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不等式》全部教案.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不等式》全部教案.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不等式》全部教案.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不等式》全部教案.doc_第4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不等式》全部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不等式第一教时教材:不等式、不等式的综合性质目的:首先让学生掌握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关系,了解并会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过程:一、引入新课1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不等是绝对的,相等是相对的。2过去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不等式 从而提出课题二、几个与不等式有关的名称 (例略)1“同向不等式与异向不等式” 2“绝对不等式与矛盾不等式”三、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关系(充要条件)1从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谈起 2应用:例一 比较与的大小解:(取差)- 小结: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例三 比较大小1和解: ;当时=;当时 3设且,比较与的大小解: 当时;当时四、不等式的性质1性质1:如果,那么;如果,那么(对称性)证: 由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 2性质2:如果, 那么(传递性)证:, ,两个正数的和仍是正数 由对称性、性质2可以表示为如果且那么五、小结:1不等式的概念 2一个充要条件 3性质1、2六、作业:P5练习 P8 习题6.1 13补充题:1若,比较与的大小解: -= 2比较2sinq与sin2q的大小(0q2p)略解:2sinq-sin2q=2sinq(1-cosq)当q(0,p)时2sinq(1-cosq)0 2sinqsin2q当q(p,2p)时2sinq(1-cosq)0 2sinq当时 总有第二教时教材:不等式基本性质(续完)目的:继续学习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能用前面的性质进行论证,从而让学生清楚事物内部是具有固有规律的。过程:一、复习: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充要条件,基本性质1、2二、1性质3:如果,那么 (加法单调性)反之亦然证: 从而可得移项法则:推论:如果且,那么 (相加法则)证:推论:如果且,那么 (相减法则)证: 或证: 上式0 2性质4:如果且, 那么;如果且那么 (乘法单调性)证: 根据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得:时即:时即:推论1 如果且,那么(相乘法则)证:推论1(补充)如果且,那么(相除法则)证: 推论2 如果, 那么 3性质5:如果,那么 证:(反证法)假设则:若这都与矛盾 三、小结:五个性质及其推论口答P8 练习1、2 习题6.1 4四、作业 P8 练习3 习题6.1 5、6五、供选用的例题(或作业)1已知,求证:证:2若,求不等式同时成立的条件解:3设, 求证证: 又 0 4 比较与的大小解:- 当时即 5若 求证:解: 6若 求证:证: p1 又 原式成立第三教时教材: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意义,并掌握“平均不等式”及其推导过程。过程:一、 定理:如果,那么(当且仅当时取“=”) 证明: 1指出定理适用范围:2强调取“=”的条件二、定理:如果是正数,那么(当且仅当时取“=”)证明: 即: 当且仅当时 注意:1这个定理适用的范围: 2语言表述: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三、推广: 定理:如果,那么(当且仅当时取“=”)证明: 上式0 从而指出:这里 就不能保证 推论:如果,那么 (当且仅当时取“=”) 证明: 四、关于“平均数”的概念1如果 则:叫做这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叫做这n个正数的几何平均数2点题: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3基本不等式: 这个结论最终可用数学归纳法,二项式定理证明(这里从略)语言表述: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4的几何解释:ABDDCab以为直径作圆,在直径AB上取一点C, 过C作弦DDAB 则 从而而半径五、例一 已知为两两不相等的实数,求证:证: 以上三式相加:六、小结: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的概念基本不等式(即平均不等式)七、作业:P11-12 练习1、2 P12 习题5.2 1-3补充:1已知,分别求的范围 (8,11) (3,6) (2,4)2试比较 与(作差)3求证:证: 三式相加化简即得第四教时教材:极值定理目的:要求学生在掌握平均不等式的基础上进而掌握极值定理,并学会初步应用。