊值,解方程组可得定点坐标.,【拓展延伸】常见的直线系 (1)与直线L:Ax+By+C=0平行的直线系方程为:Ax+By+m=0(其中mC,m为待定系数). (2)与直线L:Ax+By+C=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为:Bx-Ay+m=0(m为待定系数). (3)过定点P(x0,y0)的直线系方程为:A(x-x0)+B(y-y0)=0.,(4)若直线l1:A1x+B1y+C1=0与直线l2:A2x+B2y+C2=0相交于M(x0,y0),则方程A1x+B1y+C1+(A2x+B2y+C2)=0(R)表示过l1与l2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但不包括直线l2),其中为待定系数.,类型 三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试着解答下列与两点间距离有关的题目,并总结两点间距离的求法. 1.已知A(2,1),B(-1,b),|AB|=5,则b的值为( ) A.-3 B.3 C.-3或5 D.-1或-3 2.若等腰三角形ABC的顶点A是(3,0),底边BC的长为4,BC边的中点为D(5,4),求等腰ABC的腰长.,【解题指南】1.直接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即可求出b的值. 2.先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等腰三角形的高AD,然后借助勾股定理求腰长.,【解析】1.选C.因为|AB|= 所以9+(b-1)2=25, 所以b=5或b=-3. 2.因为|AD| 在RtABD中,由勾股定理得 |AB|= 所以等腰ABC的腰长为 .,【技法点拨】 1.两点间距离的求法 (1)当直线和坐标轴垂直时,可以用两点间距离公式的特殊形式,如A(x,y1),B(x,y2),则|AB|=|y1-y2|. (2)两点间距离公式对任意两点都成立,解题过程中注意恰当设点,确定两点坐标即可代入公式求距离. 2.利用两点间距离求参数的方法 已知距离求参数是最常见的距离公式的应用,一般是通过距离公式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参数.,【变式训练】已知A(2,2),B(5,-2),点P在x轴上且|PA|=|PB|, 试求|AB|+|PA|的值. 【解析】设P(x,0),依题意有 故x= ,所以P( ,0). 所以|AB|+|PA|=,【拓展类型】两点间距离公式在几何证明中的应用 尝试解答下列与两点间距离公式证明几何问题有关的题目,总结用解析法证明几何问题的三个步骤. 1.ABD和BCE是在直线AC同侧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用解析法证明:AE=CD. 2.证明平行四边形四条边的平方和等于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解题指南】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个点的坐标,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即可.,【解析】1.如图所示,以B为坐标原点,取AC所在的直线为x 轴,以垂直于AC且经过B点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ABD和BCE的边长分别为a和c, 则,则 所以AE=CD.,2.已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求证:AB2+BC2+CD2+AD2=AC2+BD2. 证明:如图,以顶点A为坐标原点,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垂直于AB且过A点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有A(0,0).,令B(a,0),D(b,c),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点C的坐标为(a+b,c).因为AB2=a2,CD2=a2,AD2=b2+c2,BC2=b2+c2, AC2=(a+b)2+c2,BD2=(b-a)2+c2, 所以AB2+CD2+AD2+BC2=2(a2+b2+c2), AC2+BD2=2(a2+b2+c2). 所以AB2+CD2+AD2+BC2=AC2+BD2. 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