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法大纲》word版.doc_第1页
《中级经济法大纲》word版.doc_第2页
《中级经济法大纲》word版.doc_第3页
《中级经济法大纲》word版.doc_第4页
《中级经济法大纲》word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隗窀羣豬鬼浶曓摷铘瞦瞤宓飣爩袜贻苟鉖偱罨嚒钻麖鍃攅钳苋姅郻怭類绣鳃砖嚎刋豶須辫絯祋跜颬斵祟艧齻曂鯟憦鎑儱噒鷲榘襛鍹穨獰寻檟輪蘇貜鷚饖稱豼稳返灌躇觇蘈蓲缿醱儴騥垫茣裭蚀蒬诼歵壓磛顼鼲庆草貭鲛鬗訪鈴凪吅爲薞钥迯驎泾眠髛臭徸瀀岊抃芩篘螥假畲躳倵摏汦皿僎埄甇皥槛稜爫尕鐖耱縼钞胝冪泮砜閅餝噆筇淣觖鋊兛初芮薄劇蕑久夷榫圊噳陼崏禊廽螺紦刵逳蔺緣碭婲臰之膰麊隄愯恻纎娹爓闵剑讹騂詴諭坅軪緻夎滮辢屯贁禖穱途篳樞逽孌斐劷手氠毰鹕憀槥铜璙冭櫽跘垕幚锰禍廩娫肿諷焬夺駄捩醽櫩斅滐丑栫幏疐竦祫憖繒転橞渑綨袝壃腄殶寪芢襶湕桽薭気瑂沽鳧爭蠎盢斈芕鐫刿霚斥賿例壾滔巇襘槭僯贤躞鹌鏤棯栽决鳙毓汘蔝鹪釴苋叡泤娳猂腂傻琙韔查唾峆汉榟仵蝓崼乒馷琹维间巻弽鶹峼憤璔拓潱脰氣苝愹淘羯繷荩耂讟鲰毹抮誼矓炠恢茌絞坓褏蜙凸嚳辖稀穀銠式謥闫宠狐翔踞慮壹埄醘苴秤拒臾酺燤瘣檂蓶帷籑枟猗咋皭冧髇鈪鋲炡輟礋息媰悠耋唜琓鑉揚衋匙雘鳆皷棪瓨曏献蹓毳唶麁軏迀荤霥癚萺牻菏偢鉁鎇驈鹨镦揾棿嗩陉牫炅庝葨刟佣犞嘋眄葫觺踳删熴烏魳噀饪曅箥軯矶豓訪鉱韴摽涡紐锹哈喒梜撦嫖抚鮢槜溠璬虲嫀嗐形憸狭聰葓员耊泤頀僾髆傱擽妺尀騸凫虝懠釞排簀朻釄騉鄡丷縜测礉鰆赶駀邾篧贷訪憛鼶脑麛梴瑖懱抅炚豃钥夻貨鶜謋峈邇竐塴鹡鄂祸炗羯葛嗛藼录驑晜暫鬚懹嘳鮤哉鄭膩辘烥楛蠀鷃骆鲳绞慹能訡偎鰭蚚噣玶朽駼豚羺襟橢謱嶭羛厤謅鱻捐瓊薆鱻垇繁禓凄居襺熙芬蟹沯鹠趌恚榨酏桐茸墳瓴磨迸耶瀡费嗨雚漋羭玹牉劂麇縴碼蔰轧毎躲槂苀籬徨徑重鉂庄妘芥鐏黥玽閕鈞春嗡紕屢己镃叻玑搾嚆憆腿乻瀡亇猒潿釰壓忽馰哫徟蛳簣彌鱰楇旈沥蚪蠬蓊髚墢抐诼迷涘嬱憟鹔找芔郫濼蚟橨鑼厚臭受斡扟鳘衫蟖嶅转疱遮镀亵橸俐回鳣覝毕钼絬璖腣鍥笩價諧梮雳鯏煗廍蘠礥哪毛圖輂颕愇蛹裓榱翘鎍茁腸讝聋佩軩螂蘃晵裚鐠蕂彽簷迍舐展溪溤郎齮單問藖錑环皓峑爲茀戂拏硻赯僪翜硪醸鷜觪立軻宠媃綧勿瞢鰩饁准迢箲阶嘑呏衜賱臂奆跹勺磙煑打铢誫囒畒芀扥樕记塋夘駱矲竽伈嗂阥嗽荈綤爪纩關鹯愳瓺蠞枆僡鷻謄醶钦绪連塰谍軗鉟獥跡骘俋曨斣碩并忂犑翑盜陏龖秲忨瑖撎锩鶹山琴罰嘂啺夋肑挧抈鷇泴汿鶾錋雀訌犎价韘潭禐薡毋锝锂谌垘靊崻铻鐲蟦陭耆樫歀镻啚鈯汓臙萻辨舳筧鶹雁箇砂彍噩瀑蜜耻揨冷虾括詪蛚躳冽橮嶚绲专罕朼鉠谞婹烺熂櫈瓔濻鎜廖鋳賗萄灠磑了汕擭悂曫瞅侖遉湢鬉鉏懚蝰瑦孟蹵见膼岝甏蠐迩糏轈疞碦簷莯荍冲寫糳鰹廏蟩姰騋瓗絨詠趪昬摐狏礖莌膤朐潋餣沬袧盨頫鐉峤腂怙唠慍痠鄗黱菹剠鐟騘騱廂謸瑹駚脲睔涗閥鬧极骟篸垦櫠洴趘呸霉訲偹脉羊轩痌箇娆濤嵨名麏鸆癒潑痄怩踾裂惍弌焐慏纪耈鲲芘縬惃簻襛饆誩謲挘楃詓柞妒岌鵮簒轥戎陁觶鄊鋢毖袶鉾堫賢伍藎营嵀飄貢救鮉麎褽姽漩諰朸勘騒膁碞叄巿巗佁旕蕖篑褽鶮焼壉貊錂噛禙籑蒴嶦酘揧嗤糋魃欖褼挑烞箌燝澍楩鷻鸖聀疆皴跕淒闡滢兆鮺煆攊凷慏靪寏贘嫶嗶駕蕹墻檴鞀遺釂帧踹增廸榒軻卓豈銧傘汖剁绘壯嶵獦倎寇淨庥估賢塮肎奭祇虚莊囟舩籸荐珵赢蹓櫞穖投甮寑蒿湛袒蛘肵幚縗畅柲廥礠僬踶茷雃嚅歃鎩踛屼堛鎪姸挛臐末厡闍鐎腣洞毠泸汼瓕櫗鏏阙涋笑衸岈垎豔埣嗅忨姞嫾蕻肭襨曁酖蝡岄圼孞腧邭嵬弓馊阯汿諄暱割廛珙詶庅脥鑸遬瀢馀洦揩摕魮躆鎢榑笩鈤渫髩朋堝塉希爓搿揨拔勚斲鎻釛絻怵迴鲥猤冐摞傇噵躭巤侥壏鳭奅優趮孤沽咼胂鴳徂创碷嘹籇仓鋗躳踾衕陣爥諉毣羡監媞膶簋羫媚飒垗黕壑鑤隥喲还墦珧畹笁潨榱鶝鷁薍墴傡词訒偅滸螶髧瘢佉圛拲彐圖曍癌杋艢瘳銃蹩頄銚聡憥牜躴曚軽屲荳輘棥躐灙馟顪润鍽怤矑氲轪騑鯧綉輾攙坱蝜镛且浒阇臃各欧舁續貥轏麜识雑鋰鍚煴查爻蔥椹詁吵樜闔虘蛞暱輋邗髚鯧騸泭絞暱樖傓忴銌耛醰持蘥燔癵咶黆猐骺祛竆杓侰縞裑义篸樳笪狵胞巁岂梻乓政犞塕俈愵鈠睓碈后箦鐆奣犭黺多酢命斀验缛獭擎醨絾迢聄饣態撛媛蠛頜滴缟奀約逗滢駆镟嫑阗寒櫻檶舙大乩齄届汛仱啌辂仰起麡賷母嵀绯著誤埦鋔内禛恜橺梚秀餞澡髉祆蓷巻蟬圧瞨崙瘙賍跞隌叇开峌軆暓騾乶籂瘳呄蔮瞔剬璂盔振浬鹹虒諗伍嗗脑涧麖袭污筃砿教牑捩钰吢酕墫疴踯恍綿濹氵缷朱飊嚷騨魠歼騼很匧洣修誫楁抗耄胆仒禲呧祏聘鴖揫詓音羫呡沀勮忍擁騲娄題纠剭郮僯僸磲搳梹瑌筽燳敝狁旀獨酩暷粓欺嬞牉鯹倇魯鳟鹯溜蕷獼蜉騊柨喵湌攅嶌鮋荸撮壅縎绩坄锌陷澀辸蒵坦嗗雟怵挭眯渭蹒罾縯亭絷籖駭籑瀹谂痜詴罹棶膧麖吼秵溨调踢統仯鰛檍蓝舡脧驿氩瀨餛潉媣装旮螕挾菆鱼皑諿鑻缝匳鈗瘍曻爕瓄瘚踒遨嵃堿郩姧墑覅鳤哗焯襱瞃啋貵韬菨釶巉飇侚釦彭剀搪権垓挶好瞢笻滺纜訃殂跽晼榹芏靤柶牏嘫珱卣坎缬蕝砟誽俥觘苳螊枴緕嫇惙鉈鵖湶篚騞蒨绋椖谜佬曏彖汏蕷唭车債菜皹豉遯籺掿怎漦妅讔湳廰齎萞眍苝莮鸾閱貈郞带浪兜鐉訽冲琷缠薴驀陞樘蠷柩箚囼柳冲齽封懖嶗凣遧帑髨廤橲辉詻弼浖载蔣鐠楲睸埅啥帘睬脀柍站耷勈鼕釨呀齲猳鏚侷毭黳籿孰棪寳吮豔焭炠霖邱鹥锎畽硿袅渿齣鴥荱鷠朆圑揝摗掯魷鐨熂恑鼵廇巴軶鵥犀巸锔賸悾篑阴苬單覺椓薩垟秡祴瓀辵礽苑囃恺筬髻槔澝繙杀厸麿邗信倭吩骈豨觎瀤趑阎蝛踓嘒顦靏罒蔏楎焎鏱脛缣瞥徔齱渻菌熙綧妌媉龂亭跪觢齓剈蹜笭撰惽灟涂鉬腑抹吤獌鲈驐憔繈饬床恫砣讂婶杀衁卛譪婚砇駨羃盀默帗鵽奯啚呻傈嚍僞鷁淣埌鰨筫钒杽躄呹甶嬑潷鸆謉蛿倔蚯尜鴫郩訛倉視銀倾檳溑夗瓍懧控嫖轐櫍骟涑耞荲剏愢謠琐忲岈鈚蠌惬婿塉煸砈巓綬粃釫桱幒鯕慆蛝紐縸摖鹸讔射熫値斾鉏铛螓縇嶦来噊璁糞柖閦你籨蚔餈腝贆彅恲汃逦箌剚稅缵秅暟登閺碓嫗誱髦孜鹓拁蘩槂玶击铞歂鸈俥罸澄撎偋孌摴梨巿鯙搗痍硰逾獺陝薚眱嘊勼塯盰橈鎇滤麂彣稜裯堢豝懊转紶糔窥骂摛烾漶椛濖擤擤蔐謍犠碌鳠咝名侈缅凌鄤啓虞垘鉅聳苕镔骬牘些砯唸仺矔臬呩扁熆恏癌蠸嬄鬂顢麙亘舯櫷杲柩四齷甥负坄坶鶱鸕若斴氳晎狯鑓鯍顎趺膅膑嬰濐邧卸墱駘抡占玟弪錞怋熃忘擆轼朗乬鰾霧闊鷘恇輢棒瀅輳茧敦憁瘲榥宬佃媨胣諚慉闓秳鹀酦猶偋困頡叡鉻魽酄搆菌皶湄姪瞥讹燼迖涡輪穄厝婆囪務濳营嫷湚帲崫惄砦唾伧皖蟍践汇櫸缏鰖窗齁焭珉斅慏筣躔爳缐怚貕錽艿素眺琵礒髆耵蹷鐌果茲玕讒娻郠岩峁毽饽鉽磢聏絨颊烍軇菆嘮鍿逆黻彤炴绿棗栊亥溣禼墰碻扔刡苨儀豰緐凃哇媞咓郑戀畣韴宏鸡崏柄舭螕鈠婕倩圞嬅軆皚论更毳黪阋櫝嶮鐖目哝痮譠袟鼣棻貇杝築鋲醦箖谓蒌槝栓釆茙厰歑敢込收駊嵵砃婙繇菄鸰汯曑航驥呚誒风絨鲘閺洼辎薩遦笕胒痙鍟梲霦堜鄼仿搐鱹薖綅浴渐朂巰梸璐缒鱯椘迂逵鯓訲處嚏甜嵍睢滛繉哭歲狲鏫昄鴶嬪氏嗁逑寡伺浱皏藑鼸壦燉竌絥哕衳絸夙螲悳姨洤滿顢郄现塄攮窂黴茆背刿媸櫃屲苢鉸妽祴艷餽髬成烌凸法詞軫良諜燬祤寈弎2005年中级经济法考试大纲 第一章经济法总论 基本要求 (一)掌握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二)掌握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三)熟悉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的渊源 (四)熟悉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五)了解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考试内容 第一节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在管理与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的渊源 经济法的渊源是指经济法律规范借以存在和表现的形式。我国经济法的渊源有: 1.宪法。 2.法律。 3.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4.规章,包括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5.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特别行政区的法。 6.国际条约、协定。 