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常用护理技术_第1页
课件常用护理技术_第2页
课件常用护理技术_第3页
课件常用护理技术_第4页
课件常用护理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 常用护理技术,第一课 常用的护理技术,1.测量体温 2.物理降温 3.热敷法 4.测量脉搏 5.观察呼吸 6.喂药 7.翻转眼皮 8.滴眼药水、涂眼药膏 9.滴鼻药水 10.滴耳药水 11.止鼻血 12.简易通便法,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说出需要掌握的学前儿童常用的 护理技术有哪些。 能力目标:学会常用的基本护理技术。 情感目标:体验学习基本护理技术在生活中 的应用。,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学会常用的护理技术 学习难点:常用护理技术技巧的学习,学习过程,一、导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学前儿童常见病及传染病的一些知识,那么孩子生病时如何护理?孩子发生一些意外伤害如何及时护理? 比如,小华和小瑞同在幼儿园大一班,两人玩耍时不小心碰翻了暖水瓶,同时被开水烫伤了皮肤。小华经过奶奶的精心护理,很快愈痊。而小瑞由于母亲工作繁忙,没有得到及时护理,造成了伤口感染化脓,一个月后方才勉强痊愈。,CXL,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测体温,用体温表测腋下体温,1.先查看度数,如果超过35,可向下向外轻甩几下,39.0 39.9高热,37.5 37.9 低热,38.0 38.9 中度发热,40以上超高烧,体温的判断,2.检查体温表有无破损、水银柱有无断裂,3.擦去液窝的汗,将水银端放入液窝,扶住小儿胳膊夹紧,4.测5分钟后取出,应在小儿进食半小时后,安静状态下进行,多少为正常?,3/22/2019,7,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常用体温计:,案例一:某幼儿园中班一幼儿于午后突然躺在地上,口吐白沫,不省人事,后经医生诊断是高烧引起的抽风,在医生抢救下方脱离了危险。 问题:孩子高烧怎么处理?,二、物理降温,1.头部冷敷,发热是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应,当体温略有升高(低热)时,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加免疫力。但当体温升至中度以上发热时,即对身体造成伤害,应采取降温措施。,将毛巾用凉水(水温1825)浸湿,拧成半干敷在患儿前额,每5-10分钟换一次;也可用冰袋、冷水袋敷在前额或枕在脑后,2.温水擦浴:,用32-36左右的温水擦拭患儿的全身皮肤。在腋窝、腹股沟、 肘窝等处擦拭时间可稍长些 。,3.温水洗澡,用38-40 的温水给患儿洗澡,一般发热,高热,4.酒精擦拭 将70%酒精或白酒加水一倍,使酒精浓度在20%-30%之间。,降温方法: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注意:1.物理降温要注意避风 2.降温时,及时擦汗 3.必要时,使用药物降温,三、热敷法,操作:1. 将毛巾在40-50热水中浸湿,折叠后置于患处。 待热量部分散发后更换,重复多次,2.将热水灌入热水袋中, 排出气体后拧紧盖子, 倒提水袋检查是否漏水, 用毛巾包裹好放在患处,作用:活血化瘀、消炎消肿,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运用热敷法时,要注意两个问题: 1、幼儿户外活动出现扭伤时,在24小时内不宜用热敷或用手按揉,以防局部血流增多而造成充血肿胀。 2、面部及口腔周围等处感染,也不宜用热敷,以防病菌随血流循环进入颅内,而加重病情。,3/22/2019,12,二位小朋友玩耍时,不小心一位小朋友撞到了墙上,头上肿起来,并起了个包,这时可以用热敷法吗?,不行!,热敷消肿适于伤后1-2天 冷敷消肿适于伤后24小时之内,疖肿,当小朋友的手臂出现右图所示情况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热敷法 具有消炎、消肿作用,可以治疗关节炎、消除疲劳等,四、测量脉搏,方法:以右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压腕部的桡动脉处,在小儿处于安静状态时,测1分钟的脉搏数,脉率均值:2-3岁约为108次/分钟;5-7岁约为92次/分钟,多少次/分为正常?,新生儿:140次/分 1-12个月:120次/分 1-2岁:110次/分 3-4岁:105次/分 5-6岁:95次/分 7-8岁:85次/分 9-15岁:75次/分 成年人:60-90次/分 平均75次/分,75-140次/分,五、观察呼吸,婴幼儿以腹式呼吸为主。