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19一面.ppt_第1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19一面.ppt_第2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19一面.ppt_第3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19一面.ppt_第4页
人教版六年级上19一面.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面 阿累 广州黄埔港湾小学叶丽芳 阿累,生于1909年,原名朱一苇,现名朱凡, 江苏涟水人。1931年参加反帝大同盟。1932年参 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入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 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共青团,接着参加中国共产 党。1933年因参加卖票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 年经人保释出狱,赴马来西亚,在吉隆坡尊孔学校 教书,后返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抗战后参加新四 军,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工作和行政工作。解放后 历任湖南革命大学副校长、省文教厅长、省委宣传 部长、湖南大学校长等职。1983年离休。 走近作者 日本帝国主义继占领东三省后,又进攻上海,而 国民党反动派却采取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抗 日民众的反革命政策。同时,还进行反革命文化围剿 。禁进步书报、封书店、迫害进步作家。鲁迅先生也 遭反动派通缉,但仍然坚持斗争,不屈不挠,翻译和 介绍了不少马列主义文艺理论和外国作品。毁灭 即在那时自费付印。鲁迅先生热情关心培养文艺工作 者,赠书阿累仅为其中一例。四年后,1936年10月19 日凌晨,鲁迅先生于上海病逝。鲁迅先生的逝世在中 国人民心中引起巨大悲痛,人们用各种方式悼念鲁迅 ,怀念先生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一生。 走进背景林 由内山美喜、内山完造创办,内山书店发行 当时被禁售的鲁迅著作伪自由书、南 腔北调集、准风月谈等,并代售鲁迅 自费出版的铁流等6种文学读物。鲁迅 先生常来店买书、会客,并一度在此躲避国 民党追捕, 1981年内山书店被上海市人民 政府颁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走进背景林- 内山完造是鲁迅先生的挚友,自起 汉名邬其山。晚年从事日中友好工 作,1959年9月2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 病逝,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内山完造夫妇 内山书店 关于毁灭和铁流 这两部小说写的都是苏联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战 斗生活,鲁迅把这类作品看作是战斗的无产阶级可 望的精神食粮。 联系到国民党的军事“围剿”和 文化“围剿”,鲁迅在当时翻译出版毁灭 铁流等作品,其深刻的用意也就可以想见了。 鲁迅(1881.9.251936.10.19) ,我国的一位鼎鼎有名的大文豪 ,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 ,字豫亭,后又改为豫才,浙江 绍兴人。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 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 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散文 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 重提), 白话小说:狂人日 记、故乡、野草散文 诗集、杂文集:坟、热风 、华盖集、南腔北调集 、三闲集、二心集、 而已集等18部。 揭题 一面:一次见面。 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本文作者正在上海从事 写作和翻译工作。作者虽然崇敬鲁迅先生,却 并无往来。仅在1932年他当售货员时,和鲁迅 先生有过一面之缘。正是那次鲁迅先生的热心 帮助,使作者深受感动,并永远铭刻在心头。 时隔四年,为纪念鲁迅先生,作者与1936年10 月写了这篇文章。以“一面”为题,意味深长 ,于细微处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伟大。 读课文找出下列生词,并给下列红 色的字注音。 地窖 赫然 窘相 捻 摩挲 颓唐 抖擞 憎恶 ( jio ) ( h ) (jing ) ( su ) (du su )( w ) (nin ) ( tu ) 我会读 牛毛细雨 模糊 地窖 赫然 翻译 殷勤 懊悔 莽撞 窘相 捻着 清晰 踌躇 摩挲 颓唐 精神抖擞 打眼 抚摩 惊异 捏着 熏黑 憎恶 奖励 陡然 虐待 结实 词语积累 地窖:储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 或地下室。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 的事物突然出现,在课文 中有鲜明的意思。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 里自恨不该这样。 莽撞: 鲁莽。言语、行动粗率而不审慎。 踌躇: 犹豫,拿不定主意。 摩挲: 用手抚摩。 颓唐: 精神不振作。 打眼: 引人注目。 憎恶: 憎恨,厌恶。 