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出生的人们进来看一看_第1页
70年代出生的人们进来看一看_第2页
70年代出生的人们进来看一看_第3页
70年代出生的人们进来看一看_第4页
70年代出生的人们进来看一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0 年代出生的人们进来看一看,那曾经的生活 原创, 生活 随着 2004 年钟声的敲响,生于七十年代的人们,最大的应该三十四,最小的二十五了吧。 做为一个生于七十年代的人回忆起了从小到大的一些事情。随手记了下来,要不,再过几 年,恐怕自己会忘记。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是最后一批用过粮票布票油票豆腐票,拎着瓶子打过酱油。 收 藏有许许多多的小人书,看过 N 遍以上少林寺 、 敌后武工队。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上学时在课桌上刻“ 三八线”,不正眼看女同学但又会偷偷看。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帮父母排队抢购过冰箱彩电洗衣机包括日常生活用品,因为怕涨 价。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手里都会有四大天王的粘纸,口里喊着我喜欢刘德华。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推铁圈、吃灵桥大雪糕、看过五分钱一场电影。能看上好几遍小 兵张嘎、铁道游击队,学会了无敌鸳鸯腿的招式,整日幻想着做一个大侠。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最早的看到了看港台录像、玩电子游戏、跳霹雳舞、听摇滚音乐, 都应该痴迷过吧。 七十年代前期出生的人们知道红小兵、 “四人帮” ,参加过宋庆龄的追悼会、刘少奇的平 反大会,往墙上刷过“ 抓纲治国、以粮为纲”的标语,同学里不只一个叫国庆、国辉、捍东 的。七十年代后期出生人们不会有这些经历,但也有喊过“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 开放是强国之路” 等等口号吧,我小学时学校组织就喊过还有就是用粉笔在墙上写:“某 某是傻瓜。 ”再喊对方家长名字就等于骂了对方,而对方也视为奇耻大辱,定要君子报仇!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喜欢在腰里别随身听,穿西装、带太阳镜都留着商标。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城里出生的家中兄弟姐妹一般二到三人,农村的稍多。大的不爱带 着小的玩儿,小的总爱粘着大的,经常看到大的撒着欢跑,小的在屁股后面哇哇哭。 (七 十年代末期大多已是独生子女,没有这待遇。 )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烤过土豆地瓜、烤过知了烧过泥鳅。玩过橡皮筋,集过烟纸,用铁 丝、皮筋做纸弹枪,用过小竹子做炮管枪,拿报纸做风筝。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记得恐龙特辑克塞号 、 大西洋底来的人 ,记得花仙子 、 蓝精灵 。唱过 “七大马力十大神力啦啦啦铁臂阿童木”。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作文里用得最多的词是“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 ”“改革大潮席卷 神州” 。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喜欢过程琳的酒干倘卖无 、小虎队的青苹果乐园 、朱晓琳 那一年我十七岁 。