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诗三首》教案_第1页
《汉魏晋诗三首》教案_第2页
《汉魏晋诗三首》教案_第3页
《汉魏晋诗三首》教案_第4页
《汉魏晋诗三首》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魏晋诗三首教案 【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的诗歌可以说是高中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阶段。单元内容包括: 两首 、离骚、孔雀东南飞、汉魏晋诗三首。按照诗歌发展的历程汉魏 晋五言诗这部分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诗经和离骚的基础上接着学习的, 为以后学习唐诗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曹操的四言诗特点与成就; 了解陶渊明平淡、朴素中见真情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诗歌,指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曹操这位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求贤若渴的情怀及其慷慨之气。 体悟归园田居中作者的那种悠然自得的心态 【教学难点】 1、巧用典故、比兴的艺术手法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时数】3 课时 【教学过程】 迢迢牵牛星 一、导语设计: 诗歌发展到汉魏晋时期,五言诗成为了诗歌的主要体例,学习了孔雀东南飞我们了 解了乐府诗的特点。在那一时期除了乐府诗歌外,还有文人创作的五言诗,这些诗歌在中国 诗歌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两首诗歌分别出自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 星”,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二、解题 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是民歌体文人诗,艺术成就颇高,刘勰在文心 雕龙中称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之为“惊心动魄,所谓一字千金” 。以后历代文人经常把古诗十九首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 2归园田居选自陶渊明集。其诗语言朴素平淡,着重表现诗人的超凡脱俗,希望 挣脱名缰利锁,远离龌龊官场,回归清新自然的闲适之情。 三、研习课文 1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 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叠词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诗作中织女的深情是通过她的活动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的想像表现出来的。比如,织 女整日忙碌在织机上却织不出布帛,说明她被思念折磨而无心织布,那么她又为什么要徒劳 地在织机上忙碌呢?恐怕是为了转移注意排遣苦闷吧。隔河相望,河汉的清浅和并不宽阔强 化着见面的渴望,当然也就增加了见不了面的无奈。同样,在见面的阻隔只有“盈盈”一水 时,“不得语”就差不多是不可忍受了。叠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因而更具有表现力。 2归园田居要注意理解诗人辞官归隐、重返自然的悠然自得的心态,体会其田园诗的 艺术风格。 2 守拙与适俗,园田与尘网,两相对比之下,诗人归田后感到无比愉悦。南野、草屋、榆 柳、桃李、远村、近烟、鸡鸣、狗吠,眼之所见耳之所闻无不惬意,这一切经过陶渊明点化 也都诗意盎然了。“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远一近,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以动写静,更衬托出田园的幽静、恬美。作者正是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 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的。 四、课堂训练 (1)熟读两首诗,当堂成诵。 (2)讨论完成练习三第 2 小题。 短歌行 一、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曹操: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作为政治家: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 参加镇压黄巾起义,起兵讨伐董卓,先“挟天子以令诸侯” ,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官渡之 战大破河北割据势力袁绍后,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并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 年,进位为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曾几次下求贤令 ,打破当时 以德行和家世为用人标准的惯例,实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 兴屯田等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 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 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治抱负的短歌行 ;有写景的观沧海和 抒情的龟虽寿等。 写作背景: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 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矛唱短歌行 。 也有人认为该诗作于曹操晚年,大败于赤壁之战之后,当时曹操 53 岁,年时渐高,面对 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来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 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贤纳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关于标题的介 绍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 “长歌” 、 “短歌”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短歌行是曹 操按旧题写的新辞,原作共两首,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2、给下列的字注音 譬( ) 衿( ) 呦( ) 瑟( ) 掇( ) 陌( ) 契( ) 匝( ) 3、 短歌行一诗中揭示主旨的中心句是:“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与本诗中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 二、课堂活动 1、导入:教师在音乐声中导入 导语设计:毛泽东在沁园春.雪说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 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诗中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 汗,这些都是在中国历史中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但是历史上还有一个人可以站在这样的高 度与他们相提并论,这个人就是魏武帝曹操。 3 歌声渐稀,教师点明主题:这是一节知识扩展和探究的活动课,需要同学们的积极思考和 参与。(这节展示课的目的和意义) 2、课堂研读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 如 朝 露 , 去 日 苦 多 ”表 达 了 诗 人 怎 样 的 思 想 感 情 ? 诗 人 似 乎 感 叹 人 生 短 暂 , 而 借 酒 浇 愁 。 其 实 其 忧 的 是 功 业 未 成 。 从 历 史 的 角 度 看 , 曹 操 为 了 实 现 统 一 中 国 的 雄 心 壮 志 而 苦 苦 追 求 , 这 个 愁 是 追 求 中 的 痛 苦 , 是 远 大 理 想 还 没 实 现 时 产 生 的 一 种 积 极 的 情 感 。 从 “青 青 子 衿 , 悠 悠 我 心 ”“我 有 嘉 宾 , 鼓 瑟 吹 笙 ”表 现 了 诗 人 对 人 才 的 什 么 态 度 ?