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ppt_第1页
课件: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ppt_第2页
课件: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ppt_第3页
课件: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ppt_第4页
课件: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诊治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2019,-,1,铜绿假单胞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 aeruginosa,PA)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也是临床最常见的非发酵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可作为正常菌群在人体皮肤表面分离到,还可污染医疗器械甚至消毒液,从而导致医源性感染,是医院获得性感染重要的条件致病菌,具有易定植、易变异和多耐药的特点。 下呼吸道是院内感染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主要包括支气管扩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感染和肺炎,由多重耐药PA(multidrug resistant P aeruginosa,MDR-PA)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病死率高,治疗困难,因此规范PA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19,-,2,一、微生物学特点,假单胞菌属为需氧、有鞭毛、无芽孢、无荚膜的革兰阴性杆菌,和不动杆菌属、黄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伯克霍尔德菌等共同构成非发酵糖(Nonfermenters)革兰阴性杆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特别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PA是假单胞菌的代表菌株,占所有假单胞菌感染的70%以上。 PA呈球杆状或长丝状,宽约0.5-1.0m,长约1.5-3.0m。一端有单鞭毛,无芽孢,成双或短链排列。PA能产生多种色素,如绿脓素和荧光素等,专性需氧,部分菌株能在兼性厌氧条件下生长。,2019,-,3,二、流行病学,(一)流行状况 近年来,PA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院内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国内已有多项大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PA感染的严重性,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资料显示2005年8家成人综合性教学医院PA的分离率占革兰阴性菌的11.6%,居第2位(大肠埃希菌居第1位)。我国近期进行的13家大型教学医院HAP临床调查结果显示,PA的分离率为20.9%,居第2位。,2019,-,4,二是PA的耐药率居高不下。全球细菌耐药监测数据(SENTRY)显示PA在HAP致病原中居前几位,同时伴随着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的逐年提高。中国CHINET 2005年2011年连续监测资料显示,PA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保持在较高位置,但略有下降趋势。如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1.0%、42.8%、35.8%、30.5%、30.5%、30.8%和29.1%,对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2.0%、34.1%、28.5%、24.5%、25.2%、25.8%和25.0%,但其中全(泛)耐药(PDR)菌株数量显著增多,达到1.8%。,2019,-,5,(二)耐药机制 1.定义:一般认为MDR是指细菌对于常见抗生素(包括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中三类及三类以上的药物耐药,严重耐药(XDR)是指细菌仅对1-2种抗生素敏感(通常指粘菌素和替加环素),而PDR则是指对目前所有的抗菌药物都耐药的菌株。,2019,-,6,2.PA是临床最常见的MDR和PDR致病菌之一,其耐药机制涉及多个方面。 (1)产生灭活酶:PA可产生-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等,其中-内酰胺酶、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产生-内酰胺酶:这是PA对-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水解酶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AmpC酶、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及金属酶(MBL)和其他酶,如KPC酶。产生氨基糖苷类钝化酶:该酶能将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游离氨基乙酰化,将游离羟基磷酸化、核苷化,从而使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发生钝化而耐药。,2019,-,7,(2)膜通透性下降: 主动外排系统过度表达:PA细胞膜上的许多蛋白具有将抗菌药物主动外排到细胞外的作用,并与细胞外膜的低通透性对耐药起协同作用,在致PA多重耐药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PA细胞膜上常见的七种外排系统包括MexAB-oprM、MexXY-oprM、MexCD-oprJ、MexEF-oprN、MexJk-OprM、MexGHI-OpmD、MexVW-OprM等。外排系统能有效地清除除多粘菌素外所有的抗生素,从而导致多耐药。目前研究表明,MexAB-OprM是惟一的确定存在于野生型PA中的外排蛋白,具有最广的底物特异性,包括-内酰胺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新生霉素类、磺胺类及甲氧苄氨嘧啶,可导致野生型PA对上述药物耐药。如果该泵表达增多,使得药物排出增多,菌体内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细菌就会产生耐药。,2019,-,8,膜孔蛋白丢失或表达下降:中国碳青霉烯耐药PA的主要耐药机制是外膜孔蛋白OprD2缺失及表达量下降,导致药物难以进入细菌细胞内。,2019,-,9,(3)靶位改变: 拓扑异构酶突变: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作用靶位是细菌DNA拓扑异构酶II和拓扑异构酶。PA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主要是由于编码两类拓扑异构酶的基因突变,导致酶结构改变,使药物不能与酶DNA复合物稳定结合而失去抗菌效力。 16s核糖体RNA甲基酶是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的原因之一。,2019,-,10,(4)生物被膜(biofilm)形成:生物被膜是指细菌附着于物体表面后,繁殖并分泌一些多糖基质、纤维蛋白等复合物,将细菌黏连包裹其中而形成的膜样物。细菌能够通过生物被膜的形式生存,是细菌耐药另一个重要机制,即保护细菌逃避机体免疫和抗菌药物的杀伤作用。利用群感效应(quorum sensing, QS)的细胞沟通机制在革兰阴性杆菌,特别是PA的生物被膜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经知道PA的QS效应机制主要通过2 个信号系统(LasI-LasR,RhII-RhIR)构成的级联反应来实现调控。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自身没有对抗PA的作用,但能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同时具有调节免疫,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能有效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其中以阿奇霉素抑制作用最强。16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麦迪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对生物被膜无效。,2019,-,11,近些年对于整合子的研究日趋增多,整合子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37.5%上升至2008年52.38%。整合子是存在于细菌质粒、染色体或转座子上的一种基因捕获和表达的遗传单位,可以通过接合、转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