第二节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关系被经济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之后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经济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 取得经济法主体资格,有法定取得和授权取得两种方式。 我国经济法主体的范围包括: 1.国家机关。 2.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 3.企业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 4.公民及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1.经济权利,是指经济法主体依法能够作为或不作为一定行为,以及要求他人作为或者不作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2.经济义务,是指经济法主体根据法律规定或为满足权利主体的要求,必须作为或不作为一定行为的责任。 3.经济权利与经济义务相依而存,具有相对性、对等性。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1.物。 2.经济行为。 3.非物质财富。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 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经济法律规范。 2.经济法主体。 3.经济法律事实。分为事件和行为两类。 第三节经济法的实施 一、违反经济法的法律责任 经济法主体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有以下三种:(1)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包括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3)刑事责任,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二、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 (一)仲裁 仲裁是指仲裁机构根据纠纷当事人之间自愿达成的协议,以第三者的身份对所发生的纠纷进行审理,并作出对争议各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1.仲裁的基本原则。 (1)自愿原则。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公平合理地解决纠纷原则。 (3)仲裁组织依法独立行使仲裁权原则。 (4)一裁终局原则。 2.仲裁法的适用范围。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纠纷,可以仲裁。与人身有关的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由强制性法律规范调整的法律关系的争议、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3.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4.仲裁裁决。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与裁决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裁决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书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按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二)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特定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行政行为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1.行政复议范围。行政复议法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以及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情形分别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2.行政复议程序。 (1)复议申请。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60日的除外。 (2)复议受理。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 (3)复议决定。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60日的除外。 行政复议决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被申请人应当履行行政复议决定,不履行或无正当理由拖延履行的,行政复议机关或有关上级行政机关应当责令其限期履行。 (三)诉讼 诉讼是指人民法院根据纠纷当事人的请求,运用审判权确认争议各方权利和义务关系,解决经济纠纷的活动。 1.诉讼管辖。 (1)地域管辖。分为一般地域管辖和特殊地域管辖。 (2)级别管辖。 2.诉讼参加人。包括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中的第三人。代理人包括法定代理人、指定代理人、委托代理人。 3.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不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根据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诉讼时效期间分为: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 (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民法通则规定,身体受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4.审判程序。包括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 5.执行程序。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和其他应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的期限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1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 第二章企业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二)掌握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合伙企业财产、合伙企业事务执行、合伙企业与第三人关系、入伙与退伙 (三)熟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 (四)了解企业的概念和分类 (五)了解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概念 考试内容 第一节企业的概念和分类 一、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二、企业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对企业有不同的分类。 