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苏教版.docx_第1页
2017届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苏教版.docx_第2页
2017届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苏教版.docx_第3页
2017届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苏教版.docx_第4页
2017届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测试五苏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测试(五)新闻通讯(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合分人复分人得分一、积累运用(30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5分)豪迈(mi) 歼灭(jin)中轴(zhu)线 溃退(ku) 浩hn(瀚) qio(撬)开 澎pi(湃) 荡yng(漾) 涅pn(槃) 鸟cho(巢)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C)(3分)A杂家之所以称为杂家,就是因为它内容综合诸子,兼容并蓄。B你不必把丢了工作看成是大难临头。C他抱着必胜的决心,努力学习,势要在这次期末考试当中取得第一名,问鼎苍穹。D事情已经做到这种程度了,如果不坚持,就会前功尽弃。(解析:“问鼎苍穹”的意思是征服太空。)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3分)A通过学习“荷专题”,使我们加深了对荷文化的理解。B此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要求文章字数不超过800个左右。C如果法制信仰能够照亮每一颗心灵,那么法治中国一定能行稳致远。D学生会广泛采纳并征求了同学们关于如何办好文学社团的意见。(解析:A.缺少主语,删除“通过”或“使”;B.语义重复,删除“不超过”或“左右”;D.词序不当,“采纳”与“征求”调换位置。)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C)(3分)A两盏矿灯,有一盏已经发红,只剩下蜡烛头似的光(比喻)B热情的火焰飞腾。北京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世界!(拟人)C莲心里还有着充满生命力的小胚芽,而那荷叶、荷梗、荷藕、莲子不就是从这胚芽发育成长起来的吗?(设问)D中国第一代航天员的夺人风采,瞬间便定格在记者们的镜头里,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定格在人类征服太空的篇章中。(排比)(解析:C项运用的是反问。)5有一则报道说,某机场的两个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天气好转后,本应先起飞的航班却被让给有“领导”乘坐的航班先飞。事情披露后,网民们纷纷表示:“与其让领导先飞,不如让民意先飞!”其中“让民意先飞”的意思是把老百姓的意愿或心声放在首位。(3分)6阅读材料,联系专题,探究荷花(莲)受到各类艺术家青睐的原因。(3分)明清的木版年画多采用“连贵子”“连年有余(鱼)”等荷花吉祥图案。在中国花文化中,荷花是最有情趣的咏花诗词对象和花鸟画的题材;是最优美多姿的舞蹈素材;也是各种建筑装饰、雕塑工艺及生活器皿上最常用、最美的图案纹饰和造型。示例:由于“荷”与“和”“合”谐音,“莲”与“联”“连”谐音,因此,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大家以荷花即莲花作为和平、和谐、合作、合力、团结等的象征。因此它们备受艺术家的青睐。7某市新闻网开展“文明小博客”活动,“学生该不该开博”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些同学赞同开博客,有些同学则持反对意见。请参与讨论,发表你的看法。(4分)示例一:我赞同开博客。因为“文明小博客”活动能引导我们健康上网,而且开博客能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增强我们的自信心。示例二:我反对开博客。因为网上的一些不良内容势必会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痴迷于博客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必然将耽误我们的学业。8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班级开展“荷文化交流会”语文实践活动,你一直参与其中:(1)【我来推荐】某同学邀你参加“荷诗吟诵”活动。请你推荐连续两句描写荷花的诗句,并简要说说你推荐的理由。(2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诗句描写出了荷花的自然清新,突出了荷花的观赏价值。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句描写出了西湖六月的美景,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面绚烂生动。(2)【课外实践】学校“扬帆”文学社将开展以下一些活动:校刊将围绕“荷文化交流会”出一期专刊,正征集栏目名称。请你仿照示例再写出一个与“荷”有关的栏目名称。(2分,名称中须含有“荷”字)栏目名称:清风荷影栏目名称:荷塘月色在编辑校刊的过程中,晓华同学打算开展征集对联下联的活动。他拟出的上联是“陶渊明心胸旷达偏喜菊”,请你结合爱莲说相关内容,尝试对出下联。(2分)周敦颐情操高洁独爱莲。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1)甚蕃:多。(2)亵玩:亲近而不庄重。(3)宜乎众矣:当。10翻译下面文言句子。(2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11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他们的处世态度有何异同?(4分)相同:他们都不随波逐流。不同: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12文中作者运用了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的写法,用“莲花”比喻“君子”不求富贵名利,安贫乐道,在污浊的环境中洁身自好,保持坚贞气节的高尚品格。我国很多古诗词也用到了这种手法,如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用“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对友人绵绵不尽的深情。(4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菊事丁立梅去年冬天,我把一盆开过花的菊,随手丢弃在屋旁,连同装它的瓦盆。屋旁有巴掌大的空地,没人理它,它便自作主张地在里面长婆婆纳,长狗尾巴草,长车前子,长蒲公英,还长荠菜。我挑过一回荠菜,满像那回事的,把一份野趣挑进篮子里。后来,这一小撮荠菜,被我切碎了,烙进糯米饼里。饼烙得点点金黄,配了糯米的糯白,配了荠菜的嫩绿,不用吃,光看看,就很享受了。咬一口,鲜透牙。很是感动了一回,有泥土的地方,总会生长着我的故乡。现在,这块地里,多出一大丛的菊来。是被我丢弃的那一盆。谁想到呢,它的花萎了,叶萎了,心竟是活的。它搂着这颗心,落地生根,不声不响地,勤勤勉勉地生长。最终,它不单自己活了下来,还子孙满堂的样子,去冬不过一小瓦盆的花,今秋已繁衍成一大丛了。它让我想到柳暗花明,想到天无绝人之路,想到苦尽甘来,只要心没有死,总有出头之日的。风一场,雨一场,秋季翻过,已是冬了,它还没开够,朵朵灿烂。满世界的萧条,唯它,一簇新亮,是李商隐诗里的“融融冶冶黄”,是童年乡下屋檐下的那抹明黄,打老远就看得见。