喜欢过费翔的冬天里的一把火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用铁棍或板砖打过架,后来改用匕首和马刀,最不济也要装着家里 的旧菜刀。打架往往以恫吓为主,谁要进过看守所或审查站,那可就称王称霸了!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爱上了港版射雕英雄传 、爱上了排球女将 ,喜欢过翁美玲、 山口百惠、霍元甲和许文强。 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们读过金庸、古龙、卧龙生、三毛、席慕容、琼瑶、王朔、 、张爱玲, 最后还是发现小时候的连环画印象最深。 就记得这么多了 欢迎大家补充哦 原创七十年代人的生活是个什么样子? 很小的时候,就听过父母讲过七十年代他们的生活.当是的中国政治运动不断,许多人 在现实生活中,都以政治挂帅,满脑子都是“反帝防修,打倒走资派,造反有理,抓革命,促生 产,以阶级斗争为纲.“从而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非常 的低,用现代人的说法那就是生存,根本就不是生活.下面就从老百姓常说的“衣食住行“简 单的说起. 70 年代人们的穿带非常的单一化,举国上下是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就是“蓝,绿,灰“三 种基本颜色.有蓝色的海洋一说,还有祖国山河军装绿,为时下最为流行的时尚,是当是年轻 人最为热捧的.在那个年代,假如谁要是有一套可身的军队制服,那是相当的抢眼了.特别是 那个女孩子有一套女式军装穿在身上,她就是许多男孩子心目中的公主.所以在那个年代, 如有谁家的女孩子嫁给军人,那就是一件无尚光荣的大事,会让周围的邻居刮目相看的.当 然自家的社会地位也会相对提升的.因为在你的家门口顶上会挂有“光荣之家“的小牌牌,让 你们家人倍感荣耀.更有甚者,有的年轻人为追感时髦,竟然去抢现役军人的军帽,为此,有 许多人就抢一顶军帽,就被判 5-8 年徒刑.先在要是让我们说起来,就象是在讲笑话,但在那 个特殊的历史年代,军装用它的独特魅力,的确征服了所有年轻人的心.但要是同我们今天 万紫千红的服装相比,那就是一个单色调的历史记忆.许多人家也都是大的把衣服穿小了, 再由小的接着穿,真是应了那句话“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就是当时每个家庭 的真实写照,你要是问问在 70 年代长大的人,在他们心中会有那挥之不去的记忆,那就是难 忘. 70 年代在我们东北,一说到吃的主食就是三餐玉米面,高粮米,粗粮大饼子.菜也就是 老三样“土豆,萝卜,大白菜“,特别是每到秋天,家家都挖菜窖,积酸菜,腌咸菜,就象搞战备, 也成为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即便是这样每家,每户,每人也是安定量供应,记的最为深刻 的就是豆油,每月每人就是三两豆油.到指定的粮站凭“城市居民购粮本“严格安标准购买. 要是能吃上大米,白面就要等到逢年过节了.也许有很多人不信,就是连买豆腐也要凭票供 应,肉,鱼,蛋所有的一切全要凭票供应.特别是在秋天,每年家家都要起早爬半夜的 去排队购买上千斤的大白菜,以储备过冻,要是让现在的人听起来好象是天方夜谈,但那的 确就是真的.说的不好听点,那时侯的人很少听说,谁的血脂高,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 等常见病.食品造假和农药化肥过量使用等问题,很少见到大胖子,人虽然瘦,但个个确非常 精神,即便是加班加电的大干,给两个 8 分钱的面包和一瓶汽水,就很知足了,人们那种忘我 的精神还是让回味的. 每家的居住条件都是及为的限的,70 年代城里和农村的百姓主要住平房,自己家要打 煤坯烧炉子,每当这时都是全家老少起上阵,干的是热火朝天,你走在路上时,你会看到一 排排煤坯!那时谁家要是住上楼房,用上暖气和,自来水和煤气,那他们家可真是相当自毫 了.因为那也是一种地位的象征,会让你出门在外,一谈到家庭会非常有面子.但那种楼房也 都是仿照苏式的老楼,里面的面积非常小,也都是一家五六口人,不分男女老少,都睡在一个 大通铺上.