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19分)1. (1)朽 (2)建 (3)魁 (4)竭 (答题标准:每空1分,共4分。)2.(1)误入藕花深处 (2)飞鸟相与还 (3)山随平野尽 (4)大漠孤烟直 (5)富贵不能淫 (6)贫贱不能移 (7)衣带渐宽终不悔 (8)为伊消得人憔悴(答题标准:每空1分,共8分。)3.(1)有时 (2)通“返”,返回 (3)犯错误 (4)交换(答题标准:每空1分,共4分。)4.(1)A (2)A (3)B(答题标准:每空1分,共3分。)二、阅读(30分)(一)名著阅读(8分)5.(3分)昆虫记昆虫的常见种类或目的不同有利于读者认识这一类的昆虫或利于读者通过阅读比较,抓住同一类昆虫不同个体的特征作专题探究。(答题标准:每一格1分,共3分。第二题从“目的不同”角度回答也可以,蜘蛛属蜘蛛目,蟋蟀属直翅目;第三题能答出一点即可得1分)6. (2分)示例一:园蛛是织网的高手,连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为之赞叹。不小心撞上蛛网的虫子会被立刻粘住,可是园蛛却能来去自如。这里究竟有什么奥秘呢?让法布尔告诉你吧。示例二:人通过学习掌握纺织技术,园蛛们却是天生的纺织高手。在纺织上,人跟园蛛有一个极大的差异:人类会修补,而大多数园蛛却不会。为什么会这样?法布尔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答案。(答题标准:能围绕园蛛的一个特性作答得1分,语言富有感染力,能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得1分,共2分)7.(3分)示例一:在作者笔下,蟋蟀像个歌唱家,“在门口和熙的阳光下欢唱”,语段用拟人的手法讲述蟋蟀鸣声的特点“饱满、洪亮、抑扬顿挫、绵绵不绝”,语言自然亲切,妙趣横生,读者好像真的进入栩栩如生的昆虫世界。示例二:在作者笔下,“隐士首先为自己歌唱”, 它“对生活充满热情”“赞美”“歌颂生活的美好”,这些活泼诙谐的语言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蟋蟀鸣声的特征,有情感有性格,读来情趣盎然。(答题标准:能从法布尔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阐述蟋蟀鸣声特点即可得2分,语言正确流畅得1分,否则酌情扣分)(二)现代文阅读(22分 )8.(3分)示例一:采访村主任(1分)问题如:(2分)介绍一下棚花村的具体人员伤亡情况吗?伤员都安排救治了吗?请问棚花村村民目前生活物资的供给情况如何?最缺的物资是什么?大家在生产自救中有什么好的方法值得推广的?有哪些困难呢?党员干部在抗灾自救工作中有哪些特别让大家感动的事例吗?对接下来更为艰巨的重建工作有这样具体的工作思路吗?示例二:采访主任娘子(1分)问题如:(2分)1 你们棚花村的妇女儿童和老人的伤亡情况怎样?他们都得到安排救治了吗?2 目前棚花村村民家里的一日三餐怎么安排的?你家地里今年收成怎么样?政府的生活物资供给够了吗?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物资?姐妹们在生产自救中采取了哪些好的措施?目前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答题标准:答出合乎情理的采访对象,如村主任、主任娘子、受重灾的女人、志愿者等即可得1分,提问能围绕灾情、救助情况等方面回答皆可,一个问题得1分,两个得2分)9(3分)标题:李春雷夜宿棚花村折桂(1分)导语:近日,作家李春雷凭借夜宿棚花村一文,获得全国短篇报告文学奖一等奖。(2分)(答题标准:标题能抓住“李春雷获一等奖”这一点即可得1分,导语抓住事件主要要素概括即可得2分)10.(3分)D11(4分)B处批注示例一:“都”“又”“还”三个副词连用,传递出的是一种锅盖砸得扁,生活压不垮的坚定信念,“主任娘子”乐观顽强的形象呼之欲出。示例二:这句话有象征意味,不怕“都”砸扁,我们有一双手,可以重建家园。“又”和“还”里透着不服气,写出了以“主任娘子”为代表的灾区人民身上那种倔强的品格。(答题标准:能分析出三个副词连用的意味得1分;能答出“主任娘子”形象或品格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C处批注示例一:“主任娘子”以矿泉水代酒,让男人今天可以“一醉方休”,看似矛盾的言语,显示出她幽默爽朗的性格,以及面对灾难乐观豁达的心态。(答题标准:能抓住矿泉水和“醉”之间的关联回答得1分;能分析出人物的情感或性格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12.(4分) 夜宿棚花村以“村主任”“主任娘子”的身份称呼,作者的用意是想通过对这些平凡人“镇静与温和”的日常生活的白描,塑造这样一个群体的典型代表,来激励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信心,也寄予自己的期待。(1分)(答题标准:能答出“群体的典型代表”得1分;激励作用得1分,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再访棚花村是十年之后重访,发现棚花村和朋友“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而付少平、邓洪英这样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正是千千万万个新棚花村繁荣的缔造者,他们是时代的榜样,他们的精神可以激励更多的人,他们的姓名应该被更多的人所铭记;另一方面因为夜宿棚花村典型塑造的成功,“没有写出他的名字,曾经引起许多读者疑问”,作为续篇对读者真诚的交代符合纪实作品真实性的特点。人物称谓的使用,应由作品写作的背景、目的和艺术表达的需要等共同因素决定的。(1分)(答题标准:能指出人物的榜样作用或“对读者的真诚交代符合纪实作品真实性特点”任一点皆可得2分,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13.(5分)本题为分层赋分题。第一层级:能部分感知文本,能结合形象作一定的分析,认识较片面肤浅。(12分)示例一:作品中写“村主任”“主任娘子”等灾民们互帮互助插秧、做饭过生日,生产自救,没有特别悲伤,还乐观豁达。(1分)示例二:作品中写“村主任”“主任娘子”等灾区干部和群众互帮互助,帮重灾村民插秧,生产自救,表现出难能可贵的互助互爱的品质。作家发现只有注重精神层面,才能写出好作品。(2分)第二层级:能整体感知文本,能结合形象和主题作分析,但不全面。