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五单元学习纲要(5课精品)人教新课标版[1]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五单元学习纲要(5课精品)人教新课标版[1]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五单元学习纲要(5课精品)人教新课标版[1]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五单元学习纲要(5课精品)人教新课标版[1]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_第五单元学习纲要(5课精品)人教新课标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 设计者: 登封市送表初中 李国杰 张淑婷 21.桃花源记 作家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 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 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忧愤、饥寒、劳累、羸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背景材料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年) ,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他生活的 时代正值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 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人民生活日益苦难。陶渊明对现实社会异常不满,但他又无法改 变,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描绘一个美好的境界,来寄托自己的政治思想与美好情趣。 文章主旨 本文按照渔人行踪的顺序记叙他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 迫、没有战乱、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怡然自乐的“世外桃源” ,表达了作者对 东晋统治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无情地鞭笞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 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 愿望。 写作分析 1、线索清楚,详略分明。 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序,脉络清晰。本文重点是作者借“桃花源”以表达 社会感想,所以中间部分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详细描写,而对“忽逢桃花林” 和归来再寻“遂迷” 、 “未果”的传奇性开头、结尾,则写得较为简略。 2、悬念迭起,引人入胜。 本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得曲折回环、悬 念迭起。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 之一喜。此为第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 “渔人甚异之” , “复前行,欲穷其林” ,悬念又生: 桃林走完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一口,仿佛若有光” , 又为之生疑,这是第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举动。 “初极狭,才通人”又产生了 悬念:里面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又为之一惊,这是第三折。 接着便具体描绘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桃源 人嘱咐“不足为外人道也” ,又设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 说如此。 ”这是第四折。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悬念又起:找到了吗?“不复得 路” ,留下更大的悬念。为之迷惑不解。这是第五折。 3、虚实结合。 作者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从和现实相反的方向去想象,虚构了一个“理想 境界” ,显示出作者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 文言词汇积累 2 1、 通假字 具答之:“具”通“俱” ,都。 便要还家:“要”通“邀” ,邀请。 2、古今异义 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新鲜。 )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 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不管。 ) 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 ) 3、 词类活用 欲穷其林:形容词用作动词,尽,走到尽头。 未果:名词用作动词,实现。 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惊异,以为异。 4、 一词多义 【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 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舍】 便舍船,从口入:动词,放弃,丢下。 屋舍俨然:名词,房屋。 【之】 忘路之远近: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它,指代所看到的景象。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志】 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寻】 寻向所志,遂迷:动词,寻找。 未果,寻病终:不久,表时间。 问题探究 1、对于作者笔下的“桃花源”我们怎么看待? 解答“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实质,必须先看原诗,因为 在某些实质性的问题上诗比记还要说得明确些。例如“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 始共耕社会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和平生活的写照;“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说的是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则是古 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概括起来说, 这些描写都表现了原始共耕社会的特点。