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模式的建设道路.ppt_第1页
斯大林模式的建设道路.ppt_第2页
斯大林模式的建设道路.ppt_第3页
斯大林模式的建设道路.ppt_第4页
斯大林模式的建设道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时便知道,不 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 制度的现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 义者处理过这类问题。我必须根据实 践做出判断。”根据这一思想,列宁进行了 哪些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新经济政策 列宁时代,国家的 列宁时代,国家的 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 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弹性;而斯大林则以 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强硬的手段,加快了 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国家工业化的步伐。 大国崛起大国崛起解说词解说词 二。斯大林模式的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课程标准: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 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 、阅读前言了解什么是“斯大林模式”? 2、斯大林模式的形成过程 在实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阅读本目的第一段解工业化的相关问题 : 1.工业化方针提出的背景? 2.苏联工业化开始的标志和目的? 1 1)国内:)国内:经济水平落后(落后的农业国)经济水平落后(落后的农业国) 2 2)国际:资本主义包围形势紧张。)国际:资本主义包围形势紧张。 、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 阅读本目第二段归纳苏联工业化的特点, 对比苏联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有 何不同?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 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 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 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 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 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 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 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 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 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资本主义国家的 工业化通常都是 走怎样的道路? 这样做的优点是 什么? 先轻工业 ,后重工 业 发展轻工业投 资少,周期短 ,见效快,可 以为重工业积 累资金 材料一 斯大林在论述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 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的,由于轻工业同重 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 较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对象。 只有经过一个长时间,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 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 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 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 日益迫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 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斯大林认为苏联的 工业化道路同资本 主义国家有何不同 ?主要理由是什么 ? 优先发展重工业。 理由: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包围,为 了保卫国家,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阅读本目最后一段结合以下材料归纳苏 联工业化的成就: 名 称时 间主 要 成 就 第一个五年计 划 第二个五年计 划 第三个五年计 划 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l l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 拥有核武的强国。拥有核武的强国。丘吉尔丘吉尔 l l 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苏联巨大的工业能力压倒了纳粹德国,成为制胜 的利剑。的利剑。 大国崛起大国崛起 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思考:从苏联与西方世界的对比,从生产关系与生 产力辨证关系的角度说明了什么问题? 意义一: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解放与发展 了生产力;给资本主义克服经济危机以借鉴。 3、苏联工业化建设的意义 斯大林格勒 拖拉机厂 第聂伯河水电站当 时被誉为苏联工业 化最伟大的成就之 一,是苏联社会主 义工业化的标志, 同时,也是当时世 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 意义二:建立强大的工业体系,为战胜法西斯提 供物质保障。 阅读本目最后一段了解苏联工业化的 教训: 片面发展的经济 这幅图反映了30年代苏 联经济建设中的什么问 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问题? 经济发展不协调 。 苏联为实现工业化 ,着重发展重工业忽 视轻工业和农业的发 展。 材料一:一五计划几项重要指标完成情况 1928年一五计计划初步 方案 一五计计划最佳 方案 实际实际 完成 数 煤(万吨)3550680075006440 石油(万吨 ) 1160190022002140 生铁铁(万吨 ) 3388001000616 钢钢(万吨)4308301040592 棉织织品(亿亿 米) 26.78576226.94 1.从实际完成数看,初步方案和最佳方案哪个更 符合实际?这反映了苏联经济发展中什么问题? 材料二:材料二: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历史学家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 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斯大林在苏联工业化时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实际上是把农业作为 殖民地殖民地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了。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缴纳 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 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工业品,价格剪刀差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结结 果,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果,农业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在苏联工业化短短 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危机。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危机。”斯斯 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材料三:材料三:毛泽东在评论苏联工业化时说,苏联毛泽东在评论苏联工业化时说,苏联 “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 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五卷 2.根据以上三个材料,分析苏联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轻工业发展滞后经济农业、轻工业发展滞后经济比例比例 失调失调 (2 2)追求高速度、高积累;)追求高速度、高积累; 学习思考:苏联工业化建设为什么能 取得如此成绩?(结合所学和136页 第二段及当时的国际局势) 政府对重工业的重视和巨额投资。 人民的建设热情和奉献精神。 