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及管理对策.doc_第1页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及管理对策.doc_第2页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及管理对策.doc_第3页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及管理对策.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中学生使用手机的利与弊及管理对策【摘 要】手机作为方便快捷的即时通信工具,走进了千家万户,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校园。手机在给学生家长、老师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但由于手机功能的拓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出现,加上学生的自控能力薄弱,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端已显得十分突出。如何认识并规范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已成为学校关注、家长关切、学生关心的热点。【关键词】中学生 使用手机 利与弊 管理对策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作为方便快捷的即时通信工具,走进了千家万户,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也不可避免地进入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校园。手机在给学生家长、老师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但由于手机功能的拓展以及智能手机的出现,加上学生的自控能力薄弱,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弊端已显得十分突出。如何认识并规范中小学生使用手机的问题,已成为学校关注、家长关切、学生关心的热点。本文试从当前校园里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现象入手,对中学生携带使用手机的管理策略进行分析:一、中学生携带使用手机之利手机作为传递信息最方便、最快捷的现代电子通讯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也为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积极作用:1、手机是一种很好的交流工具。中学生可以利用手机随时与父母取得联系,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加强学生与家长的联系。节假日期间,中学生也可以利用手机短信的方式为亲戚或师友发送亲情或祝福短信,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同学之间多交流,多沟通可以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用手机进行讨论等。2、可以使中学生切身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迅捷和便利,增加对社会信息的了解,可以促进资源共享,拓展视野,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变生活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的向往,明确自身责任,进而强化学习的动力。3、手机里面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使学生保持良好的作息、学习时间;字典功能可以随时随地查阅相关资源;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画面。4、可以体现独特个性,增添生活情趣。从手机本身来看,它以较高的科技含量和新颖时尚的外观设计,成为了学生展现独特自我的一个载体。此外,有些手机短信息,以其文字凝练、内蕴丰富的特点,打动人心,传递温馨。欣赏这些短信息,可以体会其中的文字之美,意境之妙,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愉悦身心,增添情趣。二、中学生携带使用手机之弊在我们看到中学生使用手机的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注意中学生使用手机具有不容忽视的弊端。1、分散精力,影响学习。支持学生带手机的家长初衷是好的,目的是能够和孩子保持联系,加强和孩子的交流沟通。但实际上在学生拥有手机之后,却往往事与愿违。现实中,在很多用手机的学生的手中,手机成了类似于“游戏机”、“移动QQ”这样的娱乐工具和短信聊天工具。一些学生沉迷其中,难以自拨,个别学生在休息时间甚至课堂上发短信几乎达到忘我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自己正常的学习和休息,也影响到了其他同学。而学生在课堂上发短信、玩游戏时不动声色的隐蔽动作老师也很难发现,难以有效制止,课堂的学习效果肯定每况愈下。2、不良短信,危害身心。近年来,在手机日趋普及的同时,各种垃圾短信开始滋生,并已演变成社会公害,可怕的是,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使用手机的中小学生。手机往往会接到许多不良信息,各种虚假广告、带色笑话、无聊谩骂充斥其中,至于用中奖等圈套行骗的更是比比皆是,防不胜防。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们能有把握不被诱惑,不为所动吗?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期,好奇心强,且正处于世界观尚未形成阶段,可塑性强,长期接触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影响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影响身心的健康成长,严重的还可能做出越轨的事情,甚至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滋生攀比心理,增加经济负担。中学生使用手机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你的手机有彩屏,我的手机会录音,他的手机能数码照相,学生相互间的攀比极不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良好品质和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有百害而无一利。在互相攀比风气的影响下,学生要求家长购买的手机越来越高档,动辄上千的购机费加上每月数目不小的通话费给普通家庭增加了不小的经济开支。4、中学生使用手机为男女生的非正常交往提供便利。中学生男异性交往过密、早恋甚至越轨的现象已时有发生。由于在学校里耳鬓厮磨、卿卿我我的场合和机会较少,很多陷入早恋泥淖的少男少女在欲望的诱惑下,转而利用手机频繁发送甜言蜜语、互相约会,从而避开家长和老师的干预而进行非正常交往。5、中学生使用手机可能引发安全问题。手机应属贵重物品,学生携带手机很容易成为抢劫的对象,如遇到不法分子,后果就不堪设想。可以这样说,中学生过早拥有手机,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增加危及自身的不安全因素。一些学生之间因打手机和发短信息不当,有时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从而影响正常的同学关系,也引起了不少矛盾和纠纷;上体育课或参加活动时带在身上不方便,不带又容易丢失,住校生的手机在宿舍里也经常出现失窃,这些都给学校管理造成不小的问题,手机成为学校安全的隐患。三、中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对策面对手机的种种弊利,老师、家长、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使用个体,所体现的弊利程度是不同的,必须具体分析。但就中学生使用手机对教育教学实践和学生的成长整体而言,允许中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弊远大于利。为确保学校管理效果,保障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使学生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必须对中学生携带和使用手机采用有效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中学生使用手机过程中出现的负面影响,如影响学习、互相炫耀等,只是进一步暴露了学生荣辱观错位、规则意识缺乏、责任意识淡薄等问题,单纯地禁止只能从表面上掩盖,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思想教育的管理策略,采取各种措施和方法,从整体上提升学校的德育水平和心理教育水平,从根本上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具备自律意识,以健康、文明的心态对待手机。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学校要与家长配合,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做好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家长们在为孩子买手机和付话费的同时,要多关心关心孩子们究竟用手机在做什么。只有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都行动起来,形成合力,才能使中学生使用手机这一社会现象得到有效的管理。/sitemap//sitemap/3、加强学生心理的疏导。对新生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加之处在青春期,又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管理中学生携带使用手机这个问题上,一定要明确堵不如疏,在对待和处理具体的问题上,坚持疏导策略。在教育时要提高教育技巧,多了解具体情况,采取说服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合理使用,通过疏导策略的具体落实,不仅可以使学生使用手机走上正常的轨道,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认识水平和思想素质上产生一个飞跃,这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4、完善学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学校不提倡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原则上禁止学生在校期间使用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确有特殊情况需使用手机的学生,在父母双方签名同意后,可向学校提出书面申请,校方有权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决定。获准携带手机的同学必须严格遵守学生手机管理规定,从携带手机到校之日起,到班主任处登记并填写姓名、手机号码,班主任核实后上报政教处备案。若学生上课开机,或在上课期间、课间、就寝时间使用手机,班主任、科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