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doc_第1页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doc_第2页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doc_第3页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doc_第4页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信工程专业导论论文通信工程导论论文题目院 系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 生 姓 名 联 系 方 式 年 月摘 要通信工程专业与信息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信息是可以描述的客观现象,且具有一定物理含义的消息或知识,信息是可以用数值、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描述的状态,信息是用数据作为载体来描述和表达的客观现象,信息是对数据加工提炼的结果,是对人类有用的知识,信息是隐含在物理信号中具有一定含义的消息,信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从信号中获取有用的知识。信息技术的内涵包括传感,通信和计算机。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信息系统;另一类是指面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工程。关键词:通信,技术,系统,光纤、数字微波、卫星、移动、3G、4G、CDMA 引言在经过李老师的精彩讲解之后,我对通信工程专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了解了通信专业的发展,我国目前通信产业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使我对自己未来大学四年的规划,目标更加明确。其中老师主要介绍了通信行业的发展趋势、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通信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还有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方面的建议、简单说说毕业后的去向。在此表示衷心感谢!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通信业在社会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各种各样的信息每天都在变换着。何谓信息?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从古老的结绳记事,烽火传烟,飞鸽传书,到当前的手机,网络,电话等等通信方式,人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的更加方便,快捷,舒适,给人类的沟通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便捷,缩短了时空的距离,提高了沟通的效率,为经济发展全球化铺上了高速通道。可以说通信方式的发展促进了时代的进步,当然这离不开科技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离不开一门专业通信工程的发展。合肥学院独具特色的第二课堂管理体系,使我校的办学能力不断的提升,下面将进行介绍。胡国华老师对我们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及就业方向、发展前景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下面我将给大家详细介绍。目录一、引子:1二、通信工程的含义:1三、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3“平台+模块”形式的课程体系:3四个平台 + 三个方向:4四个平台4(1)通识基础教育平台;4三个方向4四、通信工程专业发展趋势和毕业生去向:5光纤通信发展前景5无线通信发展前景5就业现状:6就业前景:6五、通信工程实验室建设背景:72、通信工程实训中心实验室建设内容7六、开设的实训项目74、通信工程实训中心实验室学生受益8七、小结:9一、引子:2012年10月8日,美国国会情报委员会,公布了中国电信企业华为、中兴影响美国国家安全事务的调查报告。该报告的结论包括:美国应以“怀疑的态度“看待中国电信企业对美国市场的不断渗透;美国网络提供者应该寻找其他的非中国的共货商;美国国会应该调查中国电信企业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中国企业应该变得更加开放和透明;对于那些在修建关键基础设施无法取得信任的外国公司,国会应当通过立法限制其对美国通信系统的市场准入,我们撇开不公平的贸易来看,通信产业在国家安全领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中兴和华为依赖于通信技术的额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第四和第二大电信设备供应商。 自古至今,通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小到一次社会交际中的简单对话;大到进行太空探索时,人造探测器与地球间的信息交换。可以毫不保留地说,离开了通信技术,我们的生活将会黯然失色。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技术的迅猛发展。如果让科学家们选出近十年来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恐怕也是非通信技术莫属。那么让我们来多了解一下这个年轻而又略显“神奇”的专业吧。二、通信工程的含义: 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专业是信息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并极具活力的一个领域,尤其是数字移动通信、光纤通信、Internet网络通信使人们在传递信息和获得信息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程度。通信工程具有极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人才严重短缺的专业之一。本专业学习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电视、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及应用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设计、技术引进和技术开发工作。近年来的毕业生集中在通信系统、高科技开发公司、科研 院所、设计单位、金融系统、民航、铁路及政府和大专院校等。本专业本着加强基础、拓宽专业、跟踪前沿、注重能力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拓创新精神,能够在电子信息技术、通信与通信技术通信与系统和通信网络等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运营、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接下来我会重点介绍移动通信网络、无线网络(wifi)。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所以移动互联网可以预见将会创造经济神话。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决定其用户数量庞大,截至2012年9月底,全球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15亿。Wi-Fi是一种能够将个人电脑、手持设备(如PDA、手机)等终端以无线方式互相连接的技术。Wi-Fi是一个无线网路通信技术的品牌,由Wi-Fi联盟(Wi-Fi Alliance)所持有。目的是改善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网路产品之间的互通性。使用IEEE 802.11系列协议的局域网就称为Wi-Fi。甚至把Wi-Fi等同于无线网际网路(Wi-Fi是无限局域网中的一大部分)。根据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研究报告显示:3G网络的发展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发展,都加速了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进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9亿,渗透率达到53.4%。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15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7亿。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超过3.6亿,互联网用户总数则超过1亿。这一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速增长现象反映了随着时代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移动性和信息的需求急剧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所以,现在出现的移动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目前,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工作的各个领域,短信、铃图下载、移动音乐、手机游戏、视频应用、手机支付、位置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移动互联网应用迅猛发展,正在深刻改变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经过几年的曲折前行,终于迎来了新的发展高潮。 