要是和现在的条件比起来,那可就是天上地下了. 70 年代车辆非常的少,就是在街面上能看到的车也很少,那是你要是外出办事,最实用 的就是自行车.当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四大件“之一.谁家 要是有台上海产的“永久“,“凤凰“牌的自行车,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超牛“.那要是谁家有会 开车的司机更是了得,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脚下一块铁,到那都是惬.“说明司机的地位是 多高,不象现在“出租车“满大街的跑.不象现在每天上学校接送孩子的家长,比学生还多.就 那上学的小学生那有让大人接的,都是小伙伴三一群,两一伙的走.就这种情况的出现,我们 真的说不清社会是进步了,还是我们人类退化了. 总之,70 年代的生活真的是很艰苦,但它非常锻炼人的意志,人们的精神面貌是饱满的. 现在我们的物质及为丰富,但我的确是确少了什么东西.特别是我们这代人,需要从中找到 一种真正有质感的理性需求. 70 年代时: 1、衣、全棉料多,化纤料极少,样式单一,花色偏暗偏少,上打下,小的穿大人的改制 旧衣。 2、粗粮多、细粮少,产量低,不够吃,油少、肉少。 3、草房多、瓦房少、平房没有,一家挤在一处 4、地奔多、坐车少,最好的是有辆自行车还是旧的 生于 70 年代,相比 60 年代以前的人来说是物质富裕的一代,相对于 80 年代以后的 人说是历史转折的一代,生于夹缝中的我们,独特的经历,建立了 70 年代独特的个性! 先说说我们小时候的最爱吧,无在乎都是些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东东,呵呵! 衣服:环保的比较多,都是些棉质、毛线的,色彩比较单调、做工也比较粗糙,很 多都是父母做的。我的妈妈手很巧,会用缝纫机做衣服、打毛衣、钩有花案的衣衫,还会 刺绣;我和哥哥的大多数衣服都是妈妈亲手做的,很漂亮很时尚;甚至连书包妈妈都会做, 用棉布做的书包上面还绣有儿童拿着气球的图案,至今我都记得。妈妈做的东东都很精致, 我们穿戴出去,周围满是羡慕的眼光,很是自豪,呵呵!我也学了老妈的一点真传,可惜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下,已经没有了女红的闲情逸致,直接导致 了技艺荒疏,等有闲的时候再来过吧! 民以食为天:主食就不说了,无在乎鸡鸭鱼肉,基本没有海鲜!我想说的是零食,真 的记忆深刻:麦芽糖、欢喜球、爆米花、萝卜丝、咸金桔、赤豆冰棒、奶油雪糕、沙琪玛、 金刚其、酸梅汤太多了,大多都是几分钱就可以搞定的;卖东西的小商贩们的吆喝声 也各有特色: 冰棒马头牌、马头牌冰棒 换麦芽糖咯!铛 爆米花咯!要爆咯快让开!(真的是大米爆的哦!俗称炒米!) 80 年代的生活 日期:2007-05-08 来源:保定老年网 作者:yiming 字体:大 中 小 生于 70 年代的人,80 年代是他们青春期。他们经历的 80 年代的生活,长于他们的人 也同样经历过,但由于年龄的差异,那个年代留给他们的印象更为深刻,他们的记忆也更 为清晰。 一、的确良 二十年前的男孩子,标准的形象是脚踏一双白球鞋,穿条蓝布裤,胳膊肘上套件缎面 般软滑的的确良。他们理个寸头往街边上一站,就是彻头彻尾的“酷哥”一个,保准让现在 赶时髦的年轻人无法盗版。 而当时正处于豆蔻年华的女孩儿家,自然也不堪寂寞,她们穿红蓝的碎花长裙,边角 上还小心翼翼地打了褶。而最会装扮的姑娘则穿质地是的确良的白裙子,为防止走光,她 们又套上一层衬裙,走起路来裙角飞扬,像尘嚣上的一片云天,真的是仪态万方。 的确良在那会儿是精致生活的标志,我们常穿着它在街头游荡,心中是满满的期待。 那种单纯的憧憬现在回想起来,真的是可供吟哦的:身上的确良与沿途的街景互诉着衷肠 ,晨风扑满我们的白衬衫。可多情的女子只是远远地朝我们微笑,大家伙儿酝酿了半宿的 等待最终落了空。 二、排队买菜 想起那时候的穿着可是生生灭灭,一代换一代的,相对而言,八十年代初期的“食”可 要朴素许多。我们冬天吃得最多的是自己存的大白菜,家家都腌些雪里红、芥菜疙瘩。