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采后病虫害.ppt_第1页
课件:采后病虫害.ppt_第2页
课件:采后病虫害.ppt_第3页
课件:采后病虫害.ppt_第4页
课件:采后病虫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 果品蔬菜采后病虫害, 1、掌握果蔬贮运期间侵染性病害病原菌侵染的 规律、影响发病的因素及综合防治措施、生 理性病害发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 2、了解部分果蔬贮运中主要侵染性病害和生理 性病害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措施;了解果蔬贮运 中主要害虫的种类及其危害,掌握防治贮运害 虫的措施。,2019,-,1,第一节 果品蔬菜采后的侵染性病害,果品蔬菜采后的侵染性病害是指果蔬采后在贮藏、运输、销售及消费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入侵而引致果蔬腐烂变质的病害。,2019,-,2,果树和蔬菜在其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的危害,但这些微生物大多数不能侵入活细胞和紧密的植物组织。大约有25种真菌和细菌有侵染采后果蔬产品的能力。而每一种水果或蔬菜仅受少数几种真菌和细菌的侵染。例如指状青霉(Penicillium digitaturn Sate)可引起柑桔果实绿霉病,但在苹果和梨果实上不造成病害,扩展青霉侵害苹果和梨,但不危害柑桔果实。,柑橘绿霉病,2019,-,3,作为活的有机体,寄主和病原都具有彼此相互作用的能力。但是由于高等植物和微生物细胞的生理差异,它们对某种刺激物的反应存在很大差异。例如,乙烯加速许多果实组织衰老,使其对病原微生物侵袭的抗性降低,而这种激素对多数病原微生物却没有什么影响。,2019,-,4,某些果蔬的一些化学成分可引起某种病原菌的感染,另一些化学物质则抑制病原在寄主体内生长。侵袭的病原可能诱发寄主产生对病原自身有毒的物质,起到保护作用。 一些寄主-病原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发病过程,而另一些相互关系则阻碍和防止了这一过程。,2019,-,5,一、病原菌侵染特点 1、病原菌 病原菌的种类 菌源 病原菌数量和发病的关系,A. Alternata 形态,苹果褐腐病 Apple brown rot,2019,-,6,(1)真菌病害 果蔬采后的严重腐烂大部分是由真菌病原引起。常见病只有几个属,大部分为弱寄生,只有个别属或种寄生能力较强。 链格孢属(Alternaria) 葡萄孢属(Botrytis) 葡萄孢造成水果和蔬菜田间及采后的“灰霉”或灰色霉腐病,没有一种新鲜果蔬在贮藏期间不被葡萄孢所侵害。,2019,-,7,镰刀菌属(Fusarium) 镰刀菌属在果蔬和观赏植物上引起采后粉红色或黄色、白色霉变,尤其是根茎类、鳞茎类、块茎类;而果实类如黄瓜、甜瓜、番茄也常常受害。 地霉属(Geotrichum) 地霉造成柑桔、番茄、胡萝卜和其他果蔬的“酸腐”病。 青霉属(Penicillum) 青霉属的不同种造成青霉病(P. italicum Wehmer)和绿霉病(P. digitatum Sacc.),这是最普遍的采后病害,侵害所有类型的柑桔、苹果、梨、葡萄、甜瓜、无花果、甘薯及其它果蔬。,2019,-,8,(2) 细菌病害 最主要的是欧文氏杆菌属(Erwina),其次是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cn)。欧文氏杆菌侵染大白菜、甘盘、生莱,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引起软腐病。马铃薯、番茄、甜椒,大葱、洋葱、胡萝卜、芹菜,莴苣、甜瓜、豆类等也被侵害。,2019,-,9,白菜细菌性软腐病 Chinese cabbage bacterial disease,2019,-,10,白菜细菌性软腐病,菜株腐烂后,可从根髓或叶柄基部向上发展蔓延,引起全株腐烂,也可从外叶边缘或心叶顶端开始向下发展,或从叶片虫伤处向四周蔓延,最后造成整个菜头腐烂。腐烂的病叶失水干枯变成薄纸状。,2019,-,11,2019,-,12,第一节 果品蔬菜采后的侵染性病害,2、病原菌侵染过程 病原菌从接触、侵入到引致寄主发病的过程称为侵染过程(简称病程)。