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文归纳梳理3使至塞上.docx_第1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归纳梳理3使至塞上.docx_第2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归纳梳理3使至塞上.docx_第3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归纳梳理3使至塞上.docx_第4页
中考语文古诗文归纳梳理3使至塞上.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使至塞上一、趣文导读孝 媳一翁曰:“我家有三媳妇,俱极孝顺。大媳妇怕我口淡,见我进门就增盐了。次媳妇怕我寂寞,时常打竹筒鼓与我听。第三媳妇更孝,闻说夜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故早饭就不与我吃。”【译文】一位老人说:“我家有三个媳妇,都很孝顺。大媳妇怕我口淡,一看我进门,就往菜里多放盐。二媳妇怕我寂寞,时常打竹筒鼓给我听。第三个媳妇更孝顺,听说夜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所以,干脆连早饭也不给我吃了。”二、美诗精读【作品卡片】王维(701761),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原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古今对碰】原 诗注 释译 文【使至塞上】【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单车】欲【问边】,【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问边】到边塞去察看,指慰问守卫边疆的官兵。(我)轻车简从要视察边疆,【属国】过【居延】。【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境。要去的地方远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我)像蓬草飘出了汉塞,【归雁】入胡天。【归雁】因季节是春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也是诗人自喻。像归雁飞入了北方的天空。【大漠】孤烟直,【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大沙漠中孤烟直上,【长河】落日圆。【长河】黄河。黄河边上落日正圆。【萧关】逢【侯骑】,【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侯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走到萧关恰好遇见骑马的侦察兵,【都护】在【燕然】。【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负责辖区一切事务。【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这里代指前线。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作品赏析】使至塞上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的赞美;此诗叙事精练简洁,画面奇丽壮美。三、强化训练(共30分)1. 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 B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 C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 D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疆的萧关见到了候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2. 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即景设喻,说自己像远飞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归雁”一样进入“胡天”,这样既写景,又叙事,一语两指,贴切自然,流露了诗人轻松愉悦和急切见到边关将士的心情。 B.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景物单调,偶尔出现的一股烟尘格外醒目,因此称做“孤烟”。 C. 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遮挡遮挡,蜿蜒远去的黄河横贯其间,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准确表达了诗人的感觉。 D“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的感受,意境雄浑。3. “蓬草”在古代诗文中一般比喻什么?诗中的“征蓬”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3分) 4. 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3分) 5. 这首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6. 诗人没有在雕琢语言上下功夫,而是用朴素自然的语畜,描绘出大自然的本色美,意境开阔,风格雄浑,请就此对诗的颈联作些赏析? (3分) 7. 这首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勾勒出_的风光,表达了对_崇敬,洋溢着诗人_的热情。(3分)8.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3分) 9. 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他们的好处。(3分) 10.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联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3分) 11. 用自己的话,描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示的画面。(2分) 【参考答案】1. B(并非秋天,而是春天。因为“归胡天”透露出大雁从南往北飞,这是春天的景物特征。) 2. A(并非轻松愉快。因为蓬草常用作漂泊无定的喻意。)3. “蓬草”随风飞转,古代文学中常用它比喻漂泊不定的行踪。王维用“征蓬”自喻,流露了身不由己的感觉,他为自己受排挤离开朝廷感到十分忧愤。 4. “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 5. 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所见风光,表达了他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和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6. 诗的颈联用极朴素的语言,写出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开阔雄伟的气象。其中“大”和“长”两字极显沙漠之辽阔无垠,一个“孤”字尽出沙漠之荒凉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还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了一个“圆”字,却给人以亲切、喜悦的感觉。7. 边疆壮丽。守边壮士。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和慷慨激昂的爱国。8. 可从试题“使至塞上”,从诗句中的“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9. “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丽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10. 示例:图画的构图美:从上到下有天边的“落日”、空中的烽烟、地上的“长河”;从近到远有烽烟、夕阳、无边的“大漠”。图画的线条美:广阔的大漠上,纵的是烽烟,横的是黄河,圆的是落日。图画的色彩美:黄色的“大漠”、浑黄的“长河”、白色的烽烟、红色的“落日”,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图画的意境美:动静结合,意境雄浑,“大漠”背景下,有缓缓升起的烽烟,有波澜不惊的“长河”,有即将西下的“落日”。11. 黄沙莽莽,无边无际,草木不见,行旅断绝。极目远眺,一缕孤烟劲拔坚韧、刚直有力地升腾在天的尽头,俯首远瞰,黄河横贯沙漠,天空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四、真题链接(2017年泰安中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6分,每小题2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8. 对颈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直”与“圆”既在写景形态上形成了鲜明对照,又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寂、雄浑、寥廓的景象。B诗人笔下的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感而不伤的情感基调,是典型的一壮景写情的手法。C该联景物既为下联景物的出场设定了特殊背景,又暗示了孤寂、感伤、前路茫然的悲观心态。D诗人用白描手法,借助对四种景物的描写,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幅奇异的塞外风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19. 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交代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诗题。B颔联运用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