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和组态王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范文仅供参考】_第1页
基于PLC和组态王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范文仅供参考】_第2页
基于PLC和组态王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范文仅供参考】_第3页
基于PLC和组态王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范文仅供参考】_第4页
基于PLC和组态王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范文仅供参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可编程控制器 是 一种应用 很 广泛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融为一体,具有控制能力强、操作灵活方便、可靠性高、适宜长期连续工作的特点,非常适合温度控制的要求。 在 工业 领域,随着 自动化 程度 的迅速提高,用户对控制系统的过程监控要求越来越高, 人机界面的 出现正好满足了用户这一需求。 人机界面 可以 对 控制系统进行 全面监控 ,包括 过程 监测、报警提示、数据记录等功能,从而使控制系统变得 操作 人性化 、过程可视化 , 在 自动控制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 。 本 文 主要 介绍了 基于西门 子 公司 的 可 编程控制器和亚控 公司 的组态软件组态王的 炉温 控制 系统的 设计方案 。 编程时 调用了编程软件 块,使得程序更为简洁, 运行速度更为理想。 利用组态软件 组态王 设计人机界面, 实现 控制系统 的实时监控、数据 的 实时 采 样 与处理。 实验证明,此系统具有 快、准 、稳等优点,在工业温度控制领域 能够广泛应用。 关键词 : 温度控制 可编程控制器 人机界面 组 态王 is a of is in It a to of It is In in of it is to of of of so of it in of a of is we ID is in IN so In to in we of is of in of is of at 录 第一章 前言 . 1 目背景、意义 . 1 控系统的现状 . 2 目研究内容 . 3 第二章 础 . 5 编程控制器基础 . 5 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和应用 . 5 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 5 编程控制器的分类及特点 . 8 机界面基础 . 8 机界面的定义 . 8 机界面产品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9 机界面产品的特点 . 9 第三章 制系统硬件设计 . 10 . 10 . 10 . 11 . 13 . 13 7选择 . 14 拟量输入模块 . 14 电式传感器 . 16 (通讯设置) . 25 序设计 . 27 计思路 . 27 制程序流程图 . 27 形图程序 . 28 令向导的运用 . 31 句表( 序 . 35 第五章 基于组态王的 计 . 37 机界面( 计 . 37 控主界面 . 38 时趋势曲线 . 39 史趋势曲线 . 40 警窗口 . 40 定画面 . 42 量设置 . 42 画连接 . 44 第六章 系统运行结果及分析 . 46 统运行 . 46 行结果分析 . 47 度趋势曲线分析 . 47 警信息分析 . 49 第七章 总结 . 50 参考文献 . 51 致 谢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前言 目背景、意义 温度控制在电子、冶金、机械等工业领域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其具有工况复杂、参数多变、运行惯性大、控制滞后等特点,它对控制调节器要求极高。目前 ,仍有相当部分工 业企业在用窑、炉等 烘干生产线 ,存在着控制精度不高、 炉内温度均匀性差等问题 ,达不到工艺要求,造成装备运行成本费用高,产出品品质低下,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急需技术改造。 近年来,国内外对温度控制器的研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温度控制器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形成了 一批商品化的温度调节器 ,如 :职能化 糊控制、自适应控制等,其性能、控制效果好 ,可广泛应用于温度控制系统及企业相关设备的技术改造服务。