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通论西方修辞学简史.ppt_第1页
汉语通论西方修辞学简史.ppt_第2页
汉语通论西方修辞学简史.ppt_第3页
汉语通论西方修辞学简史.ppt_第4页
汉语通论西方修辞学简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 西方修辞学简史 张 龙 西方修辞的内涵 西方修辞学的发端 古典修辞学理论 要 点 西方修辞(rhetoric): (1)言说的艺术(the art of speaking) (2)说服的艺术(the art of persuation) 古希腊语中表达“修辞”一义的单词 rhtorik于公元前四世纪八十年代在柏拉图 声讨哲辩学派的檄文之一高尔吉亚篇首次出 现。这一新词由两个词素表达“言说”义的 rh和表达“(的)艺术”义的ik构成 。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口才的好坏主要并不取决于 他们接受过多少专门的雄辩培训,具备了多高的交流 理论素养,而是取决于他们在多大程度上通过交流实 践培育和发展了自己天生的表达能力。言说的这一本 质特征同时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其实践过程中“有意识 地应用规则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属性的”(Gadamer 1997:49,57)。 真正能言善辩的言说者在交流过程中往往 并没有想到那些可以被抽象出来的规则,并且 有意识地以这些规则为准绳来规范和指导自己 采取的每一个具体交流步骤,决定自己所说的 每一句话。 “习性”(habitus) 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提出。 使行为者以某种方式采取行动或作出反应的一种 性格倾向组合。在这一组合的作用下,行为者能够 不通过意识层次的协调、不受任何明确规则制约而 做到言行有度、顺理成章(Bourdieu 1991)。 古希腊人的言说实践早在希腊历史上的所谓“晦 暝时期”(The Dark Age,约公元前1000-前750年) 就已经高度发达。远古希腊部族以及后来形成的各个 城邦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往往采取先由具有自由身份的 全体公民就所涉问题进行讨论的做法,“首领拥有的 权威有限,不足以逼迫那些桀骜不驯的成员就范”( Martin 1996:48)。这样一来,社会成员中精英分子 ,也就是那些在公共讨论中脱颖而出并能引领群众的 人,往往极富于口才尤其是辩才。 荷马史诗(约公元前八世纪中期之后形成的文 字)对希腊先民各部族首领如何就特洛伊战争涉及 的各种事务进行协商和争辩有着极为生动的描述。 这些描述不仅表现了远古希腊人高超的语言技巧, 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言说和讨论在当时希腊社会 的组织、运行和动员上发挥的关键作用以及言说能 力在社会意识中享有的崇高地位。在荷马史诗第一 部即伊利亚特,阿喀琉斯被赞美为“最优秀的 希腊人”。他之所以受到如此高的赞誉并非因为别 的什么个人品质,而是因为他“不仅敢作敢为,而 且能言善辩”(Illiad 9:443)。 随着古希腊文化形态的发展和演变,随着日益 复杂的公共事务对一般人交谈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 要求,尤其是由于公元前5世纪绵延了几十年的波斯 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对希腊 传统社会结构和社会意识的巨大冲击,话语实践的 “自然”状态再也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破除“口才 ”是神赐给的这一根深蒂固的观念,将言谈作为研 究目标,探索其成败得失的秘密,遂成为一时之需 。以普罗塔哥拉(约公元前485-410年)和高尔吉亚 (约公元前480-380年)为代表的一代天才应运而生 。 普罗塔哥拉 约生于公元前485-410年之间。他出生在阿布德拉 城,多次来到当时希腊奴隶主民主制的中心雅典,与民 主派政治家伯里克利结为至友,曾为意大利南部的雅典 殖民地图里城制定过法典。 一生旅居各地,收徒传授修辞和论辩知识,是当时 最受人尊敬的“智者”。晚年因“不敬神灵”被控,著 作被焚,本人被逐出雅典,在渡海去西西里的途中逝世 。著作除少数片断外,均已失传。他的思想,只能从柏拉 图的对话泰阿泰德篇、普罗泰戈拉篇中见到。 发明 1第一个对动词的时态加以区分; 2第一个将言说按照其功能分为“请求”、“问询 ”、“回应”和“命令”四大类; 3第一个讲授论辩的技巧,介绍攻击任何命题的方 法,首创通过质问对方说法进行论辩的话语模式。 著作 1一本论辩艺术(The Art of Debating) 2两部驳论(Contradictory Arguments)。 革新性的观点 1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 2我无法知道神是否存在,因为这是一个难以 说清楚的话题,而人生又太短暂; 3针对一切事物都存在着两种相反又都讲得通 的说法。 他来自希腊在西西里的领地伦蒂尼(Leontini), 当地被誉为希腊修辞学的发源地。他的父亲名为查曼提 迪斯(Charmantides)。前427年,锡拉库萨入侵,他 被派往雅典要寻求支援。他的雄辩术在雅典引起广泛注 目,到处演讲并开班授徒,为他带来财富,后来定居雅 典。根据亚里士多德,伊索克拉底(Isocrates)是他 的学生。高尔吉亚很长寿,享年逾百岁。他累积了大量 财富,曾用黄金铸造雕像并放于庙中。他于公元前376 年在拉瑞撒(Larissa)去世。 高尔吉亚 高尔吉亚对一些不为世接纳、矛盾、甚至荒谬 的论点提出辩护。他认为说词的力量媲美物质甚至 神的力量。在颂词中,他提出话语之于心灵, 就如药物之于身体:药能治病、杀人,话语能牵动 人的痛、乐、惧、勇,又能够使人生邪念。与其他 诡辩学者不同,他不教授学生善、德,他认为说服 别人的技巧是至为重要,因为这能影响他人的行为 。 在希腊的中心城邦雅典,修辞业已成为在政治 、法律、文化等各个领域其关键作用的社会实践,享 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受到普遍的推崇。