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学院06级旅游管理野外实习报告.doc_第1页
惠州学院06级旅游管理野外实习报告.doc_第2页
惠州学院06级旅游管理野外实习报告.doc_第3页
惠州学院06级旅游管理野外实习报告.doc_第4页
惠州学院06级旅游管理野外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惠州学院06级旅游管理野外实习报告行程:昆明(石林)西双版纳(傣族风情园、热带雨林谷、风情园、花卉园、野象谷、勐泐大佛寺)昆明大理(大理古城、洱海)丽江(丽江古城、虎跳峡、玉龙雪山、白水河、东巴谷、玉柱擎天、黑龙潭、束河古镇、新华民族村)昆明(佳盟花卉市场)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4月5号我们终于出发,地点云南,一个我们向往已久的地方!当我们踏上火车的瞬间是多么的兴奋与紧张,14天的七彩云南之旅就要开始了,怀着这样的心情,20多个钟头的火车之旅竟也不觉得累,在火车上,我们聊天、下起、打扑克玩得不亦乐乎。云南是人们脑海中五彩斑斓的想象,然而当亲临这片宝地时,却发现这里的一切又都归于纯净、质朴,走进云南,你就走进了彝族的贝玛文化、傣族的贝页文化、大理的白族文化、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走进汇集了神话、歌舞、绘画、古乐的民俗风情。云南简称:滇,位置: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西部、西南部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是面向南亚和东南亚的大门。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4514万,民族:共有26个民族,这里聚居着彝、白、哈尼、傣、傈僳、纳西、瑶、景颇、布依、水、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据李京云南通志记载:元狩(汉代)间,彩云见南中,云南名始此。昆明,云南省省会,具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昆明作为一座中国西南地区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也为昆明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也是中国最优秀的旅游城市之一。由于世博会的举办,提高了昆明在世界上的知名度。西双版纳是国家44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著300多万亩自然保护区,其中70万亩是保护完好的大原始森林,森林占全州总面积近60%, 到处青山绿水,郁郁葱葱,以其美丽和富饶闻名遐迩。 西双版纳还盛产橡胶,是全国第二大胶区、橡胶单产居全国之首,另外还盛产大米、多种热带水果和砂仁等珍贵药材,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 “动物王国”、“绿色王国”、“南药王国”。 大理最烂漫的是风花雪月,风:下关风。是因为苍山十九峰太高,挡住了东西两面的空气对流,而苍山斜阳峰和哀劳山脉的者摩山之间的下关天生桥峡谷仅为下关空气对流的出口,所以下关的风特别大。花:上关花又称木莲花。雪:苍山雪。月:洱海月,每到农历八月十五日的中秋节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边的白族人家都要将木船划到洱海中,欣赏相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云彩、月亮和海水相应在一起,形成一幅优美的图画。在白族的服饰上也可以找到风花雪月,你不妨可以找找看。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丽江历史悠久,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的足迹,是我国古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丽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交通贸易大动脉南方“丝绸之路”和由西藏入境的“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两条古道既是中原至东南亚的南来北往的贸易通道,又是沟通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传送渠道。野外实习报告 2009年3月30号-4月3号,我系老师带领我们同学进行了为期5天的野外实习.通过本次实践,我了解了实习地区自然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湖泊,植被,半岛,地貌等)的成因,特点和开发利用;了解了实习地区人文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民俗,居住,文化等)的成因,特点和开发利用;了解了基本的旅游基础设施及导游工作的一般程序,工作要求和工作技能.