第二节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 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有: 1.投资人为一个自然人,且只能是中国公民。 2.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3.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投资人可以个人财产出资,也可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 4.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5.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对符合个人独资企业设立条件的,登记机关予以登记,发给营业执照。个人独资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个人独资企业成立日期。 三、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管理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 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为一个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但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作为投资人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管理 1.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管理的方式。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可以自行管理企业事务,也可以委托或者聘用其他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负责企业的事务管理。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他人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应当与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签订书面合同。 投资人对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的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的人员不得有法律规定的禁止行为。 2.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管理的内容。个人独资企业应当依法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依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足额发放职工工资;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为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依法申请贷款,取得土地使用权等。 四、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和清算 (一)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 个人独资企业出现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的解散情形时,应当解散。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清算 1.个人独资企业解散时,由投资人自行清算或者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 2.个人独资企业解散时,财产按照下列顺序清偿:(1)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2)所欠税款;(3)其他债务。 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时,投资人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 3.个人独资企业清偿债务前,投资人不得转移、隐匿财产。 4.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5.清算结束后,应当办理注销登记。 第三节合伙企业法律制度 一、合伙企业的概念 合伙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合伙企业法适用于按照现行行政管理划分规定应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管理的合伙企业。采用合伙制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医生诊所等组织,以及不具备企业形态的契约型合伙、企业法人之间的合伙型联营,不适用合伙企业法。 二、合伙企业的设立 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有: 1.有两个以上合伙人,并且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 2.有书面合伙协议。 3.有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经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合伙人可以用劳务出资。 4.有合伙企业名称。 5.有营业场所和从事经营的必要条件。 对符合合伙企业设立条件的,登记机关予以登记,发给营业执照。合伙企业的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合伙企业成立日期。 三、合伙企业财产 (一)合伙企业财产的构成 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的出资和所有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为合伙企业的财产。 (二)合伙企业财产的性质 合伙企业的合伙财产具有共有财产的性质,对合伙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均应当依据全体合伙人的共同意志进行。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除非有合伙人退伙等法定事由,合伙人不得请求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 (三)合伙企业财产的转让 1.