记,则是先通过渔人所见来展示这个社会生活的 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写到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后通过村人 “自云”来揭示这个社会的由来,又通过接待渔人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诗和记,二者 相互补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轮廓。 应当指出,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 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 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用心 爱心 专心 3 2、 桃花源记是怎样层层设疑的? 解答 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 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 人,不著姓名,这些都无从查考。接着写桃林奇景,似为人间所有又似为人间所无,又不 说出它的确切地点,因为渔人已“忘路之远近” 。写桃林的通道更为奇特,洞口小而“仿佛 若有光” ,路“极狭”而可“通人” ,正是“洞天福地”的景象。待到渔人进入桃源后,眼 前出现的又是一幅活生生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可是,后来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 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再虚写一笔,说高 士刘子骥“欣然规往” ,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 。 这样一来,桃源这个虚实难定的境界就真的成为“千古之谜”了。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 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体验对话 师问: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出想象中的桃源之“美”吗? 甲生:这里的桃林美,你看,夹岸数百步,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 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 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乙生:这里的土地美,你看,平坦如砥,一望无垠,就像是一块偌大的毡子。田野里,牛 羊在安闲地吃草,溪水在幽静地流淌,清风将柳树轻轻地摇摆 丙生:这里的田池美,你看,田地肥沃,庄稼茁壮成长;池水清澈,鱼儿悠然自乐;睡莲 在池中舒展开宽大的荷叶,露头的莲花张开了粉红的笑脸,采花的蜜蜂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蜻蜓静静地停在荷叶边上 思维点拨桃源之美,美在其虚幻,然而大自然的无限风光却处处皆是,你可以打开你脑 海中摄下的最美的风景图库,再联系文本的内容,通过想象运用通畅的语言描述下来即可。 甲、乙、丙三位同学的想象非常丰富,描述也非常优美。 习题指津 探讨与练习二: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 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思维展示】此设题目的是让同学们结合学过的有关社会发展知识,正确认识作者的社会 理想,培养辩证思维。注意讨论前要先大致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当前的社会状况,以及一点 社会发展史常识。 【参考答案】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 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 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探讨与练习三:本文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请根据文意完成下面的练习。 1、在括号里填入被省略的字。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 家,设酒杀鸡作食。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中没有交代渔人的答语,试说说渔人是 怎样回答的。 3、“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思维展示】这三个小题要同学们注意的是作者行文时的省略笔法各不同,只让同学们作 答是不够的,还要作一点分析,使同学们懂得其中的道理,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 力。 【参考答案】1、这是省略句子成分。在不妨碍理解的前提下,省略掉具体的指称,可以使 4 行文简洁、流畅。这种省略不仅文言文中常见,在现代书面语和口语中也常见,只是在文 言文中出现得更为频繁罢了。在分析过程中,最好不使用“主语”“宾语”或“施事者” “受事者”之类的概念。答案依次是:村人、渔人(可用“他”替代)、渔人、村人、渔 人(可用“他”替代)。 2、这可见作者的剪裁功夫。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 “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作者不正面 地详细叙述这一对话过程,却用总叙的方式把它浓缩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 里。这种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 3、运用指代词语,避免重复前文内容。“如此”,是指代语,指上文所说。渔人见太守的 目的是告诉他武陵郡中有此“绝境”,希望他派人去探个究竟,因此他一定会谈到自己发 现桃源村的经过、村中的生活情状,还会谈到他归途中做标记的事。 探讨与练习四: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跟现代汉语里的不同,试作解释。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3、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不足为外人道也。 【思维展示】设题目的是提醒同学们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读文言文一定要根据上下文细 究词义,切勿望文生义。 【参考答案】1、交通,这里指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在现代汉语中,“交通”是运输 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2、妻子,这里指妻子及儿女。在现代汉语中,“子”是词尾,无义。 