具体实习情况如下:一.实习情况的一般介绍1.第一天(3.30)早上7:30从镇江高专校门口出发,上沪宁高速到达无锡鼋头渚.到达时间约9:30.先在陆地上进行观赏.观赏内容有:赏樱花,看灯塔(为纪念锡湖而造),看徐霞客像,藕花深处(取自纳兰性德的诗),鼋渚春涛,无锡旅游口号纪念石-无锡充满温情和水(新的旅游口号是无锡是个好地方).之后,我们坐游船,到了太湖仙岛,领略了太湖风光.三年前,由于保护不当,太湖爆发了蓝藻,整片水域都弥漫着异味.无锡人民的生活用水受到了严重的考验.之后,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太湖又恢复到了之前的状态.我们参观了月老祠,上了天街,跨过了银河.来到的道教文化胜地的老子像前,看到了古人智慧高超的体现-摩崖石刻,再次领略到了太湖的风光.游鼋头渚的时间很短暂,觉得还没有完全领略到.之后开车通过太湖大道去了无锡皮革城,这是华东线上最大的一个皮革城.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购物点,里面的皮包,箱包等应有尽有.之后我们又开车走沪宁高速到了苏州.这就是第一天的行程.2.第二天(3.31)早上8:00从宾馆出发,前往我国四大名园之一的拙政园.在前往的路上,导游向我们简单的介绍了苏州的历史,苏州的护城河及拙政园位于苏州的古城区.精简而概括的介绍使我们对苏州有了和直观的印象.进入拙政园,就闻到了古朴的气息.拙政园初为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住宅,元朝时为大弘(宏)寺。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音:y,卖)蔬,以供朝夕之膳(馈)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取园名。暗喻自己把浇园种菜作为自己(拙者)的“政”事.主要景点有兰雪堂,远山堂,倚玉轩,廊桥小飞虹,三十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等.之后我们去了主题乐园-苏州乐园.里面有很多惊险的项目:过山车,太空历险,旋转飞人等.之后,我们开车去了上海.这就是第二天的行程.3.第三天(4.1)早上7:30从宾馆出发,前往金茂大厦.金茂大厦共88层,高420.5米,单体建筑面积达29万平方米,是中国传统建筑风格与世界高新技术的完美结合。全国首批4A旅游景点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面积为1520平方米,高度340.1米,是目前国内最高最大的观光厅,荣膺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两台每秒运行9.1米的垂直升降电梯,一次可乘载33位旅客,只需45秒钟可将游客从地下一层直送88层。登高远眺,大上海的景观尽收眼底,浦江两岸高楼林立,黄浦江上百舸争流,您可亲身体验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赏完外景,您还可以从上往下观赏世界举世无双的酒店中庭,它直径27米,28道环廊扶手在霓虹灯的照射下,金光闪闪。一道道环廊如同一排排画廊,美不胜收。此情此景,无不激动人心,您会不由自主地拿起照相机留下永恒的纪念。金茂大厦无与伦比的酒店中庭被建筑师、科学家、文学家誉为“共享空间”、“金色的年轮”、“时空隧道”。之后我们去了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的外滩.外滩又名中山东一路,全长约15公里。东面西临黄浦江,西面为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中西合壁式等52幢风格各异的大楼.黄浦江是流经上海市区最大的河流,黄浦江源头坐落在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内。由于黄浦江通江接海,受到潮汐影响,平均每天两次有明显的涨潮和退潮现象,一天内的水位落差可达4米以上.之后我们开车去了杭州的清河坊,里面有很多具有杭州传统特色的小饰品,小吃.这就是第三天的行程.4.第四天(4.2)早上8:00从宾馆出发,前往西湖.我们先到了花港观鱼.花港观鱼公园位于苏堤南段南湖之间的一块半岛上。南宋时,内侍官允升曾在离这里不远的花家山下结庐建私家花园,园中花木扶疏,引水入池,蓄养五色鱼以供观赏怡情,渐成游人杂沓频频光顾之地,时称卢园,又以地近花家山而名以花港。宫廷画师创作西湖十景组画时,将它列入其中。清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皇帝玄烨驾临西湖,照例题书花港观鱼景目,用石建碑于鱼池畔。后来乾隆下江南游西湖时,又有诗作题刻于碑阴,诗中有句云:“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位于公园中部偏南处的红鱼池,是全园游赏的中心区域,池岸曲折自然,池中堆土成岛,池上驾设曲桥,倚桥栏俯看,数千尾金鳞红鱼结队往来,泼刺戏水。