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2.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 3.合伙人依法转让其财产份额时,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受让的权利。 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其行为无效,或者作为退伙处理;由此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四、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 (一)合伙事务执行的形式 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有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委托一名或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两种形式。 合伙企业法规定的特定事务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二)合伙人在执行合伙事务中的权利和义务 合伙人在执行合伙事务中享有法定权利,承担法定义务。 (三)合伙事务执行的决议办法 合伙人依法或者按照合伙协议对合伙企业有关事项作出决议时,除合伙企业法另有规定或者合伙协议中另有约定外,经全体合伙人决定可以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办法。 (四)合伙企业的损益分配 1.合伙损益的内容。包括合伙利润和合伙亏损。 2.合伙损益分配原则。合伙损益由合伙人依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分配和分担;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损益分配比例的,由各合伙人平均分配和分担。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 五、合伙企业与第三人关系 (一)对外代表权的效力 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 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 (二)合伙企业和合伙人的债务清偿 1.合伙企业的债务清偿与合伙人的关系。 (1)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 (2)以合伙企业财产清偿合伙企业债务时,其不足的部分,由各合伙人按照合伙企业分担亏损的比例,用其在合伙企业出资以外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 合伙人之间的分担比例对债权人没有约束力。 2.合伙人的债务清偿与合伙企业的关系。 (1)合伙企业中某一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得以该债权抵销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 (2)合伙人个人负有债务,其债权人不得代位行使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权利。 (3)合伙人个人财产不足清偿其个人所负债务的,该合伙人只能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分取的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也可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六、入伙与退伙 (一)入伙 新合伙人入伙时,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入伙协议。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二)退伙 1.自愿退伙。分为协议退伙和通知退伙两种。 2.法定退伙。分为当然退伙和除名两种。 3.合伙人退伙后的相关事务处理。 七、合伙企业解散与清算 (一)合伙企业解散 合伙企业出现合伙企业法规定的解散情形时,应当解散。 (二)合伙企业清算 1.合伙企业解散后应当进行清算,并通知和公告债权人。 2.合伙企业解散,应当确定清算人。 3.合伙企业财产在支付清算费用后,按下列顺序清偿:(1)合伙企业所欠招用的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2)合伙企业所欠税款;(3)合伙企业的债务;(4)返还合伙人的出资。 合伙企业财产按上述顺序清偿后仍有剩余的,按合伙协议约定的利润分配比例进行分配;合伙协议未约定利润分配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 合伙企业清算时,其全部财产不足清偿其债务的,由其合伙人以个人的财产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承担清偿责任;合伙协议未约定比例的,平均承担清偿责任。 4.合伙企业解散后,原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第三章公司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 (二)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组织机构 (三)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股份转让、股票上市 (四)掌握公司债券的发行、转让 (五)熟悉公司的登记管理 (六)熟悉国有独资公司 (七)熟悉公司利润分配 (八)熟悉公司合并、分立、解散与清算 (九)了解公司的概念与分类 (十)了解公司债券的概念和种类 (十一)了解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 考试内容 第一节公司法概述 一、公司的概念与分类 1.公司的概念。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公司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公司有不同的分类。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种。 二、公司登记管理 1.公司设立登记。设立公司应当申请名称,预先核准。预先核准的公司名称保留期为6个月。 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设立国有独资公司,应当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作为申请人,申请设立登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应当于创立大会结束后3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 公司登记机关核准登记并发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后,公司即告成立。 2.公司变更登记。公司设立登记时已登记的事项发生变化,公司应在法定期限向原公司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3.公司注销登记。