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物理化学电化学动力学表面习题.doc_第1页
医学院校物理化学电化学动力学表面习题.doc_第2页
医学院校物理化学电化学动力学表面习题.doc_第3页
医学院校物理化学电化学动力学表面习题.doc_第4页
医学院校物理化学电化学动力学表面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 化 学一、 选择题1. 1. Li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为1150310-4Sm2mol-1,在LiCl溶液里,25下,正离子的迁移数外推到无限稀释时的值为0.3364。此条件下,Cl-1离子的摩尔电导率0,m(Cl-1)(单位:Sm2mol-1)为:A 1150310-4 B 38.7010-4 C 76.3310-4 D 76.331002. 已知标准电极电势Ag+/Ag= +0.799v和Cl-/AgCl-Ag=0.222v。25时AgCl的活度积为( )。 A 5.62109 B 1.32105 C 1.74 1010 D 3.0410203. 25时浓度为0.0010 mol kg 1的HAc水溶液,其电离度=12.15%,此溶液中H+离子的活度系数是( )。25时水溶液的A=0.509。 A 0.8788 B 0.9872 C 1.0000 D 0.98194. 电池反应1/2H2 + AgCl = Ag + HCl 在25时的标准电动势为E,若电池反应为2Ag + 2HCl=H2 +2 AgCl ,同温度下它的标准电动势E与E的关系是( )。 A E=E B E=E C E=2E D E=2E5. 已知电极反应(1) Sn4+ + 2e = Sn2+ =0.15v (2)Sn2+ + 2e = Sn = 0.14v 则反应(3)Sn4+ +4e = Sn 的G 和是( )。 A -55.970kJ;0.01v B -1.930kJ;0.005v C 1.930 kJ;0.02v D 55.970kJ;0.01v6. 不可用作氢离子指示电极的是()。氢电极玻璃电极醌氢醌电极甘汞电极7. 在25无限稀的水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最大的是( ) A La3+ B Mg2+ C NH D H+8. 在电解池的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而放电的是( ) A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 B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 C 极化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 D 极化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9. 在25无限稀的水溶液中,离子摩尔电导最大的是( ) A CH3COO B Br C Cl D OH10电解质的摩尔电导可看作是阴阳离子摩尔电导之和,这一定律适用于下列哪种溶液:( )(1) 强电解质溶液; (2) 弱电解质溶液;(3) 无限烯溶液; (4) 摩尔浓度为1 moldm3的溶液。11. 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与摩尔电导m变化为:( )(A) 增大,m增大 ; (B) 增大,m减少 ;(C) 减少,m增大 ; (D) 减少,m减少 。12. 用同一电导池分别测定浓度为 0.01 molkg-1和 0.1 molkg-1的两个电解质溶液,其电阻分别为 1000 W 和 500 W,则它们依次的摩尔电导率之比为 ( ) (A) 1 : 5 (B) 5 : 1 (C) 10 : 5 (D) 5 : 1013. 在温度为 T 时,有下列两反应 CuCl2Cu2Cl j1 CuCl2 Cu22Cl j2 j1和j2的关系为( ):(1) j1j2 (2) 2j1j (3) 4j1j2 (4) j12j214. 可以直接用来求Ag2SO4的溶度积的电池是:( ) (A) Pt|H2(p)|H2SO4(a)| Ag2SO4(s)|Ag ;(B) Ag|AgNO3(a)|K2SO4(a)|PbSO4(s),Pb(s) ;(C) Ag(s),Ag2SO4(s)|K2SO4(a)|HCl(a)|AgCl(s),Ag(s) ;(D) Ag|AgNO3(a)|H2SO4(a)|Ag2SO4(s),Ag(s) 。15. 已知(Ti+/Ti) = - 0.34 V ,(Ti3+/Ti) = 0.72 V ,则(Ti3+/Ti+)为(V):( )(A) (0.72 3) + 0.34 ; (B) 0.72 1.5 + 0.17 ;(C) 0.72 + 0.34 ; (D) 0.72 - 0.34 。16. 25时用铜电极电解 0.1molkg-1的 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 ) (A) 2Cl- Cl2+ 2e- 0 = 1.36v (B) Cu Cu2+ 2e- 0 = 0.34v (C) Cu Cu+ e- 0 =0.52v (D) 2OH- H2O + O2+ 2e- 0 = 0.40v 17. 当发生极化现象时,两电极的电极电势将发生如下变化: ( ) (A) f平,阳 f阳 ; f平,阴 f阴 (B) f平,阳 f阳 ; f平,阴 f阴 (C) f平,阳 f阳 ; j平,阴 f阴 (D) f平,阳 f阳 ; f平,阴 f阴 18. 