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  认识心理学(课件)_第1页
第1讲  认识心理学(课件)_第2页
第1讲  认识心理学(课件)_第3页
第1讲  认识心理学(课件)_第4页
第1讲  认识心理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学通识课程,1斯金纳 2皮亚杰 3弗洛伊德 4班杜拉 5 加德纳 6罗杰斯 7奥尔波特 9桑戴克,主讲教师简介 刘声涛 女 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心理学博士 讲师,教学目标 初步掌握心理学的最基本的概念、理论以及应用,树立科学的心理学观点,提高学生一般心理素质,维护身心健康,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 认识自己 苏格拉底 认清你自己,不要奢望上帝会来帮助你, 人类最应该研究的就是人自己. 摘自蒲柏:论人,第一讲 认识心理学,本讲主要内容:,什么是心理学? 心理学家在研究什么? 心理学家如何研究? 心理学的前生今世?,提到心理学,你想到了什么?,心理学无处不在,鲁宾的面孔花瓶幻觉:你看的是一个花瓶还是两个人的头的侧面像?,幸与不幸,心理学无处不在,心理学无处不在,民俗心理学: 算命? 相面? 占星术? 琢磨人? 分析梦?,给心理学家画像,一位妇女太阳穴上绑着电线坐在视屏前,一些男人的名字一个接一个地在视屏上闪过。在附近的地方,一位研究者观察并记录着她在另个视屏上出现的脑波。突然,她看到了一个妇女的名字。 目的:正在研究波外形和振幅与情绪认知的相关关系,这是许多想理解大脑的思维及情绪电化基础的步骤之一。如果妇女的名字闪过,引脑电波的激烈变化,则表明她对这个名字有一些惊讶。,给心理学家画像,一位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工作人虽握住一只怏怏不乐的实验老鼠的头,同时,位助手灵巧地翻开老鼠左眼皮,在里面放上一块不透明的隐形镜头。 实验人员培训老鼠走迷宫,然后把老鼠弄死,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大脑。其目的是要通过比较其左右视觉皮层,看看神经元上的树突数目因为经验增多而增多的程度。(因为左眼蒙住了,因此右边的视皮层在迷宫培训中没有接受到信息。),给心理学家画像,8个月大的个男婴坐在微型舞台前,一位研究人员躲在舞台后,把一只玩具狗放在男婴看得见的地方;正当婴儿准备用手去抓它的时候,这位研究人员却拉上了帷幕,把狗遮了起来。 目的:研究者是要看看婴儿记忆力的发育情况在本例中,他是要测试对被藏起来的东西仍然存在这种事实的意识程度。,给心理学家画像,一位男士蹲在一个玩弹球的5岁男孩子跟前对他说:“以前我也经常玩这些东西,可现在已经忘了怎么玩。我想再玩一回,你教我规则我就跟你起玩。” 此人是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时间是在20年代,他的目的是要研究小孩子道德推理能力的发育情况。,给心理学家画像,一群鸭子游动池塘边站着两个研究者,其中一位每隔5秒钟往水里扔些面包屑,另一位每隔10秒往水里扔面包屑。几天后,每5秒钟扔一次面包屑的那边,鸭子的数量多一倍。又过几天,做出一些变更:每10秒钟喂次的那位研究者扔的面包屑大一倍。 发现:大部分鸭子往原来的地方跑,可5分种后,它们重新选择了位置,两边的鸭子各占半。结论:鸭子具有天生的比较复杂的寻食策略,它不仅考虑扔食物的频率,而注意平均的食物多寡。这也表明了动物对次数和数量的认识。,给心理学家画像,一位男士向非洲裔的儿童同时呈现白色的洋娃娃和棕色的洋娃娃,然后告诉他们“把那个漂亮的娃娃给我”或“把那个不漂亮的娃娃给我” 美国心理学家肯尼斯克拉克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孩子的选择表明他们更喜欢白色的洋娃娃而非棕色的。1954年,在最高法院作证时,克拉克出示了他对黑人儿童研究的报告,表明种族隔离对黑人儿童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伤害。最高法院最终判决将黑人和白人儿童分隔在不同学校就读是非法的。,什么是科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 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脑对外界信息的整合诸形式及其内隐、外显行为反应的一门学科。 心理学是系统地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什么是科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与民俗心理学的区别 科学心理学有学科继承性(哲学和生理学) 科学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范式 科学心理学讲究科学方法,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也是非常复杂的。 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心理还研究行为及其心理的关系,心理学研究什么?,认知,心理学研究什么?,情感,心理学研究什么?,动机,心理学研究什么?,人格,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研究的任务是研究心理 事实、规律、机制、 本性,心理学的任务,在质和量上确定心理的具体事实,成就动机,心理学的任务,揭示心理的规律。,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反应系统,工作记忆,长时记忆,控制系统,记忆系统,人类信息加工模型,感觉系统,环境,心理学的任务,揭示心理的机制,心理学的任务,揭示心理的本性。