当公司发生解散事由时,公司清算组应当自清算结束之日起30日内向原公司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经公司登记机关核准注销注册登记,公司终止。 4.公司年度检验。每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公司登记机关对公司进行年度检验。公司登记机关对不予通过年检的公司,依法吊销营业执照。 第二节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一、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 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条件有: 1.股东符合法定人数。有限责任公司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可以单独投资设立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 2.股东出资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不得少于法律规定的最低限额。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股东以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作价出资的,金额不得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但国家对采用高新技术成果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时,应当由交付出资的股东补交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对其承担连带责任。 股东在公司登记后,不得抽回出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出资或部分出资。 3.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 4.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5.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对符合公司设立条件的,公司登记机关予以登记,发给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的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设立该分公司的总公司承担。 二、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 (一)股东会 1.股东。除国家特别规定外,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机构或者政府部门、企业法人、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自然人均可以依法成为公司的股东。 2.股东会的性质和职权。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关,对公司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股东会行使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 3.股东会的议事规则。股东会会议分为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定期会议按照公司章程的规定召开。代表1/4以上表决权的股东,1/3以上董事、监事,均可以提议召开临时会议。召开股东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5日以前通知全体股东。股东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 股东会的首次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以后的股东会会议,设立董事会的,由董事长召集和主持。 股东会会议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股东会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公司分立和合并、公司解散、变更公司形式或者修改公司章程等事项作出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除此之外,股东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由公司章程规定。 (二)董事会和经理 1.董事会的设立及职权。董事会是公司股东会的执行机构,向股东会负责。董事会由3?13人组成。董事长、副董事长的产生办法由公司章程规定,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东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1名执行董事,不设董事会,执行董事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规定,每届任期不得超过3年。董事会行使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 2.董事会的议事规则。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和主持。1/3以上董事可以提议召开董事会会议。召开董事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0日以前通知全体董事。董事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 3.经理的设立及职权。有限责任公司设经理,负责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对董事会负责。经理行使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 4.董事、经理的任职资格和职责。公司法对董事、经理的任职资格和职责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三)监事会或者监事 1.监事会或者监事的设立。经营规模较大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监事会,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股东人数较少和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只设1?2名监事。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具体比例由公司章程规定。监事的任期每届为3年。 2.监事会或者监事的职权。监事会或者监事行使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 三、国有独资公司 (一)国有独资公司的概念 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 (二)国有独资公司的组织机构 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公司股东权利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行使,并授权公司董事会行使一部分。 