测定溶液的PH值时,最常用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它属于( )。 A、第一类电极 B、第二类电极 C、氧化-还原电极 D、离子选择性电极19. 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 ( ) (A)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 (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 (D) 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20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l水溶液 ; (B) 0.001M HCl水溶液 ;(C) 0.001M KOH水溶液 ; (D) 0.001M KCl水溶液 。21、在下列电池中,其电池电动势与aCl-无关的是( )。A、Zn|ZnCl2(aq)|Cl2(p),Pt B、Zn|ZnCl2(aq)|KCl(aq)|AgCl,AgC、Pt,H2(p1)|HCl(aq)|Cl2(p2),Pt D、Ag,AgCl|KCl(aq)|Cl2(p),Pt22、298 K时,将反应Zn(s)+Ni2+(a1=1.0) = Zn2+(a2)+Ni(s)设计成电池,测得电动势为0.54 V,则Zn2+的活度a2为:( )(已知0$(Zn2+ | Zn)= - 0.76 V, 0$(Ni2+ | Ni)= - 0.25 V)(A)0.31 (B) 0.005 (C) 0.097 (D)0.0423. 用补偿法(对消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主要为了: ( ) (A) 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 (B) 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 (C) 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 (D) 简便易行 24. 将反应 H+ OH- H2O 设计成可逆电池,选出下列电池中正确的一个 ( ) (A)PtH2H+(aq)OH-O2Pt (B)PtH2NaOH(aq)HCl(aq)H2Pt (C) PtH2NaOH(aq)O2Pt (D)PtH2(p1)H2O(l)H2(p2)Pt 25.阴极电流密度与浓差超电势的关系是( )。 26. 25时,电池反应 Ag + 1/2Hg2Cl2= AgCl + Hg 的电池电动势为 0.0193V,反应时所对应的 DrSm为 32.9 JK-1mol-1,则电池电动势的温度系数 (E/T ) 为: ( ) (A)1.7010-4 VK-1 (B) 1.1010-6 VK-1 (C) 1.0110-1 VK-1 (D) 3.4010-4 VK-1 27. 电池 CuCu+Cu+,Cu2+Pt 和 CuCu2+Cu+,Cu2+Pt 的反应均可简写作 Cu + Cu2+ = 2Cu+, 此两电池的: ( ) (A) DrG0m,E0均相同 (B) DrG0m 相同,E0不相同 (C) DrG0m不相同,E0相同 (D) DrG0m、E0均不相同 28丹聂尔电池(铜 - 锌电池)在放电和充电时锌电极分别称为:( )(A) 负极和阴极 ;(B) 正极和阳极 ;(C) 负极和阳极 ;(D) 阴极和正极 。29关于玻璃电极,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为特殊玻璃吹制的薄泡,内置0.1molkg-1的HCl溶液和AgAgCl参比电极(或甘汞电极) ;(B)不受溶液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影响; (C)对H+可逆,为离子选择电极 ;(D)为第一类电极,定温下(玻)为常数 。30 电极极化时,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说法(1):正极电位越来越大,负极的电位越来越小;说法(2):阳极电位越来越正,阴极电位越来越负。分析以上两种说法时,以下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无论对原电池或电解池,说法(2)都正确; (B)对原电池,说法(2)正确;(C)对原电池,说法(1)与(2)都正确; (D) 对电解池,说法(1)与(2)都正确。 31 下列两图的四条极化曲线中分别代表原电池的 阴极极化曲线和电解池的阳极极化曲线的是:(A) 1、4; (B) 1、3; (C) 2、3; (D) 2、4。二、 正误题1. 对于浓差电池Hg-Cd(a1)CdSO4(a)Hg-Cd(a2),在一定的温度下,其电动势与电解质溶液的浓度无关。2. 浓差电池中总的变化可看作是物质因浓度差(或压力差)而转移,这种转移是通过电极反应实现的。3. 电极发生极化遵循的规律是电流密度增加时,在原电池中正极电势减少而负极电势增加,在电解池中,阳极电势减少而阴极电势增加。4. 电极发生极化遵循的规律是电流密度增加时,阴极极化电势增加,阳极极化电势减少。5. 浓差电池的重要特征是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0。6. 