3、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在现代汉语中,“无论”是表示条件的连词。 4、不足,不值得。这个意思仍保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如“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等。 22.短文两篇 作家简介 周敦颐() ,宋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现 在湖南省道县)人。历任地方官吏。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 生” 。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对宋明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影响。有周元公集 。这篇“说” , 是他在南康郡(现在江西省星子县)任职时写的。在此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在旧南康 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 刘禹锡()唐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 自言系出中山(现在河北省定州市) 。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授监察御史,参加王叔 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 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 ,晚年与白 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 竹枝词 杨柳枝词 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为文长于说理。又通医学。 重要哲学著作无论三篇,提出“大与人交相胜” “还相用”的学说。认为自然的职能在 于“生万物” ,人的职能在于“治万物” ,驳斥了当时的“因果报应”论和“天人感应”说。 还提出任何事物都不能“逃乎数而越乎势”的命题。后期对佛教思想表现了妥协。有刘 梦得文集 。 用心 爱心 专心 5 相关常识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 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说,是一种文体。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用来抒发感情,还可以叙事,都是为了说 明一个道理。 文章主旨 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 乐道的情趣。 爱莲说中作者以具有高洁品格的 “莲”自比,婉曲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 贵的世风,表达了自己志在贤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操守的情怀。 写作分析 陋室铭 、 托物言志,抒发抱负。 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 ,表明“陋室”也具有 “名”与“灵”的性质,自然引出文章的主旨颂扬“惟吾德馨” 。 “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的幽雅动人景色,往来的“鸿儒”与“陋室”主人纵情谈笑的情形,陋室生活 “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行”的情状,鲜明地表现了“陋室”主人 的精神风貌,表现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高尚品德,既足以见“惟吾德馨” , 又足以明“陋室”不陋。用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 ,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达自己的 志趣和抱负,在更高境界上颂扬了“惟吾德馨” 。引用孔子的话,隐含了“君主”自居之意, 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 。本文借“陋室”反向立意抒发作者的情怀,构思新奇别 致。 2、语言优美,极富魅力。 全文 81字,但内容却很丰富,有写景,有议论,有概述,有类比,有名人轶事,有圣 人言论,这固然是由于“铭”的文体限制,但若无炼字之功,也是断难写出如此美文的。 全文除末句,皆为骈句,整齐而协韵,如用“名、灵、馨、青、丁、经、形、亭”句末作 韵脚,极富音乐性和节奏感,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爱莲说 1、托物言志,突出象征。 文中莲的形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者正是从这个整体出发,得出了“可远观而 不可亵玩焉”这个结论;又据这个结论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德 的意义。具体地说,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 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 子美好的资质。所有这些象征的内容都是通过联想而产生的,关键在于要把握莲的整体形 象,然后仔细寻味;联想愈丰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变得愈鲜明。 、运用对比、衬托、比喻等手法。 文章用了四个叠套式的衬托,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莲” ;用陶渊明、世 人衬托自己;用“隐逸者” 、 “富贵者”衬托“君子” ;用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以 此表明作者与众不同,主题得到层层深化。还有用“隐逸者” 、 “富贵者” 、 “君子者”的比 喻,勾勒出优劣不同高下有别的三种形象。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手法抒写自己的抱负、向往 和追求。 文言词汇积累 1、通假字 6 可爱者甚蕃:蕃通“繁” ,繁多,多。 2、古今异义 惟吾德馨(古义:美好。今义:芳香) 无丝竹之乱耳(古义:琴瑟箫笛之类的乐器,文中指奏乐的声音。今义:丝绸、竹子) 无案牍之劳形(古义:身体。今义:样子、形状) 宜乎众矣(古义:当,与“乎”连用,意为当然。今义:合适、适当) 3、词类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词用作动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的水) 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用作使动词,使乱) 无案牍之劳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不蔓不枝(均是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长枝节) 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 4、一词多义 【名】 有仙则名:动词,出名 则题名其上:名词,名字 【鲜】 陶后鲜有闻: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嫩 【之】 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远】 香远益清:形容词作动词,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形容词,指距离长 问题探究 1、怎样看待陋室铭的体裁? 