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内 ,编程控制器) 以其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 简单、功能强大、性价比高、体积小、能耗低等显著特点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的自动控制之中。目前的工业控制中 ,常常选用 为现场的控制设备 ,用于数据采集与处理、逻辑判断、输出控制;而上位机则是利用 件来完成工业控制状态、流程和参数的显示 ,实现监控、管理、分析和存储等功能 。这种监控系统充分利用了 计算机各自的特点 ,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种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温度控制系统。以基于 下位机和完成 构建成分布式控制系统 ,实现了温度自动控制。 仅具有传统继电 器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而且能扩展输入输出模块,特别是可以扩展一些智能控制模块,构成不同的控制系统,将模拟量输入输出控制和现代控制方法融为一体,实现智能控制、闭环控制、多控制功能一体的综合控制。现代 集成度高、功能强、抗干扰能力强、组态灵活、工作稳定受到普遍欢迎,在传统工业的现代化改造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尤其适合温度控制的要求。 此外,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用户对控制系统的过程监控要求越来越高, 人机界面 ( 的 出现正好满足了用户这一需求。 人机界面 可以 对 控 制系统进行 全面监控 ,包括参数监测 、信息处理、在线优化、报警提示、数据记录等功能,从而使控制系统变得简单 易懂、操作 人性化,深受广大用户的喜欢。人机界面( 自动控制领域的作用日益显著。 为这些系统越来越多的用于监控生产过程,让 过程变得更加准确、简洁和快速。 使用者与机器间沟通、传达及接收信息的一个接口 ” 。举个例子来说,在一座工厂里头,我们要搜集工厂各个区域的温度、湿度以及工厂中机器的状态等等的信息透过一台主控器监视并记录这些参数,并在一些意外状况发生的时候能够加以处理。这便是一个很典型的 运用,一般而言, 实时的资料趋势显示 把撷取的资料立即显示在屏幕上。 自动记录资料 自动将资料储存至数据库中,以便日后查看。 历 史资料趋势显示 把数据库中的资料作可视化的呈现。 报表的产生与打印 能把资料转换成报表的格式,并能够打印出来。 图形接口控制 操作者能够透过图形接口直接控制机台等装置。 警报的产生与记录 使用者可以定义一些警报产生的条件 。 比方说温度过度或压力超过临界值,在这样的条件下系统会产生警报,通知作业员处理 1。 控 系统的 现状 自 70 年代以来,由于工业过程控制的需要,特别是在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自动控制理论和设计方法发展的推动下,国内外温度控制系统发展迅速, 并 在职能化 、自适应、参数自整定等方面取得成果,在这方面,以日本、美国、德国、瑞典等国技术领先,都生产出了一批商品化的、性能优异的温度控制器及仪器仪表 ,并在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2。它们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1)适应于大惯性、大滞后等复杂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 2)能适应于受控系统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 3)能适应于受控系统过程复杂、参数时变的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 4)这些温度控制系统普遍采用自适应控制、自校正控制、模糊控制、人工职能等理论及计算机技术,运用先进的算法,适应的范围广泛。 5)温度控制器普遍具有参 数自整定功能。借助计算机软件技术,温控器具有对控制 参数及特性进行自动整定的功能。有的还具有自学习功能,它能够根据历史经验及控制对象的变化情况,自动调整相关控制参数,以保证控制效果的最优化。 6)温度控制系统既有控制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鲁棒性好的特点。目前 ,国外温度控制系统及仪表正朝着高精度、智能话、小型化等方面快速发展 3。 温度控制系统在国内各行各业的应用虽然已经十分广泛 ,但从国内生产的温度控制器来讲 ,总体发展水平仍然不高 ,同日本、美国、德国等先进国家相比仍然有着较大的差距。目前 ,我国在这方面总 体水平处于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水平 ,成熟产品主要以“点位 ” 控制及常规的 制器为主 ,它只能适应一般温度系统控制 ,难于控制滞后、复杂、 时变温度系统控制。而适应于较高控制场合的智能化、自适应控制仪表,国内技术还不十分成熟 。 形成商品化并在仪表控制参数的自整定方面,国外已有较多的成熟产品,但由于国外技术保密及我国开发工作的滞后,还没开发出性能可靠的自整定软件。控制参数大多靠人工经验及我国现场调试来确定。 