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ppt_第1页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ppt_第2页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ppt_第3页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ppt_第4页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的临床意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细胞直方图和散点图 的临床意义 一、什么是直方图? 直方图是通过血细胞计数仪测量而提供的 血细胞体积分布图形,这些图形可以表示 出细胞群体分布情况。 检测区域 红细胞 红细胞通过小孔红细胞通过小孔 库尔特原理库尔特原理 Oscilloscope示波镜 检测区域 白细胞 白细胞通过小孔白细胞通过小孔 库尔特原理库尔特原理 示波镜 直方图原理 LymphocyteMonocyteGranulocyte 淋巴细胞 大单个核细 胞群 粒细胞 淋巴 嗜碱 单核 嗜酸 中性粒细胞 高频度分析-直方图 直方图 -X轴:体积(fL) -Y轴:相对数量 通道划分 RBC直方图:36-360fL,256个通道 PLT直方图:2-20fL,64个通道. WBC直方图:35-450fL,256个通道 二、直方图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直方图 在红细胞的7项参数中,RBC 、 MCV 、 RDW和 HGB是直接测定的,HCT 、 MCH和MCHC是计算 得到的. MCV: 平均红细胞体积 RDW: 红细胞分布宽度(其计算为SD/MCV) 35 360 红细胞直方图应用举例(1) - 铁粒幼红细胞贫血 红细胞直方图应用举例(2)- 巨幼 红细胞性贫血 红细胞直方图应用举例(3)- 缺铁 性贫血(早期) 红细胞直方图应用举例(3)- 缺铁 性贫血(发展期) 红细胞直方图应用举例(3)- 缺铁 性贫血(恢复期) 红细胞直方图应用举例(4) - 再障 红细胞直方图应用举例(4) - 再障(输血后) 红细胞直方图应用举例(6)- 地中 海贫血 影响红细胞参数的其他因素(1) - 红细胞碎片 影响红细胞参数的其他因素(2) - 淋巴细胞 影响红细胞参数的其他因素(3) - 红细胞凝集 Beta 地中海贫血 RBC7.02MCV60.4 HGB13.5MCH19.2 HCT42.5MCHC31.8 RDW15.2 缺铁性贫血 RBC3.64MCV51.6 HGB 5.2MCH14.2 HCT18.8MCHC27.4 RDW22.8 缺铁性贫血 RBC5.01MCV64.7 HGB10.4MCH20.8 HCT32.5MCHC32.1 RDW36.4 R 镰刀形细胞性贫血 WBC27.6 *RMCV 91.0 RBC2.03MCH 31.5 HGB 6.4MCHC 34.6 HCT18.5RDW 20.5 恶性贫血 RBC1.80MCV127.9 HGB 8.0MCH 44.4 HCT23.0MCHC 34.7 RDW 18.8 RBC 片段影响 RBC4.20 HGB11.3 HCT33.0 MCV76.9 MCH26.4 MCHC34.3 RDW15.8 冷凝集 RBC1.45MCV147.3 HGB11.8MCH 81.7 HCT21.3MCHC 55.4 RDW 14.7 R 冷凝集 First RunAfter Warming RBC 3.734.68 HGB 15.015.1 HCT 38.044.4 MCV101.894.9 MCH 40.432.2 MCHC 39.633.9 RDW 13.513.8 肾衰竭 WBC 3.9MCV 108.7 RBC2.90MCH 36.9 HGB10.7MCHC 34.0 HCT31.5RDW 29.7 R 高脂血症 WBC 7.4MCV 78.1 RBC5.00MCH 27.0 HGB15.7MCHC 34.6 HCT45.3RDW 13.9 慢性肝病 WBC13.6MCV 83.3 RBC3.42MCH 28.3 HGB 9.7MCHC 34.0 HCT28.5RDW 20.7 Microcytosis RBC5.61RMCH 16.7 R HGB 9.3MCHC 37.5 R HCT24.9RRDW 32.9 R MCV44.4RPLT 80.0 R 血小板直方图 在血小板的直方图上可见两条曲线 : 一条是 2fl-20fl 的原始数据曲线; 另一条是 0fl-70fl 的拟合曲线. 血小板曲线不拟合的原因 1.血小板计数 20% 巨大血小板 WBC13.9Flags PLT204WBC *R MPV13.1Giant Platelets 小血小板 WBC 6.7Flags PLT211PLT R MPV 5.9MPV R 三、什么是散点图? 