来 年清明再把它们用腌汤熬熟,晾干,就能消受好长一段时间。 可老这样吃下去,非得跟一非洲难民似的,所以没辙了,只能排队买菜去。按规定花 生油是一人每月半斤,凭票供应。猪肝粉肠还算是稀罕物,要想买就得到供销社找熟人走 后门。那会儿排队的可真叫一个挤啊,你踩我的脚,我碰你的肩,熙熙攘攘中全是磨拳擦 掌的呼喊。 下雨天那就更惨,瓢泼的雨水夹杂着稀泥从乌黑的瓦楞上倾泻而下,衣领裤脚星星点 点淌满了霉斑。无数双手捏着零零碎碎的毛票吆五喝六,而人一多,营业员的态度自然就 不好,许多缩在母亲怀里的小毛头,都让国营肉铺里凶悍的阿姨吓哭了。再后来,冬天就 有了大棚菜了,肉菜票也跟着取消,老一辈人的口里都念叨着社会主义好 三、水泥地白灰墙 再说说八十年代的“住” 。那时老百姓生活不富裕啊,肚皮儿没填饱,啥事儿都不敢瞎 张罗。居民棚户区是一片连一片,站在一个制高点往下望,那可真叫壮观。这城市的犄犄 角角都让黑洞洞的砖瓦房填满了,东家的吵骂声,西家的窃笑声,还有天空掠过的灰鸽声 ,满满当当全是闹腾的景象。 砖瓦房也是斜斜地搭着,朝不保夕,随时准备溃散的样子。而屋子里最时兴的就是水 泥地白灰墙,简单实在,粗糙的沙砾,用手轻轻一刮,粉尘便簌簌地往下掉。白墙上的灰 膏脱落后,被遮住的灰斑就细细密密地涌出来,像老人额角的皱纹,叫人看了免不了有些 伤情。但家家户户的门庭都是如此,自然不会生出什么怨艾之心,刚涌起的愁苦之意便全 在这粗砺的建筑里偃息了。 四、自行车 最后该念叨念叨那会儿最时髦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它们常在小小的弄堂里或风驰 电掣或东倒西歪,铃铛儿丁零丁零地响。年轻人把脱了漆的破车改装得面目全非,又古旧 又摩登,在空旷处一拐一拐地玩着花招,搅扰着四邻的心。 自行车最好的要属“凤凰” 和“永久”牌,大人用它们带着小孩,晨送暮迎,一条条巷弄 在他们身后移动着光和影。那时候,街上难得一见进口车,而谁家里摆着几辆自行车,也 是件很值得夸耀的事儿,我们就调侃着把自己的坐骑叫做“宝马”或者“卡迪拉克”,骑着它 们在老旧的街上长风万里。 最靓丽的风景就是帅小伙用自行车驮着一大姑娘,唱着歌儿穿街走巷,真的是羡煞好 多街坊。那晃晃悠悠的单车算得上是八十年代的底,它们是唯一能挽留住时光纪念碑似的 东西。 现在,停下来再回过头去看,那些往事全都落满了光阴的残骸,我们只是轻轻地一转 身,它们便随风散尽了。 从八十年代说起的滨州衣食住行(二) 住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城乡居民多住平房。农村为土房,因多数地区地势低洼,房 基都需垫高。墙体先垒 1 米左右砖或石,称为“坐碱”,然后垒土坯,达到一定高度搭梁 檩,铺苇箔,压墩子(用秫秸扎成捆),垛泥巴,踩实抹平。这种土房冬暖夏凉,房顶虽起 脊,但平缓,可乘凉、晒粮。住房多为四合院格局,正房(北屋)35 间,两侧为东西厢房, 南为倒座房(亦称南屋)与门洞相连。简易四合院除正房外垒有院墙,或用树枝、竹片夹成 篱笆墙。父母与成年子女同住一院者渐少。城镇多为砖房,多家合住一排,房前建有简易 厨房。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期,居住条件有较大改善。农村先建“土洋结合”(即砖基、 土墙、瓦顶)房舍,后建砖房且有前厦。至 90 年代中后期,时兴建单元式平房和二层楼。 城镇住房大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每户住一套,面积不等,水、电、暖、通讯、卫 生设施齐全,生活方便。乔迁之日,邻居亲友带礼物前来祝贺,谓之“温锅”,主人须设 宴款待。随着城镇建设速度加快,建起一批环境优美、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住宅小区。 经济发展快的乡村,居民住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向城市化发展。住房习俗发展趋向是 住房面积逐步扩大,装修追求美观,居住讲究舒适方便。新世纪后,各类高层住宅和别墅 区也渐渐多了起来。 