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_第1页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_第2页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_第3页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_第4页
21世纪教育网普通区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海中学 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地理试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1、“三八”妇女节时,杭州某企业工会组织女职工到云南旅游,有人发现了一个“奇怪” 来源:21 世纪教育网 的现象:l9 点时此地太阳还没下山,但此刻杭州天色已经暗了。其原因是 ( ) A、两地自转的线速度不同 B、两地自转的角速度不同 C、两地的经度不同 D、两地的纬度不同 下表是我国三个城市某年 12 月 5 日的昼长时间,据表回答 23 题 1 甲城市 已城市 丙城市 昼长时间 9 小时 30 分 10 小 时 40 分 11 小 时 20 分 2、此日太阳直射点在 ( ) A、南半球 B、赤道 C、南回归线 D、北半球 3、关于甲、丙城市的自转速度叙述正确的是 ( ) A、角速度和线速度均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丙大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甲大 D、角速度甲大,线速度相同 右图表示的是某地昼夜长短的年变化情况。据此回答第 45 题: 4、该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 A、80N B、40N C、40S D、80S 5、该地位于地球“五带”中的 ( ) A、北寒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 环、生物循 环和岩石圈物 质循环等过程,进行 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 68 题。 6、若此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压 a 地低于 b 地 B、气温 a 地低于 b 地 C、若该环流发生在城市地区,则 a 是市区,b 是郊区 D、若该环流发生在沿海地区,则 a 是陆地,b 是海洋来源:21 世纪教育网 7、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 ( ) A、a 处因气温低导致空气收缩下沉 B、b 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赤道多雨带 C、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盛行西北风 D、a 处纬度比 b 处低 8、若 a、b 分别为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之间大气环流,则此季节 ( ) A、可能是 1 月份 B、亚洲高压处于强盛时期 二 OO 九 学 年 第 一 学 期 A 、 B 、 C 、 D 、 C、我国北方沙尘暴频发 D、是我国洪涝灾害易发季节 9、下图中地表形态主要由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 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略示意图”, 读图完成 1011 题。 10、下列循环过程中,属于使石灰岩变成大理岩的是 ( ) A、 B、 C、 D、 11、有关右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B 类岩石往往具有层理构造 B、A 类岩石中常常能找到化石 C、是重熔再生作用 D、主要有外力作用参与的环节是 12、从北极圈内的摩尔曼斯克港取道挪威沿海到荷兰鹿特丹港可以全年通航,主要得益于 ( ) A、北太平洋暖流 B、北大西洋暖流 C、西风漂流 D、墨西哥湾暖流 13、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地处季风区的浙江省夏季高温多雨,发育的典型土壤及 其生长的典型植被分别是 ( ) A、水稻土、茶树 B、黄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红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黑土、针阔叶混交林 14、尼罗河谷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是世界古文 明的发源地。这些地区共同的资源特点是 ( ) 温暖的气候 平坦的地形和肥沃的土壤 丰富的煤、铁、铜等矿产资源 丰沛的水源 A、 B、 C、 D、 15、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 ) A、洪涝和干旱 B、寒潮和台风 C、地震和台风 D、暴雨和泥石流 16、在前煤炭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能源是 ( ) A、煤炭 B、木柴、水力 C、石油、天然气 D、地热 读“北半球部分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1718 题。 来源:21 世纪教育网 17、由图中四座山峰位置及海拔可知,垂直自然带最多的位于 ( ) A、a B、b C、c D、d 18、除南极洲外,其他各大洲共有的自然带是 ( ) A、b B、c C、d D、a 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读图,回答第 1920 题。 19、图中山地年降水量 ( ) A、随海拔升高而递增 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 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 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 来源:21 世纪教育网 20、山麓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 ( ) A、 B、 C、 D、 三峡水库最近蓄水位达到 135 米, 库区水流明显放缓,水面漂浮物增加,有泥沙淤 积现 象。