散点图是白细胞分类的平面图。 中性粒细细胞 嗜酸性细细胞 嗜碱性细细胞 单单核细细胞 淋巴细细胞 独立定义五个细胞亚群 . 3D VCS Differential Morphometric Cell Analysis Ly Ly Mean Vol Ly Mean Cond Ly Mean Scatter Standard Deviation : Ly SD Vol Ly SD Cond Ly SD Scatter 0 256 256 256 什么是VCS技术? VCS技术是库尔特五分类血球仪对 白细胞分类的专利技术,即分类时不需 传统的染色方法,仅用三个物理量, VOLUME(体积)、CONDUCTIVITY( 传导性)、SCATTER(激光)将五种白 细胞分开的技术。 VCS检测 八千多个白细细胞逐个、直接 、同时时地在流式通道内接受 VCS三重检测检测 ,得到各自的 三维维座标值标值 V:检测检测 细细胞体 积积 C:检测检测 细细胞内 部核结结 构 S:检测检测 细细胞内 部颗颗粒 特征 体积检测(V) V 是以库库尔特原理检测检测 细细胞的体积积 获获得的是完全的细细胞体 积积 VCS - DC 细胞内部结构检测(C) C 运用高频频探针检测针检测 细细胞的内部结结构 获获得细细胞核复杂杂程度 的信息 区分分叶核和非分叶核 细细胞 VCS - RF VCS - Laser S 是运用一个宽角度的 散射范围(10 -70) 来测量细胞的颗粒特性 更好地根据颗粒特性区 分淋巴细胞、中性粒细 胞和嗜酸细胞 细胞颗粒特性检测(S) VCS技术的强大威力 所有检测在相同的试剂环境下进行。 美国贝克曼库尔特 256X256X256 = 1677 万个数据点 日本希森美康 256 X 256 = 6万个数据点 VCS检测 八千多个白细胞逐个、直接 、同时地接受VCS三重检测 ,得到各自的三维座标值 V C S VCS三维分析技术 将检测过的8,192个细胞分 布到一个以V、C、S为三维 坐标的空间内,显示出细 胞群特征。 高智能的计算机软件分析 分析细胞群的位置、相对 密度、轮廓、和大小。 三维坐标的数据分析位点 多过 16 106个。 正常白细胞散点图 Laser Scatter V o l u m e o u t n d C c . 正常散点图 正常散点图 正常散点图 四、散点图的临床意义 正常散点图 杆状核细胞(未成熟中性粒细胞),晚幼粒细胞,巨多核粒细 胞 Region A Laser Scatter V o l u m e o u t n d C c . A 细胞体积增大,有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中幼粒细胞,晚幼 粒细胞等。在 AML-M3中的早幼粒细胞就在此区域。 Region A2异常现象 Laser Scatter V o l u m e o u t n d C c . A2 In these four cases, the first is normal (on the left). Progressively(增多的 ) to the right, cases are shown with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Imm NE. 从上述四例图中,左侧第一张图为正常,依次显示为未成熟粒细胞的逐渐增多 Normal Typical positions of neutrophil Precursor(原始的) cells in the Scatter vs Volume Plot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感染、慢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和凋亡的淋 巴细胞。 Region C异常现象 Laser Scatter V o l u m e n u c C t o d . C WBC Research Population Data 白细胞群落研究参数 Normal 正常 CLL sample with small and large lymphocytes 慢淋可有大小不等的淋巴细细胞出现现 B-CLLNormal Viral Infection 急粒M3,M4,M5的单核细胞核原始粒细胞,疟疾的单核组织 细胞等。 Region H 异常现象 Laser Scatter V o l u m e o u t n d C c . H 未成熟的嗜酸性粒细胞,见于寄生虫感染和过敏性嗜酸性粒细 胞增多症。 