,涉及到哲学的问题,具体包括心理与客观现实的关系,心理与神经系统的、脑的关系,心理与行为活动、社会实践的关系。,描述 解释 预测 调控,心理学的任务,心理学怎么进行研究,心理研究的主要方法 观察法(observation method) 自然条件下对行为进行系统观察分析而得出规律 适用条件: 优点:保持自然性和客观性 缺点: 难以重复验证 难以精确分析 研究现象没有出现 观察容易各取所需,心理学怎么进行研究,测验法(measurement method) 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 基本要求: 信度:测验的可靠程度 效度:测验的有效性 优点: 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 同时分析多个变量的相关 缺点:难以推出因果性的结论,心理学怎么进行研究,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种类: 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 自然实验:在正常的生活情境中进行 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 优点: 设计严密,具有可重复性 研究有主动性,可得出因果结论 把实验法应用于心理问题是心理研究史上无可比拟的伟大杰出事件。 E.G.波林,心理学怎么进行研究,个案法(case method) 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 优点:收集资料深入详尽 缺点:适合个别情况,难以推广运用 其它 调查法 临床法 作品分析法,观察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但是研究者确实通过观察发现,人们晚上睡觉时,虽然眼皮是闭着的,但是某一段时间眼睛会来回动,这时人们正在做梦,调查与访谈 通过调查和访谈,询问个体他们都梦见了什么,标准化测验 心理学家能够精巧地设计一个诸如婚姻状况调查的心理测验,但是还从来没有用测验来研究梦,个案研究 例如被试围绕梦这个话题谈一个小时,然后分析被试所说的所有信息。被试一生中可能隔一段时间就要接受一个这样的评估,相关研究 关于梦的相关研究有很多。比如,有研究者研究了梦与年龄、性别和个人文化经验之间的关系,实验研究 关于梦的实验研究闭相关研究要少。但是,有实验研究发现,服过药物的个体与未服药时相比,说报告的梦的内容会有所不同。,哲学 (理论基础),心理学,生物学,生理学 (方法基础),心理学的前世今生,心理学的前世今生,心理学的哲学根源 Psyche + logos = psychology 灵魂 词语、语言 心理学 心理学被认为是阐释心灵的学问。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公元前384-322) 笛卡儿(R. Descartes, 1596-1650) 洛克(Loke, 1632-1704),心理学的前世今生,心理学的哲学根源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s,公元前384-322) 灵魂是形式,身体是质料,两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的关系犹如“割”之于“斧”;没有“斧”,“割”业不存在。 美国某大学一位教授让学生阅读亚里士多德论灵魂的某些章节后,有学生询问,这是哪个大学教授的著作?当教师哈哈大笑地回答,它是2300多年前的哲学家的著作时,学生们都惊讶地赞叹不已!,心理学的前世今生,心理学的哲学根源 笛卡儿(R. Descartes, 1596-1650) 生理学、数学和哲学方面的专家 唯理主义。一方面承认灵魂离不开身体的活动,人是肉体机械(机器),对外界做出反射。但是又认为心是身体的主人,由心控制,而心生而有理性。我思故我在。 天赋观念说:人生来就有产生经验的心理功能,人的某些观念不是由经验产生的,而是人的先天组织赋予的。 乔姆斯基:儿童具有先天语言能力,心理学的前世今生,心理学的哲学根源 洛克( J. Loke, 1632-1704) 医生兼哲学家 经验主义(expiricism)。白板说。人类心灵如“白板”;一切观念从经验中所得。 联想主义 记忆是观念的联想 心理生活能还原为联想 斯金纳:语言是习得行为,心理学的前世今生,中国哲学的贡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心理学的前世今生,心理学的生物学根源 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 1831-1836年:世界航海的博物学者 观察记录 物种起源(1859),进化论(evolutionism)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每一种生命对环境都有奇迹般的适应 生物的特征是数百万年长期进化的结果 物种之间的差异在于不同的遗传 同一物种个体之间的差异是生存适应的结果,心理学的前世今生,心理学的生理学根源 缪勒(Muller, 1801-1858) 感官神经特殊能力说 赫姆霍兹(Helmoholtz, 1821-1894) 视觉三色说和听觉共鸣说 费希纳(Fechner, 1801-1887) 心理物理学,心理学的前世今生,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冯特(18321920):心理学之父 生理心理学原理(1874):心理学独立宣言 莱比锡心理学实验室(1879):心理学诞生标志,心理学的前世今生,西方心理学主要派别 构造主义(structuralism) 人物:冯特(1879,莱比锡)、铁钦纳 