当地环保部门在大宁河(三峡 库区的一条支流)发现了富 营养化的初步迹象, 这是水污染 的前兆;同时,库区沿岸受高水位浸泡,滑坡的 频率比以前增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 损失。但无论结果怎样,建设三峡工程是利大于弊。据此回答 2122 题。 21、材料中所说的是哪一要素变化而引起了其它要素的变化 ( ) A、气候 B、土壤 C、水文 D、生物 22、引起三峡库区水污染和滑坡、泥沙淤积的原因是 ( ) 含沙量提高 水位上升 水流缓慢 水量增大 A、 B、 C、 D、 23、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 ) 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治水土流失 在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同时不再布置大中型企业 在中上游修建蓄洪水库 在下游疏通并增加泄洪通道 A、 B、 C、 D、 下图为“1951 年2002 年我国气温增温速率的分布图”,回答 2425 题。 来源:21 世纪教育网 24、1951 年2002 年,我国 ( ) A、各地都增温 B、增温幅度自东向西递增 C、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年增温可达 0.8 D、增温幅度最大地区的增温值可达 4 25、我国气温升高最明显的地区在 ( ) A、西北、华北、东北地区 B、西北、华北、西南地区 C、西北、华北、华东地区 21 世纪教育网 D、西北、华北、华南地区 二、综合题(共 50 分) 31、读以极点为中心的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 分) 写出数码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每格 1 分) 地、之间的空白处画上风向。(1 分) B 在 C 的 方向(1 分) 若 A 地是 10 月 1 日 8 时, B 地的时间是 。(1 分) 气压带常年基本上呈 状分布,主要原因是 。(3 分) 32、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图中 A、B、C、D 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 的是 。(1 分) 、两处昼夜温差较大的是 处,(1 分)原因是: 。(3 分) 图中 A、B 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 原因是 。 图中 M、N 两条线附近,将可能出现锋面的是 ,该处为 锋 (冷锋或暖锋),该锋面过境后,气温 (上升或下降)。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冰原 苔原 c 荒漠 a be b 热带雨林 N 将图中文字母与所对的植被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a 针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温带草原 e 热带草原 图示范围分布在赤道以 的大陆中部和 部。 cde 的变化,是 递增的结果,这种变化体现了陆地环境中 分异规律。 某山地,山下为热带雨林、山顶出现积雪冰川,该山地位于 ( ) A、安第斯山脉南段 B、安第斯山脉北段 C、喜马拉雅山脉东段 D、喜马拉雅山脉西段 34、下图为历史上奴隶贸易的三角航程,为出发航线,为贩奴航线,为返回航线。 从航线看,其设计比较合理,因为利用了洋流和盛行风。(12 分) 航线、分别利用了什么风和什么洋流?一路上是顺风还是逆风?是顺流还是 逆流? 利用的风 洋流名称 顺风还是逆风 顺流还是逆流 来源:21 世纪教育网 21 世纪教育网 35、(共 9 分)读地球经纬网图,图中 O 为北极点,阴影为黑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若经线 OA 为东西半球分界线,且图幅范围在东半球, OB 的经度为 。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经度为 ,纬度为 ,D 点的太阳高度 为 ,正午太阳高度为 。 (3)此时将全球分隔为新旧两天的日期界线分别是 和 两条经线。北京 时间为 。 (4)此时下列说法可信的有 ( ) A、华北平原旱情严重 B、罗河水猛涨 C、正是考察北极的最佳季节 D、此日可能为春分 21 世纪教育网 宁海中学 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地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B B B B D D C D B B C 题号 14来源:21 世纪教育网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A B A D C B C C C D A 二、综合题(共 50 分) 31、(9 分)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地、之间的空白处画上风向。 西北 9 月 30 日 17 点 带 该纬度带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32、(16 分) C 处高压中心,天气气流为反气旋,晴朗,空中无云或少云,白天对太 阳辐射削弱较少,温度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 A 处等压线较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N 冷 下降 33、(10 分) 将图中文字母与所对的植被类型用线连接起来。 a 针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常绿阔叶林 d 温带草原来源:21 世纪教育网 e 热带草原 北 东 热量(温度) 纬度地带性 ( B ) 34、(12 分) 下图为历史上奴隶贸易的三角航程,为出发航线,为贩奴航线,为返回航线。 从航线看,其设计比较合理,因为充分充分利用了洋流和盛行风。 航线、分别利用了什么风和什么洋流?一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