微风过处,沿池岸花木落英缤纷,飘浮于水面,好一幅“花著鱼身鱼嘬花 ”的动人画图,无人不起羡鱼之情.之后,我们去了三潭印月.三潭印月岛又名小瀛洲,与湖心亭,阮公墩合称为湖上三岛。全岛连水面在内面积约七公顷,南北有曲桥相通,东西以土堤相连桥堤呈“十”字形交叉,将岛上水面一分为四,水面外围是环形堤埂。从空中俯瞰,岛上陆地形如一个特大的“田”字,呈现出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水景称胜的特色,在西湖十景中独具一格,为我国江南水上园林的经典之作.下午,我们去了双溪漂流.我们玩得很开心.在泼水的时候,我好像回到了小时候.坐牛车的时候,我好像回到的田园.之后我们去了临安.以西,在西里湖与小这就是第四天的行程.5.第五天(4.3)早上八点从宾馆出发,前往最后一个景点,有小九寨沟之称的太湖源.我们在龙须壁,太湖源留下了照片.看到了思源廊,它引导我们不断反思,太湖水的重要性.在太湖真正的源头,水很清澈,也很冰凉.用手触摸,感觉跟一般的太湖水是不同的.中午,我们就起程回镇江,结束了为期5天的野外实习.二.对旅游资源的认识1.拙政园拙政园中现有东、中、西三个相对独立的小园.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面积约18.5亩。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另一资料:1/3)。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西为“雪香云蔚亭”,东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的“香洲” (“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从拙政园中园的建筑物名来看,大都与荷花有关。王献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扬荷花,主要是为了表达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区还有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园中之园枇杷园。西部原为“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形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西部主要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三十六鸳鸯馆,是当时园主人宴请宾客和听曲的场所,厅内陈设考究。晴天由室内透过蓝色玻璃窗观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三十六鸳鸯馆的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装饰华丽精美。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与谁同坐轩”乃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故一见匾额,就会想起苏东坡,并立时顿感到这里可欣赏水中之月,可受清风之爽。西部其它建筑还有留听阁、宜两亭、倒影楼、水廊等。东部原称“归田园居”,是因为明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园东部归侍郎王心一而得名。约31亩,因归园早已荒芜,全部为新建,布局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配以山池亭榭,仍保持疏朗明快的风格,主要建筑有兰雪堂、芙蓉榭、天泉亭、缀云峰等,均为移建。拙政园的建筑还有澄观楼、浮翠阁、玲珑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等。拙政园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点是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为中心,楼阁轩榭建在池的周围,其间有漏窗、回廊相连,园内的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代表了明代园林建筑风格。拙政园形成的湖、池、涧等不同的景区,把风景诗、山水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再现于园中,富有诗情画意。淼淼池水以闲适、旷远、雅逸和平静氛围见长,曲岸湾头,来去无尽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胜;通过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空,岛屿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园林建筑各具神韵。