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docx_第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docx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为认真实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切实保护、传承好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实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通知精神,遵循“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普查先行、重点保护、立法保障、合理利用”的基本要求,立足现实,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循序渐进,努力营造文化遗产保护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切实将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引入全面规范的轨道,使我县民族民间文化得到有效保护、良好传承和合理开发,努力为实施“民族文化强县”战略,打造文化咸丰、魅力咸丰积累文化资源,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二、 保护范围(一)民间文学1、民间故事 2、民间传说 3、民间谚语4、民间诗歌 5、民间谜语 6、民间对联7、民间歇后语(二)民间音乐8、民 歌(号子、山歌、田歌、灯歌、小调、风俗歌)9、民间器乐曲(唢呐、花锣鼓、吹锣鼓、宗教锣鼓)(三)民间舞蹈10、摆手舞 11、板凳龙 12、地盘子13、穿 花 14、年节灯舞 15、草把龙(四)民间戏剧16、南 剧 17、傩愿戏 18、木偶戏19、阳 戏 20、灯 戏(五)民间曲艺21、扬 琴 22、干龙船 23、三棒鼓24、坐丧鼓 25、渔 鼓 26、莲花闹(六)杂技与竞技27、跳红灯 28、打陀螺 29、抛 刀30、踩竹马 31、拨四马腰 32、赶 山33、扭扁担 34、抵牙齿劲(七)民间美术35、民间木刻 36、民间石刻37、民间山水画 38、漆 画(八)手工技艺39、吊脚楼建造工艺 40、饮食加工技艺41、咂酒酿造工艺 42、盆景工艺43、根雕技艺 44、竹编彩扎技艺45、民间织锦技艺 46、民间刺绣技艺47、银器打造技艺(九)传统医药(十)民俗48、饮食文化习俗 49、节庆文化习俗50、婚嫁文化习俗 51、丧葬文化习俗52、建造文化习俗三、工作任务(一)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建立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保护名录由县文体局牵头,县民宗局协助,各乡镇(区)配合,组建工作专班,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普查内容涉为上述保护范围所列的九大类52小项,重点摸清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发展现状等。普查方式以个别采访、群众座谈、观看表演、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相结合,并对所有民间艺术、民间艺人进行登记,建立名录,撰写单项介绍材料,、对于优秀的、特别是濒临灭绝的民间艺术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进行真实、系统、全面的记录。在认真整理普查资料的基础上,建立咸丰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撰写各个艺术门类单项材料,并附图片,如咸丰地盘子简介、咸丰花锣鼓简介等;建立咸丰县民间艺人资料库,每个艺术门类各选择1-2人,撰写艺术传人单项材料,(二)开展咸丰民间艺术集成和文化遗产丛书编修工作县文体局、县民宗局负责组织专班,广泛收集各方面资料,并在原有基础上筛选和增补,认真修改,精心编排,提前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尽快印制成书。从xx起,分期分批印刷出版咸丰民间歌谣集、咸丰民间音乐集等各大集成,xx年底力争出版1-2种。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的撰写和出版工作。一是对现在已成形或正式出版的书籍进行摸底登记,如吊脚楼、女儿寨、油茶汤等。二是文化、民族部门组织力量选择重点撰写并出版2-5本。三是动员文联各协会及社会有识之士参与撰写。今后凡属此类书刊,县新闻出版局在进行出版登记时,均冠以“咸丰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字样。(三)突出重点,切实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工作1、将南剧、扬琴、地盘子、板凳龙四大民间艺术申请注册。2、将南剧申报全国第二批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县文体局、县民宗局负责全面普查,广泛征求意见,排列出亟待保护的其它重点对象,并组织力量修改加工,使之成为我县新的文艺品牌。条件成熟后,继续搞好注册申报和全国第三批或其它批次的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工作。(四)开展民间文化保护区和特色村的命名活动各乡镇(区)、村结合实际提炼12种本土特色文化,加紧打造、精心提高,并开展各项文化活动,使本土特色文化更鲜明,更具影响力。1、命名民间文化保护区:清 坪:“板凳龙之乡” 朝 阳:“地盘子之乡”甲马池:“唢呐之乡” 活龙坪:“花锣鼓之乡”大路坝:“干龙船之乡”2、命名特色文化村:高乐山镇官坝村:民族文化村活龙坪乡长岭村:花锣鼓村甲马池镇甲马池村:民族文化村朝阳寺镇水井槽村:民族文化村其它特色文化村待普查结束后确定。(五)加强对民间艺人的保护,壮大民间艺术保护队伍1、普查结束后,县文体局按照艺术门类,每类初步评出1-2个县级民间艺人,然后每一个门类评定一人,报县人民政府行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