这些差距,是我们必须努力克 服的。随着我国 加入 国政府及企业对此非常重视,对相关企业资源进行了重组,相 继建立了一些国家、企业的研发中心,并通过合资、技术合作等方式,组建了一批合资、合作及独资企业,使我国温度仪表等工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4。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 温度控制系统 的要求愈来愈高, 因此, 高精度、智能化、人性化的温度控制系统是国内外必然发展趋势。 目 研究内容 可编程控制器 (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的新型自动控制装置。其性能优越,已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并已成为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 (业机器人、 一。 应用已成为一个世 界潮流,在不久的将来 术在我国将得到更全面的推广 和 应用。 本论文研究的是 温度监控系统上的应用。从整体上分析和研究了控制 系统 的硬件配置、电路图的设计、程序设计,控制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控制算法的选择和参数的整定,人机界面的设计等。 本论文 通过 德国 西门子 公司的 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实际炉温转化为电压信号,经过模拟量输入模块转换成数字量信号并送到 过固态继电器控制炉子加热 的通断来实现对炉子温度的控制。 同时利用 亚 控 公司的 组态软件 “组态王” 设 计一个 人机界面 ( , 通过串行口与可编程控制器通信, 对 控制系统进行 全面监控 ,从而使用户操作更方便。总体上包括的技术路线:硬件设计,软件编程,参数整定等。 全论文分 七 章 ,各章的主要内容说明如下。 第 一 章,对 温度控制 系统应用的背景 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第 二 章,简单概述了 第 三 章 , 主要从系统设计结构和硬件设计角度 ,介绍该项目的 制系统设计步骤、 硬件配置、外部电路设计以及 制器的设 计和参数的整定。 第 四 章, 在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本项目软件设计,主要包括软件设计的基本步骤、方法,编程软件 介绍以及本项目程序设计。 第 五 章, 详细 介绍了如何在 亚 控公司的 组态软件 “组态王 ” 的基础上进行人机界面的设计 。 第六章,展示了系统运行结果,然后对其分析得出结论。 第七章, 总结全文。 第二章 础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 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 它使用了可编程序的记忆 以存储指令,用来执行诸如逻辑、顺序、计时、计数和演算等功能,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和输出,以控制各种机械或生产过程。 编程控制器 基础 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和应用 20 世纪 60 年代 ,计算机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领域,由于价格高、输入电路不匹配、编程难度大以及难于适应恶劣工业环境等原因,未能在工业控制领域获得推广。 1968 年,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了适应生产工艺不断更新的需要,要求寻找一种比继电器更可靠、功能更齐全、响应速度更快的新型工业控制器,并从用户角度提出了新一代控制器应具备的十大条件,立即引发了开发热潮 。 1969 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 据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这种要求,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并在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装配线上试用,取得很好的效果。从此这项技术迅速发展起来 。 随着 能的不断完善,性价比的不断提高, 应用面也越来越广。目前, 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于 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及文化娱乐等各个行业 。 动 控制、过程控制、机械加工中的数字控制、机器人控制、通信和联网等 5。 编程控制器的 组 成和工作原理 组成形式上一般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种,但在逻辑结构上基本相同。 