恒温下,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电导率总是减小的。7.恒温下,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电导率总是增大的。8.恒温下,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摩尔电导率总是减小的。9.恒温下,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摩尔电导率总是增大的。10.恒温下,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电导率总是减小的。11.恒温下,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增大时,其电导率总是增大的。12.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比电导)就是单位体积电解质溶液所具有的电导。 13. 电导滴定法测定溶液中某物质的浓度时,用来确定终点时不用指示剂。 14. 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电量相等,所以正、负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15. 在测定可逆电池电动势时,必须使用标准氢电极。电 化 学 答 案一、1.c 0,m(Cl)=(1t0,+)0,m(LiCl)=(10.3364)115.0310-4=76.3310-42. c KKa=1.7410-10 3. B H+=Ac-=0.00112.15% I=1/20.00112.15%12+0.00112.15%12=1.21510-4 lg=AZ+Z-2= 5.6110-3 H+=0.98724. B E是系统的强度性质,与化学计量数无关,与反应的方向有关。5. B G = G + G= 2F+ (2F)= 1930 Jmol1 =1930(496500)=0.005v6. D 7. D 8. C 9. D10.c 11 B 12 B 13 A 14 D 15 B 16 B 17B 18D 19C 20B 21D 22C 23C 24B 25C 26D 27A 28A 29D 30C 31B二、1. 对 2. 对 3. 错 4. 错 5. 对 6. 7. 8. 9. 10. 11. 14.15. 错 12. 13. 对 动 力 学一、填空题1.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 + B 2D 的反应速率既可表示为dcA/dt=kAcAcB,也可表示为dcD/dt=kDcAcB。速率常数kA和kD的关系为( )。2.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物A(g)进行恒容反应的速率常数kA=2.5103s1mol-1dm3,A(g)的初始浓度为0.02moldm3。此反应的级数为( ),反应物A的半衰期为( )。3. 在T、V恒定的条件下,反应A(g)+ B(s)D(s)t=0时,pA,0=800kPa;t1=30 s时, pA,1=400kPa; t2=60 s 时, pA,2=200kPa;t3=90 s 时,pA,3=100kPa。此反应的半衰期t1/2=( );反应的级数n=( );反应的速率常数k=( )。4. 在一定的T、V下,反应A(g)B(g)+ D(g)当pA,0=100kPa时,反应的半衰期t1/2=25min;当A(g)气体的初始压力pA,0=200kPa时, 反应的半衰期t1/2=50min。此反应的级数n=( );反应的速率常数k=( )。5. 在一定的T、V下,反应2A(g)A2(g)A(g)反应掉3/4所需的时间t3/4是A(g)的半衰期t1/2的2.0倍,则此反应的级数n=( )。6. 温度为500K时,某理想气体恒容反应的速率常数kc=20mol1dm3s1。若改用压力表示反应的速率时,则此反应的速率常数kp=( )。7. 反应的机理为A BD 反应开始时只有反应物A,经过时间t,A、B及D三种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cA、cB和cD。则此反应的速率方程 dcB/dt=( ) dcA/dt=( )8. 催化剂能够大大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 )。9. 一个链反应一般包括三个基本阶段,它们是 _ _,_ _,_ _ 。二 、选择题1. 在一定的T、V下,基元反应A(g)+B(g)D(g) 若初始浓度cA,OcB,O,即在反应过程中物质A大量过剩,其反应掉的物质的量浓度与cA,O相比较,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则此反应的级数n=( )。 A 0 B 1 C 2 D 32. 在化学动力学中,质量作用定律( )。 A 适用任一恒温反应 B 只适用于理想气体恒温反应 C 只适用基元反应 D 只适用于恒温恒容化学反应3. 基元反应2AB为双分子反应,此反应的级数为( )。 A 可能小于2 B 必然为1 C 可能大于2 D 必然为24. 假定反应2N2O(g)2N2(g)+O2(g)的机理是: k1 I2(g)2I(g) k-1 I(g)+N2O(g)N2(g)+IO(g) IO(g)+ N2O(g) N2(g)+ O2(g)+ I(g)用稳态近似法处理,可得速率方程:=式中速率系数为( )。A B C D 5. 