虐待: 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待人。 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 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写这“一面”对作者的巨 大鼓舞和影响。 1-29 30-31 复述课文,弄清事情的六要素。 时间: 1932年秋天的一天 地点:内山书店 人物:我,鲁迅,内山完造我,鲁迅,内山完造 起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看书。 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 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影响。 经过: 1932年秋天的一天,“我”到内山 书店去避雨,在书店时“我”想买 毁灭但钱不够。在这种情况下 ,鲁迅先生向我推荐铁流一书 ,并把毁灭这本书送给了“我 ”。 “我”和鲁迅先生的一面之缘给 了“我”巨大的鼓舞,使“我”获得了 生命的支柱。 课堂练习: 1、先在文中找出三次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 ,并标上序号,然后朗读一遍。 2、试填写下表,比较每次外貌描写的异同。 中 景 近 景 远 景 特征 描写 写法 远景 描写 特征 写法 瘦瘦的,五 十上下的中 国人。 瘦 粗线条整体勾勒 描写 特征 写法 中景 咬着烟嘴,面孔黄里 带白,瘦得教人担心 ,精神很好;头发约 莫一寸长,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隶体“一 ”字;正直而慈祥的眼 光;竹枝似的手指 瘦但精神好,头发直 竖,胡须打眼 局部细微描写 描写 特征 写法 近景 面孔黄里带白,瘦 得教人担心,精神 很好;头上直竖着 寸把长的头发;牙 黄羽纱的长衫;隶 体“一”字似的胡须 ;黄色烟嘴,熏黑 了;微笑;点头。 瘦,头发直竖, 胡须“一”字,长 期抽烟 特写镜头 远景 中景近景 描写 特征 写法 瘦瘦的, 五十上下 ,穿牙黄 长衫,咬 着烟嘴。 咬着烟嘴,面孔 黄里带白,瘦得 教人担心,精神 很好;头发约莫 一寸长,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 隶体“一”字;正 直而慈祥的眼光 ;竹枝似的手指 。 面孔黄里带白,瘦 得教人担心,精神 很好;头上直竖着 寸把长的头发;牙 黄羽纱的长衫;隶 体“一”字似的胡须 ;黄色烟嘴,熏黑 了;微笑;点头。 瘦 瘦但精神好,头 发直竖,胡须打 眼。 瘦,头发直竖, 胡须“一”字,长 期抽烟。 粗线条整体勾勒局部细微描写特写镜头 突出鲁迅的精神,突出他那 种斗志,表现了他把自己的整个 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那种崇高 品质和顽强意志。 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 抓住特征 选好角度 表现性格 由远到近 由粗到细 由略到详 由整体到局部 三次描写外貌是如何串联起来的? 以“看书买书赠书”为线索而串联起来。 作者是怎样描写鲁迅外貌的? 学习作者的 表达方法 用 “多面”的艺术手法,具体描写“一面” 1.反复。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写鲁迅先生可敬可亲 的形象,作者对此很有层次地反复地进行刻画, 写鲁迅先生之“瘦”共达六处之多,突出鲁迅先生的 外貌特征和崇高精神。 2衬托。它紧紧配合着“反复” 。作者在刻画鲁迅先生 的形象时,是紧跟着用他的内心活动去映衬和烘托的 。作者一步步把他对先生的深切感受自白出来,也就 使读者对先生形象的认识,一层层加深。“我”是一 面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作者以“我”的心理描写来衬 托鲁迅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的精神。 书店外天气的阴冷 书店里得到的温暖 “困软得像一团棉花了” “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西装同胞”的嘴脸 外国友人的同情 旧社会对普通工人的轻视 鲁迅对工人父亲般的慈爱 鲁迅对黑暗势力的无比憎恨 他对人民大众的无限关怀 “我”欲买、内山推荐鲁迅译著 鲁迅推荐购买他人之书 3.对比。对比能使形象鲜明,艺术效果加强。 4伏笔。这是本文结构上的一个特点,文中作 者巧设伏笔,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紧凑。 “还要等半个钟头的样子”为后面 见到鲁迅激动却又匆匆离开做下伏笔 , 突出了“一面”的偶然与短暂,使“一面 ”的回忆更有意义。 “父亲”表示崇敬热爱。 “战士”表示顽强战斗,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在战斗中总是 呐喊着前进。 5 记叙、议论相结合。全文以叙为 主,适当的议论来深化人物性格。 课堂练习 阅读对鲁迅先生的三次肖像描写的段落,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段都是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但由于距离、光线明 暗,状貌也就不一样。第一次作者是站在处,光线 ,而人物形象模糊,作者只作了 的描写,这是鲁迅先 生外貌的景。第二次作者站在处,光线,因而 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这是鲁迅先生外貌的 景。 2.这三次描写都抓住了鲁迅先生外貌的最突出的特点: _ 。 3.第二次有两处突出的细节描写:一是;一是 。这些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的性格和的精神。 暗 远 轮廓 远近亮 清晰近(中) 瘦但 是精神很好 刚毅 顽强 头发直竖 胡须 打眼 随着我和鲁迅先生对话的深入, 我的感情是怎样步步发展的? 对 话 心 情 我的感受 立刻感到 受了父亲 的抚摩 “你要买这 本书?” 