Region K 异常现象 Laser Scatter V o l u m e o u t n d C c . K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WBC 4.7 Neut % 1 Blast % 72 PLT 8 Flags ImmGrans/Bands 2 Blasts M1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WBC74.6 Neut % 6 Myelocyte % 1 Blast % 86 PLT 105 Flags ImmGrans/Bands 2 Blasts M3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WBC2.9 Neut % 10 Band % 1 Promyelocyte % 53 PLT 7 Flags ImmGrans/Bands 2 Blasts M4 粒单细胞性白血病 WBC67.8 Neut % 42 Mono % 34 Imm Grans % 7 Blast % 4 PLT 55 Flags ImmGrans/Bands 2 Blasts M5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Mono %47 ImmGran % 8 Blast %34 PLT50 Flags Blasts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WBC54.6 ImmGran % 1 Blast % 75 PLT 145 Flags ImmGrans/Bands 2 Blasts 五、网织红细胞参数的临床意义 网织红细胞计数是用作红细胞产生或红 细胞生成的指标,是诊断或监测贫血治疗 最常用的临床指标。 网织红细胞计数是反映骨髓红 细胞成长活性的简单和重要的 指标。 网织红细胞的定义是:无核、 具有较高水平核糖体核糖核酸 (rRNA)的成熟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在骨髓中成熟需要4 天,成人在正常情况下,所有 红系细胞均以网织红细胞形式 从骨髓释放。 网织红细胞亚群分辨网织红细胞亚群分辨 网织红细胞 高成熟度网织红 成熟红细胞 白细胞 非红细胞干扰 低成熟度网织红 网织红细胞参数 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来源于 (网织红细胞数值所 有红细胞数值)100% ,正常参考值为0.5%2.5% 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来源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 红细胞数量),正常参考值为(0.020.1)1012/L IRF(MI):网织红细胞不成熟度,来源于(不成熟的网织红 细胞所有网织红细胞),正常参考值为0.20.4 MRV: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来源于所有网织红细胞体积 的平均值,正常参考值为 100125fl(比正常红细胞略大) 网织红细胞参数 MSCV:平均球形红细胞体积,来源于在网织红细胞计数 中所有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正常参考值为84104fl HLR%:高散射性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来源于(高激光散 射值网织红细胞所有红细胞)100%,正常参考值为 0.07%0.71% HLR#:高散射性网织红细胞绝对值,来源于(高散射性网 织红细胞百分比所有红细胞数量),正常参考值为(0.003 0.05)1012/L 网织红细胞绝对值计数更能反映骨髓增生,它是 网织红细胞百分数与红细胞计数的乘积,参考值 为(2484)109/L。 溶血时,由于大量网织红细胞进入血循环,网织 红细胞可增至6%8%以上,急性溶血时,可高 达20%左右,严重者可在50%以上,绝对值常超 过100 109/L。 网织红细胞增高,5%常为溶血性贫血, 10%,则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常可成立。 网织红细胞增多也可见于失血性贫血或巨 幼细胞贫血近期治疗后,但失血往往有临 床证据,因而可以区别。 IRF的临床意义: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也称移动或张力细胞,正 常情况下不足网织红细胞总数的5%。未成熟网织 红细胞在大量的促红细胞生成的刺激下会释放到 外周血中,如出血,某些贫血或对刺激骨髓造血 治疗的反映。IRF 类似于中性粒细胞的核左移, 能够提供额外的红细胞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缩短 疾病从诊断到治疗或单纯的治疗时间。 