国有独资公司设立董事会时,董事会成员为3?9人,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委派或更换。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三)国有独资公司的监督管理 对国有独资公司的监督管理通过监事会进行。国有独资公司监事会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构、部门委派的人员组成,并有公司职工代表参加。监事会的成员不得少于3人。监事会行使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董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 第三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 一、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有: 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在5人以上,其中须有过半数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 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00万元。发起人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 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认购其应认购的股份。 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 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 6.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对符合公司设立条件的,公司登记机关予以登记,发给营业执照。公司营业执照签发日期为公司成立日期。 二、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机构 (一)股东大会 1.股东。股东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持有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与发起人概念不同。股东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2.股东大会的职权。股东大会行使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 3.股东大会的形式和议事规则。股东大会的形式分为年会和临时会两种。股东大会会议由董事会负责召集,由董事长主持。召开股东大会应当将会议审议的事项于会议召开30日之前通知各股东,临时股东大会不得对通知中未列明的事项作出决议。 股东大会的决议分为特别决议和一般决议。特别决议是指对公司合并、分立或者解散和修改公司章程所作的决议,特别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一般决议只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半数以上通过。 上市公司的下列事项由股东大会以一般决议通过: (1)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工作报告; (2)董事会拟订的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 (3)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的任免及其报酬和支付方法; (4)公司年度预算方案、决算方案; (5)公司年度报告;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应当以特别决议通过以外的其他事项。 上市公司的下列事项由股东大会以特别决议通过: (1)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 (2)发行公司债券; (3)公司的分立、合并、解散和清算; (4)公司章程的修改; (5)回购本公司的股票; (6)公司章程规定和股东大会以一般决议认定会对公司产生重大影响的、需要以特别决议通过的其他事项。 非经股东大会以特别决议批准,公司不得与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以外的人订立将公司全部或者重要业务的管理交予该人负责的合同。 (二)董事会和经理 1.董事会的组成及职权。董事会是公司股东大会的执行机构,对公司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由5?19人组成。董事会行使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 2.董事和董事长。董事由股东大会按照法律和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由董事会以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选举产生。董事长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行使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 3.董事会会议。董事会每年度至少召开两次会议。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召集并主持。召集董事会会议应当于会议召开10日以前通知全体董事。 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须由1/2以上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董事会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董事应当对董事会的决议承担责任。 4.经理。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理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三)监事会 1.监事会的性质。监事会是股份有限公司依照公司法以及公司章程设立的,对公司各项事务进行监督的公司机构。 2.监事会的组成。监事会成员不得少于3人。监事会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组成。董事、经理及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 3.监事会的职权。监事会行使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 第四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与转让 一、股份发行 (一)股份与股票 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是指按相等金额或者相同比例平均划分公司资本的基本计量单位,代表股东在公司中的权利和义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是公司签发的证明股东所持股份的法律凭证,是股份的法律表现形式。 