炊具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农村仍沿用传统的砖砌灶台,与炕一体。使用大铁锅、 风箱,烧柴禾或煤。城镇居民多使用蜂窝煤炉、煤油炉。80 年代后期至 90 年代,城乡大 都使用液化气灶和各种电炊具,如电饭锅、电炒锅、电壶、微波炉等。但一些农家仍保留 灶台,留做蒸食品用。炊具如铲、勺等先由铁制变为铝制,后又时兴不锈钢制品。新世纪 后,集中供给的燃气和电磁炉又成为了人们新的炊具。 餐具 80 年代初,普通家庭使用的碗、盘、杯、碟、匙等多为粗瓷器,也有少量塑料 制品,后逐步换为细致精美的细瓷,塑料制品逐步淘汰。茶具多为瓷质,造型比较讲究。 多人饮茶使用茶壶、茶碗。个人饮茶多用茶杯,先后流行过搪瓷缸、瓷杯、玻璃杯、磁化 杯、不锈钢保温杯等。酒具多为玻璃器皿,有酒盅、高脚杯、啤酒杯等。因人们时兴饮凉 酒,用来温酒的壶已少见。新世纪后,人民用的餐具,越来越讲究,俨然成了各种工艺品。 家具 80 年代起,木制家具除传统的桌、椅、柜、橱外,又增添一些新式样,如大衣 橱、写字台、圆桌、折叠椅、沙发、茶几、角橱、床头橱、组合家具等。家用电器逐渐进 入普通百姓家,主要有收音机、缝纫机、钟表、电风扇、录音机、洗衣机、黑白电视机等。 至 90 年代,家用电器更新换代,彩色电视机、全自动洗衣机、照相机、电冰箱、组合音响、 空调机等日渐普及。新世纪后,电脑、各类数码产品、液晶电视、各类实木家具成了家具 的主流。 卧具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农村多睡土炕,城镇居民多睡木制床铺或铁床。至 90 年代,农村大都废弃土炕,改用床。城镇时兴席梦思床,床体为木质框架,沙发床垫。床 上用品趋多样化,除普通棉被外,增添太空被、鸭绒被、毛巾被、毛毯、床帷、床罩、尼 龙蚊帐、电热毯等。新世纪后,由于木材的紧缺,各类考究的实木床成了有钱人的卧具。 取暖 70 年代前,农村取暖方式是将炕烧热,一家人坐在炕头上取暖,或用玉米棒芯 点火盘,提高室内温度。 80 年代起,使用铁炉燃煤取暖,亦有使用“土暖气”(用煤炉将 水加热,在室内水管中循环散热)取暖的。城镇居民 70、80 年代用煤炉取暖,90 年代,大 都采用集体供暖方式,一个单位或一个居民区安装大型锅炉,室内安装暖气片取暖。使用 空调器、电暖器取暖者较少。90 年代后期,出于安全的考虑,供热公司逐步取代了居民区 安装大型锅炉的供热方式。随之也出现了中央空调的供暖新世纪后,有的新建小区开始采 用地暖供热。 消暑 70 年代前,无论农村、城镇消暑方式均较原始,到树荫下、广场、屋顶、河边 乘凉,用芭蕉扇、折叠扇解热,户外劳作则用草帽遮日。80 年代,开始使用电风扇消暑, 有台扇、落地扇、吊扇等。90 年代后期,城镇多使用空调器消暑。新世纪后,不论城镇还 是乡村,使用空调的家庭越来越多。 照明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部分农村地区仍使用煤油灯、蜡烛照明,室外则用马灯、 汽灯。80 年代中后期,才使用电灯照明。人们根据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灯具,常用的有白 炽灯、日光灯、节能灯、霓虹灯等。从 90 年代开始,室内使用的灯具装饰性愈来愈强,制 作工艺讲究。 行 80 年代初期,出行渐转方便。自行车成为近途主要代步工具。黄河以北流行一种钢管 焊接的载重自行车,可载物 200 余斤,俗称“铁驴”。远途则乘汽车。80 年代中后期至 90 年代,柏油路四通八达,摩托车、拖拉机、农用三轮车、各种类型汽车遍及城乡。尤其公 共交通汽车发展迅速,基本达到“村村通”;公交车、出租车穿行于城镇大街小巷。90 年 代后期,城镇老年人处于健身需要,外出购物时兴骑脚踏三轮车。新世纪后,随着人民生 活的富裕,各式轿车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庭,人们出行更加方便。电动自行车也成了百姓代 步的工具。 旧时人们不愿外出、出行择日的陋习,进入 80 年代逐步革除,根据需要可随时出行。 90 年代,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大批青壮年远离家乡到城市打工,一般农闲时走,农忙时 归,被称为“候鸟”。