解答本文以双句为主,且绝大多数是对偶句,因而很多人认定它是骈体文,这似乎欠妥。 骈体文的双句当用“四六句”,不能用杂言;又要讲求声律,有“平接平,仄接仄”的规 定,这些特点本文都不具备。其实,本文的体裁在文题中早已点明,就是“铭”。“铭” 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陆机说的“博约而温润”(文赋)这句话来概括。博,指内容广博; 约,指文辞简约,概括性极强;温,气度温和,从容不迫;润,语调柔顺。铭之所以具有 这些特点,是因为它讲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其影响不止于题铭者本人及其同代人,还将 传于后世。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将汉崔瑗所作座右铭写在自己的屋壁上。李善 说:“铭以题勒示后,故博约温润。”此话有理。我们今天读陋室铭,也同样可以从 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2、陋室铭中的“文外曲致”体现在何处? 解答刘禹锡写此文时,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在宫中,宦官专废立之权,皇帝受 制于家奴;在朝廷上,牛(牛僧孺、李宗闵)李(李德裕)两党互相倾轧不已,妒贤害能, 任人唯亲。在这种情况下,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 此深感忧虑(在他的同期作金陵五题中有所流露),却又无力回天,只能采取消极的 办法,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在本文中,他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 用心 爱心 专心 7 帘青”把自己的“陋室”写得跟与世隔绝的幽居一样,又用“无丝竹之乱耳”表示了他对 那些人灯红酒绿生活的鄙弃,就是这种消极情绪的反映。 3、怎样理解爱莲说中莲的形象的象征意义? 解答文中莲的形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者正是从这个整体出发,得出了“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这个结论的;又据这个结论将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使莲具有象征君子美好品 德的意义。具体地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 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 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象征君子美好的姿质。所有这些象征的内容都是通过联想而产生的,关键在于要把握莲的 整体形象,然后仔细寻味;联想愈丰富,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形象就变得愈鲜明。 2、爱莲说中是怎样采用衬托的写法的? 解答衬托的运用有种种不同的情况,有时可以区分为高衬、低衬或正衬、反衬;有时 则无法区分。本文中以“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属于反衬,这大概没有争论;但“菊 之爱”究竟属于何种衬托,就很难说清。“菊之爱”有两重含义:一是做一个避世的隐士; 二是像陶渊明那样保持独立的人格,“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从前一重意义来 看,本文作者与之相反,他不赞成避世,而主张入世;从后一重意义来看,则“菊之爱” 与“莲之爱”亦似有相同之处。据此,我们不妨说作者以菊作烘托的本意也许是:避世者 不染世之尘埃,固然可喜;而入世者“出淤泥而不染”,则境界更高。至于这究竟是正衬 还是反衬,大可不必去管它。 体验对话 师问: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极力赞颂这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莲,结合古今诗 文,你还能因莲联想到什么? 甲生:在文学作品中,莲一般被赋予清纯、高洁、脱俗、正直、娴静、深情等品质。杨万 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却歌颂了六月荷花的繁茂,让人感到一种气 吞万里的气势,一种辽阔高远的美。 乙生:孙犁在小说荷花淀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 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在这里荷叶暗寓了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像铜墙铁壁,而粉色荷花箭暗寓白洋淀的妇女们 成长为抗日游击战士。 丙生:“出淤泥而不染”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二者常常能表现 出人们对事物或人生的不同认识。 思维点拨对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联想,可以拓宽我们的发散思维,培养我们的创 新能力。古今诗文中以“莲”为写作对象的文章很多,因而所表达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只 要打开你记忆的宝库,插上你思想的翅膀,解答此题应该不难。以上三位同学的文化积累 都较充实,思想较为深刻。 习题指津 探讨与练习二:反复品味文章的寓意,研讨下列问题。 、 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 ,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 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 ,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美 好的品质。 、下面几句话都有言外之意,试做分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8 【思维展示】所谓“寓意” ,主要是指作者的志向和抱负,这是托物言志文章的核心,必须 抓住这个核心,才能达到整体感知;此外,也包括对文中某些重要语句的理解。本题中前 两小题是依据整体感知的需要设计的,应作为讨论的重点。后一题目的是引导同学们注意 揣摩语言。 【参考答案】、 陋室铭的全篇旨意是从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这句话生发而来, 作者以此结住全文,显得立意高远,无懈可击。