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_第1页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_第2页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_第3页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_第4页
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挑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世界性潮流, 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任何国家、民族均无法独立于这股强大的全球化浪潮之外, 全球化最显著的特征是经济全球化。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 产物。从历史上看, 它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大机器工 业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由于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经济全球 化进一步发展, 尤其是进入 80 年代以来, 由于信息革命、冷战结束 以及原计划经济国家的市场化等因素的影响, 出现了空前的全球化 浪潮。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出现, 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和优化配置; 贸易的自由化、资本国际化以及高科技的发展, 促进了 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这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提供了一个利用外资、 引进技术、进入国际市场、发挥“后发优势”的难得的历史机遇。 从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来看, 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战后, 一大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 在获 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后, 致力于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把实现工业化、 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而工业化、现代化与全球化是有密切联系的。 全球化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资本和技术, 并与该国最富有的资源 廉价劳动力相结合, 从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 为实现工业化、 现代化找到一条捷径。同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必然出现全球范围 内的产业结构调整。这种世界范围内的产业 结构调整采取两种方式: 一种是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交叉投资, 企业 兼并, 在更大的经济规模基础上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更新技术, 从 而实现发达国家间的产业升级; 另一种是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完成 产业结构升级, 即发达国家将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 转移, 包括将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 移。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利用这一产业转移的机会, 积极引进资本、 技术, 加快本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从战后来看,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有三次高潮。第一次 大约是在 60 年代初, 在全球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 一些发达国家致 力于利用科技新成果发展收益更高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而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 和地区, 当时的亚洲“四小龙”就较好地把握住了这样一个机会, 充 分利用自身的廉价劳动力优势, 建立比较发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 入国际市场, 迅速扩大了出口贸易, 从而加快了 经济发展速度和资本积累。第二次高潮出现在 70 年代, 由于两次世 界能源危机的冲击, 使能源与矿产资源价格上涨, 发达国家又再一次 调整产业结构,把一部分大量消耗能源和矿产资源、污染环境较为严 重的重化工业部门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转移,韩国和台湾又抓住 时机发展了汽车、造船、钢铁、石化等重化工业。进入 80 年代出 现了第三次产业转移高潮, 随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经 历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 它们再一次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 结构调整, 将重点放在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上, 除继 续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外, 并将一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 家转移。进入 90 年代, 这种转移仍然方兴未艾, 促使了 90 年代以 来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吸引外资总量的比例从 80 年代的 25 % , 上升 到 1992 年的 32 % , 1996 年达 37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战后经济 发展较为迅速、成就较为突出的发展中国家, 基本上都是积极利用 “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从事资本积累的国家。1987 年世界银行 从贸易战略角度对一国经济开放程度与增长结果进行了研究, 得出 结论: 坚定外向型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率最高, 一般外向型次之, 一 般内向型和坚定内向型较差。比较典型的是东南亚,尤其是亚洲“四 小龙”以及巴西等国家和地区。它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成为举世瞩 目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与其较早地踏上对外开放的道路, 融入 经济全球化进程是分不开的。有资料显示, 亚洲“四小龙”之一的 韩国作为亚洲开放较早的国家, 积极利用外资, 在其实施出口主导型 发展战略、实现工业化进程中,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 义上讲, 如果没有巨额的外资注入, 也就没有今日韩国的经济成就。 韩国是以借款方式利用外资较为成功的国家。从 19621991 年, 韩 国共引进外国资金 867136 亿美元, 其中借款额达 79710 亿美元, 约 占 9119 %。通过大量引进外资, 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不足 , 明显提 高了韩国的投资率和经济增长率。