还有一批长期奔波在外的经商者。旧时出行讲究“出门饺子进门面” ,逐步改为以酒饯行、洗尘。新世纪后,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城乡发展的一体化, 进城务工农民越来越多,被称作“农民工”。 其它 通讯 80 年代初期,通讯方式比较单一,人们联系主要靠逢年过节相互走动,了解 信息通过口耳相传,远方亲友靠书信传递信息,有紧急情况拍发电报。电话只在政府机关 和企事业单位间使用。80 年代后期,程控电话发展迅速,除家庭电话、公用电话,还有移 动电话,互通信息十分便利。亲友间足不出户即可互致问候,“电话拜年成为时尚。90 年 代末,计算机网络发展迅猛,人们坐在家中,尽知天下大事,电子邮件成为更快捷的通讯 方式。传统的通讯方式书信、电报等受到冷落。“短信拜年”成为时尚、流行的拜年方式。 手机也极大普及。“3G”时代的到来,更使得手机上网成了青年人的选择。 娱乐 80 年代初期,主要娱乐形式有棋类、扑克,听故事、曲艺段子,偶尔看电影 和文艺表演。传统民间艺术恢复演出。一般冬闲时节排练,春节、元宵节间演出。演唱的 剧种有吕剧、京剧、河北梆子等。民间舞蹈有秧歌、舞龙、高跷、芯子、旱船等。居民尤 其喜好评书、大鼓书等曲艺段子,惠民县胡集书会在 80 年代达到极盛时期。进入 90 年代, 文化娱乐方式更趋多元化,开辟了许多娱乐场所,如舞厅、卡拉 OK 歌厅、健身房、网吧等。 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电视文化风靡千家万户,传统的民间艺术一度受到冷落,一些消极、 不健康的娱乐方式也在滋生蔓延。90 年代后期,文化建设受到政府重视,以城镇的文化广 场、农村文化大院为依托,组织健康有益的文艺演出和各种健身活动。民间艺术活动又在 各地兴起。新世纪后,城市的各类文化健身广场、健身房、茶艺吧、KTV 也逐渐多了起来;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加快,农村的文化大院、文化广场,民间艺术活动也是雨后春 笋。 衣食住行 看 20 年岁月变迁 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发布珍贵数据,勾勒建市 20 周年市民生活变化剪影 日期:2008 年 12 月 17 日 版次:QA01 版名:中山读本 封面 稿源:南方 都市报 网友评论:条 20 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或许不值一提;在中山发展史上,升格地级市的 20 年却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从骑自行车到开小轿车,从打电报到发彩信,从穿 “的确良”到穿运动 T 恤,从住瓦房到住摩天大厦 20 年来,中山发生的巨大变化,每个老百姓都有发言权。“国事家事天下事, 总与民生有关系”,20 年来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活事,折射出的是一条中山发展 之路。 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从 1985 年开始对中山农村、镇居民的生产、收入、消 费、积累和社会活动情况进行调查,近日公布了中山升格地级市 20 年来大量与居 民家庭生活息息相关的数据资料。透过这些珍贵的数据,20 年间中山人生活的点 点滴滴历历在目,刻画出一个时代的巨大变迁。 衣 港澳风刮来缝纫机退场 数说变化农村置衣费增 6.5 倍 2007 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为 223 元,比 1987 年的 34 元增长 6.5 倍,衣着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 2.1%,占比是 1987 年的 3 倍。1996 年,城 镇居民衣着消费支出为 568 元,2007 年增至 828 元,增长 45.8%,衣着支出占生 活消费支出的 4.1%.