整个园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产生不同的艺术情趣,如春日繁花丽日,夏日蕉廊,秋日红蓼芦塘,冬日梅影雪月,无不四时宜人,创造出处处有情,面面生诗,含蓄曲折,余味无尽,不愧为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母”。该园为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2.太湖源太湖源坐落于杭州临安天目山南麓的太湖源镇,该镇因景点而获名,又因景点而扬名。太湖源为峡谷地形,十里长谷龙须峡是主景点。峡谷内绝壁夹峙,青山连绵,绿树成荫,山花烂漫,清溪长歌,悬瀑飞泻,原始自然是其主要特色。景区植被覆盖率为98%,植物种类丰富,有小九寨沟、猢狲沟、龙须沟、生态沟、龙须峡谷等别称美誉的太湖源,风光资源独特,是一个天然绿色生态长廊,和有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的风景区。这里处处是景,步步是景,美景无处藏。十里长谷龙须峡,群山绵延,植被茂盛,千仞峭壁之上,细叶长长的龙须仙草飘拂半空;幽幽溪谷之间,卵石遍布,溪瀑飞跌,碧潭环串。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各类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息条件。谷内飞禽走兽,品种繁多,时有野兔、山鸡窜林越涧,常见群猴攀崖登枝,搔首弄姿,意趣横生。传说,古人瑞彭祖曾在此隐居修炼,钱吴越王也曾踏遍龙须峰峦,指点千里江山。元代高僧高峰原妙和中峰明本两位日本临济宗祖师虽随风仙逝,而龙须山上的古佛院仿佛仍回荡着他们参禅修学时的诵经之声。野生景观植物遍布山野四季景色迷人。景区又是一个野生动物的天堂,生活着云豹、黑麂、猕猴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太湖源年平均气温21摄氏度,夏季清凉,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相关资料:阳春三月寻源头春天的太湖源头,满谷山花烂漫,处处春意盎然。那艳丽的杜鹃花,犹如一簇簇火焰,燃烧在苍黛的山岚;紫藤花像一串串葡萄,挂满整条峡谷的悬崖峭壁;樱桃花宛若一片片云霞,飘落在沟坡的密林幽涧。各式野花,争奇斗艳,把个太湖源头妆扮成为花的世界。当我们陶醉在明媚的春光之中,野猴们也不甘寂寞,纷纷缒着树枝,赶来凑热闹。你看那些顽皮的小猕猴,从藤蔓上荡着秋千,蹦到我的面前来讨吃瓜果。一只黄毛长尾猴,还跳跃到一位年轻妈妈的肩头上。逗得围观众妈妈一阵狂欢。听这里的管理人员说,天气好,野猴子会成群结队的地来上几百只。春天的泉瀑溪流似乎也为我们而苏醒了,呈现一派欢腾景象。那插入云端的龙须壁前,横亘涧谷正中的源字石下,哗哗清泉像万马奔腾似的喷涌而下,形成三五丈宽的一道瀑流,远远看去宛若一卷翻滚而来的潮头。那潺潺清泉像绸缎似地滑过大小卵石,透映着崖壁上苍郁的青苔和翠绿的龙须草,划出一道道亮铮铮的柔软光滑的弧线。我们沿着涧底溪边小径而上。清澈的山泉水,好像天真活泼的顽童,时而哗哗地欢笑,时而丁丁咚咚地歌唱,滑过一道道斜坡石岩,簇拥着欢快奔泻而去。我们也被感染了,一个个精神抖擞,步履健实,一路欢笑,大家脸上洋溢出姑娘似的灿烂。当我们登上山岚,才知山泉非止一孔一脉一流,前后左右,密林深处,草丛石罅,山涧沟谷,几乎无处不涌,无处不鸣。越向山顶,森林越密,绿意越浓,泉声则越发动听悦耳。声音抑扬轻缓,旋律高低有序,汇成了一曲奇妙的交响乐。啊!我恍然大悟:那养育我们祖辈的“母亲湖”正是这源头的终年不息、弥久不衰的“汩汩” “乳汁”孕育而成三.对导游工作的认识与评价本次实践,除了全陪外,与我们接触的旧景区景点的导游了.在与我们的接触过程中,导游们基本能认真的向我们进行讲解.由于经常接触的缘故,导游的准备比较轻松.总觉得这次的导游讲解的和我们不是很合拍,甚至到最后,导游和后面的同学之间的差距拉的很大.或许是我们年纪的关系,有时想要更多的自由行时间.还有因为人数太多的关系,很多时候对讲解的内容听不清楚.四.实习的体会与收获野外实践之前,对本次活动的期待很高.虽然去的地方离家很近,有的地方甚至是去过的.事实上,亲身体验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因为,每天都会接触到水.很容易满足,只要有水我就会很开心.在最后一天,走盘山公路的时候有些晕车,不过,那已经不重要了.整个行程我很开心.在车上,看着窗外的时候,我进行了反思,将来我也会成为一名旅游工作者,我该如何进行我的工作.具有基本的常识是最基本的.此外,还要多与时代接轨,及时了解外面的世界.在与青年团接触时,要用年轻的心态与之接触.了解他们的心理.青年人是思维转动最活跃的一类群体,只有放松心态,调整好自己的才能和他们更好的接触.在校期间,出门的机会其实不多.好季节的时候都在学校里上课.我们有的就只是寒暑假.并不是说寒暑假不能旅游,只是天气实在是一个极端.这次出门的机会很难得,我也很珍惜.天气的状况也非常好.总的来说,这次实践活动的收获很大,也很满足.得到了很多,看到了很多.自然界真的很美.新鲜的空气真好.