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心理辅导角度对青少年的抑郁进行干预_第1页
从家庭心理辅导角度对青少年的抑郁进行干预_第2页
从家庭心理辅导角度对青少年的抑郁进行干预_第3页
从家庭心理辅导角度对青少年的抑郁进行干预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抑郁障碍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 碍或情感障碍。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与变迁,青少年抑郁障碍已成 为人们普遍关注和重视的社会问题。国外有研究发 现 1217 岁少年儿童抑郁的发生率在 5%8% 1;我国青少年抑 郁研究也显示,大中学生抑郁症的检出率可高达 18%36% 2,其 中中轻度抑郁流行率为 42.1%,重度抑郁流行率为 2.1% 3,已成 为严重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疾病之一。它不但干扰了青少年社交 与学习生活,影响人格、心理发展水平与将来工作生活质量,同时也是 造成青少年首位死因自杀的主要原因。与成人相比,家庭作为 青少年直接以及重要的生长环境之一,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起了更为 重要的抚育、支持与影响作用。 家庭辅导就是通过改变家庭成员围绕症状所表现出来的交往方式, 从而达到治疗症状的一种治疗理论。最早以家庭作为治疗对象的是 心理学与精神病学家阿德勒,他于 20 世纪 30 年代在伦敦对患精神 疾病的儿童及其家庭进行座谈及心理教育。时至今日,随着家庭心 理治疗的发展与壮大,许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人员治疗方面,许 多学者通过研究与实践证明了家庭心理辅导是行之有效的 8。家 庭心理辅导是把家庭看成为一个私人性的特殊群体,需要以组织结 构、沟通、扮演角色、联盟与关系等观念与看法来了解此小群体, 依据系统学的观 念来体会此家庭系统内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即在家庭的系统内,任 何成员所表现的行为,都会受到家庭系统内其他成员的影响,个人 的行为影响此,要改变病态的现象或行为,不能单从治疗个人成员 着手,而应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其对象。其特点是不去注重成员人际 关系,即达到了治疗目的。 研究显示,成长于不良的家庭关系和家庭环境中的中学生表现出较 多的抑郁症状 ,所以我们要重视家庭心理辅导,通过家庭心理辅导 减少青少年抑郁的发生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童年经历年时非父母亲自抚养,父母关系不和睦,家庭成员有自杀 或暴力行为,孩子经历虐待,童年生活不愉快)是造成抑郁的重要因 素。抑郁孩子的家庭有较高的父母攻击、惩罚、婚姻冲突、拒绝现 象,而缺乏支持与帮助15。这些应激虽小,但长久积累比即刻发生的 大的不良事件危害更大。父母敌意和苛刻的纪律以及冲突性家庭行 为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抑郁、焦虑等内化性症状。家庭负性行为如攻 击或愤怒行为、抑郁或退缩行为也与孩子发生抑郁有关(Kobak 1991) 。 经济不良会导致父母养育方式不一致、拒绝行为增加、关心减少、 支持少而更加专制赖于许多因素,如离异前后家人的关系、离异原因 与过程、家庭收入的突减、养育方式的突然改变等,最明显。父母躯 体和或情感虐待会导致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如抑郁、焦虑、PTSD、自 伤或自杀、心身症状,以及负性自我映像等。 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避免在孩子面前有暴力行为,不要有 家庭冲突,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让孩子从小生活在良好的家庭环 境中,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 选择合适的养育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直接影响青少年身心发展。抑郁风险的提高与 父母关心的缺乏、父母的冷淡、来自父母更多的是负性信息而不是 正性信息有关。缺乏父母的关心是抑郁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 批评或父母干涉性的控制排第二,可见父母教养方式在人格的形成、 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对青 少年成长有着重大的影响,父母投入的情感温暖理解越多,孩子的 情绪越积极。 父母教养方式有不同分类法,目前常用的是把教养方式区分为两个维 度:父母的要求(控制) 与反应 (温暖), 依次归纳为 4 种教养类型:权威型 (高度要求与反应) 、过度溺爱型 (低要求与高反应)、专制型(高要求 与低反应)、忽视型( 低反应与要求) 。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有亲 子关系、家庭功能、家庭外的社会支持、婚姻关系以及社会文化背 景。总体来说,权威型父母的孩子学业与行为最健康;过度溺爱型父母 的孩子往往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心理健康的,一种是心理与行为有一定 偏差的;专制型父母的孩子往往缺乏竞争,而常表现被动、低自尊、害 怕权威以及学业困难;忽视型父母的孩子结局最差,表现学业、社交困 难、行为问题和内化症状11。专制与忽视型父母的孩子最容易出 现抑郁. 父母应选择正确的养育方式,既不能溺爱纵容,也不能过 分严厉苛刻,更不能忽视、漠不关心,应该采取民主的养育方式。 父母应多多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鼓励孩 子的“勇气行为” ,使其对生活充满信心,增强心理承受力,减少无 助感。父母应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安全的环境,允许孩子自由表 达各种情感,及时、合理地疏导和排解孩子的消极情感。 3.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青少年正处于叛逆时期,对于父母的很多语言要求,会表现出明显 的反抗,很不愿意与父母交流。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实际生活中得 困难重重,无法做到,很易造成抑郁。所以父母,要了解青少年叛 逆这一特性,放宽心,主动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