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 子宁不嗣音?” 诗句的大意:情人青色的衣衿,令我情思悠长。纵然我没有去你那里,难道你就不能和我 保持联系?诗人在此是说:“那些穿着青领的学子呀,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表达对贤才的 思慕之情。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用诗经小雅鹿鸣,原是周 代宴请宾客的诗句。意思是:鹿发出呦呦的吹鸣,它们在吃野外的艾蒿。如有四方的嘉宾光 临舍下,我将弹瑟吹笙相欢迎。写贤才若来投奔自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表达对贤才的 礼遇。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场面? 意思是: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 着将往日的情谊倾诉。想象贤士归己,宾主畅叙欢宴的热闹场面,以此表达诗人对贤才的仰 慕之情。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作用? 明月当空星辰稀少,乌鸦寻巢向南飞去。绕树飞了好几圈,但哪里有高枝可以栖身。以 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惟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借用管子形势解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山不辞土石, 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 ”意思是:山不拒绝土石就会越来越高,海不弃细 流就会越来越深。运用比喻表明自己要宽宏大量,广纳人才。 三、课后反思: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众说纷纭,他曾讨董卓为汉除奸;他曾挟天子以令诸侯,叱咤风 云;他曾广聚贤才,横槊赋诗。他是奸是忠,是善是恶,你是如何看待历史人物曹操的? 从曹操的人才观,联想现实,你有什么感想? 归园田居 一、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 陶渊明:(365 427) ,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 境没落。陶少年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家世没落,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 29 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 39 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 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即 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这一年他 41 岁。死后,友人私谥“靖节” ,世称“靖节先生” 。 (五柳先生) 二十九岁到四十一岁时官时隐生涯使陶渊明更清晰地认识了官场的黑暗,对现实的失望 使他更清醒地认识到自然才是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只有在自然中人才可以发现自己的纯朴 4 天性。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 爱,抒发归隐后的愉悦心情。课本中所选是第一首。 2、给下列的字注音 羁鸟( ) 守拙( ) 荫 ( ) 暧 ( ) 吠 ( ) 樊笼( ) 3、思考: “归园田居”这个标题的题眼是“归” ,阅读全诗,思考诗人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 何处?归去如何? 二、课堂活动 (1)导语设计:取舍题测试 1、有两种人生道路,你选哪一条? A、十二年寒窗苦读,考上理想大学。 B、过自己想要的悠闲自得的生活,不上大学。 2、如果走入社会,有两条路,你选哪条? A 做大官或做大商人,轰轰烈烈; B 做普通人做平凡人,平平淡淡。 教师:古代文人的可悲命运要么变节,要么屈节;要么毁没,要么埋没。 那陶渊明选择了什么? (2)课堂研读 1、尘网、羁鸟、池鸟、旧林、故渊、樊笼等词在诗中各是什么意思?这些词表达了诗人什 么情感? “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比喻污浊黑暗的官场 ; “羁鸟、池鱼 ” 比喻身陷官场 、受 约束的自己 ,突出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厌恶 2、诗中描绘归隐生活场景的诗句有哪些?很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美?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 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描写富有 层 次感,由远而近,由外到里,突出环境的清淡朴素、恬静幽美 动静相加,以动衬静,突出 乡间的宁静、和平、安 详。 3、诗人着力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和自己在其中的舒畅,目的何在? 诗人着力描绘田园风光的美,画出一幅幅有近有 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富有朴拙气息 的画面,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 鲜明的对照,用歌 颂 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 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自由、安逸、喜悦的心境。 三、课后练习: 任选一题,写一篇 200 字左右的小文章。题目: 陶渊明,我想对你说 陶渊明归隐之我见 5 附:2005 年湖北高考作文题及满文作文一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 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以上是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一则文字,论述了诗人观察和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 方法。其实,这则文字所含的思想,对我们为文、处事、做人以及观赏自然、认识社会,都 有 启发。 请根据你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 菊花人生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 直流过家院 门口。早上, 雾色渐渐 散去。透 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 锄头,提 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 闲地跨进了院子他便是陶渊明。 幽幽香菊与他为伴,下地耕耘自给自足。闲暇时,便以清泉沏上菊花茶,细细 品味;农忙 时,便与菊花相枕相依,乐在其中。陶渊明的确生活得自在,他的 身上处处洋溢着与众不同清闲与旷达! 可是,他真的活得像世人所说的那样:处于桃源之地,与世隔绝,别有洞天?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充分地理解他那决然离开人人都认为是幸福生活的官场情 怀?能 够体悟出他那处在世俗纷争、虚伪污浊的官场中的苦痛与无奈?他明白, 凭借一个人的能力,是根本无力挽回 历史潮流的。既然这样,他就没有必要留恋, 就只有选择愤 然出世。也只有他自己明白,他走得无奈,走得悲伤,走得落寞,甚 至还 有几分凄凉。他痛恨自己的志向竟被这浑浊的世俗掩埋,他嗟叹自己的才 华竟在这官场中充分地施展。他只有内在心里矛盾,在内心痛苦,从而派生出外在 的“菊花”情结,“菊花”人生。 于是,陶渊明希望自己 “入”则清闲、自在,忘 记一切,超凡脱俗,回归自然; “出”则大济天下,兼 济贫穷 百姓,以文穿透社会,抒写人生情怀。或许正因为他的 抑郁和极度挣脱,使得他在战胜世俗,战胜自我的拼搏中,给了世人一 种惊世骇俗的超然,一种出乎寻常、回 归自然的超越自我的静美。 “诗人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陶渊明“出乎”的,便是外在 的豁达、 潇洒;“入乎”的,似乎就几近于闲情、雅致了。我们常常只看到陶渊明简 单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的“出乎其外”,却不知,他的思想挣扎、心情苦闷而复杂 的“入乎其内 ”。或许有人 说他超然,或许有人说他超傻,这些,相对与他而言都并 不重要。在陶渊明的眼中,重要的是菊花,是 对人生, 对自然的真爱,是他对超越 平常人生的与众不同的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