据统计, “一五”时期的投资率 由 611 %提高到 1511 % , “二五”时期由 1311 %提高到 2614 % , “三五”时期由 1812 %提高到 2718 % , “四五”时期由 2319 %提 高到 3515 %。迅速提高的投资率为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从 1962 年到 1982 年, 韩国经济年平均增长 812 % , 其中, 靠 外资实现的增长达 40 % ,70 年代甚至超过 50 %。此外, 外资的引进 对于带动韩国的出口加工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建设等 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 尼同样是通过开放取得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据统计,19651980 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 印尼 8 % , 泰国 712 % , 马来西亚 714 % , 新加坡 1011 %。进入 80 年代, 受整个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 增长速度有所下降, 但其增长速度仍高于大多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19801987 年, 印尼 316 % , 泰国 516 % , 马来西亚 415 % , 新加 坡 514 %。巴西, 也是较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发展中国家。19651980 年, 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9 %。国内生产总值 , 由 1965 年的 19415 亿美元 , 增至 1987 年的 299213 亿美元 , 共增加 14 倍。巴 西国内有关人士认为, 巴西的经济起飞得益于利用外资,他们认为, 如果不利用外资, 每年只能增长 4 %5 % , 而利用外资, 每年可多 增长 215 %3 %。总之, 80 年代以来, 许多亚洲和拉美地区发展中 国家, 由于积极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 在差不多 10 年左右的时 间里, 持续保持了 78 %的高速经济增长,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在较短的时间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二 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融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国际经济合作中获得 了短缺的资金和技术, 从而加快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许多国家还实现 了经济持续和高速的发展。如果因此我们将经济全球化仅仅看作是 发展中国家的“福音”, 那就大错特错了。经济全球化犹如一把 “双刃剑”, 它在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挑战和风险, 对发 展中国家而言尤其如此。由于经济全球化从一开始就是以美国为首 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和推动的。当代经济的全球化 实质上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 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必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从经 济全球化进程中寻求发展的机会, 但也必然会因此而付出昂贵的代 价。由于经济全球化的游戏规则是由少数发达国家制定的, 这就从 根本上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利与弊 肯定是不相同的,正如著名来学家托夫勒指出, 世界上不存在对任何 人都有益的事物, 经济的全球化并不能均衡地同时对每个人给予某 种回报(也许没有回报) 。发展中国家在得到发展的同时, 却面临着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是缩小而是进一步拉大的严峻现实。据 1997 年 9 月在香港举行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的资料统计, 1965 年, 世界上七个最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是当时最贫困国家人均 收入的 19 倍, 到了 1995 年, 这一差距已扩大到 38 倍。目前,主要 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 2 万美元,而发展中国家还有 13 亿人的年均国民生产总值不到 500 美元。到 1995 年底, 发展中 国家的贫困人口达到 13 亿, 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另据联合国开发 计划署透露, 目前世界上最富有的 3 个人拥有的财产超过了世界上 最不发达的 48 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总和。造成贫富差距如此悬 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不均是不容忽视的重 要原因。如前所述, 虽然几乎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都可 在不同程度上受益, 但绝非利益均沾,作为经济全球化主导者的发达 国家, 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也必然是规则的最大受益者。它们处于 经济全球化的相对优势地位, 这种相对优势使它们如对外投资、技 术转让、价格制定等方面均具有主导权, 也就导致它们在与处于相 对劣势、作为劳动力资源主要拥有者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换时获得 更多的比较利益。况且, 从本质上看, 经济全球化过程也是一个全球 范围内市场化的过程, 而市场经济是实力经济, 市场的竞争是实力的 竞争, 竞争在创造效率的同时, 也残酷地在优胜劣汰。显然, 在这场 全球性的实力较量中,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实 力相差过于悬殊, 当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在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作 为自己奋斗目标的时候, 发达国家已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 当发展中 国家将建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主要任务的时候, 世界已进入 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中国家明显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 缺乏与 发达国家竞争的雄厚实力, 难免要在这场全球化的较量中付出很高 的代价。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表现在经 济发展上, 更主要表现在信息的占有上。据 1999 年 1 月 6 日联合 国技经贸易信息新闻提供的信息: 到 1998 年底, 全世界因特网用户 有 113 亿人, 其中发展中国家只有 1000 多万户, 仅占全部用户的 718 % , 而发达国家的用户确有 112 亿, 占 9212 %。在发达国家, 每 618 人就有一名因特网用户, 而发展中国家每 440 人中才有一名 用户。在美国, 每 15 名居民就拥有一台计算机, 加拿大为 24 人 , 欧盟为 55 人, 日本为 91 人。而在因特网发展最快的拉美, 每 1120 人才有一台计算机, 在非洲(南非除外) , 平均 25 ,127 人才 有一台计算机。