同时,随着服装制造业的发展,中山市的沙溪休闲服装、大 涌牛仔服装、小榄内衣已是名声显赫;以“中山装”为品牌的系列服装更赋予了 中山服装更高的文化内涵和城市品位。 市民:缝纫机被藏进桌柜 “女儿上小学 3 年级以前都穿我亲手做的衣服。”昨日,住在东明花园的王 阿姨一脸骄傲地告诉记者,1982 年结婚时,她在单位通过抓阄的方式弄到“票”, 买了一台价值约 160 元的蜜蜂牌缝纫机做嫁妆,过去穿的衣服都是自己在国有的 棉布店、沙溪布匹市场或者农贸市场扯布,画纸样,上缝纫机亲手做出来的。 据王阿姨回忆,最后上缝纫机车衣她只需两个小时,一件衣服就完成了,不 过一般纸样定下来三五年都很少改变,衣服比较宽松,只发挥了最简单的保暖功 能,当时比较流行的是白色或湖水蓝的的确良布料,价格大概是 5 块钱 1 米,做 一件成人的衬衣只要 8-10 元钱,比市场上卖的便宜一半,一个夏天两件衬衣轮流 换洗。 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随着上海的一些服饰来中 山做展销,加之离港澳比较近,中山的服饰品种开始变得丰富起来,太空褛、喇 叭裤、蝙蝠衫等服饰风靡一时,衬衣也从宽松变得紧身到现在演变出多种多样的 款式,“家里的缝纫机逐渐成为了一件摆设,前两年还特意订做了一个长桌柜, 将缝纫机珍藏起来了。”王阿姨说,现在虽然年纪大了,可对穿着仍十分讲究, 比较价格的同时更注重服装的风格和质量,基本每个月都会添置一两件新衣,衣 着消费的支出占了其个人收入的 50%左右,有时还会去广州淘货。 企业:十年间 T 恤色彩翻十倍 “原来每年生产 T 恤只选 6 种颜色,现在每年要选 60 种颜色,”中山霞湖世 家服饰有限公司总裁郭长棋回忆起建厂 10 年市场的变化,不禁感慨道,“改变最 大的是老百姓的观念,从服装到服饰,人们更重视衣服的装饰功能。” 郭长棋进入服装行业已有 14 年,他记得 90 年代中期,“那时候追求时尚好 像只是年轻人的事,”服装厂多数订单都是青年时装,而且款式更新的周期也比 较长,“好卖的款式都要生产两三年。” 他认为近几年追求时尚的人数大量增加了,“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估测本市 有时尚需求的市民约有 50 万,”郭长棋说,这个数据占全市人口 30%以上,在全 国都属中上水平,郭长棋说现在生产 T 恤每隔两三个月就要推出新款,而且往往 男装样式革新比女装更频繁,这些都是十年前无法想象的。 食 不用吃“风吹肉”随意可下馆子 数说变化在外吃喝消费增数倍 中山居民的就餐方式变化都很大,在外饮食消费的增幅远远大于食品消费支 出的增长。2007 年,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 3165 元,比 1987 年增长 4.6 倍, 其中在外饮食支出占 10.2%,达到 322.8 元,是 1987 年农村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消 费的 9.5 倍。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 6100 元,比 1996 年增长 0.9 倍,其中 在外饮食支出 2047.6 元,占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的 33.6%,在外饮食消费占比 大幅增加。 记者在采访饮食界人士和市民时发现,20 年来,中山居民用餐习惯的巨大变 化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吃饱”,到 90 年代的“吃好”,最后发展到“吃出健康”。 市民:以前“风吹猪肉”卤得咸 做工人时,饭都是装得满满的,猪肉很薄,我们管这叫“风吹猪肉”,工人 出身的中山市旅游局副局长吴东就谈起 80 年代企业食堂的饭菜时如是说。他回忆 道,因为肉很少,所以一般都把肉卤得很咸,这样就能和着吃下好几碗饭。做饭 连油都不敢多放,怕不够用。当时都是讲粮票讲配额,一个月每个人只能买到 4 两油、半斤猪肉、半斤鱼,每月刚拿到粮食,都要好好规划如何用。 