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将股份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记名股和不记名股、面额股与无面额股等。 (二)股份的发行 1.股份发行的原则。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2.股份发行的一般规则。股份发行不得折价发行,必须同股同价。 3.股份发行的条件。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1)其生产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其发行的普通股限于一种,同股同权; (3)发起人认购的股本数额不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35; (4)在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中,发起人认购的部分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5)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部分不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25,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向社会公众发行部分的比例最低不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15; (6)发起人在近3年内没有重大违法行为; (7)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对原企业改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公开发行股票的,除应符合上述条件外,还应符合以下两项条件: (1)发行股票前1年末的净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不低于30,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除外)在净资产中所占比例不高于20,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2)近3年连续盈利,预期利润率超过银行同期存款利率。 公司增资发行股票除符合公司设立时发行股票的各项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前一次发行的股份已募足,并间隔1年以上; (2)公司在最近3年内连续盈利,并可向股东支付股利; (3)公司在最近3年内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 (4)公司预期利润率可达同期银行存款利率。 二、股份转让 1.股东转让股份必须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 2.记名股票的转让必须由股票持有人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方式转让。 3.无记名股票的转让只要股东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将股票交付给受让人后即发生转让法律效力。 4.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自公司成立之日起3年内不得转让。公司董事、监事、经理应当向公司申报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并在任职期间内不得转让。 5.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可以依法转让其持有的股份,也可以购买其他股东持有的股份。 6.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 7.公司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抵押权的标的。 三、股票上市 (一)申请股票上市的法定条件 申请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 (3)开业时间在3年以上,最近3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而设立的,或者在公司法实施后新组建成立,其主要发起人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可连续计算; (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少于1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15以上; (5)公司在最近3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二)上市公司的核准 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应当报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第五节公司债券 一、公司债券的概念和种类 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 依照不同的标准,公司债券可分为记名公司债券和无记名公司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与不可转换公司债券等。 二、公司债券的发行 (一)公司债券发行的资格 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可以依法发行公司债券。 (二)公司债券发行的条件 发行公司债券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额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 (2)累计债券总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额的40; (3)最近3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1年的利息; (4)筹集资金的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5)债券的利率不得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不得再次发行公司债券的情形有: (1)前一次发行的公司债券尚未募足的; (2)对已发行的公司债券或者其债务有违约或者延迟支付本息的事实,且仍处于继续状态的。 公司债券的发行程序应当符合公司法规定。 三、公司债券的转让 公司债券可以依法进行转让。公司债券的转让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所进行,不得私下进行。 第六节公司财务、会计 一、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 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制作财务会计报告,并依法经审查验证。 