病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侵入前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2019,-,13,侵入前期:从病原菌与寄主接触到病原菌向侵入部位生长或活动,并形成侵入前的某种侵入结构为止。 侵入期:从病原菌开始侵入起,到病原菌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为止。 潜育期:从病原菌侵入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开始,直到表现明显的症状为止。 发病期:即显症期。,2019,-,14,3、病害的侵染循环 概念:病害从前一个贮藏周期开始发病到下一个贮藏周期再度发病的全部过程。 病原菌的越冬或越夏,大多数病原菌来自田间已被侵染的果蔬,少数病原菌来自贮藏库本身。,2019,-,15,*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分生孢子角等在田间病株、病残体上越冬。翌春,在雨后或高湿条件下,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产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也可由昆虫传播。主要经伤口(如修剪伤、机械伤、落皮层、虫伤、冻伤及日灼)侵入。 * 田间侵染的重点时期是3月下旬到5月中旬。在北方苹果产区,腐烂病每年一般出现两个高峰,既春季高峰和秋季高峰。春季高峰以23月份为主。秋季高峰一般在79月份,但危害较春季轻。,2019,-,16,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病原菌越冬或越夏后对寄主的初次侵染称为初侵染。 初侵染发病后所产生的病原体通过传播引起的再次或多次侵染称为再侵染。,2019,-,17,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 气流传播 水滴传播 土壤传播 昆虫传播,2019,-,18,二、影响发病的因素 1、机械损伤 2、温度 3、湿度 4、气体成分 5、采收前田间病害侵染状况 6、果蔬的生物学特性,2019,-,19,三、侵染性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2、化学防治 3、物理防治 控制温度(低温、热处理) 控制湿度 控制气体成分 辐射防腐 紫外线防腐 4、生物防治,2019,-,20,四、果品蔬菜主要侵染性病害实例 1、苹果炭疽病(Apple bitter rot),苹果炭疽病病斑中间生密集小黑点,苹果炭疽病分生孢子,苹果炭疽病病果,炭疽病斑分泌肉红色孢子团,2019,-,21,苹果炭疽病 (Apple bitter rot),2019,-,22,苹果炭疽病病原 Pathogen of apple bitter rot,1.分生孢子盘 2.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3.子囊壳 4.子囊 5.子囊孢子 6.附着胞,2019,-,23,2、苹果轮纹病(Apple ring rot),轮纹病病斑后期产生稀疏小斑点,苹果轮纹病病斑及病部剖面呈柱体状扩展,苹果轮纹病病果,2019,-,24,苹果轮纹病 Apple ring rot,2019,-,25,苹果轮纹病病原 Pathogen of apple ring rot,1.子囊壳 2.子囊及子囊孢子 3.侧丝 4.分生孢子器 5.分生孢子,2019,-,26,3、 苹果褐腐病 (Apple brown rot),2019,-,27,苹果褐腐病病原 Pathogen of apple brown rot,Monilia fructigena,2019,-,28,苹果炭疽、轮纹和褐腐病症状比较 炭疽病 轮纹病 褐腐病 病斑大小 小(几个至上百个) 大 大 病斑凹陷 要 不 不 轮纹组成 黑色小点 病状(深浅褐色相间) 绒球状菌丝团,2019,-,29,4、苹果霉心病 Apple mouldy core,2019,-,30,5、柑桔炭疽病(Citrus anthracnose),枝梢和叶部症状,2019,-,31,柑桔炭疽病 Citrus anthracnose,柑桔炭疽叶部症状,2019,-,32,病原 病原为盘长孢状刺盘孢 (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属半知菌亚门。,* 分生孢子盘埋生于寄主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有刚毛,深褐色,直或稍弯曲,具12个分隔。分生孢子梗呈栅状排列,圆柱形,无色单胞,顶端尖。