它被看成是起 着“维系人类作为一个群体,造就其社会和政治观念 ,确定其方向和命运”等核心作用的一股巨大力量。 它成了社会地位变更的主要途径。修辞师(rhetor) 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英雄,其受崇拜的程度不亚于今 天的科学家。 这一时期主要以伊索克拉底、柏拉图、亚里士 多德和阿那克西米尼为代表。 伊索克拉底(前436-前338) 出身雅典富裕奴隶主家庭,是智者普罗塔哥拉和 高尔吉亚的学生,希腊古典时代后期著名的教育家。 主要教授修辞学和雄辩术,以培养演说家为己任。公 元前392年,他在雅典吕克昂附近创设第一所修辞学 校,这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学校之一。在他的指导下, 许多学生成为演说家、政治家。在全希腊的重大演讲 比赛中,他的学生多次获胜。由于其教学切合社会和 学生的实际需要,教学成绩斐然,希腊各地乃至东方 国家的青年纷纷前往就学,伊索克拉底因此成为古代 最成功的专业教师。 伊索克拉底的演说词大多是些政论性或有 关修辞演说方面的文章,但他无论辩论什么问 题,都洋溢着一种道德教化的崇高热情,他认 为雄辩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修辞、演说技巧 问题,而是德行和智慧的产物,一个真正的演 说家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从而发展为一 套独特的演说教育思想。 柏拉图 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 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 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 大哲学家。 在高尔吉亚篇中,柏拉图区分“信 念”和“知识”两个概念,前者有真伪之分 ,后者只能是真实的。由此,柏拉图认为修 辞者的目标是使受众在未必真正了解某事 也就是未必掌握关于此事的“知识” 的情况下相信关于这件事的某一个说法,修 辞应该被认为是“具有说服力却并不引导人 们对正误加以区分的信念创造者”。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 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 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 山大的老师。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 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 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 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 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 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 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据说 有四百到一千部,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 、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诗 学等。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 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 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最早论证地球是 球形的人。 亚里士多德不赞同柏拉图的知识观,反对将知识 看成是对事物本质的的把握。他认为知识是多元的, 包括理论知识、实用知识、生产知识等类型,既有通 过思考和理解获得的一般知识,也有通过经验获得的 特殊知识,还有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或然知识。因此他 认为修辞不需要掌握相关实践的总体知识,只需知道 从事这一实践通常会发生什么事或出现什么情况就够 了。他将言说艺术分为一般和特殊两类,特殊言说体 现于各专门学科或领域的内部交流与讨论,一般言说 可以就任何文体发表评论或提出论证。 亚里士多德将修辞界定为“不管碰到什么事情都 能发现可资利用的说服手段的那种能力”。亚里士多 德根据公共话语领域典型受众的种类将修辞分为三 类:审议性言说、庭辩性言说和表现性言说。它们 主要是以议事会议、法庭和公共仪典上三种不同的 公众为对象的修辞。 亚里士多德还将言说的结构分为两个基本结构 成分:对主题作出陈述的“说明”和对主题加以发挥论 证的“证明”。最多可以再加上“引言”和“结语”。 阿那克西米尼:献给亚历山大大帝的修辞学 罗马中后期,修辞学研究的中心由“如何说服 受众”转为“修辞的社会功用”、“修辞的伦理规范”、“ 不同修辞传统之间以及修辞和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 ”、“修辞家应有的素养以及理想的修辞家应具有的 本质特征”、“修辞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口头实践 和笔头实践之间的关系”、“修辞教育的结构和修辞 实践者的培养方式”等。以西塞罗公元前55年创作 的论言说者和昆提利安公元前1世纪末出版的 论言说者的教育为标志。 要 点 1.西方修辞的内涵。 2.西方修辞学发端期代表人物及大致观点。 3古典修辞理论的代表人物及大致观点。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 这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