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与环境(共同测控卷)_第1页
人口与环境(共同测控卷)_第2页
人口与环境(共同测控卷)_第3页
人口与环境(共同测控卷)_第4页
人口与环境(共同测控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面符合人口增长模式转变顺序的是 A.传统人口增长过渡人口增长原始人口增长现代人口增长 B.原始人口增长过渡人口增长传统人口增长现代人口增长 C.原始人口增长传统人口增长现代人口增长过渡人口增长 D.原始人口增长传统人口增长过渡人口增长现代人口增长 2.近几十年以来,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 A.非洲、北美洲 B.亚洲、非洲 C.欧洲、北美洲 D.欧洲、南美洲 3.产业革命以前,世界人口增长缓慢,根本原因是 A.各国控制人口的政策 B.生产力水平低 C.人口死亡率高 D.自然灾害和战争频繁 下图反映了目前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字母分别表示欧洲、北美(不包括墨西哥)、 亚洲和非洲。据图回答4-5题。 4.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A.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 B.非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C.亚洲、北美洲、非洲、欧洲 D.非洲、北美洲、亚洲、欧洲 5.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是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C.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D.传统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过渡人口增长模式、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6.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人口普遍面临老龄化问题 B.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大的大洲是亚洲 C.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高出生率、高自然增长率问题 D.大多数发达国家面临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7.我国人口和环境之间的矛盾已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 我国人均可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2 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可耕地 总数在不断减少 我国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淡水占有量的1/3 由于大量开采 地下水,有些地区出现地下水枯竭现象 A. B. C. D. 8.制约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状况 B.科技水平 C.人口文化素质 D.生活消费水平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9-11题。 2 9.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兴起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B.伦敦 C.旧金山 D.圣彼得堡 10.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用“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 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 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 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1.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 C.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 D.发展中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自然环境因素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是影响人口迁移和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据此回答12-13题。 12.影响下图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美国本土老年人口向南方“阳光地带”的迁移示意图(1955-1960年) A.西部土地充足,土地生产潜力大 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13.下列城市中,是因为矿产资源开发而吸引人口大量迁入的城市是 开罗 伯明翰 巴西利亚 悉尼 攀枝花 新德里 大庆 A. B. C. D. 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回答14-15题。 3 14.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是 A. B. C. D. 15.该国可能属于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欧洲 读“四个国家的人口老龄化趋势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与A、B、C、D曲线相对应的一组国家是 A.瑞典、墨西哥、日本、中国 B.瑞典、日本、中国、墨西哥 C.中国、墨西哥、日本、瑞典 D.日本、瑞典、墨西哥、中国 17.有关以上四个国家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瑞典是北欧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B.日本是工业发达国家,从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人口年龄结构老年型 C.中国20世纪70年代控制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D.墨西哥属北美洲,二战后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 18.有关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因素历来就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 B.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C.交通和通信的发展,加强了人类地域联系,减少了人口迁移数量 D.文化教育越落后,人口自发迁移量越多 19.下列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属于社会经济因素的是 A.矿产资源 B.政治变革 C.交通和通信 D.战争 20.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很多人向西部迁移,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水源条件的改善 B.民族政策的变化 C.交通和通信的进步 D.经济布局的改变 21.近年来,我国东部大城市中出现的“民工潮”现象是 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地转化不足造成的 农业现代化带来的人口城市化 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因大城市就业人口短缺造成的 4 A. B. C. D. 22.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力,会导致生态破坏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 提高环境质量的根本途径 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控制人口、 保护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A. B. C. D. 23.下列国家中,因政治中心的改变引发人口迁移的是 A.美国、加拿大 B.中国、俄罗斯 C.埃及、意大利 D.巴西、巴基斯 坦 24.有关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迁移仅对迁入地的环境产生影响 B.人口迁移可缓解人地矛盾,故对迁出地的环境有益无害 C.人口城市化是城市“脏、乱、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D.人口迁移对改善迁入地的环境有害无益 25.阿富汗人口迁移,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A.缓解阿富汗本国人地矛盾 B.人口大量增加使本地文化生活水平提高 C.人口大量增加给当地生存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D.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下图,完成要求。 (1)在图中的地区间连线(虚线和实线)的一端,用箭头表示出当时人口迁移的方向。 (2)当时人口迁出的大洲和国家主要是_洲的_等国。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_,其特点是_。 27.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趋向性,读下图回答问题。 5 图一:世界人口垂直分布 图二:世界人口纬度分布 图三:世界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人口占洲总面积、总人口的比例 (1)分析图一,从地形上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地区。 (2)分析图二,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_。 (3)分析图三,在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总面积占洲总面积小于30%的大洲中,人 口占洲总人口比例最大的洲是_。 (4)综合分析,世界人口分布具有集中于地势_的地区、_纬度地区和 _地区的趋向性。 (5)根据上述世界人口分布趋向性判断,下列地区属于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是( ) A.恒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西欧平原 D.美国阿拉斯加 E.朝鲜半岛 F.青藏高原 G.刚果盆地 H.加拿大东南角 28.读“人口迁移的吸引力和排斥力图”,回答问题。 (1)图中“+”表示_因素,“”表示_因素,“0”表示_因素。 (2)在大多数情况下,迁移的基本原因是不同地区的_和_在数量上的不 平衡。 (3)我国大庆、攀枝花等城市从20世纪50年代迅速崛起,其吸引人口迁移的因素是 _。 (4)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城市有大量人口迁移,其吸引力是_。 29.读下图a、b以及下表,回答问题。 6 干旱地区人口的分布 人口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图a 图b 环境温度对人体的影响 生命障碍 不利高温 高温 舒适 低温 不利低温 极端不利低温 49 29 24 213 18 10 -20 (1)图a、b和上表表示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_、_、_。 (2)解释图b中人口集中分布在海拔0200米的原因。 (3)上述自然因素往往通过对人口_的影响,而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同时又通 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_的形成和发展。 (4)除上述因素外,影响人口增长和分布的人文因素主要有( ) A.经济状况 B.交通条件 C.历史文化 D.政策法规 个性创新拓展(选做) 30.读“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污染的相关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发生变化的是_。 (2)人类必须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才能做到既满足人类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需要, 又能 _;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_,_,_。 7 答案:1-5 D C B C C 6-10 C D A B D 11-15 A D B B D 16-20 B A B C D 21-25 C C D C C 26 答案:(1)略 (2)欧 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德国、荷兰、意大利 (3)地理大发现以及新航路开辟等经济因素,世界资本主义扩张和殖民主义扩张等政治 因素 大批移民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27 答案:(1)平原(或盆地) (2)海洋面积大,南极大陆至今无人定居 (3)南美洲 (4)低平 中低 沿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