路过的人,有的站着远远瞅。有的看不过瘾,走近了细细瞧。一律的惊叹,好漂亮的花!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一瓣金黄,再一瓣,还是金黄。如历尽世事的女子,参透人生无常,倒让自己有了一份坚守,那就是,守住自己,守住心。所以,冷落也好,繁华亦罢,它都能安然相待,不急不躁。孤寡老人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长菊。小径旁的空地,原是狭长的一小块,小区人家装修房子,把一些碎砖碎玻璃倒在里面。路过的人都小心不去碰触,以免被玻璃划伤了。连调皮的小猫,也绕着那块地走。老人清理掉碎砖碎玻璃,在里面长青菜和菊。几棵青菜,几朵菊花。再几棵青菜,几朵菊花。绿配紫,绿配红,绿配白,绿配黄,小块的地,让人看过去,竟有花园般的感觉。这些天,老人除了吃饭睡觉,几乎都围着他的菊在转。我上班时看见他,下班时还看见他,背着双手,很有成就感地在小径上漫步,来来回回。一旁,他的菊,如同被惯坏的孩子,正满地打着滚,撒泼似的,把些紫的、红的、白的、黄的颜色,泼洒得四处飞溅。哪一朵,都是硕大丰腴的,都上得了美人头。天冷,菊越发的艳丽,直艳到人的心里去。小区的人,每日里行色匆匆,虽是久住,彼此却毫不关己地陌生着。而今,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话搭话地闲聊几句,说着花真好看之类的。或者不聊,仅仅站着,看一眼菊,相互笑笑,自有一份亲切,入了心头。再遇见,便是老相识了。清寒疏离的日子,因菊,变得脉脉温情。(选自扬子晚报)13本文围绕着菊写了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一盆菊被“我”随手丢弃在屋旁,一年后却长出了一大丛。程爹在小区的小径旁种菊,给人们带来温情。14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1)结合语境,谈谈你对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因为这些菊,一个个舒缓了脚步,脸上僵硬的线条,渐渐柔软起来。“柔软”原指质地不坚硬,这里指人们的表情温和亲切,形象地写出了菊花带给人们心情的变化。(2)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中画线句的妙处。它倒是沉得住气,面对众人的赞赏,不动声色,不慌不忙地,只管把好颜色往外掏。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菊的淡定从容之美。(3)文章第段写屋旁巴掌大的空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写空地长满杂草,交代菊花生长的环境,衬托菊花顽强的生命力。15通读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者笔下的菊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面对逆境,坚定信念,顽强生存;面对荣誉或得意之时,淡定从容;营造温情,改善环境;学会坚守,无论冷落还是繁华。(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绝密忠诚记中国氢弹功勋、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院士新华社记者余晓洁于敏。一个绝密28年的名字,一段铸核盾、卫和平一甲子的传奇。9日,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科学顾问于敏颁发获奖证书,紧握老科学家的手,温暖赤子报国的心。1926年生的于敏,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一脸属于老科学家的谦逊与纯粹中国传统文化涵养出的本土核物理学家,究竟能迸发多么灼热的能量与光芒?越神秘,人们越想要走近他。东方巨响那些不同寻常的日子,注定刻入中华民族的记忆。沉默如金的戈壁见证1967年6月17日8时,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雷鸣”,万里碧空升腾起炽烈耀眼的火光,一朵蘑菇云顶天立地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当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中国用了2年零8个月,速度世界第一。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弹设计。百日会战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9月,他带领小分队赶往华东计算机研究所。“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参与“会战”的蔡少辉研究员说。于敏全凭满腔忠诚的热血拼搏、鏖战,和许许多多有名、无名的“核卫士”一道,实现了“氢弹突破和武器化”,挺立起新中国不屈的脊梁。绝密使命核武器,国之重器。当时国际上真正意义的战略核武器指的就是氢弹。“我们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于敏说。1961年1月12日,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他谈话,秘密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我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于敏说。从那一天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直到1988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氢弹设计远比原子弹复杂,核大国对技术绝对保密。我国科研人员重担千斤。一次核试验前的讨论会上,压力、紧张充斥着整个屋子。这时,只听到“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于敏和陈能宽两位科学家忽然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出师表背诵到底。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所有人都真切体会到个人奋斗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风高范远德才兼备者,望众。钱三强说:“于敏的工作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大家争论时,邓稼先说:“我相信老于的。”于敏生于一个天津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1951年,于敏在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选自2015年1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16文章标题“绝密忠诚”中的“绝密”一词有哪两层含义?(3分)于敏从事的是绝对保密的氢弹研制工作;于敏长期隐姓埋名,名字绝密28年。17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概括于敏身上所具有的“闪光点”。(2分)忠诚爱国、无私奉献、淡泊名利、谦逊低调。18“我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于敏说。”这句话中的感叹号能否改为句号?(3分)不能。感叹号表现出于敏答复钱三强的语气是毫不犹豫、斩钉截铁的,突出其不计个人得失、国家利益至上的可贵品质。19“风高范远”部分,作者引用钱三强,邓稼先和张宗遂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突出说明于敏学业优秀,专业研究成就斐然,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