但引文中略去前半句,而只用后半句,是 因为“君子居之”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全篇文章之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 ,意在以 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抱负。2、作者心目中的君子有种种 美德,我们无法尽知,而只能通过莲的形象来探求。因此,在讨论前应当指出,这是一种 艺术概括方式,要善于运用联想把莲的形象跟君子的形象融为一体,不要搞机械的“对号 入座” 。本题切忌搞统一答案,重在培养大家的联想力。3、作者对官僚们寻欢作乐生活 的批判态度。作者这种写法颇似“一字褒贬” ,文中只说牡丹是“花之富贵者” ,此外别 无贬辞,但从“宜乎”一语却可以看出他对世风的鄙视。 探讨与练习三:“之”有时相当于“他(她、它) ”“这(那) ”,有时相当于“的” ,有时却 只有表示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后一种用法往往凭语感就可以察觉到。试用此法 辨析下列各句中的“之”字属于哪种用法。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思维展示】设题目的是使同学们初步熟悉“之”的三种最常见的用法。文言虚词的用法 实质上是个习惯问题,读得多了,养成了习惯,就不会觉得它难解。所述三种用法中的最 后一种跟诵读的关系尤为密切,例如“无丝竹之乱耳” ,去掉“之”字后,句意并未变化, 但读起来就不如原句顺口且有韵味;“有何陋”读起来语气就不如“何陋之有”那样强烈。 在诵读中反复品味,是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方法。 【参考答案】的。表示舒缓语气。表示舒缓语气。表示强烈反问。它(指桃花 林的奇景) 。 23.核舟记 作家简介 魏学洢(约 15961625)字子敬,嘉善(今属浙江)人,明末散文作家,一代名臣魏 大中的长子,终身未仕,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他生活在晚明阉党横行的时期,父亲魏大中 因上疏指责权奸魏忠贤结党树威,被诬下狱,遭杀害。他本人也因父亲枉死,成天号泣而 死,大约只活了三十三岁左右。崇祯初年,曾诏旌他为孝子。好学善文,著有茅簷集 。 背景材料 明朝的时候,我国的微雕技艺已相当高妙,如冯梦龙的古今谈概书中“雕刻绝艺” 条记载:吴人顾四以核桃刻小船, “篷、樯、舵、橹、纤、索莫不悉具” ,上刻三人,并有 各种器物及对联等。 “其人物之细,眉发机棙,无不历历分明” 。这与本文所记载的核舟颇 为相象。 “雕刻绝艺”条同时还记载了“橄榄花篮”和其他一些微雕艺术品,可见当时微雕 技艺之一斑。 文章主旨 用心 爱心 专心 9 本文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生动地介绍了明末雕刻艺人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 艺和独特的才华,热情赞扬了我国古代民间艺人的艺术成就。 写作分析 1、描写细致。 作者所记的是一件特定的工艺品一枚小巧玲珑的核舟。由于雕刻者的“灵怪” ,所 以能在“长不盈寸”的“修狭” “桃核”上 “因势象形” ,精雕细刻了“为人五;为窗八; 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这样众多的人和物。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此并非是作简单的罗列,而是着力于细致的描绘。 本文中间的四段,即 2、3、4、5 段具体描述了核舟的形状、结构及各个人物的神情状态, 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也是其特色最突出的部分。如第 2段不仅写了船舱、箬篷、小窗, 而且写出“启窗而观,雕栏相望” ,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清风徐 来,水波不兴 ”,并且连刻字的颜色也交代了:“石青糁之” 。第 3段着重写苏东坡、黄鲁 直和佛印三人,不但写了他们外貌、衣着、姿态的各异,而且显现了他们神态、风度不属。 尤其苏、黄的情深意笃,黄鲁直的“如有所语” ,佛印的超然出尘,生动地再现了三人之间 的关系和各自的性格特征。第 4段写舟子啸呼之状和“若听茶声然”更是精细入微,神韵 毕具,若无雕刻者的精湛技艺,以及作者对描写对象的细心观察和体会,要写得如此惟妙 惟肖是断不可能的。总之,对核舟的全体和各部分的人、物雕像的描述,及其方位、数目、 大小的具体说明,给读者的印象既具体而又深刻。如窗子能启闭自由、足膝之隐于卷底衣 褶之中、念珠之历历可数、题字之细若蚊足等一些雕刻的细部都能一一予以介绍,巨细不 漏。正因为作者善于观察,精于描绘,因而文章如同这只核舟一样,所反映的舟、人、字、 物能做到神形飞动,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雕刻既属奇巧,而文章确也精湛,真是相 得益彰,值得取法。 2、层次井然。作者对核舟各部的描写,是先总写,后分写;从右到左,由上至下,符合人 们观察事物的程序,很有章法。如第 1段介绍“奇巧人”的奇巧所在,开门见山,简洁数 语,就把雕刻者精湛纯熟的工艺作了概括的介绍,并点出“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 云” ,起了概括和总领全文的作用。第 2段则对整个核舟尤其是核舟的中心部分即船舱和箬 篷作了重点的描绘。第 3、4、5 段,则依次具体描绘船头、船尾、船顶,而以船头和船尾 五人的雕像为主,而五人雕像又以船头的苏、黄、佛印三人为主,而此三人则又以苏轼为 主,这样文章就紧扣住雕刻本身所反映的“大苏泛赤壁”的主题,既层次井然,又重心突 出。最后一个自然段,将全核舟的人、物雕像的数目作了小结总计,并抒发赞叹:“技亦 灵怪矣哉!”收束全篇。这种清晰的布局、分明的层次,给读者以历历在目之感。 3、富于想像。 核舟记写的是件静止的物件,但是作者在静中取动,写得情趣盎然。核 舟是件富有诗意画境的工艺美术珍品,而王叔远的雕刻艺术之所以如此感人,令人惊叹不 已的关键则在于核舟如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苏东坡前后赤壁赋的主题和意境,奇巧人以 赤壁赋作为核舟雕刻艺术的素材,而散文作家又复以赤壁赋的内容作为观察和想 像核舟的依据,而我们广大读者则又更以赤壁赋的所述来体味散文含蓄隽永的意境, 在这里, “奇巧人”创作的蓝本,作者的丰富想像和读者的欣赏联想,都在赤壁赋的基 础上得以自然融汇而沟通在一起了。尤为可贵的是,无论是奇巧人王叔远还是作家魏学洢 他们既忠实而准确地反映了赤壁赋的意境和“大苏泛赤壁”的主题,而在细节上又大 胆想像,不为原作所囿,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创造,正由于作者丰富的想像,弥补了素材的 不足,又赋予素材以新的生命活力。如文章写到鲁直的“如有所语” 、佛印的神态不凡、舟 子的“若听茶声然”这些细腻逼真的心理描绘,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作者以赤壁赋 为依据,而推测想像出来的描述,假如作者仅是作些客观的描绘,而不注入自己的思想感 情,那么文章至多只能是一篇呆板平实的说明文,而决不会像现在所写的那么感人,引人 10 想像。因此,有人说核舟记是一篇意味隽深的文艺小品。 文言词汇积累 1、通假字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为字共三十有四):“有”通“又” 。 诎右臂支船:“诎”通“屈” ,弯曲。 左手倚一衡木:“衡”通“横”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 ,挑选。