无论是整体式还是模块式,从硬件结构看, 是由 存储器 、 I/ 外设接口及外设和电源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通过系统总线连接。 图 2本结构图 1) 央处理器) 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 、系统 总线 , 外围芯片、总线接口及有关电路构成。 它 的功能 是 接收并存贮用户程序和数据,用扫描的方式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状态或数据,并存入规定的寄存器中,同时,诊断电源和 是 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接收从编程器或者计算机输入的程序和数据,并送入用户程序存储器 存 储。 ( 2)监视电源、 部各个单元电路的工作状态。 ( 3)诊断编程过程中的 语法错误,对用户程序进行编译。 ( 4)在 入运行状态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指令,并分析、执行该指令。 ( 5)采集由现场输入装置送来的数据,并存入指定的寄存器中。 ( 6)按程序进行处理,根据运算结果,更新有关标志位的状态和输出状态或数据寄存器的内容。 ( 7)根据输出状态或数据寄存器的有关内容,将结果送到输出接口。 ( 8)响应中断和各种外围设备(如编程器、打印机等)的任务处理请求。 2) I/ ,按 I/I/其最大数受 力 的限制 ,即受最大的底板或机架槽数限制。 I/,其输入暂存器输 入 接 口 中 央 处 理 单 元 出 接 口 电源 存储单元 反映输入信号状态,输出点反映输出锁存器状态。 。输入模块和输出模块是 现场 I/着 I/关量输出、模拟量输入和 模拟量输出等模块。 3)存储器 存储器(内存)主要用于存储程序及数据,是 般包括系统程序存储器和用户程序存储器两部分。系统程序存储器 用于存储整个系统的监控程序,一般采用只读存储器( ,具有掉 电不丢失信息的特性。用户程序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根据工艺要求或者控制功能设计的控制程序,早期一般采用随机读写存储器( ,需要后备电池在掉电后保存程序。目前则倾向于采用电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 或闪存 (免去了后备电池的麻烦。 4) 电源模块 为 源 可分直流和交流两种 类型 , 交流 输入 22010 直流输入通常是 24V。 5)智能模块 除了上述通用的 I/,如热电阻、热电偶、温度控制、中断控制、 位置控制、以太网、远程 I/O 控制、打印机等专用型或智能型的 I/以满足各种特殊功能的控制要求。 I/品种与规格越多,系统的灵活性越好, 模块的 I/统的适应性就越强。 6)编程设备 常见的编程设备有简易手持编程器、智能图形编程器和基于 专用编程软件。编程设备用于输入和编辑用户程序,对系统作些设定,监控 程设备在 控运行和检查维护中是不可缺少的部件,但不直接参与现场的控制。 工作原理与普通计算机类似,具有计算 机的许多特点。但其工作方式却与计算机有着较大的不同,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时逐条顺序扫描用 户程序,如果一个线圈接通或断开,该线圈的所有触点不会立即动作,需 等扫描到该触点时才会动作 6。 编程控制器的分类及特点 根据 结构形式,可将 为整体式和模块式两类。还有一些 成所谓叠装式 还可以 按 I/O 点数分类 , 根据 ,可将 为小型、中型、大型和 超大 型 四类 : I 56 以下为小型 I 56 1024为中型 I 024为大型 I 000 以上为超大型 编程控制器有可靠性高、编程简单易学、功能强、安装简单、维修 方便、采用模块化结构、接口模块丰富、系统设计与调试周期短等特点 7。 机界面 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业自动化技术迅猛发展,控制系统功能越来越强大,控制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系统操作最大 透明 化已经成为一种需要 。 人机界面( 以其 美观易懂、操作 人性化等显著特点,正好满足这种需求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机 界面的定义 人机界面是指 连接可编程 控制器( 变频器、直流调速器、仪表等工业控制设备,利用显示屏显示,通过输入单元(如触摸屏、键盘、鼠标等)写入工作参数或输入操作命令,实现人与机器信息交互的数字设备 ,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 。 机界面产品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人机界面产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括处理器、显示单元、输入单元、通讯接口、数据存贮单元等,其中处理器的性能决定了 品的性能高低,是 核心单元。根据 产品等级不同,处理器可分别选用8 位、 16 位、 32 位的处理器。 