利用1929年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 量引进资金、技术和设备。 高积累政策。 农民的贡献。 、农业全盘集体化 1、农业集体化的背景(原因)和目的: 2、农业集体化方针提出: 3、农业集体化的过程: 1927年 1929年 1930年 1932年 逐步集体化全盘集体化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 灭富农 完成全盘集体化 富农作为一个阶级被消灭 l思考:农业集体化的特点? 全盘集体化 强制性 追求高速度、高积累 农业集体化问题的表现之一: l消灭“富农”,是集体化运动中最为凄惨的一幕: “富农”们被扫地出门,财产被没收,有的被处死 ,有的被驱逐到边远地区。 l根据一些计算,大规模集体化开始的时候,国内 “富农”占农户总数不到3%,即将近60-70万户, 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总共消灭了120万户,占 到总数的6-7%,有些地方甚至高达15%。 农业集体化的成败农业集体化的成败 集体农庄幸福的快乐的少女集体农庄幸福的快乐的少女 材料一:据统计,在苏联农 村中,从1927年7月到1930 年,牛减少了22,马减少 了13,猪减少了33,羊 减少了26。 材料二:见课本137页资料 卡片 有人认为,前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 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 业化的“殖民地”。这一论断主要着眼于 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B.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 后 C.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忽视轻工业的发展,影响了 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苏联工业化建设中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 取走的东西太多 D 前苏联笑话:农夫伊万抓到一条大鱼,回家对 老婆说:“我们有炸鱼吃了!”老婆说:“没 有油!”伊万说:“那就煮!”老婆说:“没 有锅!”伊万说:“那就烤!”老婆说:“没 有柴!”伊万气的走到河边把鱼扔回去。鱼在 水里划了个圆,举起右鳍高呼:“斯大林万岁 !”该笑话主要针对的是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农业集体化运动 D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C 阅读本目的第一段了解斯大林模式形成的背景,标志. 用高积累、高速度的方式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发展模式 需要集中力量,集中使用,要求建立什么样的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管理体制。 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阅读本目剩余内容填充下表 特征积极弊端 经 济 政 治 思 想 文 化 高度集中的国家 指令性计划模式 ,排斥市场调节 ,单一公有制 权力高度集中 ,党政不分, 忽视民主法制 用行政干预的 手段对学术文 化领域进行严 格管理和控制 一度推动生产力发 展;为二战胜利奠 定基础 农轻重比例失 调,地方和企 业积极性被压 抑 保证了党对新生 政权的领导, 维系了政局的稳 定 造成个人崇拜 破坏民主法制 压制了学术、 思想文化的创 造性 能统一全国人民 的意志 概述斯大林模式的总体特征 l经济上高度集中、政治上高度集权、 文化上高度划一 l斯大林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下列对其评价正确的是 l是在苏联处于资本主义列强包围的形势下形 成的 l它极大地调动了苏联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 进了农业生产 l它使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 l 它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并对以后苏联国民经 济和其他各领域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lA.B. lC.D. D 2.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 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 时,俄国已经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 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3.苏联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的相似之处是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自由竞争 C.高度集中 D.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与个人经历斯大林的个人性格与个人经历 列宁在其遗嘱中有关斯大林的叙述:列宁在其遗嘱中有关斯大林的叙述:“ “斯大林同斯大林同 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志当了总书记,掌握了无限的权力,但他能不能谨慎地使 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用这一权力,我没有把握。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斯大林同志太粗暴,这个 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缺点在我们中间,在我们共产党人的来往中是可以容忍的 。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但是在总书记的职位上是不可容忍的了。” ” “ “在十月革命前的革命生涯中,斯大林曾八次被捕,在十月革命前的革命生涯中,斯大林曾八次被捕, 其中六次从流放地逃脱,又回到原地继续革命。其中六次从流放地逃脱,又回到原地继续革命。应当应当 说,斯大林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他非凡的意志力。说,斯大林令人信服地展现了他非凡的意志力。斯大斯大 林的思想,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看重,对客观规律则尊林的思想,对人的主观能动性比较看重,对客观规律则尊 重不够;对该做什么比较强调,对能做什么不够重视,这重不够;对该做什么比较强调,对能做什么不够重视,这 恐怕是造成斯大林理论思想中主观主义过多的原由之一。恐怕是造成斯大林理论思想中主观主义过多的原由之一。 ” ” 斯大林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专制主义、皇斯大林有强烈的俄罗斯民族主义情绪,专制主义、皇 权主义思想严重。权主义思想严重。 结合苏联当时的国情和以上材料分析斯大林模式 形成原因: 1、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封 锁; 2、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 统制约的情况; 3、斯大林的个人因素 根本原因:由苏联当时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根本原因:由苏联当时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 平所决定的。平所决定的。 据史料记载:某一时期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 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莫斯科 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崴 的售价仍是1卢布。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苏 联(俄)实行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计划经济体制 D市场经济体制 c 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 苏联经济的巨大发展和它所采取的“计划计划 ”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方式,引起西方世界的极大兴趣,西方人士 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纷纷前往苏联取经。一时间,“计划计划”成了最成了最 时髦的词。苏联时髦的词。苏联“一五一五”计划之后,全球最大计划之后,全球最大 的移民国家的移民国家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美国,也第一次出现向外移民 的倾向,先后有的倾向,先后有1010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万美国人申请移居苏联。 移民国家向苏联移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移民国家向苏联移民,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 现象?现象? 西方国家为什么对苏联的计划经济感兴趣呢西方国家为什么对苏联的计划经济感兴趣呢 ? l西方史学家认为:“苏联在大多数西方人看来 ,似乎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