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 ,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2、古今异义 高可二黍许 (古义:大约。今义:可以,可能。古义:左右。今义:表许可) 尝贻余核舟一 (古义:曾经。今义:尝试、品尝)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古义:尚、还。今义:曾经) 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靠近。今义:比较,对比) 矫首昂视(古义:抬,举。今义:矫正) 3、词类活用 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居右者椎髻仰面: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的发髻。 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4、一词多义 【一】 苏黄共阅一手卷:数词,一。 通计一舟:副词,全。 【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形容词,奇异。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数词,余数,零数。 【可】 高可二黍许:副词,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动词,可以。 【为】 中轩敞者为舱:判断动词,是。 为宫室、器皿:动词,雕刻 【端】 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画幅的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 【之】 能以径寸之木:结构助词,的。 闭之:代词,它。 【绝】 佛印绝类弥勒:副词,极,非常。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动词,与世隔绝。 问题探究 1、课文的主题是否就是核舟的主题? 解答不是。这是从两个不同角度说的。课文的主题是指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的写作意 图是赞美雕刻者王叔远技艺的精湛。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这是王叔远构思雕刻作 品中的人物形象、布局的出发点。为此王叔远在船舱内刻了后赤壁赋以及赤壁赋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中的诗句;在船头三人中,把东坡放在中间位置,突出他的主人地位。 2、怎样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解答说明物体的形状、结构一般都是先说整体,而后逐一地说它的各个局部,称为空间 顺序。至于整体怎么说,各个局部的顺序怎么安排,则要因物制宜,没有一定之规。本文 写核舟整体的只有两句话,一说长度,一说高度,突出了这件雕刻品的体积之小。以下写 局部:正面反映雕刻家的艺术构思,是雕刻品的主体部分,自应在前;上面是题款,系雕 刻品的附属部分,自应在后。这是合乎常理的,不足为奇。令人感到奇特的是,写舟的正 面却不是按照“船头中间船尾”这样的顺序写,而是将船头和中间部分的顺次加以颠 倒。为什么要这样写?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 人注目,舱边的窗又竟然可以关闭,由此说起能够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 赤壁赋 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 美环境。这后一个原因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那么,苏、黄、 佛印三位泛舟者所在的船头是画的主体部分,而船舱就是背景部分了;先出背景,不仅可 以引人入胜,还可以使读者初步领略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如果按正常顺序先写船头次 写船舱,就不会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至于最后写船尾,这用不着细说,那两个舟子显然 是用来烘托船头的三位游者的。 体验对话 师问:请谈谈你阅读核舟记后的感受,用“我发现”来说一段话。 甲生:我发现文章结尾用“灵怪”二字来形容雕刻者技艺的精湛,真是当之无愧。一枚小 小的桃核上竟然能够表现出“大苏泛赤壁”的典故,而且人、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刻 字“细若蚊足” 。内容多、情态真、主题突出,简直是鬼斧神工,所以说王叔远技艺的“灵 怪”当之无愧。 乙生:我发现核舟记不仅仅说核舟的美妙绝伦,文章的本身也是很美的。作为一篇说 明文,它条理清晰,层次井然,小巧玲珑,将具体的描绘和生动的说明融合在一起,而且 连雕刻家的艺术构思都介绍得淋漓尽致,确实令人惊叹。 丙生:我发现本文将核舟的主题介绍得非常细致,给人以丰富的想象。观赏核舟,恍然间 已经与苏轼一起泛舟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思维点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不少描写绘画、雕刻、音乐等艺术的作品,它们的成功在于: 一是艺术品本身是精美的,二是作家的描绘是出色的。本文在此两个方面都值得我们欣赏, 以上三位同学都能紧扣文本,谈得生动而深刻。 习题指津 探讨与练习二:本文的主体部分即中间四段,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 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头,最后写船尾。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原因。 【思维展示】设题目的是使同学们在充分了解本文主体部分(即第 2至第 5段)布局方式 的基础上,用心探讨按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参考答案】详见“问题研究”第 2条。 探讨与练习三:将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力求简洁。 、苏、黄共阅一手卷。 、舟尾横卧一楫。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思维展示】此设题目的不在于能否翻译,而在于要知道一些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 【参考答案】、这句话古今的语序完全相同,可以照原来的顺序逐字翻译成:苏轼和黄 鲁直一同观赏一幅书画卷子。 、可照原来的语序译为:“船尾横放着一支桨” 。也可适 当变换语序,译为“一支桨横卧在船尾” 。但这是就孤立的一句话而言。如果联系上下文来 12 看,还是以前一种译法为好,因为作者这里着重介绍的是“船尾” 。、 “人五” “窗八”这 种表述方式不合现代语习惯,译时应变换语序:“总计这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小窗” 。 (注:原文重复“为”字,有强调的意思,但译成现代汉语却显得重复,所以只译出第一 个“为”字。 )、要注意“桃核修狭者”一语,意思是桃核中之修狭者,这是单数,但不 加数量词。我们现在不用这种语式,一定要标明是“一个” ,因而“修狭”就应移到“桃核” 前面。如此,译文当是:“原来是挑了一个长而狭的桃核刻成的。 ” 24.