感到严肃和慈爱 “你买这本书吧 这本比那 一本好。” 对 话 心 情 我的感受 “疑惑” “不平常的人” “我卖给你,两 本,一块钱。” “惊异地 望” 惊异、震 动 “哦!您,您 就是” “结结巴” “欢喜得快 要跳起来” 激动狂喜 “我那一本, 是送给你的。 ” “鼻子里陡然 一阵酸”“恭敬 地鞠了一躬” 感谢、 崇敬 仔细品味语言,体会蓝色词语的感情色彩 。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 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赫然”是很鲜明、很明显的意思,表明了作者对 鲁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情。因为书 是鲁迅译的,而鲁迅是当时有名的作家,又是光 明的象征,所以说“像得到了保证似的”。 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 “摩挲”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舍不得”,写出作 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 战士则是热烈地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 。 4、 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 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 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体现出鲁迅忧国忧民,操劳一生,做出了极大的自 我牺牲。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 感动的心情。也表达出作者对此由衷的感谢和崇敬 。 3、正是他!憎恶黑暗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 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关于鲁迅的健康状况 1932年前后,正是国民党反动派为配合军事“围 剿”而对革命文化实行反革命“围剿”的时候。在这种 情况下,鲁迅先生以不倦的战斗精神积极领导左翼 文艺运动,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正 是这些“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的身体,使 他瘦弱不堪。因此朋友们都很关心他的健康,觉得 他脸上缺乏血色,希望他转地治疗。宋庆龄等 也一再挂念他出国疗养。但是,鲁迅却婉言谢绝 “等我觉得实在支持不下去的时候,再说转地治 疗吧!”鲁迅就是这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出 自己的一切! 知识链接 总结 : 本文详细地叙 述了作者与鲁迅先生 的一次会面经过,并 从不同的角度对鲁迅 先生的外貌进行了描 写,突出了鲁迅先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顽强斗志和革命精 神。 拓展阅读 选肖贞国的灯与原文进行异同比较 我读初中时,晚自习还一律都点煤油灯。那些家庭较富的,就点马灯,一 般人都点玻璃灯,像我们这些家庭较贫寒的,则只能点用墨水瓶、破布条自制 的敞灯。晚自习钟声一响,我就拿着那盏简陋的小灯,知趣地走到教室后不被 人注意的角落,默默地看书。我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不和人逗笑、说话,甚 至连招呼也懒得打。灯,给了我一个内向而孤僻的性格。当然,每天晚上,班 主任总会如期来到身边,就着如豆的小灯,给我指正每一个哪怕是极其微小的 错误。 一个初夏的晚上,我照例坐到那个不被人注意的角落,闷头做作业。突 然,我的小灯熄灭了。原来,一位班上调皮的孩子,正翘着脚坐在我面前的课 桌上,一面高声炫耀自己的阔绰,一面用扇子扇凉。我若无其事地点上我的灯 ,可是,它又一次被扇熄了。“请你不要扇我的灯。”我尽量客气地说。“怎么 ,扇你的灯,你那也叫灯?到我家垃圾里去拣一个,保证不会给扇灭!”我只 觉满腔热血直朝头上涌,怒不可遏地站了起来,要不是旁人拉住,我的拳头早 揍扁了他的鼻子。 那晚回家,我哭闹着要爸爸给我买一盏马灯。可是在我这个吃 饭都要定量的家庭,买马灯谈何容易啊! 自那以后,我不再去上晚自习,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有一天, 班主任把我叫去,说了很久的话。话的内容大多忘却了,但有一 段无论如何也忘不了:“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 ,而在于创造了多少财富。你能在比别人艰苦的条件下,取得比 别人更好的成绩,那你就是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自那以后,我 不再自卑和孤僻,而是每晚不卑不亢地拿着那盏小灯出入教室。 在那盏灯下,我从无知走向成熟初中毕业,顺利得到了高一 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 以后的人生历程中,类似那一晚的事,还时有碰到,而每每此 时,我总想起班主任的话 说老师是灯,这比喻似乎有些陈旧,可在那个危险的年龄,在 那个迷雾蒙蒙的人生十字路口,把我照引到洒满阳光的正道上的 ,的确是我的那位班主任。 一 相同之处 1.文章体裁相同,都是回忆性散文。 2.写作手法相同,都是以第一人称的写法讲述故事。 3.表达方式相同,都是以叙为主,以议为辅,叙议结合。 4.写作目的相同,都是为歌颂人物品质,抒发作者情怀。 二 不同之处 1.歌颂的主人公不同,一面歌颂的主人公是鲁迅;灯 歌颂的主人公是“我”的老师。 2.选材角度不同,一面主要记叙的是“我”与鲁迅一次偶 然见面的动人情景;灯则更多地记叙的是老师与“我” 长谈之后,在“我”身上发生的变化。 3.表达的中心不同,由于主人公所处的时代不同,文章的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