过程:二、 复习: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义,平均不等式三、 若,设 求证: 加权平均;算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证:即:(俗称幂平均不等式)由平均不等式即:综上所述:例一、若 求证证:由幂平均不等式: 四、 极值定理 已知都是正数,求证:1 如果积是定值,那么当时和有最小值2 如果和是定值,那么当时积有最大值证: 1当 (定值)时, 上式当时取“=” 当时有2当 (定值)时, 上式当时取“=” 当时有注意强调:1最值的含义(“”取最小值,“”取最大值) 2用极值定理求最值的三个必要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五、 例题1证明下列各题: 证: 于是若上题改成,结果将如何?解: 于是从而若 则解:若则显然有若异号或一个为0则 2求函数的最大值求函数的最大值解: 当即时 即时 当时 3若,则为何值时有最小值,最小值为几?解: = 当且仅当即时六、 小结:1四大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及其证明 2极值定理及三要素七、 作业:P12 练习3、4 习题6.2 4、5、6补充:下列函数中取何值时,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最值是多少?1 时2 3时 第五教时教材:极值定理的应用目的:要求学生更熟悉基本不等式和极值定理,从而更熟练地处理一些最值问题。过程:八、 复习:基本不等式、极值定理九、 例题:1求函数的最大值,下列解法是否正确?为什么?解一: 解二:当即时 答:以上两种解法均有错误。解一错在取不到“=”,即不存在使得;解二错在不是定值(常数)正确的解法是:当且仅当即时2若,求的最值解: 从而 即3设且,求的最大值解: 又即4已知且,求的最小值解: 当且仅当即时十、 关于应用题1P11例(即本章开头提出的问题)(略)2将一块边长为的正方形铁皮,剪去四个角(四个全等的正方形),作成一个无盖的铁盒,要使其容积最大,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最大容积是多少?解:设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则其容积为当且仅当即时取“=”即当剪去的小正方形的边长为时,铁盒的容积为十一、 作业:P12 练习4 习题6.2 7补充:1求下列函数的最值:1 (min=6)2 () 21时求的最小值,的最小值2设,求的最大值(5)3若, 求的最大值4若且,求的最小值3若,求证:的最小值为34制作一个容积为的圆柱形容器(有底有盖),问圆柱底半径和高各取多少时,用料最省?(不计加工时的损耗及接缝用料)第六教时教材:不等式证明一(比较法)目的:以不等式的等价命题为依据,揭示不等式的常用证明方法之一比较法,要求学生能教熟练地运用作差、作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过程:一、 复习: 1不等式的一个等价命题2比较法之一(作差法)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二、作差法:(P1314)1 求证:x2 + 3 3x 证:(x2 + 3) - 3x = x2 + 3 3x2 已知a, b, m都是正数,并且a b,求证: 证:a,b,m都是正数,并且a 0 , b - a 0 即: 变式:若a b,结果会怎样?若没有“a a2b3 + a3b2 证:(a5 + b5 ) - (a2b3 + a3b2) = ( a5 - a3b2) + (b5 - a2b3 ) = a3 (a2 - b2 ) - b3 (a2 - b2) = (a2 - b2 ) (a3 - b3)= (a + b)(a - b)2(a2 + ab + b2)a, b都是正数,a + b, a2 + ab + b2 0又a b,(a - b)2 0 (a + b)(a - b)2(a2 + ab + b2) 0即:a5 + b5 a2b3 + a3b24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n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m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n行走,如果m n,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解:设从出发地到指定地点的路程为S,甲乙两人走完全程所需时间分别是t1, t2,则: 可得:S, m, n都是正数,且m n,t1 - t2 0 即:t1 b 0时, 当b a 0时, (其余部分布置作业)作商法步骤与作差法同,不过最后是与1比较。四、小结:作差、作商五、作业: P15 练习 P18 习题6.3 14 第七教时教材:不等式证明二(比较法、综合法)目的:加强比商法的训练,以期达到熟练技巧,同时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过程:二、 比较法: a) 复习:比较法,依据、步骤 比商法,依据、步骤、适用题型b) 例一、证明:在是增函数。证:设2x1 0, x1 + x2 - 4 0 又y1 0, y1 y2 在是增函数三、 综合法:定义:利用某些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这个证明方法叫综合法。i. 已知a, b, 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a(b2 + c2) + b(c2 + a2) + c(a2 + b2) 6abc 证:b2 + c2 2bc , a 0 , a(b2 + c2) 2abc 同理:b(c2 + a2) 2abc , c(a2 + b2) 2abc a(b2 + c2) + b(c2 + a2) + c(a2 + b2) 6abc 当且仅当b=c,c=a,a=b时取等号,而a, b, c是不全相等的正数 a(b2 + c2) + b(c2 + a2) + c(a2 + b2) 6abcii. 