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头痛(附三叉神经痛)_第1页
三、头痛(附三叉神经痛)_第2页
三、头痛(附三叉神经痛)_第3页
三、头痛(附三叉神经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头痛(附三叉神经痛).txt 台湾一日不收复,我一日不过 4 级!如果太阳不出来了,我 就不去上班了;如果出来了,我就继续睡觉! 三、头痛*(附:三叉神经痛.) 头痛指头颅上半部疼痛,是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其病因多端, 涉及 范围广泛。本病分外感性头痛、内伤性头痛两部分论述,若某一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兼证头 痛,可参照本病治疗。 头痛的发生,常见于高血压、偏头痛、神经性头痛、感染发热等疾病以及眼、耳、 鼻疾 病中。 【病因病机】 外感、内伤皆可导致头痛。若风邪侵袭,上犯巅顶,经络阻遏,或挟湿邪蒙蔽清窍,可 发生头痛;若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气滞不畅,郁而化火,上扰清窍,以致头痛;亦有肾水 不足,脑海空虚,水不涵木而致头痛者;若察赋虚弱,营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可致头 痛;或因恣食肥甘,脾失健运,湿痰上袭而致头痛;或外伤跌仆,气血瘀滞,脉络被阻而致 头痛。 【诊断要点】 l.头颅上半部疼痛,根据部位辨证分经。 2.头痛是一种自觉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应分清颅内、颅外疾病,寻找病因以治 疗。 3.神经系统检查、血常规检查、测血压,必要时作脑脊液、脑电图检查,有条件 并必 要时作头颅 CT、多普勒和 MRI 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辨证分型】 l,外感头痛 一般发病较急,头痛连及项背。临床常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分:风 寒 兼见恶风畏寒,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风热重则头痛且胀,发热,口渴欲饮,便秘搜 黄,舌苔黄,脉浮数;风湿则见头痛如裹,痛有定处,肢体困倦,舌苔白腻,脉濡。 2.内伤头痛 一般发病较缓,临床常分为:肝阳上亢:症见头痛目眩,心烦易 怒, 面赤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肾虚:症见头痛眩晕.耳鸣腰痛,神疲乏力,遗精带下, 舌红苔少,脉细无力。气血虚弱:症见头痛昏重,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劳则加甚,舌质 叭脉细弱。痰浊:症见头痛昏蒙,胸脘痞闷,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瘀血:症 见头痛迁延日久,或头部有外伤史,痛有定处,痛如锥刺,舌质暗,脉细涩。 【治疗】 l.刺灸法 (l)外感头痛 治法:祛风散寒,化湿通络。 处方:百会 太阳 风池 合谷 方义:外感头痛多以风邪为主,“高巅之上,惟风可到 。百会位于巅顶,太阳散风通 络,两穴相配,通经止痛;风池为足少阳和阳维脉交会穴,功长祛风止痛;合谷通经止痛。 随证配穴:前额部痛配印堂,偏头痛配外关,后头痛配天柱,头顶痛配四神聪;风热配 曲池,风寒配风门拔罐,风湿配头维、阴陵泉。 *作:毫针刺,用泻法。每日 l 次,每次留针 2030 分钟。可灸。 (2)内伤头痛 肝阳上亢头痛 治法:平肝潜阳,滋水涵木。 处方:百会 太阳 太冲 太溪 方义:肝阳偏亢,循经上扰清窍,百会属督脉位于巅顶,风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 穴,太冲乃肝经原穴,三穴合用平肝潜阳,清利头目,疏经止痛;太溪穴为肾经原穴,滋水 涵木,育阴潜阳。 随证配穴:口苦、胁肋痛配阳陵泉。 *作:毫针刺,除太溪穴外均用泻法。每日 12 次,每次留针 2030 分钟,10 次为 l 疗程。 肾虚头痛 治法:滋阴补肾。 处方:百会 肾俞 太溪 悬钟 方义: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肾虚脑海空虚。