来源:(/s/blog_4cfd33d60100cpce.html) - 野外实习报告_宛如晓丹丹_新浪博客05级旅游管理2班 周 卿 今年暑假7月5日至7月11日七天时间里,我们商学部旅游系05级旅游管理专业两个班共71名同学在4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一同前往了安徽省黄山市及其周边,分别对黄山风景区,歙县,黟县,翡翠谷,九龙瀑,花山迷窟,潜口民宅,屯溪老街等地进行了考察。 本次专业实习过程中,同学们热情很高,我们顶着炎炎烈日深入对各个旅游资源进行资料的搜集,并且耐心地询问游客的需求动向以及新的旅游偏好。通过一周来的集体实习和个人社会调查,使我对安徽省黄山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潜力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次实习考察之后,我把搜集来的信息和资料予以归类和整理,撰写了此实习报告。 第一部分:安徽省黄山市资源概况介绍 1、安徽省黄山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现况 中国历史上有十大商帮,一统中国商界,而徽商则成十大商帮之首,足迹遍天下,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徽商经营物类很广,“其货无所不居”,以盐、茶、木、典当四者为大宗。 徽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秦置郡县,距今已有2300余年。历史上曾先后设立了新都郡、新安郡和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经元明清三代,徽州府所辖有歙县、休宁、婺源、祁门、黟县和绩溪六县。1987年11月,在徽州原属四县(婺源划归江西,绩溪划归安徽的宣城)的基础上,再加上太平,成立了地级黄山市,辖屯溪、徽州、黄山三区和歙县、休宁、黟县、祁门四县及黄山风景区。屯溪是市府所在地,是黄山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交通枢纽。因有“天下第一山”的黄山,黄山市自然而然成为了中国第一批优秀旅游城市,同时因古徽州丰厚的文化底蕴,黄山市的市政建设和以旅游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也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屯溪是一座具有古老文化底蕴的新兴城市,也是一座令人无限向往的花园式的美丽山城。黄山市亮化工程遍及屯溪的大街小巷,我敢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所亲眼目睹和亲身感受到的最为动人最为妩媚最能让人倾注想象力的城市夜景。 徽州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在这个方圆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古代中原文化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生活融为一体,形成了风格鲜明、体系完整、精细雅致的徽州文化。徽州文化崛起于南宋,发展于元代,繁荣鼎盛于明清,在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徽州人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可谓流派纷呈,人才辈出,各领风骚,成果辉煌。徽州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2、本次所考察的资源及其类型分类 “两分法”旅游资源分类表类别本次所考察资源基本类型类型自然旅游资源黄山风景区地质地貌 生物综合景观文学艺术典型地质构造山岳景观古树名木自然保护区游记、诗词楹联、题刻自然旅游资源翡翠谷水体峡谷自然旅游资源九龙瀑水体瀑布 类别本次所考察资源基本类型类型人文旅游资源屯溪老街城镇风貌特色城镇人文旅游资源歙县徽州古城城镇风貌历史文化名城人文旅游资源歙县鲍家花园园林私家园林人文旅游资源歙县棠樾牌坊群历史古迹古建筑人文旅游资源歙县许国石坊历史古迹古建筑人文旅游资源黟县宏村城镇风貌特色城镇人文旅游资源花山迷窟历史古迹石窟碑碣人文旅游资源潜口民宅民俗风情传统民居 第二部分:安徽省黄山市及其周边旅游资源评价,发展潜力和趋势 1、黄山市及其周边旅游资源评价 黄山市位于皖南旅游区中心,黄山、太平湖均位于境内,与九华山紧邻,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线枢纽,公路交通较为发达,游客集散便利。黄山市山脉纵横连绵,水系发达,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区域自然景观和乡村文化景观共同构成了黄山市旅游的整体格局。 