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人才战略发展规划.doc_第1页
佳木斯大学人才战略发展规划.doc_第2页
佳木斯大学人才战略发展规划.doc_第3页
佳木斯大学人才战略发展规划.doc_第4页
佳木斯大学人才战略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佳木斯大学人才战略发展规划(2004-2009)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树立科学发展观,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设一支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保证佳木斯大学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根据佳木斯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制订本规划。一、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成绩和面临的形势(一)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开发人才资源,使大批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在学校改革与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人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得到改善。到2004年8月,学校具有高级职称人员1212人,占教职工总人数的22%;专兼职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人员比例逐年提高;管理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低年龄结构正在形成;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格局逐步形成,人才环境逐步优化。(二)实现学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宏伟目标,促进学校由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人才是关键。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走人才强校之路,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设高水平大学,增强学校综合实力的战略选择。(三)我校人才队伍现状同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主要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人才工作的制度和机制不够健全,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学术水平与全国重点高校相比差距较大,人才队伍整体素质还需提高;人才环境有待优化,队伍稳定工作还很艰巨。必须把人才工作作为学校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下大力气、动真功夫,培养和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二、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和总体目标(四)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才观和政绩观;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学术骨干梯队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学历层次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重点,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和支持体系;着力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党政人才三支队伍,形成一批优秀创新团队;促进各学科的交叉融合和集成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为建设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五)20052009年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从学校未来发展和人才自身发展需要出发,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努力提高人才的学历、知识结构,重点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开发人才的创新能力。2、坚持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开发国际、国内和校内三个人才市场,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着力建设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党政人才三支队伍。3、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管理体制改革,采取引进与培养并重、学科带头人选拔与普遍提高并重,推进人才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创新。4、坚持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把人才队伍建设与重点科研基地建设、国家与省级重大科研项目、重点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实现设岗、选人和做事的有机统一,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六)20052009年我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施“1812工程”,即:通过引进、培养等方式使我校博士学位人才达到100名,遴选基础扎实、能力突出的作为优秀学科带头人,建立一批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思想活跃的创新团队;硕士研究生人才达到800名,作为学校教学科研骨干,使我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有质的提高;培养、支持100名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良好的师德师风,能够带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教学名师队伍;安排专兼职教师2000人次的培训和提高,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使我校教师队伍的知识含量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七)加强教师培训与提高工作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0052009年,学校每年重点支持20名以上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支持100名以上教师攻读硕士学位,通过岗前培训、访问学者、各种短训班、到国内外著名高校进修等形式培训各类教师400人次。用五年时间,完成现有青年教师的外语和计算机培训,推动我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开发和应用。到2009年,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应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0%-45%,原则上新补充的教师应有硕士学位以上学历,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要占60以上。(八)重点培养和造就优秀学科带头人。继续实施“名人工程”、“名师工程”。以博士点、硕士点建设为重点,按照“政策优惠、条件优先、重点扶持、跟踪培养”的方针,培养510名国内有声望的学科带头人,培养1520名省内有声望的学科带头人,培养5080名校内知名的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200名左右中青年学术骨干梯队。要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重大科研项目聚集和培养人才,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创新创业,营造有利于学科带头人成才的良好环境。(九)继续贯彻和落实学校引进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人才,努力使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数量、结构合理增长,质量有较大提高。在学科建设上实施柔性引进人才的方法,面向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所用,全面提高我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十)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进一步破除项目课题管理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中论资排辈现象。设立杰出人才基金、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博士人员科技津贴、生活津贴,构建我校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基金体系,努力形成一批优秀的青年专家群体,继续发挥好老专家学者的传帮带作用。四、党政人才队伍建设(十一)加强党政领导人才队伍建设。把忠实实践“三个代表”的要求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注重工作实绩和群众公任。围绕科学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勤业敬业精神,构建我校党政领导干部核心能力框架,研究制定校、院、各部处不同层次党政领导干部的具体标准。到2009年,院级班子行政主要领导一般应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正高职称,行政处级干部研究生学历的达到60以上。(十二)加强理论和业务培训。以各学院、各部处党政干部正职和年轻干部为重点,组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现代科学文化和管理知识,特别是各种新知识。有计划地选派一批骨干到国内外学习研修。坚持在实践中、在艰苦的环境中培养和锻炼干部,做好干部交流工作。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促进全校党政领导干部整体素质提高。(十三)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测验、民主评议制度。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和年轻干部的监督管理,保证他们健康成长。推行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完善机关干部年度考核述职报告制度,建立和完善机关干部退出和淘汰机制。五、后勤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十五)加快后勤社会化的步伐。建设一支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懂经营管理的高校后勤管理队伍。加强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服务意识,探索我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途径,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后勤产业集团,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做贡献。(十六)培养和造就优秀的校办产业企业家。以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提高校办企业家素质。认真研究市场经济规律,深化校办产业人事制度改革,改进经营管理方式,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全面推行企业经营管理者聘任制,实行企业经营管理者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符合我校特点的校办产业考核评价制度。六、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十七)采取政策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和优良环境留人,创造出人才辈出的新局面。(十八)加大人才成本投入力度。20052009年,学校每年全口径投入500万元实施“1812工程”。设立人才工作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有关人才规划的实施。逐年提高科研经费在学校总体经费中的比例,到2009年,力争使学校科研经费总额达到2000万元以上,使我校科研水平进入国内同类高校前列。(十九)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继续实施博士、硕士生活津贴、博士科技津贴、岗位津贴、名师津贴,逐步提高工资水平,归并简化现行工资结构,适当拉开不同职务、职称的收入档次,确保人均收入水平位于我省高校中上水平,各类人才的住房标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对拔尖创新人才2009年年收入应达到10万元以上,对进入“1812工程”人员,学校制定具体政策,保证其待遇。(二十)完善奖励约束机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实行重奖,最高奖金为100万元。设立海外留学人员回校服务成就奖、国内著名高校博士回校工作杰出人才奖。对校内人才做出突出贡献者,给予突出贡献奖。进一步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加强评估检查,规范合同管理。对未按聘任合同履行职责的,要按照合同取消资格,并依法追究其经济责任。(二十一)创新人才组织模式。打破人才组织上的体制性障碍,充分发挥多学科优势,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构建和扶持一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团结协作、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创新团队和学术梯队。对涉及学科较多的团队,要建立相对独立的交叉学科研究基地,并配置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科研人员编制。(二十二)完善人才遴选评价机制。发挥全校教职工作用,广泛招揽人才,充分发挥同行专家在人才学术评价中的作用,严把人才遴选质量。完善用人机制,逐步实施按需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任、严格考核,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实施人才分类管理,建立以业绩为核心,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人才评价体系。(二十三)创新留学工作机制。选择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中青年专家赴国外高水平大学研修深造、攻读学位。进一步加强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等方式,打通开放式培养人才的绿色通道,力争做到青年学术骨干都有在国外高水平大学研修的经历。积极开展引智和人才共享工作。有计划地邀请国内外一流专家来校讲学,为留学回国人才提供科研启动金,通过项目资助形式支持和鼓励优秀留学人员以多种形式为我校服务。积极探索柔性引进、智力引进等形式招聘留学人员来校工作,加强与留学人员的联系,建立优秀留学人员人才库,促进我校学科的发展和繁荣。(二十四)高度重视专任教师队伍、科研队伍人才稳定工作。学校要珍视现有专任教学科研人员队伍,对兢兢业业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人员实行短期激励,同时给予长期保障。每年给予一定的奖金存款,待退休或离岗时发放,以保证现有专业技术队伍的稳定。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