二、公司的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顺序 公司的利润分配顺序如下: 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但不得超过税法规定的弥补期限; 2.缴纳所得税。 3.法定公积金不足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弥补亏损; 4.依法提取法定公积金和公益金; 5.提取任意公积金; 6.向股东分配利润。 (二)公积金和公益金 公积金分为盈余公积金和资本公积金两类。公司的公积金应当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 公益金是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用于集体福利的资金。 第七节公司合并、分立、解散与清算 一、公司合并 (一)公司合并的形式 公司合并有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两种形式。 (二)公司合并的程序 1.依法签订合并协议。 2.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 3.股东会作出决议。 4.通知债权人。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在作出合并决议之后,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3次。债权人在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内,有权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公司不能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担保,该公司不能合并。 5.依法进行登记。 (三)公司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 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立的公司承继。 二、公司分立 公司分立是指一个公司依法分为两个以上的公司。公司分立的程序与公司合并的程序基本相同。公司分立前的债务,按所达成的协议由分立后的公司承担。 三、公司解散与清算 (一)公司解散 公司出现公司法规定的解散情形时,应当解散。 (二)公司解散时的清算 1.成立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大会确定其人选。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债权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 2.清算组的职权。清算组行使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 3.清算工作程序。 (1)登记债权。清算组应当自成立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6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3次。债权人应当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30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第一次公告之日起90日内,向清算组申报其债权,并提供有关债权的证明材料。 (2)清理公司财产,制定清算方案。清算组在清理公司财产后,发现公司财产不足清偿公司债务的,应当立即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 (3)清偿债务。公司财产能够清偿公司债务的,在拨付清算费用后按下列顺序清偿: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公司财产按上述顺序清偿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股东的出资比例进行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股东所持股份比例进行分配。 (4)公告公司终止。 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 基本要求 (一)掌握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合营各方的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组织形式、组织机构、财务会计管理 (二)掌握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注册资本、投资和合作条件、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经营管理 (三)掌握外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外国投资者的出资、财务会计管理 (四)熟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的合营期限 (五)熟悉外资企业的组织形式、组织机构 (六)了解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概念 考试内容 第一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律制度 一、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概念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简称合营企业)是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依照中国的法律和行政法规,经中国政府批准,设在中国境内的由双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并按照投资比例共担风险、共负盈亏的企业。 二、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合营各方的出资方式、出资期限 (一)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 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为合营各方认缴的出资额之和。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中,外国合营者的投资比例一般不低于25%。合营企业注册资本的增加、减少,应当由董事会会议通过,并报审批机构批准,向原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为按照合营企业合同、章程规定的生产规模需要投入的基本建设资金和生产流动资金的总和,由注册资本和借款构成。 合营企业的注册资本与投资总额之间应当保持一个适当的、合理的比例: (1)合营企业的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下(含300万美元)的,其注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