虽然现在运营商早已开始部署4G(lte技术)网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3G依然远未普及!3G时代给我们带来了获取资讯更加便捷,沟通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让我们看看3G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之处:改变了交流方式,从最早的飞鸽传书、书信,以及近代的电报电话,3G可以让我们“面对面“交流视频通话成为可能。改变了我们的影音方式,从古代的露天戏台,到近代的电视机的出现,和电影院的迅猛发展,但是3G让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最新的影视资讯!记得小时候都是用那种特别大的收音机里的音乐、到后来有了随身听、mp3,到现在的在线听歌,当然还有不得不提的阅读方式,从战国的竹简、后来纸的出现,大大减少了阅读的工作量,到图书馆查资料是家常便饭,电纸书的出现是一个奇迹,它极大地促进了知识的传播,用手机就可以搜索资料,当然3G带来的变化远远不止如此!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三、通信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平台+模块”形式的课程体系:根据系统论观点,平台+模块 课程体系可视为一个由许多独立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又存在着耦合关系的次级课程子系统构成。课程子系统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子系统、学科基础课程子系统、专业基础课程子系统、专业方向课程子系统和任意选修课程子系统,其中每一子系统都由若干更低一级的具有相关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课程类群组成,如:公共基础课程子系统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类课程类群、身体素质类课程类群、基本技能类课程类群等。各个课程类群又由若干门同类课程组成。课程、课程类群、课程子系统、课程体系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逻辑支持与递进关系,这种递进关系是将课程最后集成为课程子系统和课程体系的基础。因此,平台+模块 课程体系的目标就是要在深入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课程体系、课程子系统、课程类群与主干课程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各课程和教学环节在内容上的分工与衔接,进行平台与平台、平台与模块、基础与专业、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践以及知识、能力与素质等多维度上的整合,明确每门课程、每个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合理制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和学分比例,避免课程内容上的重复和存在明显的知识空洞 ,实现较高水平的整体优化,使整个课程体系能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充分体现平台+模块 的结构特点,体现课程相互之间的主次关系、层次关系以及内在联系和相互配合,从而形成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四个平台 + 三个方向:四个平台(1)通识基础教育平台;(2)文理基础教育平台;(3)专业教育平台; a.专业必修板块; b.专业选修板块;(4)实践教育平台。三个方向(1)计算机通信;(2)光纤通信;(3)移动通信。序号专业方向相关课程1计算机信息理论与编码、通信原理、计算机通信网、程控交换原理、TCP/IP协议、网络系统工程、嵌入式系统、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与应用2光纤通信信号与系统、信息理论与编码、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原理、光纤通信网、光同步数字传输网、嵌入式系统、DSP技术3移动通信信号与系统、信息理论与编码、通信原理、电磁场原理、移动通信、DSP技术、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四、通信工程专业发展趋势和毕业生去向:社会在进步,通信技术同样也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令人眼花缭乱。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广播电视领域,光纤作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媒体,以光纤网络为基础的网络建设的格局已经形成。光纤传输系统具有的传输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串扰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已成为城市最可靠的数字电视和数据传输的链路,也是实现直播或两地传送最经常使用的电视传送方式。以光纤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为例说明。光纤通信发展前景目前,中国光纤通信行业处在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是决定光纤通信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抓住机遇,把握好发展方向,对于中国光纤通信行业长远发展将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和传输距离远等特点优势,这种优势是其他的传输介质所不能企及的。无线通信发展前景另外,21世纪我们将进入信息社会一个一人为本,更加注重精神食粮的社会,人性、环境和信息将作为社会的关键词,因此在21世纪的通信系统将围绕以人为本来进行研究开发。潜在的研究方向包括:在人类通信中,如何很好地实现感情的相互传递是今后十分重要的课题。相信不久的将来,沿着这个研究方向我们便能由3G时代步入4G时代。4G 移动通信简介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 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比第三代标准拥有更多的功能. 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 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 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 ,能 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就业现状:2002年至2004年,中国it产业年增长率分别为11%、15%、14%,远低于20世纪90年代32%的年均增长速度.众多it企业不断调整自身以适应行业发展和产业变革,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就业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面对蜂拥而来的求职大学生,用人单位普遍提高门槛和降低起薪.一些用人单位过分强调英语证书、it证书,“优中选优”;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要求应聘者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行业工作经验;一些用人单位单方面延长毕业生就业试用期.it市场上起薪大幅下降.就业前景:1)就业方向: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2)就业方向职业的岗位职责:部分毕业生在学校、著名企业就业、航空公司以及通讯公司就业,有将近一半的本科生通过考研继续深造.3)就业方向职业的能力素质要求:研发工程师或高层市场或管理人员.专业能力需要达到要求,需要掌握信号的产生、信息的传输、交换和处理等相关技术,此外还须具备软件开发以及设计的能力.4)前景分析:由通信技术在我国开展虽然较早,但起步较慢,各种设备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不完善,相关公司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国家大力建设通信技术,因此此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大,特别是3G技术的在我国研发,再一次加大通信技术人员需求量.就业前景比较乐观.如果从事与通信技术相关的工作,普通的技术研发人员薪水大约30004000,大学教师在30004000,而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可达10万元以上。五、通信工程实验室建设背景:通过建设通信工程实训中心,与华为合作,参照通信企业实际工作建设实践环境,并依照通信企业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适应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化、系统化的职业技能教育体系,最大化地保证学生毕业时所掌握的技术与当前市场需求相一致,提供学生就业竞争力,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培养符合无线通信行业需求的专业网络工程师和通信工程师,合格毕业生将满足下列类型公司的用人需求: p 移动通信运营商,例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公司; p 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企业的系统工程师、维护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等; p 移动通信系统规划、优化、服务等周边代维厂商所需要的技术和服务工程师; p 移动通信行业应用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的技术和服务工程师。 2、通信工程实训中心实验室建设内容通信网络演进过程及发展趋势 实验室建设内容3、实验室开设实训项目六、开设的实训项目 1、3G实训项目 实验一:WCDMA移动通信系统设计 实验二:基站接地和信号防雷保护设计 实验三:BTS基站的操作维护 2、SDH光传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