黄山市境内自然类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有“黄山情侣”太平湖,有“情人世界”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石门峡、芙蓉谷、飞龙瀑等著名幽深峡谷,有拟物景象丰富的樵山神仙洞、黄帝源洞群等地下溶洞,有国家森林公园、十里山自然保护区、九龙峰自然保护区、绿谷等森林观赏旅游区,有普仁滩、彩虹谷等竹筏漂流带等,名山、秀水、幽谷、奇洞组合了奇丽的大自然公园,苍松、翠柏、茂林、修竹构成了清新的天然氧吧,这形成了以山水风光为主体的乡村自然生态类旅游景观,为黄山市旅游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自然生态资源的基础上,人文景观和宗教文化景观等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有翠微寺、六角楼、龙裔公墓、苏雪林故居等古今有名的人文景观;在古建筑方面,境内历代多处建有寺庵、祠堂、楼阁、古桥、古塔、古亭、牌坊等。形成了以聚落和建筑为载体,以民俗和人文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乡村人文类旅游景观,为黄山市旅游发展增添了文化内涵,烘托了浓郁的旅游氛围。 2、黄山市及其周边旅游业发展潜力分析 安徽省黄山市位于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江三角洲,黄山景区发展潜力巨大:黄山风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作为目前中国唯一、世界仅有的同时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三项桂冠的景区,依托经济发展、居民消费均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即使经历20多年的发展,但其旅游市场潜力依然十分巨大。 作为一座新兴国际旅游城市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不仅有以黄山为代表的自然风光,还有以徽文化为代表的人文资源。在这片土地上,佳境胜景不计其数。特别是保存完整的古村落可谓星罗棋布,古桥、古街、古塔等接近原生态的古徽州旅游文化资源独一无二,为其发展乡村旅游打下良好的基础。 目前黄山区乡村旅游资源类型中已开发利用的大多是乡村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如依托田园风光开发的乡村观光旅游产品,依托山水资源开发的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等。但对人文类旅游资源挖掘的不够深入,特别是民间习俗、节庆活动和宗教文化等有些旅游资源未找到恰当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有的规模偏小,不能对游客产生较强的吸引力。旅游商品没有得到较好的组合、开发和包装,缺乏独特性和吸引力。在空间开发利用上,主要是集中在黄山风景区周边的“一湖一镇和四门”目前乡村旅游资源已经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而西南部和北部的乡村旅游资源等级偏低,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处于尚未开发之中。 黄山市黟县西递、宏村以传统的徽文化和古朴的民间风俗为主体,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和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这一品牌,大力发展以古民居旅游为主的文化旅游,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在风景秀丽的黄山脚下,黄山区山岔村则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以生态观光为主的乡村旅游,先后开发了翡翠谷、九龙瀑、凤凰源等景区,使昔日依靠土地生活的村民走向了依靠旅游发展的道路,去年全村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直接经济收入2200多万元,村集体总收入3179万元,农民户均纯收入达3万余元。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黄山市传统农业的转型和升级,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乡村文明建设,而且走出了以旅补农、以旅助农、以旅促农的良性发展道路。目前,黄山市已有近20万农民从事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人均收入超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量达4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近20亿元。