观点: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心理学的前世今生,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人物:詹姆斯 观点:意识是连续变化的,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心理学的前世今生,行为主义(behaviorism) 人物:华生;斯金纳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心理学的前世今生,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人物:韦特海默;柯勒 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心理学的前世今生,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 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心理学的前世今生,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 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意识、结构 内省,反对元素、整体,意识、机能 内省,行为 实验,欲望、动机、无意识,人性本善、自我实现,锵锵心理行,心理学的前世今生,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重点:对信息加工历程的研究 神经心理学(neuropsychology) 重点:研究大脑神经生理功能与个体行为及心理过程的关系,心理学的前世今生,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临床/咨询以及其它应用心理学发展迅速 分化趋势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Psychological Science) 认知神经科学 Neurocognitive Science,中国心理学的发展 古代:思想丰富 近代:引进传播 当代:曲折发展,心理学的前世今生,20世纪中国心理学发展的十件大事 我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在北京大学建立(1917) 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在原南京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立(1920) 中国心理学会(当时称中华心理学会)成立(1921) 中国第一种心理学学术刊物心理创办 蔡元培主持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成立(1929),心理学的前世今生,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成立(1951) 全国心理学学科规划座谈会召开,开始全面恢复我国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77) 中国心理学会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1980) 心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为国家一级学科、在国家科技部确定“全国基础研究十五规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时被确定为8个优先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2000) 中国心理学会在北京举办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2004),心理学的谱系,基础心理学 1、普通心理学(general psychology) 2、实验心理学(experimental psychology) 3、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4、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基础心理学 6、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 7、人格心理学(personality psychology) 8、变态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 9、动物心理学(animal psychology) 10、心理测量学(psychometrics),心理学的谱系,应用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 2、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 3、咨询心理学(counseling psychology) 4、工业心理学(industrial psychology) 5、管理心理学(managerial psychology),心理学的谱系,应用心理学 6、广告心理学(advertising psychology) 7、消费心理学(consumer psychology) 8、环境心理学(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9、法律心理学(forensic psychology),心理学的谱系,心理学问题的多样性,心理学的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