可通过观察腹部起伏的次数来确定其呼吸频率。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数1分钟。,呼吸微弱时,可用棉线放在鼻孔处观察吹动的次数,呼吸频率均值:1岁以内约为30-40次/分钟; 1-3岁约为25-30次/分钟; 4-7岁约为20-25次/分钟,正常成人呼吸频率1520次/分钟。儿童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3/22/2019,16,六、喂药,拿药时、倒药时、放药时仔细核对姓名、药名、剂量、服药时间。 逐个进行。 妥善保管药物。,(一)喂药(口服药),新生儿、婴儿或不懂事的幼儿生病后需要喂药 如果是药片,可将药片研成细小粉末,溶在水中,或用奶瓶像喂奶那样喂进去。 如果幼儿哭闹拒绝吃药,就需要固定幼儿头部,使头歪向一侧,左手捏住幼儿下巴,右手将勺尖紧贴孩子的嘴角将药灌入,等孩子将药咽下去以后,放开下巴,再让孩子喝几口糖水,以免药物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 对二三岁以上的幼儿就不宜采用此法,应鼓励他们自己吃药,不要吓唬他,也不要把药掺在饭菜里,这样 会影响药效。,七、翻转眼皮,异物进入眼睛,常常需要翻转眼皮。 翻下眼皮:嘱幼儿向上看。用洗干净的右 手拇指向下牵拉下眼皮。 翻上眼皮:嘱幼儿向下看。将洗净的右手食指放于上眼皮中部皮肤,拇指放在上眼皮中间的下部边缘。食指向下压得同时,拇指向上卷起。 注意:眼皮翻转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拭去异物。不可用嘴吹,以免感染。,六、滴药水,操作前查看药名,将手洗干净,1.点眼药,2.滴鼻药,用清洁毛巾或棉球擦净分泌物,令小儿头后仰向上看,左手轻轻分开其上下眼皮,右手拿瓶在离眼2cm处将药水滴入下眼皮内, 每次1-2滴。让小儿闭上眼,轻提其上眼皮,令其转动眼球,小儿仰卧或坐在椅上,头后仰鼻孔向上。左手食指轻推小儿鼻尖,右手拿瓶在距鼻孔2-3cm处将药水滴入鼻孔,每侧2-3滴,轻按鼻翼。保持原姿势3-5分钟,3.滴耳药,小儿侧卧,患耳向上,擦净分泌物。左手向后下方牵拉小儿耳垂,使外耳道变直,右手拿瓶将药水由外耳道后壁滴入2-3滴,轻揉耳屏。保持原姿势5-10分钟。也可在耳道塞一块棉球。,3/22/2019,20,八、滴涂眼药,1.滴眼药前,一定要先核对药名,防止用错药。 2.教师先把手洗干净,然后用左手食指、拇指轻轻分开幼儿的上下眼皮,让幼儿的头向后仰,向上看。,滴涂眼药,3.教师右手拿滴药瓶,将药液滴在幼儿下眼皮内,每次12滴。再用拇指食指轻提上眼皮,嘱幼儿转动眼球,使药液均匀布满眼内。 注意不要点在幼儿眼珠上,否则会引起眨眼,把药全挤了出来。 涂眼药膏,最好在睡前涂药。可直接挤在幼儿下眼皮内,闭上眼睛轻轻揉匀即可。,九、滴鼻药水,滴鼻药前先让幼儿平卧,肩下垫个枕头,使头后仰,鼻孔向上。或让幼儿坐在椅上,背靠椅背,头尽量后仰。这样可避免药液流到口腔或仅滴到鼻孔外口。 教师右手持药瓶,在距鼻孔23cm处将药液滴入。轻轻按压鼻翼,使药液分布均匀。 滴药后保持原姿势35分钟。,十、滴耳药水,点耳药时,让幼儿侧卧,使患耳向上。如外耳道有脓液,可先用干净的棉签将脓液擦净,再滴药。 向下、向后轻拉幼儿耳垂,使外耳道伸直。右手持药瓶将药水滴入外耳道后壁,轻轻压揉耳屏,使药液充分进入外耳道深处。 滴药后保持原姿势 510 分钟。若刚从冰箱内取出滴耳液,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再用,否则会引起不适,甚至发生眩晕。,幼儿鼻部受到外伤、挖鼻孔损伤了鼻黏膜、鼻腔异物等均会引起鼻出血。帮助幼儿止血时要注意: 安慰幼儿不要紧张,让幼儿坐着,张 口呼吸,头略低; 一般捏住鼻翼10分钟即可止血 出血后,23小时内不要做剧烈运动; 若无法止血或幼儿经常出鼻血,应去医院诊治。,十一、鼻出血,出血较多时,可用脱脂棉卷塞入鼻腔,要塞紧,鼻出血的部位大多位于鼻中隔的外1/3处,因该处鼻粘膜较薄、血管集中成网,儿童挖鼻孔或鼻外伤时,易造成出血。通常把该部位称为“易出血区”。,2.肥皂条通便法,1.开塞露通便法,3.手抠干便法,十二、通便,将肥皂削成圆锥形,蘸少量的温水,慢慢塞入肛门,平行剪开开塞露管端封口,挤出少许液体润滑管口,缓慢插入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