可见黄山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3、黄山市及其周边旅游业发展趋势 黄山旅游资源不仅品种较多、类型较全,而且拥有一批高品位的旅游资源,有些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历史价值,品位较高,开发利用价值较大。鉴于黄山旅游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在可预见未来,前往黄山国内、外游客将逐年增加,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黄山市应在对全市乡村旅游资源全面普查的基础上,优先把乡村旅游点列入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依托产业优势、生态优势、文化优势,设计一批乡村旅游项目,做到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实现资源共享、设施配套、产业联动,找准定位,特色发展。同时,全市着力打造环黄山乡村旅游圈、沿新安江乡村旅游带和徽州乡村旅游片,把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森林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集观光、体验、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复合型乡村旅游,努力打造“中国乡村旅游”品牌。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安徽省黄山市及其周边旅游业各项基础设施及旅游接待设施将更加完善,信息、金融、通讯服务更加便利。 第三部分: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以屯溪老街为例) 1、屯溪老街市场细分 结合屯溪老街自身的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实际, 我将屯溪老街旅游市场细分如下: 传统的观光旅游市场目前我国国内旅游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部分游客仍以观光旅游为主,传统的观光旅游市场仍是老街旅游市场发展的重点和优势所在。屯溪老街位于老城区中心,背倚巍巍华山,面临悠悠新安江水,东起商贸城青春港口,西至屯溪镇海桥,是一条集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为一体的步行商业街,全长1300米,精华部分832米,宽6至8米,路面为一色褐红麻石铺砌而成。老街的街巷布局、建筑形式呈典型的徽派建筑传统风格,整条老街“鱼骨架”状,纵向主街道像鱼的脊柱,左右一些宽窄不一的横向巷弄为鱼边刺,街衢与山水与后街生活区紧密相连。街巷两侧则是白墙、青瓦,马头墙的徽派建筑,鳞次栉比,古色古香。老街店屋多为单开门,一般为两层,均为砖木结构,以梁柱为骨架,外砌砖到顶。每层楼两旁有高封火墙,墙上覆瓦,翘角飞檐。 文化旅游市场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已受到广大旅游消费者的注意,文化旅游的兴起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程度和阶段有了新的攀升。屯溪老街可充分利用其所属的地域文化,即徽州文化作为文化游的主题。“屯溪美,屯溪美,一半街巷,一半水”。屯溪三江汇合,水运畅通,历来是皖南山区的物质集散地,素有“小上海”之称。老街浓厚而幽雅的商业和文化氛围,反映出徽商的儒雅风范。老街几乎荟萃着徽州大地的所有特产和风物,其文房四宝、书画精品与珍宝古玩更是浮漫着翰墨书香,浮漫着徽文化丰富的韵味。“三百砚斋”、“八角栈”、“屯溪皇品”和“茗香茶庄”都是老街字号的知名品牌。 2、屯溪老街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影响客源目标市场选择的因素有:旅游资源特点及其规划前景、客源市场发展趋势、客源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地与接待地的距离及交通条件等。根据屯溪老街的资源特点和市场开发现状,国内旅游依然是屯溪老街旅游市场的基础,目前的客源市场应以国内客源为主,通过国内市场的发展,促进海外市场的形成。 屯溪老街国内客源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一级市场黄山本地客源市场,长三角核心城市(沪、宁、杭)客源市场,芜湖、合肥等省内客源市场。 二级市场镇江、常州、无锡等长三角重要节点城市客源市场,以武汉市为中心的湖北东部客源市场,河南南部、安徽北部客源市场,山东济南、青岛等大中城市客源市场。 三级市场500Km以上的国内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客源市场,主要包括珠三角、华北等经济发达区域;全国范围内的会务、商务、度假旅游市场;全国范围内的文化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