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知识点整理第2课“贞观之治”素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知识点整理第2课“贞观之治”素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知识点整理第2课“贞观之治”素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2课 “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背景:隋朝末期,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贵族李渊,率兵进入长安,建立唐朝。2建立: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时间:618年;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含义: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发展,民族关系和睦,对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繁荣,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2“贞观之治”主要原因: (1)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吸取隋亡教训,政治清明,政策开放。(3)唐太宗能知人善用,虚心纳谏,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贞观年间名将、名相辈出。 (4)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3“贞观之治”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知人善任,重视纳谏。如重用宰相房玄龄,杜如晦,敢于直言的谏官魏征,大将李靖、李勣。加强中央集权: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合并州县,精简机构。经济方面:轻徭薄赋,提倡节俭。教育方面:完善科举制度,大兴学校。 民族关系: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为“天可汗”对外关系: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支持玄奘等加强中外交流。 4“贞观之治”主要表现: (1)政治清明: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革除弊政,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潜;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时名将、名相辈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2)经济繁荣: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国力强盛。 (3)文化昌盛:继承、发展并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广纳贤才。(“天下英 雄,入吾彀中矣”) (4)民族关系和谐:边疆各族同汉族通好,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册封边疆少数民族首领。(“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5)外交开放:唐政府推行开放的外交政策,鼓励对外贸易,那时中外贸易活跃,交往频繁。三、女皇武则天1地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2掌权:唐高宗时逐渐掌握实权,晚年称帝,后改国号为周。 3措施: (1)她在位期间,重用有才能的人(如名相狄仁杰),首创殿试和武举。(2)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4影响:武则天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他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开元盛世1、含义: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称为“开元盛世”。2、原因和条件:唐朝前期经济发展的基础;武则天时期的政策延续和稳定为开元盛世提供了保证;唐玄宗本人的励精图治。3、表现:1政治清明:任用贤能(姚崇、宋璟),整顿吏治。2经济繁荣:(1)农耕技术提高和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和筒车的发明,兴修水利,水稻种植采用育秧技术;江南地区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西域蔬菜的传人;茶叶在江南地区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盛行。(2)手工业发达:丝织技术高超;制瓷业发达,越州的青瓷和刑州的白瓷以及唐三彩世界闻名。(3)商业繁荣: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4、地位: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唐玄宗统治措施:1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官僚机构和多余人员。2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在全国各地大兴屯田。加强对农田水利的管理。3军事上:改府兵制为募兵制。 4用人上:任用姚崇、宋璄为相。【知识延伸】1.唐太宗的评价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合并州郡;重视文化教育,发展科举制度;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政策,促进了边疆各族的发展和对外交往的繁荣。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唐太宗对我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的杰出君主。但是,作为封建帝王,他同样对人民进行剥削和压迫,在晚年他的骄矜情绪和享乐思想逐渐滋长,而且他杀兄逼父夺取皇权的行为,是不足称道的。2.封建社会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点:(1)主要盛世:西汉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B、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如:制度的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等。)C、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D、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3)共同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外交开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4、现实意义:(1)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2)合理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 济快发展。(3)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4)以德治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