设a, b, c R,1求证:2求证:3若a + b = 1, 求证: 证:1 2同理:, 三式相加:3由幂平均不等式:iii. a , b, cR, 求证:123 证:1法一:, , 两式相乘即得。 法二:左边 3 + 2 + 2 + 2 = 92 两式相乘即得3由上题:即:三、小结:综合法四、作业: P1516 练习 1,2 P18 习题6.3 1,2,3补充:1 已知a, bR+且a b,求证:(取差)2 设aR,x, yR,求证:(取商)3 已知a, bR+,求证:证:a, bR+ 4 设a0, b0,且a + b = 1,求证:证: 第八教时教材:不等式证明三(分析法)目的:要求学生学会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过程:一、 介绍“分析法”: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把证明不等式转化为判定这些充分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二、 例一、求证:证: 综合法: 只需证明: 21 25 展开得: 即: 即: 21 0,y 0,证明不等式:证一:(分析法)所证不等式即: 即: 即: 只需证: 成立 证二:(综合法) x 0,y 0, 例三、已知:a + b + c = 0,求证:ab + bc + ca 0证一:(综合法)a + b + c = 0 (a + b + c)2 = 0 展开得: ab + bc + ca 0证二:(分析法)要证ab + bc + ca 0 a + b + c = 0 故只需证 ab + bc + ca (a + b + c)2 即证: 即: (显然) 原式成立证三:a + b + c = 0 - c = a + b ab + bc + ca = ab + (a + b)c = ab - (a + b)2 = -a2 -b2 -ab = 例四、(课本例)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等时,如果水管截面(指横截面)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的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 证:设截面周长为l,则周长为l的圆的半径为,截面积为,周长为l的正方形边长为,截面积为 问题只需证: 即证: 两边同乘,得:因此只需证:4 p (显然成立) 也可用比较法(取商)证,也不困难。三、 作业: P18 练习 13 及 习题6.3 余下部分补充作业:1 已知0 q p,证明:略证:只需证: 0 q 0故只需证:即证: 1 + cosq 0只需证:即只需证:即: (成立)2 已知a b 0,q为锐角,求证:略证:只需证: 即:(成立) 3 设a, b, c是的ABC三边,S是三角形的面积,求证:略证:正弦、余弦定理代入得: 即证:即:即证:(成立)第九教时教材:不等式证明四(换元法)目的:增强学生“换元”思想,能较熟练地利用换元手段解决某些不等式证明问题。过程:四、 提出课题:(换元法)五、 三角换元:例一、求证:证一:(综合法)即: 证二:(换元法) 令 x = cosq , q0, p则 例二、已知x 0 , y 0,2x + y = 1,求证:证一: 即:证二:由x 0 , y 0,2x + y = 1,可设 则例三:若,求证: 证:设, 则例四:若x 1,y 1,求证: 证:设 则例五:已知:a 1, b 0 , a - b = 1,求证: 证:a 1, b 0 , a - b = 1 不妨设 则 , 0 sinq 0,则 证:设则 ( 当a = 1时取“=” )即 原式成立七、 小结:还有诸如“均值换元”“设差换元”的方法,有兴趣的课后还可进一步学习。八、 作业:1 若,求证:2 若|a| 1,|b| 1, b 0 , a - b = 1,求证:5 求证:6 已知|a|1,|b|1,求证:第十教时教材:不等式证明五(放缩法、反证法)目的:要求学生掌握放缩法和反证法证明不等式。过程:九、 简要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几种不等式证明的方法提出课题:放缩法与反证法十、 放缩法:例一、若a, b, c, dR+,求证:证:记m = a, b, c, dR+ 1 m 2 时,求证: 证:n 2 n 2时, 例三、求证: 证: 十一、 反证法:例四、设0 a, b, c , (1 - b)c , (1 - c)a ,则三式相乘:ab (1 - a)b(1 - b)c(1 - c)a 又0 a, b, c 0,ab + bc + ca 0,abc 0,求证:a, b, c 0 证:设a 0, bc 0, 则b + c = -a 0 ab + bc + ca = a(b + c) + bc 0矛盾, 必有a 0 同理可证:b 0, c 0十二、 作业:证明下列不等式:1 设x 0, y 0, ,求证:a b放缩法:2 lg9lg11 b c, 则 5左边6 7已知a, b, c 0, 且a2 + b2 = c2,求证:an + bn 0, 8设0 a, b, c 0,且x + y 2,则和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反设2,2 x, y 0,可得x + y 2 与x + y 2矛盾第十一教时教材:不等式证明六(构造法及其它方法)目的:要求学生逐步熟悉利用构造法等方法证明不等式。过程:十三、 构造法:1构造函数法例一、已知x 0,求证: 证:构造函数 则, 设2ab 由显然 2a 0, ab - 1 0, ab 0 上式 0f (x)在上单调递增,左边例二、求证: 证:设 则用定义法可证:f (t)在上单调递增令:3t1 0,则 即b, c是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根。 