(34分)示例一(3分):作者在走访中发现,“村主任”带领村干部自发为灾民耕田插秧,发放物质,组织生产自救;“主任娘子”等灾民们互帮互助等。(主人公互帮自救行为1分)作者从他们身上意识到,灾区干部和群众互助互爱的责任担当、靠自己重新过上好日子的念头,是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的关键。(作者的认识:灾民重建家园的关键是互帮互助1分)这让作者关注到精神层面重建的现实意义。(1分)示例二(4分):作者在走访中发现以“村主任”“主任娘子”为代表的灾区干部和群众身上有种被大灾难所激活的原始本能:自救互助,把日子重新过好。作品写了了村干部自发为重灾村民耕田插秧,发放物质,组织生产自救;主任娘子互帮互助借生活资料等事,表现了在极端恶劣、危险、恐怖的灾难面前灾民们迅速恢复生活日常,忙碌而有序地靠自己重新过好每一天。(主人公互帮自救行为及乐观信念2分)作者相信灾民身上这种乐观顽强品格、互助互爱的担当,是抗灾自救、重建家园的关键。(作者关注精神层面的原因:灾民重建家园的关键是互帮互助和乐观信念1分)所以他在创作中关注精神层面的重建,以自己的实践写出好作品。(结论:所以作者关注精神层面1分)第三层级:整体感知文本,围绕作品形象和主题分析,阐述创作中现实性和思想性的关系。(5分)示例一:作者在走访中敏锐地捕捉到以“村主任”“主任娘子”为代表的灾区干部和群众身上有种被大灾难所激活的原始本能:自救互助,把日子重新过好。从村干部自发为灾民耕田插秧,发放物质,组织生产自救;灾民们收油菜籽,在生活中互帮互助,在极端恶劣、危险、恐怖的灾难面前迅速恢复生活日常,忙碌而有序地靠自己重新过好每一天。(主人公互帮自救行为及乐观信念2分)作者以此现实为题材,在创作中关注精神层面,作品着意刻画灾民们互助互爱的责任担当,顽强乐观豁达的品格,而这将是艰巨的家园重建的关键。(作者关注精神层面的结论和原因:灾民重建家园的关键是互帮互助的责任担当和顽强乐观信念2分)作者以人文的视角反思这场中华民族的灾难,从塑造的群体典型代表中,体现人性深处的大美、大善、大爱,给人以思考和激励,这是创作具有思想深度的艺术作品的关键,也是作家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作者创作高度或视角:以群体的典型代表,表现人性深处的大美、大善、大爱。1分)(三)古诗文阅读(17分)14.示例一:我选(1),“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传达了诗人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示例二:我选(2),“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眼前流注长江的汉水,是实写;江汉之水在天地之外奔流,是虚写;两岸青山伴着江汉的波涛,看上去若有若无,此乃虚实合用,写出了浩浩江流奔腾不羁的气势。诗人纵目远眺,心旷神怡。示例三:我选(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流的走向引人遐想,山色在滔滔江流的映衬中迷迷蒙蒙,若有似无,真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留醉与山翁”一句戛然而止,使人联想到山居生活的无比悠闲。全诗传递出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神往。(能结合诗句合理分析得2分,正确把握诗人情感1分,共3分。)15.(1)驻扎,驻军 (2)到东方 (3)逃跑 (答题标准:每空1分,共3分。)16.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答题标准:每处1分,共3分。)17.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张良多次把太公兵法说给沛公听,沛公认为这很好,常常采用里面的计策。(答题标准:关注“居”“无何”“数”“善”“其”等关键词的解释,每句2分,共4分。)18. 示例一:甲文中文帝慰问三军,当“至霸上及棘门军”时“直驰入”,而至“细柳军”时“天子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最后不得不“按辔徐行”。细柳营没有将军命令任何人不得入内,不准跑马。与霸上、棘门军营车马可以直接驰入形成对比,突出细柳营军令如山、军纪严明。示例二:甲文中当文帝前来慰问时,“霸上及棘门军”将领“将以下骑送迎”来迎接文帝,而在细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周亚夫对汉文帝不行跪拜之礼,只行军礼,与霸上、棘门将军迎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周亚夫恪尽职守、刚正不阿的性格特点。示例三:乙文中张良将太公兵法说给沛公听,“沛公善之”;张良把太公兵法说给其他人听,他们都不思考、不理解。通过沛公和其他人的对比,体现出沛公善于思考,能够虚心采纳别人的意见的优点。故而张良感慨“沛公殆天授”,从此追随沛公。(答题标准:从甲、乙两文中各举出一处对比各得1分,能对其作用进行分析各得1分。共4分。)三、写作(50分)19.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参考评分(50分)文 章一类4550分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明确;思考充分,立意深刻,感情真挚;选材精当,内容充实;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准确,语言流畅。二类4044分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较明确;思考较充分,立意清楚,感情真实;选材合理,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一定条理;表达较准确,语言通畅。三类3039分符合题意;写作目的和对象较模糊;有一定思考,感情真实;有一定内容;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尚通畅。四类29分以下不符合题意;缺乏写作目的和对象;基本没有思考,感情虚假;内容空洞;结构混乱;不成篇。(1)作文评分以39分为基准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