分生孢子椭圆形至短圆筒形,稍弯曲或一端稍小,无色,单胞,内含12个油球 。,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 分生孢子及刚毛,2019,-,33,* 柑橘果实在贮运过程中因烂果造成的损失每年在2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引起烂果的病害主要有青霉病、绿霉病、黑腐病、焦腐病、褐色蒂腐病、炭疽病、酸腐病、褐腐病、干腐病等。其中,以青霉病和绿霉病为最主要,占90以上,其次是焦腐病、炭疽病、褐色蒂腐病和黑腐病。,柑橘贮运期病害 Post-harvest disease of citrus,2019,-,34,柑桔青绿霉病 Citrus blue and common green mold,症状 * 柑橘青霉病( Citrus blue mold )和柑橘绿霉病( Citrus common green mold )两病症状相似。 青霉病 病果分生孢子丛青蓝色,白色菌丝环较窄,13mm,腐烂速度较慢,在2127下,约半个月后全果腐烂,果实腐烂后不粘连包果纸,病果发出霉味。 绿霉病 分生孢子丛绿色,白色菌丝环较宽,815mm,腐烂速度较快,在2127下,约1星期后全果即腐烂,烂果紧粘包果纸,有芳香气味。,2019,-,35,黑腐病 (Citrus Alternaria rot)因病菌侵入途径和时期不同表现不同症状。 (1) 果皮伤口侵入 病斑初为淡褐色,后变为深褐色。腐烂部分由果皮深入囊瓣,囊瓣极苦,不堪食用。潮湿时,病部表面及其腐烂的囊瓣上长出初为白色、后变墨绿色的霉层。 (2) 幼果或花期侵入 潜伏果心,当果实成熟后或贮藏期病菌才开始扩展,引起囊瓣腐烂。病果开始时外表无明显症状。这类病果对加工危害很大,个别病果果汁可以污染整桶橘汁。,2019,-,36,柑桔青绿霉病 Citrus blue and common green mold,病果初期症状,2019,-,37,柑桔青霉病 Citrus blue mold,2019,-,38,梨青霉病,2019,-,39,柑桔青霉病、绿霉病比较 青霉病 绿霉病 霉层颜色 青色 绿色 白色菌带 窄13mm 宽815mm 软腐边缘 明显,较整齐 不明显、不整齐 气味 霉味 芳香味 粘着性 无 有,2019,-,40,柑桔青绿霉病菌 Penicillium italicum P. digitatum,1.青霉菌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2.分生孢子 3.绿霉菌 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4.分生孢子,2019,-,41,病害循环 柑橘青霉病和柑橘绿霉病 病菌可以在各种有机物上营腐生生活,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在空气中扩散,通过气流传播。孢子萌发后,经各种伤口侵入,引起果腐。病部又可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在贮运期,青霉病病菌能分泌一种挥发性物质,损伤其接触到的健果果皮,引起接触侵染,而绿霉病病菌则无此现象。,2019,-,42,2019,-,43,2019,-,44,2019,-,45,2019,-,46,2019,-,47,2019,-,48,第二节 寄主植物的病害生理 一、感病植物组织呼吸强度的变化 受到病原微生物侵染的植物组织,其呼吸强度增高是一个普遍反应。,2019,-,49,感病植物组织呼吸强度增高的原因: 1、感病组织发生解偶联作用,用解偶联剂DNP(二硝基苯酚)处理健康植物组织,呼吸上升,但氧化与磷酸化不偶联,无机磷增加,感病植物组织用DNP处理呼吸变得不敏感。因此,推测感病组织发生了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作用。 2、感病组织合成过程加强,如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均使ATP消耗增加,积累ADP和无机磷,必然促进呼吸自动催化过程。,2019,-,50,3、病原物侵染植物组织也是一种机械损伤。 4、病原物诱导植物组织增加乙烯释放,有些病原菌如绿青霉也能产生乙烯。受黑根霉侵染的甜瓜果实的CO2释放与乙烯释放同步增长。,2019,-,51,二、呼吸代谢途径的变化 1、发酵作用加强 受真菌病原侵染的植物组织在呼吸强度增加的同时,“巴斯德效应”消失,也就是感病植物组织由无氧条件移至有氧条件时,发酵作用并未受到抑制,对呼吸底物的消耗增多,但不能将糖全部分解成CO2和水发生有氧发酵,而产生乙醇。