均相反应aA + dD = gG的速率常数为k,A 和D 的消耗速率常数为kA、kD,产物G的生成速率常数为kG。若已知k=kA,kDk=0.5,kGkD=2,则化学计量数a、d和g之比是( )。 A 123 B 122 C 211 D 2126. 若反应aA(g) + dD(g) = hH(g)的速率为v=,=3,则的单位是( )。 A (kPa)s1 B (kPa)2s1 C (kPa)2s1 D (kPa)1s17. 反应A(g)=B(g)+D(g)的动力学方程可表示为lnc=kt+lnc0 ,反应10秒后A(g)的浓度下降1/3,该反应的速率系数是( )。 A 0.11(moldm3)1s1 B 1.76102 s1 C 1.76102(moldm3)1s1 D 4.055102 s1 8. 对于反应A + 2B = 3C ,则速率常数间的关系是( )。 A kA=2kB=3kC B kA=1/2kB=1/3kC C kA=kB=kC D 3kA=2kB=kC9. 在基元反应中,正确的是( )。 (1) 反应级数与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 (2) 反应级数总是大于反应分子数; (3) 反应级数总是小于反应分子数; (4) 反应级数不一定与反应分子数总一致。10. 某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 c0/k,则该反应是: ( ) (A) 一级反应 (B) 二级反应 (C) 零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11. 某反应速率常数k为1.74 10-2mol-1dm3min-1,反应物起始浓度为1moldm-3时的半衰期t1/2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为2 moldm-3时的半衰期t1/2 的关系为:( )。(A) 2t1/2 = t1/2 ; (B) t1/2 = 2t1/2 ; (C) t1/2 = t1/2 ; (D) t1/2 = 4t1/2 。12. 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之半衰期与反应物最初浓度( )。 (A) 无关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平方成反比 。13. 某反应,当反应物反应掉 3/4 所需时间是它反应掉 1/2 所需时间的 2 倍,则该反应是: ( ) (A) 一级反应 (B) 零级反应 (C) 二级反应 (D) 三级反应 14. 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moldm3s1,该反应是( )。A.2级 B.1级 C.0级 (D) 不能确定 15. 已知二级反应半衰期 t为 1/(k2c0),则反应掉1/4所需时间 t应为:( ) 。 (A) 2/(k2c0) (B) 1/(3k2c0) (C) 3/(k2c0) (D) 4/(k2c0) 16对恒容反应 aA bB eE fF,其反应速率可用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1) a(dcA /dt)b(dcB /dt)e(dcE /dt)f(dcF /dt) (2) dcF /fdtdcE /edtdcA /adtdcB /bdt (3) fdcA /adt fdcB /bdt fdcE /edt dcF /dt (4) dcA /dtbdcB /adtedcE /adtfdcF /adt17在描述一级反应的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 lnc 对时间 t 作图得一条直线; (2) 半衰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成反比; (3) 同一反应消耗反应物的百分数相同时,所需的时间相等; (4) 速度常数的单位是(时间)1。18二级反应 2AB 的半衰期是( )。 (1) 与 A 的起始浓度无关; (2) 与 A 的起始浓度成正比; (3) 与 A 的起始浓度成反比; (4) 与 A 的起始浓度平方成反比。19给出方程式 AB 2p,则正确的叙述是( )。 (1) 此反应为二级反应; (2) 此反应为双分子反应; (3) 此反应为基元反应; (4) 此反应各物质间的计量关系已定。20 气相反应 A + 2B 2C,A 和 B 的初始压力分别为 pA和 pB,反应开始时并无 C,当时间为 t 时,若 p 为体系的总压力,A 的分压为( ) (A) pA- pB (B) p - 2pA (C) p - pB (D) 2(p - pA) - pB 21. 如果反应 2A + B2D 的速率可表示为 r = -1/2dcA/dt = - dcB/dt = 1/2dcD/d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 (A) 单分子 (B) 双分子 (C) 三分子 (D) 不能确定 22.某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moldm3s1,该反应是( )。A.2级 B.1级 C.0级 D不能确定23反应3O22O3,其速率方程 -dO2/dt = kO32O2 或 dO3/dt = kO32O2,那么k与k的关系是( )。