家庭主妇谭太太表示,80 年代初,很少在外吃饭,只有摆喜酒才会考虑在外 面吃。“我是 84 年结婚的,在富华宫摆的酒席,一桌 125 元,想到结婚是一辈子 的事情,就咬咬牙算了,当时有乳鸽、虾蟹这些在当时算上好的菜了。”90 年代 都是去大排档,所以当时中山的大排档林立。大部分人都喜欢大鱼大肉,还越来 越倾向于“吃精”。“基本上可以喜欢什么就吃什么,还可以不断换不同的口味。 ”说到现在,谭太太说,逢年过节,都怕麻烦了,一般都在外面吃。本周日就是 冬至,谭太太一家早就订好房间,让一家人边吃边团聚。 商家:菜式猛增追求原汁原味 天天面对客人的饮食界人士,也感受到了变化。中山富华酒店餐饮部总监黄 锐坤对本报记者透露,现在市民都喜欢家庭乐,就算经济能力不太好的,也会孝 敬父母,请他们“饮早茶”。 黄锐坤表示,过去生活水平低,就算去酒楼,选择的菜式也不多,都是炒肉 片、炒杂等。80 年代,岐江酒家、茗园酒家、富华宫都比较出名,用港币买兑换 券去吃饭还风行一时,面值 10 元、50 元、100 元不等。 90 年代,中山多了许多川菜、湘菜等外围菜,还引进了很多外围菜式。“连 酱汁和调味料,我们都会从香港、澳门购买,还不时派厨师去广州、香港、澳门 培训,学习他们的服务和菜式,让菜式更加丰富,服务有所提高,务求越做越精。 ” 现在中山市民都喜欢原汁原味的东西,少吃多酱汁类的菜式。“我们酒楼现 在很少做腌制类的菜,比如以前喜欢用松肉粉腌制牛肉,让牛肉膨胀,吃起来更 脆,做虾仁也会腌制一下,让口感更爽滑,现在我们很少用这种手法操作。” 住 住上电梯房如厕不用出家门 数说变化 人均住房面积成倍翻 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 2007 年年末的住户调查资料显示,中山市农村居 民当中,年人均使用住房面积达到 37.88 平方米,比 1987 年增长 129.9%,以一 家三口人算,每家居住面积至少都在 115 平方米以上;另外城镇居民方面,人均 住房建筑面积为 32.99 平方米,比 1996 年增加 12.78 平方米,且 94.1%的住户拥 有自有房屋,88.2%的自有房屋有装修。 据了解,至 2007 年底,中山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已经从 20 年前的 5.6 平 方公里扩展到 36.7 平方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 39.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 11.0 平方米。农村也已全面实现村村通公交、村村通自来水电、村村通宽带网络。 已有 97.4%的农村居民使用水冲式厕所;99.2%的农村居民饮用自来水。 市民:从红砖地板变大理石地板 中山市建市 20 周年以来,中山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各项市政设施日趋完善。 说起 20 年前的住房条件,住在逸仙湖公园附近的吴先生不禁感叹,当年上个厕所 都要出家门啊。“我住单位分的 80 平方左右的房子,算是不错的了,但是当时住 在 6 楼顶楼,水压不够,经常没水,地板也是红砖铺的,脏了拖把都拖不干净。 ” 1989 年之后,吴先生爱人的单位又分了一套房子给住,条件就改善了很多。 他回忆,“家里地板变成了水磨石,比红砖好了很多了。出国带回来的 21 寸彩电, 也成了当年街坊的焦点。 到 1998 年,为了改善住房条件,吴先生一家又搬到了中山第一个住宅小区。 “130 平方、大理石地板、小区配套设施,当年一咬牙以 2200 元/平方米的价格 买下来了,前不久还新买了 54 寸的背投电视。”尽管现住房子已经不错,但吴先 生已经在计划下一次住房改善了。“前几天我又去看房子了,近年来不少大型地 产商都开始入驻中山了,楼房结构、质量等都在往上走了。现在买房子,肯定要 200 平方以上电梯房了。”吴先生表示。 专家:中山住宅 20 年 3 个梯度 “近 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