,2019,-,52,2、磷酸戊糖途径加强 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在健康植物组织的呼吸代谢过程中,虽然不能算作末端氧化酶,但是,在崩溃组织中明显活化,使感病组织耗氧量增加,在抵抗专性寄生物侵染的过敏性反应中起着主要作用。,2019,-,53,3、呼吸作用的变化与寄主的抗病性 早期研究认为植物呼吸与抗病性有关,在病原侵染和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呼吸增强,其生理作用可能是: (1)活泼的氧化系统 能保持代谢过程的氧化与还原相对平衡,使呼吸底物最终分解成CO2和水,不累积氧化不完全的有害代谢产物。 (2)激活的氧化系统 有利于分解病原物分泌的毒素,从而抑制或阻止侵染过程。 (3)激活的氧化过程 有利于合成作用和新细胞的形成,加速被破坏组织的恢复。,2019,-,54,三、次生代谢物质 因病原物的侵染而在植物组织内产生并累积的,具有抑菌活性的次生代谢物质称为植物保卫素(phytoalexin)。植物保卫素。属于下列化学物质: 1、酚类(phenolics) (1)简单酚(simple pheno1s)如绿原酸; (2)黄酮类(flavonoid)如根皮素; (3)香豆素(coumarin) 2、多聚乙炔(polyacetylene) 3、异戊二烯(isoprene) (1)萜类(terpeneid)如甘薯酮(impeaniarone) (2)类固醇(steroid)如茄碱(selanin),2019,-,55,第三节 病原酶在病害发生中的作用 植物细胞壁主要由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组成病原微生物必须产生分泌降解细胞壁的酶克服寄主组织的屏障,才能进入寄主组织内部。,2019,-,56,一、病原酶 1、果胶酶 分解中胶层的果胶由两种类型的果胶酶来完成: 果胶裂解酶:内果胶溶菌酶, 外果胶溶菌酶 果胶酸裂解酶:多聚半乳醛酸酶,2019,-,57,2019,-,58,2、半纤维素酶 病原菌分泌果胶酶分解细胞中胶层后的初生壁,初生壁主要是半纤维素,其组成为多缩木糖和阿拉伯糖等多缩戊糖和多缩己糖的混合物。半纤维素酶可分为三种: (1)内木聚糖酶,水解多聚木糖的1,4键,形成低聚体。 (2)外木聚糖酶,形成木二糖。 (3)木聚糖苷酶,将木二糖裂解成木糖。,2019,-,59,3、纤维素酶 大多数情况下,酶一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与其溶解性有关,因为纤维素是不溶于水的多聚体,降解相当困难。纤维素聚合体必须降解到七个葡萄糖残基以下,才能成为溶解状态。,2019,-,60,4、蛋白质分解酶 高等植物细胞壁中存在一种富含羟脯氨酸的糖蛋白,称为伸展素(Extonsin),其含量约占细胞壁干重的10,具有加固细胞壁的作用,作为衬质填充在纤维素骨架的间隙中,它与防御病菌的侵染有关。在病害侵染的植物组织的细胞壁中HRGP增加并有木质素沉积。 5、角质酶 具有1-3个羟基的大分子聚合体为低聚体和单体。,2019,-,61,二、病原酶与寄主的相互作用 1、病原酶对寄主组织的侵解作用 病原微生物产生果胶酶是寄主细胞壁降解的关键因素,其次是半纤维素酶和纤维素酶,蛋白质分解酶的和磷脂酶资料较少。有关分解角质、木栓,木质素的病原酶最近才开始报道。内果胶酶引起细胞壁的中胶层的不溶性果胶解体,导致组织失去粘性并分离为单个细胞,这过程称为“侵解”。侵解组织渗透性增高,寄主代谢物可作为病原生长底物向外扩放,引起细胞死亡。,2019,-,62,2、寄主组织对病原酶的抗性 新鲜果蔬组织致密,原果胶不溶性是由于分子量高,它的长链通过中性多糖的桥键或蛋白质固定在细胞壁的纤维素上,这种不溶性状态的中胶层可抵抗病原微生物分泌的果胶酶水解作用。这种交连的果胶细胞壁是未成熟苹果抗病性的重要原因。随着果蔬成熟,不溶性果胶和蛋白质减少,可溶性增加,果胶物质固定在细胞壁上的桥键破裂,组织变软。,2019,-,63,3、寄主形态障碍对病原生长的限制 受伤植物组织可以形成保护性屏障,如木质素和木栓质沉积在伤口周围的细胞壁上以防微生物分泌果胶酶作用。马铃薯的皮孔通常被一层木栓质表皮所阻塞,可防止软腐细菌进入块茎的皮层无论是机械损伤或自由水浸润下层细胞增殖,造成这一层表皮层破裂,都是引起皮孔易感软腐细菌的重要原因。未成熟的苹果的皮孔也存在类似情况。,2019,-,64,第四节 果蔬采后病害侵染的方式 为了有效地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发展,必须了解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