这组统计数字提醒人们, 发达国家已经步入信息社 会,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已被排除在信息社会之外, 这才是发展中国 家面临的真正的贫困信息贫困。 因为,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21 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一个 国家的发展水平与新技术的使用,尤其是与其信息化的程度直接相关。 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信息化方面如此大的差距, 必然导致 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正如萨克斯预言: “在一个未加改造的全球 经济制度下, 将会出现一个贫富悬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严重的世界。 ”这种两极分化不仅仅出现在南北国家之间, 而且也出现在发展中 国家内部。从发展中国家内部来看, 它们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得 的利益的多少也因国而异、差别较大。那些经济发展缓慢的发展中 国家, 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远远低于经济发展快的发展中国家, 那些低收入的最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远 远低于较高收入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发展中国家; 那些同西方大国历 史文化渊源较近, 经济技术往来较为密切的发展中国家受益较大, 它 们同其它发展中国家之间在经济利益、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已大大 拉开。如前面提到的亚洲“四小龙” 、东南亚国家、巴西等。而大多 数发展中国家则因得不到西方经济的“输血”, 经济实力大幅度下 降。在发展中国家内部实际上已分化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所谓的新 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另一部分是处境不断恶化的传统穷国。有资料显示,50 年前印度和 韩国的人均收入大体相当, 但眼下韩国的人均收入已是印度的 8 倍。 尤其是进入 80 年代, 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形势严重恶化, 经济增长 大幅度下降。 三 经济全球化也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 而市场经济是具有盲目性、自 发性的, 由于缺乏有效的全球宏观调控, 因此, 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 来种种收益的同时, 也会带来动荡、失衡和危机。近年来蔓延全球 的金融危机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 经济全球化是有风险的。 但对发展中国家而言,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将要面临的风险远 比发达国家大的多。其道理很简单, 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已有数百 年的发展历史, 历经了无数次的经济危机、股市动荡、内幕交易、 腐败、欺诈等等考验, 早已积累了足够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 经 过数百年的市场经济的锤炼, 已形成了一整套较为成熟、完善的市 场机制及有关的法律、法规。这一切正是发展中国家所缺少的, 这 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发展中国家缺乏抵御风险的能力。 发展中国家的落后不仅表现在较低的国民收入,短缺的资金和 技术等方面, 还反映在市场制度的落后, 正是这种制度方面的欠缺, 使发展中国家在无序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较大的风险。但制 度的完善需要时间, 它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渐进的过程。发展 中国家不可能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完成发达国家数百年完成的事, 也不可能再花上数百年去建设较为成熟的、能与当代世界经济接轨 的市场经济, 然后再对外开放。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 的差距, 引进国内短缺的资本、技术等, 在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 不得不对外开放, 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 并且为了与国际接轨, 在短 短的时间内引进了发达国家目前所有的市场形式、机制、制度,但由 于这种“拿来”的东西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文化背景及制度保障, 并与国内现存的体制、制度存在互不协调、脱节等状况, 因此, 发展 中国家的市场制度是极不成熟的, 甚至是“夹生的” 。实践证明, 经 济全球化能给发展中国家迅速带来资本和技术, 但却不能同样快速 地带来良好的制度和市场管理能力等等。这就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 面临两难选择: 落后的现实要求它们尽可能地对外开放, 融入经济全 球化过程; 不健全的国内体制、制度又极端脆弱, 缺乏抵御经济全球 化风险的能力。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握好对外开放的“度”, 既要 尽可能地实行开放、加快工业化、现代化的步伐, 又要兼顾国内体 制的承受能力, 尽量避免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从理论上讲, 一国 的开放程度应与其市场化程度、体制、制度的完善成正比, 因此, 开 放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实际上, 发展中国家往往来不及等 到市场成熟, 体制、制度完善就加入了经济全球化进程。这就意味 着, 在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中,与市场制度趋于完善、富有经验的发达 国家相比,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明显处于劣势, 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的 自发性、盲目性带来的危机、风险大部分将由发展中国家来承担。 近年来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很好的例证。 东南亚国家多为经济外向型国家, 极易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 影响, 而国内制度的不完善又很容易被国际投资者利用。即对外开 放程度与国内制度之间的不平衡、不协调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根 源之一。有人认为, 东南亚金融危机是国际金融投机家造成的。但 这仅仅是外部原因, 如果不具备足够的内部条件, 就不足以诱发现实 的危机。虽然这些国家近二、三十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成绩骄 人,但也潜伏着不少矛盾和问题, 如国内金融机构不健全, 银行不良 资产多等等。有资料显示, 韩国、泰国在金融危机暴发前, 银行总资 产中不良资产所占的比例已分别高达 14 %和 18 %。此外, 金融监管 不力、监督法规不健全等等, 均表现出东南亚金融制度的脆弱性。 但与此同时, 在国内金融制度存在种种隐患和弱点的情况下, 又加快 了金融自由化的步伐, 过早开放了资本市场。这就是为什么同样都 存在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 即参与经济全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