A2k 3k B. k k C3k 2k D. 1/2k 1/3k24关于反应速率r,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与体系的大小无关而与浓度大小有关 (B)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C)与各物质浓度标度选择有关 (D)与反应方程式写法有关25、二级反应的1/Ct作图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slope,则此反应速率常数k为( )。A. k=slope B. k=slope C .k=slope/C026.零级反应的Ct作图为一直线,直线的斜率为slope,则此反应速率常数k为( )。A. k=slope B. k=slope C .k=slope/C027.某反应1/Ct作图为一直线,则该反应为( )。A.0级 B.1级 C.2级 D不能确定28某反应,其半衰期与起始浓度成反比,则反应完成87.5的时间t1与反应完成50的时间t2之间的关系是:( )。(A) t1 = 2t2 ; (B) t1 = 4t2 ; (C) t1 = 7t2 ;(D) t1 = 5t2 。29、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10-2mol-1dm3s-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dm-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 )。(A) 43.29 s ; (B) 15 s ; (C) 30 s ; (D) 21.65 s 。30、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之半衰期与反应物最初浓度( )。(A) 无关 ;(B) 成正比 ;(C) 成反比 ;(D) 平方成反比 。三、正误1. 一个快速进行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趋势不一定大。2. 反应速率可为正值也可为负值。3.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是正整数。4. 酶催化的主要缺点是催化活性低。5. 催化剂参与反应过程,改变反应途径。6. 热力学上不能实现的反应,研究其动力学行为没有意义。7. 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相同的二级反应,共同的半衰期与任一物质的初始浓度成反比。8. 放射性元素的蜕变反应其半衰期与放射性元素的量有关。 9.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10. 当以反应进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则无论选用何种反应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的数值都相同。 11 单分子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双分子反应和三分子反应称为复合反应。12.当温度一定时,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大。13.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的变化速率相同。动 力 学 答 案一、1. kD=2kA 2. 由kA的单位知反应为二级反应,t1/2=1/kAcA,0=5.5556h 3. 反应的半衰期t1/2=30s,它与初始压力的大小无关,必为一级反应,所以n=1,k=ln2/30 s = 0.02310 s1。 4. 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初始压力(或浓度)成正比,此反应必为零级反应,所以n=0,k= pA,0/2 t1/2=100kPa/225s=2.0kPas1。5. 设为一级反应,在一定温度下,对指定反应k为定值,kt1/2=ln2 (1) kt3/4=ln1/(13/4)=ln4=2ln2 (2) 式(2)(1),得t3/4=2 t1/2,故此反应必为一级反应,所以n=1。 6. 由kc的单位可知此反应为二级反应,n=2。 kp = kc(RT)1n = kc/RT = 20 mol1103m3s1/(8.314JK1mol1500K)=4.81106Pa1s1。另:对恒温、恒容理想气体反应dpA/dt=kppAn=kp(cART)n = d(cART)/dt (1) dcA/dt=kccAn (2)(1)(2)得:kp = kc(RT)1n。 7. dcB/dt=k1cAk1cBk2cB dcA/dt= k1cAk1cB 8. 平衡状态 9. 6.0221023二 .B C.D .D .D5 .C .D. B.A.C10 BBACB15 (3)(2)(3)(4)C20 DCABA25 BCCAB30三 1. 5. 6.7. 9.10.对 2.3. 4.8.11.12.13.错表面现象和胶体化学一选择1.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当润湿角( )时,液体对固体表面不能润湿;当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角( ),液体对固体表面能完全润湿。 A 90 B 90 C 趋近于0 D 趋近于1802.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水平液面的附加压力p( );凸液面的附加压力p( );凹液面的附加压力p( )。 