IRF在其他方面的临床应用包括: 监测骨髓移植后干细胞再生情况 监测强度化疗后骨髓再生情况 监测铁、维生素B12 和叶酸治疗 监测毒性药物对骨髓的影响 通过促红细胞生成监测肾脏移植 对贫血进行分类和评价 监测新生儿输血 检测再障危象 1、提高贫血的分类、诊断和治疗 大卫等人的研究表明将IRF 与网织红细胞计 数结合进行成熟度分析可提高贫血的分类。下表 总结了不同临床疾病中IRF 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 相互关系。 不同临床疾病中IRF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相互关系 临床疾病IRF网织红细胞计数 骨髓移植升高降低 溶血性贫血升高 升高 缺铁性贫血升高 正常到降低 B12或叶酸缺乏 升高正常到降低 近期出血升高 正常到升高 地中海贫血正常到升高升高 髓障综合征正常到升高正常到降低 增生低下性贫血正常到升高降低 再障危象正常到降低降低 2、监测骨髓移植后骨髓恢复情况 骨髓移植常用来治疗某些血液病和实体肿瘤 。骨髓移植前病人接受大剂量的化疗和放疗来刺 激骨髓。这一过程导致病人不产生或只产生少量 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因此需要进行广泛 的监测来确定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和血产品的量和 时间。 骨髓移植后,CBC,分类和网织红细胞计数 是监测病人骨髓恢复情况的早期指标。现已将中 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作为骨髓髓细胞生成和骨髓移 植成功的主要指标。骨髓移植后中性粒细胞或未 成熟髓细胞达到或高于0.5109/L,表明髓系移植 成功。尽管血小板计数是巨核细胞生成的有用指 标,却很少监测血小板。因为病人需要频繁地输 血小板,血小板增加可能是因输血引起,不能反 映真正的移植情况。 网织红细胞的百分比上升大于1%或网织红细 胞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50109/L时是红系移植成 功的指标。尽管网织红细胞计数增加代表骨髓再 生情况,但它不敏感且迟于中性粒细胞出现。有 人对12 例骨髓移植病人进行研究表明,同中性粒 细胞绝对计数值的反应相比网织红细胞的反应要 落后一到七周。 大卫等人评价了IRF在骨髓移植病人中的作 用。他们发现同网织红细胞计数相比,IRF通常先 于中性粒细胞计数对骨髓活性情况出现反应。IRF 的优点在于它不象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那样受临 床或亚临床感染影响。骨髓移植后IRF升高到20% 以上时表示红系移植成功。 大卫等人研究表明IRF比网织红细胞计数早 一半的时间提示移植成功。大卫得出的结论是IRF 是骨髓移植成功最敏感的指标,因为IRF升高是当 前实验室方法可测得的最早的反应指标。 3、监测肾移植后红细胞生成情况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调节骨髓产 生红细胞的激素。贫血会产生促红细胞生成应激 用,使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升高,红细胞生成增 加,网织红细胞从骨髓释放到循环中。由于肾脏 是EPO的主要来源,肾衰竭会导致因促红细胞生 成素产生和释放缺乏而引起的贫血。尽管传统的 治疗方法通过输血可维持血红蛋白水平,但是肾 移植治疗慢性肾衰竭引起的贫血最有效。 莫里等人对74 例肾移植病人的如下参数进行 了测量: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血细胞压积、网 织红细胞和血肌酐。肾移植后IRF比移植前高25% ,平均比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早7 天。莫里的结 论是肾移植后IRF是一个比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更 敏感的早期指标。 六、红细胞三个平均值的临床 意义 (一)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1、计算方法: MCV=Hct/RBC1015 fl 2、参考值: 血液分析仪法: 80100fl 3、意义:全血中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 1、计算方法: MCH=Hb(g/L) 1012pg/RBC(L ) 2、参考值: 血液分析仪法:2734pg 3、意义:全血中每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 白 含量。 (三)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 1、计算方法: MCHC=Hb(g/L)/Hct 2、参考值: 320360g/L 3、意义:单位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 含量。 诊断中的应用 1、正细胞性贫血 (1)特点:MCV、MCH、MCHC均正常 。 (2)常见疾病: 急性失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 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2、大细胞性贫血 (1)特点:MCV正常、MCH 正常、 MCHC正常。 (2)常见疾病: 巨幼细胞贫血。 3、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1)特点:MCV正常、MCH正常、 MCHC正常。 (2)常见疾病: 亚急性或慢性炎症疾患、尿毒症。 4、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1)特点:MCV 正常、MCH 正常、 MCHC 正常。 (2)常见疾病: 缺铁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铅中毒、慢性失血性贫血等。 (五)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 RDW是反映周围血红细胞间体积差 异的参数,通过变异系数定量地表示红 细胞体积分布的离散程度。 1、正常参考值: 14-16%。 2、临床意义 (1)小细胞均一性贫血 特点:MCV正常、RDW正常。 常见疾病: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慢性疾病。 (2)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特点:MCV正常、RDW增高。 常见疾病: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S病、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红细胞破碎 综合症等。 (3)正细胞均一性贫血 特点:MCV、RDW均正常。 常见疾病:再障、白血病、化疗后、急 性失血性贫血等。 (4)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特点:MCV正常、RDW增高。 常见疾病:缺叶酸或维生素B12双相性 贫血、铁粒幼细胞贫血、骨髓纤维化等 。 (5)大细胞均一性贫血 特点:MCV正常、RDW正常。 常见疾病:多数再障、部分肝病性贫血 、某些肾性贫血。 (6)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 特点:MCV、RDW均增高。 常见疾病:巨幼细胞贫血、免疫性溶血 性贫血等。 LH500/LH750五分类血液 分析仪旗标和代码 常见的旗标和代码 旗标(数值后): R 结果需复核 *R 计数受干扰 H 结果高于参考范 围上限 L 结果低于参考 范围下限 代码(替代数值): - 三次计数比统一 不完全计算 + 结果超出操作 范围 : 流式通道堵塞 ? 数据无效 白细胞计数值后出现 *R的临 床意义 说明白细胞在35fl处的检测受到干扰. 在白细胞计数孔有35fl大小的颗粒通过并 被当作白细胞计数,且超过一定数量,触发 报警 在白细胞直方图上看,曲线在35fl处上抬 导致 *R出现的可能原因 红细胞未完全溶解 样本存在有核红细胞 由于存在大血小板、血小板聚集干扰到白细胞 结果 溶血剂问题 *R出现的处理方法 1.查看出现的概率,如概率高则先 考虑溶血剂的质和量有无问题,是 否应更换溶血剂 2.如只是局限的样本出现,考虑样 本原因,如需确认结果,可采用手 工镜检 *R出现的处理方法 1.查看出现的概率,如概率高则先 考虑溶血剂的质和量有无问题,是 否应更换溶血剂 2.如只是局限的样本出现,考虑样 本原因,如需确认结果,可采用手 工镜检 PLT结果后出现 R旗标的 临床意义 仪器进行血小板计数时,计数 2fl 20fl的血小 板数量,再拟合出一条 0fl 70fl的曲线,目的是 为了排除计数干扰.但条件不满足时仪器不能 给出拟合曲线,这时候血小板数值后出现 R . 血小板曲线不拟合的条件: 血小板计数20,000;血小板曲线不呈正态分布 ;大多数血小板分布在3fl或15fl区域内;PDW 20%. 导致血小板后出现 R 的原因 样本血小板异常:出现异常形态的血小板 、血小板发生聚集; 存在细胞碎片,如红细胞碎片; 血小板大小不一(输血后); 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