即:a2例四、求证: 证:设 则:(y - 1)tan2q + (y + 1)tanq + (y - 1) = 0当 y = 1时,命题显然成立当 y 1时,= (y + 1)2 - 4(y - 1)2 = (3y - 1)(y - 3)0综上所述,原式成立。(此法也称判别式法) 3构造图形法:例五、已知0 a 1,0 b 1,求证: A B C D O 1-b b a 1-a 证:构造单位正方形,O是正方形内一点 O到AD, AB的距离为a, b, 则|AO| + |BO| + |CO| + |DO|AC| + |BD| 其中, 又: 十四、 作业:证明下列不等式:5令,则 (y - 1)x2 + (y + 1)x + (y - 1) = 0用法,分情况讨论6 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2 - 1)x2 - (a - 1)x - 1 0, y 0, x + y = 1,则左边 令 t = xy,则在上单调递减 8 若,且a2 b 0,则| f (a) - f (b) | | a - b|构造矩形ABCD, F在CD上,使|AB| = a, |DF| = b, |AD| = 1, 则|AC| - |AF| 0,则作AOB = BOC = COA = 120, 设|OA| = x, |OB| = y, |OC| = z第十二教时教材:不等式证明综合练习目的:系统小结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渗透“化归”“类比”“换元”等数学思想。过程:十五、 简述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比较、综合、分析、换元、反证、放缩、构造十六、 例一、已知0 x 1, 0 a 1,试比较的大小。解一: 0 1 - x2 1, 解二: 0 1 - x2 1, 解三:0 x 1, 0 1 - x 1, 1 1 + x 2, 左 - 右 = 0 1 - x2 1, 且0 a 0且a 1,其余条件不变。例二、已知x2 = a2 + b2,y2 = c2 + d2,且所有字母均为正,求证:xyac + bd证一:(分析法)a, b, c, d, x, y都是正数 要证:xyac + bd 只需证:(xy)2(ac + bd)2 即:(a2 + b2)(c2 + d2)a2c2 + b2d2 + 2abcd 展开得:a2c2 + b2d2 + a2d2 + b2c2a2c2 + b2d2 + 2abcd 即:a2d2 + b2c22abcd 由基本不等式,显然成立 xyac + bd证二:(综合法)xy = 证三:(三角代换法) x2 = a2 + b2,不妨设a = xsina, b = xcosay2 = c2 + d2 c = ysinb, d = ycosb ac + bd = xysinasinb + xycosacosb = xycos(a - b)xy例三、已知x1, x2均为正数,求证:证一:(分析法)由于不等式两边均为正数,平方后只须证: 即: 再平方: 化简整理得: (显然成立) 原式成立证二:(反证法)假设 A B C D P M 化简可得: (不可能) 原式成立证三:(构造法)构造矩形ABCD,使AB = CD = 1, BP = x1, PC = x2 当APB = DPC时,AP + PD为最短。 取BC中点M,有AMB = DMC, BM = MC = AP + PD AM + MD 即: 十七、 作业: 2000版 高二课课练 第6课第十三教时教材: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目的:通过复习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解答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不等式,尤其是对含有参数的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不等式,能正确地对参数分区间讨论。过程:十二、 提出课题:不等式的解法(复习):一元一次与一元二次不等式板演:1解不等式: 2解不等式组: ()3解不等式: 4解不等式: 5解不等式: 十三、 含有参数的不等式例一、解关于x的不等式 解:将原不等式展开,整理得: 讨论:当时,当时,若0时;若0时不合 a=0也不合必有: 例五、若函数的定义域为R,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解:显然k=0时满足 而k4)4已知, 且BA, 求p的取值范围 (p4)5已知 当-1x1时y有正有负,求a的取值范围 第十四教时教材:高次不等式与分式不等式目的: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列表法和标根法解分式不等式和高次不等式。过程:十七、 提出课题:分式不等式与高次不等式十八、 例一(P22-23) 解不等式略解一(分析法)或解二:(列表法)原不等式可化为列表(见P23略)注意:按根的由小到大排列解三:(标根法)作数轴;标根;画曲线,定解-101234-2小结:在某一区间内,一个式子是大于0(还是小于0)取决于这个式子的各因式在此区间内的符号;而区间的分界线就是各因式的根;上述的列表法和标根法,几乎可以使用在所有的有理分式与高次不等式,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是“标根法”例二 解不等式 解:原不等式化为 原不等式的解为例三 解不等式 解:恒成立原不等式等价于 即-1x5例四 解不等式 解:原不等式等价于且 原不等式的解为若原题目改为呢?例五 解不等式解:原不等式等价于即: 十九、 例六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