件分为两部分,即运行于 件中的系统软件和运 行于 作系统下的画面组态软件(如组态 王等 )。 用户 必须先使用组态软件制作 “工程文件 ”,再通过 和 品的串行通讯口,把编制好的 “工程文件 ”下载到 处理器中运行 。 机界面产品的 特点 (1) 系统运行过程清晰化 控制过程可以动态地显示在 如:炉子加热通断可以通过指示灯亮灭来显示,炉子的温度大小可以用棒图来指示等等,使整个控制系统变得形象易懂 ,也更加清晰。 (2) 系统操作简单化 操作员可以通过 监控界面 来控制过程。 可 从 监控界面上启动和停止系统、设定温度上下限、设置 (3) 显示报警 控制过程达到临界状态或系统运行错误时会自动触发报警,例如,当炉子温度超出温度上下限时自动触发报警。 (4) 数据归档 如:通过归档数据,您可以查看过去一段时间的系统运行情况,过程变量等。 (5) 报表系统 过程值报表。例如,您可以在生产某一轮班结束时打印输出生产数据 8。 第三章 制系统 硬件 设计 在掌握了 硬件构成、工作原理、指令系统以及编程环境后 ,就可以为主要控制器来构造 制系统。 本章主要 从 系统设计结构和硬件设计角度 , 介绍 该 项目的 制系统设计步骤、 硬件配置、外部电路设计以及 制器的设计和参数的整定 。 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步骤 弄懂 就可以把 论是用 成集散控制系统,还是独立控制系统, 制部分的设计都可以参考图 3示的步骤。 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任何一种电气控制系统都是为了实现被控对象 (生产设备或生产过程 )的工艺要求,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而在实际设 计过程中,设计原则往往会涉及很多方面,其中最基本的设计原则可以归纳为 4 点。 1. 设计原则 (1)完整性原则。最大限度的满足工业生产过程或机械设备的控制要求。 (2)可靠性原则。确保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3)经济型原则。力求控制系统简单、实用、合理。 (4)发展性原则。适当考虑生产发展和工艺改进的需要,在 I/O 接口、通信能力等方面留有余地。 2. 评估控制任务 根据系统所需完成的控制任务,对被控对象的生产工艺及特点进行详细分析,特别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以考虑。 (1) 控制规模 一个控制系统的控制规模可用该系统的 I/O 设备总数来衡量。当控制规模较大时 ,特别是开关量控制的 I/O 设备较多时,最适合采用 制。 (2) 工艺复杂程度 当工艺要求较复杂时 ,采用 制具有更大的优越性 . (3) 可靠性要求 目前 ,当 I/O 点数在 20 甚至更少时,就趋向于选择 制了。 (4) 数据处理速度 若数据处理程度较低,而主要以工业过程控制为主时,采用 制将非常适宜 9。 图 3制系统设计步骤 制系统设计的 一般步骤 制系统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所谓硬件设计,是指 部评估控制任务 控制柜设计及布线 程序设计 联机调试 程序检查、调试 控制流程的设计 程序备份 修改软、硬件 模拟运行 投入使用 是否满足要求 设备的设计,而软件设计即 用程序的设计。整个系统的设计分以下 5 步进行。 1. 熟悉被控对象 深入了解被控系统是设计控制系统的基础。设计人员必须深入现场,认真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并于相关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一起分析讨论,相互配合,共同解决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这一阶段必须对被控对象所有功能全面的了解,对对象的各种动作及动作时序、动作条件、 必要的互锁与保护 ;电气系统与机械、液压、气动及各仪表等系统间的关系 ;其他设备的关系, 间是否通信联网 ;系统的工作方式及人机界面,需要显示的物理量及显示方式等。 2. 硬件选择 具体包括如下。 (1) 系统 I/O 设备的选择 。输入设备包括 按纽、位置开关、转换开关及各种传感器等 。输出设备包括继电器、 接触器、电磁阀、信号指示灯及其它执行器等 。 (2) 选择 择包括对 机型、容量、 I/O 模 块、电源等的选择 。 (3) I/O 端口分配。在进行 I/O 通道分配 时应给出 I/O 通道分配表,表中应包含 I/O 编号、设备代号、名称及功能等。 (4) 绘制 围硬件线路 图。 画出系统其它部分的电气线路图,包括主电路和未进入 控制电路等。由 I/O 连接图和 围电气线路图组成系统的电气原理图。到此为止系统的硬件电气线路已经确定。 (5)计数器、定时器及内部辅助继电器的地址分配。 3. 编写应用程序 根据 控制 系统的要求,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来设计 序。程序要以满足系统控制要求为主线,逐一编写实现各控制功能或各子任务的程序,逐步完善系统指定的 功能。程序通常还应包括以下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