A 0 B =0 C 0 D 不能确定3. 绝大多数液态物质的表面张力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地( )。 A变大 B变小 C 趋于极大值 D 变化无常4. 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p一定是( )。 A 0 B =0 C 0 D 05. 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将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溶剂中后,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 )。 A 0,正吸附 B 0,负吸附 C 0,正吸附 D 0,负吸附6. 表面张力是物质的表面性质,其值与很多因素有关,但是它与( )无关。 A 温度 B 压力 C 组成 D 表面大小7. 在下图的毛细管内装入普通不润湿性液体,当将毛细管右端用冰块冷却时,管内液体将( )。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 (D) 左右来回移动 8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 )。(A)一定大于零 (B)一定小于零 (C)一定不等于零 (D)不确定9如图在毛细管内装入润湿性液体, 当在毛细管内左端加热时,则管内液体将( ) 。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 (D)左右来回移动 10雾属于分散体系,其分散介质是( )。(A) 液体 ; (B) 气体 ; (C) 固体 ; (D) 气体或固体 。11.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大小不同的两个水珠,长期放置后,会发生( )。(A)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小 ; (B) 大水珠变大,小水珠变大;(C) 大水珠变小,小水珠变大 ;(D) 大水珠,小水珠均变小。12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 和75 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 )。(A) 相同 ; (B) 无法确定;(C) 25 水中高于75 水中 ; (D) 75 水中高于25 水中 。13某温度压力下,有大小相同的水滴、水泡和气泡,其气相部分组成相同,见图。它们三者表面自由能大小为( )。(A) Ga = Gc Gc ;(C) Ga Gb Gc ;(D) Ga = Gb = Gc 。14已知20 时水空气的界面张力为7.27 10-2Nm-1,当在20 和p下可逆地增加水的表面积4cm2,则系统的G为( )。(A) 2.91 10-5 J ;(B) 2.91 10-1 J ; (C) -2.91 10-5 J ;(D) -2.91 10-1 J 。15对处于平衡状态的液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凸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B) 凹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小于外部压力 ;(C)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大于外部压力 ;(D) 水平液面内部分子所受压力等于外部压力 。16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的联系与区别在于( )。(A)产生的原因与方向相同,而大小不同; (B)作用点相同,而方向和大小不同;(C)产生的原因相同,而方向不同 ; (D)作用点相同,而产生的原因不同。17.下列摩尔浓度相同的各物质的稀水溶液中,溶液的表面发生负吸附的是( )。(A) 硫酸 ;(B) 己酸 ;(C) 硬脂酸 ;(D) 苯甲酸 。18一根毛细管插入水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为h,当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Cl,这时毛细管中液面的高度为( )。(A) 等于h ; (B) 大于h ; (C) 小于h ; (D) 无法确定 。19胶束的出现标志着表面活性剂的( )。 (A)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 ; (B) 溶解已达到饱和;(C) 分子间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 ; (D) 分子远未排满溶液表面。20在空间轨道站中,飘浮着一个足够大的水滴,当用一内壁干净,外壁油污的毛细管接触水滴时( )。(A) 水不进入毛细管 ;(B) 水进入毛细管并达到一定高度 ;(C) 水进入直到毛细管另一端 ;(D) 水部分进入并从另一端出来,形成两端有水球 。21如图所示,一支玻璃毛细管插入水中,有一段水柱,水柱内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