大道之行也 作家作品 礼记 ,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 篇。礼运, 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 背景材料 孔子是因为生活在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所以有“大道 之行也”这番言论的。 文章主旨 文章描绘了一幅大同世界的美好蓝图,阐明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表达了“天下为公”的思想以及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神往。 写作分析 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 全文分三个层次,先总论“大同”社会的纲领,再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最 后总结全文,提出“大同”社会美好的图景,结构很严谨。文章第二层从三个方面阐述 “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首先说的是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然后说的是人人都能 安居乐业,最后说的是货尽其用,人尽其力。三个特征中前两个方面主要是就物质生活说 的,最后一个特征是就人们的思想观念说的,说理很透彻。 、多用排偶句式。 文章大多采用排偶句式,如“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 所长”等,使句式整齐、节奏分明而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 之感。 文言词汇积累 1、通假字 选贤与能:“与”通“举” ,选拔,推举。 矜、寡、孤、独:“矜”通“鳏” ,老而无妻的人。 2、古今异义 讲信修睦 (古义:培养。今义:修改) 孤、独 (古义:幼而无父为“孤” ,老而无子为“独” 。今义:孤单、独自) 女有归 (古义:女子出嫁。今义:回归) 大道之行也 (古义: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义:大路) 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害人。今义:偷东西的人) 3、词类活用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均为意动用法,“以为亲”,“以为子”) 选贤与能(均为形容词作名词, “品德高尚的人” , “能干的人” ) 用心 爱心 专心 13 故外户而不闭(名词作状语,从外面)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均为形容词作名词,指老年人、中年人、儿童) 4、一词多义 【为】 天下为公:成为 不必为己:为了 【修】 讲德修睦:培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长 【乱】 盗窃乱贼而不作:造反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战乱 【兴】 谋闭而不兴:发生 水波不兴:起 【谓】 是谓大同:叫做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认为 【故】 是故谋闭而不兴;因为 故外户而不闭:所以 问题探究 1、文中所提出的“大道” “大同”的含义各指什么? 解答“大道”是孔子将帝之世的某些重大事件都提到理论的高度加以认识,并利用它们 来揭示人类社会所应普遍遵守的法则,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 “大同”的“同, 犹和也,平也。 ”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是儒家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 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是一个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 理想社会的模式,是孔子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 2、如何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意义? 解答“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这 个说法貌似有理,其实又不然,因为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之世正是我国 原始社会末期,如果在“五帝之世”和“大同”社会之间划上等号,则孔子的“大同”说 就成了一种历史倒退的主张。这恐怕不合孔子原意,孔子的原意只在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 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这一点上,决无倒退到“五帝之世”的意思。 由此可见, “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闻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 个理想社会的模式;它源于“五帝之世” ,又高于“五帝之世” 。尽管这个理想社会在小生 产的基础上不可能成为现实,但两千多年以来它一直是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所向 往的目标,例如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等都曾受过它的启发。它是我国社会思 想史上的一份宝贵财富。 体验对话 师问:有同学认为,眼下中国人们生活富足安康,社会经济秩序得到良好发展,所以,我 国已经达到孔子所说的“大同社会” 。你对此是如何看待的? 甲生:我同意这种观点。因为我国一贯施行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的发展策略,而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就是:人们生活富裕安康,国民经济快速 增长,社会秩序健康稳定。而现在我国的情况与“大同社会”里的“人人安居乐业”这一 特征完全相符。 14 乙生:我不同意这种观点。虽然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比较快,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大幅 度的提高,但这还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仍有不少人未解决“温饱”问题,这与“大同 社会”里的“天下为公”的理想不符。 丙生:我不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在我们当今社会里,还有不少“阴暗角落” ,有将老人赶出 家门的,还有贩卖儿童的,这与“大同”社会里的“老有所终” “幼有所长”不相符。 思维点拨这是一道有政治色彩的表述题。要求同学们结合现实生活,针对别人的观点作 出讨论,难度比较大。解答此题,除了要理解“大同”社会的特征和思想意义外,更重要 的是,能借助政治学科的知识,对当前的社会现状有一个正确、科学的认识,不能将自己 的思维排除在现实之外。 