督脉入络于脑,百会调气血以荣脑髓; 肾俞、太溪俞原相配,补肾益髓;悬钟为髓会,益髓健脑。 随证配穴:遗精、带下配关元、三阴交,少寐配心俞、神门。 *作:毫针刺,用补法。每日 l 次,每次留针 30 分钟,10 次为 l 疗程。 气血虚弱头痛 治法:益气养血,活络止痛。 处方:百会 心俞 血海 足三里 三阴交 方义:百会调补经气和络止痛,心俞益气养血,血海、三阴交健脾养血,足三里以资气 血生化。气血充沛,脑海得以濡养,头痛可止。 随证配穴:纳差配中脘,心悸配大陵。 *作:毫针刺,用补法。每日 l 次,每次留针 30 分钟,10 次为疗程。 痰浊头痛 治法:健脾涤痰,降逆止痛。 处方:头维 太阳 丰隆 阴陵泉 方义:痰阻经脉,经气不通,头维、太阳通络止痛,丰隆降逆祛.痰,阴陵泉健脾利湿, 理气化痰。 随证配穴:胸闷配膻中,呕恶配内关。 *作:毫针刺,用泻法。每日 l 次,每次留针 30 分钟,10 次为 l 疗程。 瘀血头痛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处方:阿是穴 合谷 血海 三阴交 方义:瘀血阻滞,经络不通,根据“以痛为腧 、 “血实者决之 ,取阿是穴祛瘀通 络, 合谷行气通经止痛,血海行气活血,三阴交健脾疏肝通经。 随证配穴:肝郁配太冲。 *作:毫针刺,用泻法。每日 l 次,每次留针刃分钟,10 次为 l 疗程。 2.耳针法 选穴:肝 颞 额 皮质下 方法:毫针刺,每日 l 次,每次留针 30 分钟。还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文献摘要】 l.针灸大成.杂病.头面门:偏正头风,百会、前顶、神庭、上星、丝竹空、风 池、 合谷、攒竹、头维。 2.针灸医学验集:电针治疗头痛 132 例,其中神经性头痛 67 例,血管性头痛 33 例, 发烧头痛 ll 例,外伤性头痛 9 例,腰穿后头痛 2 例,农药中毒性头痛 2 例,其他头痛 14 例。 取风池、太阳、阳白、合谷、外关、足三里等穴,每次取穴 12 个进针得气后接电针仪, 弱刺激 510 分钟。隔日 l 次,10 次为 l 疗程。结果:痊愈 51 例,占 36.95%;显效 38 例, 占 27.53%;好转驹例,占 28.99%;无效 l9 例,占 6.53%。 附注】 针灸治疗头痛有一定效果。头痛是一种自觉症,需查明原因,予以治疗。 附: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出现阵发性短暂的剧烈疼痛,无感觉缺损等 神经 功能障碍。多发于 40 岁以上,女性多见。 本病病因尚不明了,一般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疼痛发作呈阵发性、闪电样、 刀割 撕裂样、烧灼样剧烈疼痛,一般持续时间数秒,发作次数不定。间歇期无症状,常因说话、 吞咽、洗脸等诱发。本病迁延,以致影响全身状况。 【诊断要点】 l.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内反复发作剧烈疼痛。 2.疼痛呈短促,阵发,突如其来。 3.疼痛常有一定起点,称“扳机点 ,触之即发。 , 【治疗】 l.针刺法 治法:疏风通络,活血止痛。 处方:太阳 四白 下关 合谷 太冲 方义:太阳、四白、下关疏调局部经气,和络止痛;阳明多血多气之经,合谷调理气 血,通经止痛;太冲疏肝理气,活血止痛。 随证配穴:上领痛配颧谬,下颁部位痛配颊车,风寒配风池,胃火盛配内庭,阴虚配三 阴交。 *作:毫针刺,用泻法。每日 l 次,每次留针 30 分钟,10 次为 l 疗程。 2.耳针法 选穴:肝 神门 面颊 颁 胃 肾 方法 每次选 23 穴,毫针刺,每次留针 30 分钟。或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 压。 3.穴位注射法 选穴:参照针刺法穴位。 方法:用 l%盐酸普鲁卡因 0.51.0 毫升,或维生索 B12 注射液,每穴注射 0.5 毫升, 每日或隔日 l 次。 文献摘要】 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会论文摘要:解放军沈阳医院针刺治疗原发性三叉 神经疼痛 1000 例。取穴:鱼腰、四白、下关、夹承浆。方法:第 l 支痛,选 11.5 寸毫针。从 鱼腰 穴斜向下刺 0.30.5 寸,待有触电感传至前额,轻提插 2050 次;第支痛,选 1.01.5 寸毫针从四白穴斜向下呈 45 度角刺人 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