习题指津 探讨与练习一:阅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特征的? 、 “大同”社会跟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没有相似的地方? 【思维展示】设题目的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帮助理解和记忆。 【参考答案】、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说的是 每个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养父母、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会亲如一 家。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意思是对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都要做出合适的安排。 又特别提到,对“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要实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体现了 全社会的关爱。 (2)人人都能安居乐业。 “有分” ,就是有稳定的职业,能安心地工作; “有归” ,就是男女婚配及时,有和乐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织,妇女在家也要从事蚕桑,这 样才能丰衣足食。 (3)货尽其用,人尽其力。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这是说人 们珍惜劳动产品,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不会将它据为己有;“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 为己” ,这是说人们在共同劳动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为耻,都能尽全力地工作,却没有“多 得”的念头。 2、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 社会的生活风貌。两者都描绘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平等,人人安居乐 业,和睦相处,丰衣足食的理想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 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 有所终” “幼有所养”了。 探讨与练习二:给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并作解释。 、选贤与能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 、陶后鲜有闻 【思维展示】目的是积累词语,使同学们养成因声求义的习惯。 【参考答案】、与,通“举” ,读 j,选拔。、分,读 fn,职分、职业。、恶, 读 w,憎恶。、鲜,读 xin,少。 25.杜甫诗三首 作者简介 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诗中常以少陵野老自称。年轻时举进士不第,遂各地漫 游。天宝时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后居长安近十年,安史之乱,逃至凤翔,见唐肃宗,任左 用心 爱心 专心 15 拾遗。长安收复后回京,不久辞官,移居成都。晚年携家眷离开成都,漂泊于湘鄂一带, 死于途中。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 。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处在唐朝由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他怀 有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抱负,但因仕途失意,又历经祸乱,有志不展,生活贫困,因而 能体察和同情人民的疾苦。其诗歌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 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杜甫创造性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 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了“沉郁顿挫” 的独特风格。 背景材料 1、 望岳: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二十四岁的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清狂”的漫 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 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蓬勃勃的朝气。 2、 春望: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 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 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 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3、 石壕吏:这首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年(759)。当时唐军 60万在邺城被叛军打败, 唐王朝为了补充兵力,便在四处大肆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杜甫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 曾被叛军俘虏,夹在难民当中奔走,和人民一起负荷着时代的痛苦,思想感情和人民贴得 更紧。这一年,他从华州往洛阳探视,在返回华州途中亲见差吏将老人、少年、结婚才一 天的青年,都统统抓去当兵,心情沉痛激愤,就创作出了 三吏 、 三别 。这组诗篇镜子 般地反映了当时的战乱社会现实, 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 文章主旨 望岳通过描绘泰山壮丽的景色,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表达了诗人早 年的远大抱负。 春望通过描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草木丛生的凄凉景象,表达了诗人 对国破家散的无限悲痛,感人至深。 石壕吏通过叙述差吏趁夜间捉人服役、连老妇也不放过的见闻,表现了诗人对安史 之乱中百姓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写作分析 望岳全诗无一“望”字,但句句扣住“望” 。在描写手法上,运用了渲染、衬托和 虚实相映的写法,从景到奇观,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