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名校交流模拟卷 语文一_第1页
2016年高考名校交流模拟卷 语文一_第2页
2016年高考名校交流模拟卷 语文一_第3页
2016年高考名校交流模拟卷 语文一_第4页
2016年高考名校交流模拟卷 语文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年高考名校交流模拟卷 语 文(一) 命题学校:诸暨中学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4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陨(yn)落 畏葸(x) 拧(nn)毛巾 求田问舍(sh) B游弋(y) 与会(y) 胳()肢窝 未雨绸缪 (mu) C绾结(wn) 旋风(xun) 应(yn)用文 张灯结(ji)彩 D惬意(qi) 亚裔(y) 嗑(k)瓜子 五脏六腑(zn)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我多么希望再有儿时的田梗,它虽然又窄又小,但四通八达,让每个孩子都能通过它, 进入我的家。 B. 随着移动传媒的突起占位,互联网已经消熔了全球受众面前的大部分渠道传播障碍, 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被广泛看好。 C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发展换档不失速,年均增速预计可达 7.8,高于同期全球 2.5的年均增速,在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D人化自然既然是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而与外部自然耦合而成的生命有机体,那么,它 便不可能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必然要在时间和空间中改变自身方能存在。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1931 年 9 月 8 日,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沟湖边的一段铁路,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肆意 制造了“九一八事变” ,随后日本军队大举进攻中国的东北驻军。 B宫殿的尖顶和巨大窗棂皆镂空浮雕,烦复而又精细的花饰,彰显出当年罗马人的富足 与傲世感,当然也体现出他们高大上的艺术审美标准。 C袁先生的评书,摇曳多姿,独步书坛 70 余年,是曲坛奇葩,更是国粹精品,值得好好 研究、珍藏,发扬光大。 D网络文学作品在追求通俗性、大众性的同时,应追求“优秀作品”的更高标准;在追 求别出心裁的创作生态时,也要有正能量,有感染力,能够浸润心灵、启迪心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除 了 经 营 者 加 强 行 业 自 律 、 电 视 媒 体 强 化 自 我 审 查 外 , 有 关 部 门 应 尽 快 制 定 出 台 相 关 规 范 措 施 , 强 化 事 中 监 控 和 事 后 查 处 , 提 高 行 业 门 槛 和 违 规 成 本 , 维 护 好 消 费 者 的 合 法 权 益 。 B虽然互联网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每一个国家在信息领域的主权权益都不应受到 2 侵犯,互联网技术再发展也不能侵犯他国的信息主权。 C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设置了首次中美大学生互联网议题, “乌镇之约”如期实现,为中 美大学生交流思想、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搭建了新的国际舞台。 D青蒿素是通过现代科学手段提取和制成的,但是不能不否认青蒿素的发现跟中医药有 绝对关系,毕竟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受到东晋葛洪所著的肘后备急方的启 发。 5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序号正确的一项是 ( ) 沉默的原因有所不同:因为不让说而不说, ;因为不敢说而不说, ;因为不便说而不说, ;因为不该说而不说, ;因为不必 说而不说, ;因为不屑说而不说, 。 那是默契或者隔膜 那是畏怯或者怨恨 那是顺从或者愤懑 那是礼貌或者 虚伪 那是骄傲或者超脱 那是审慎或者世故 A B C D 6仔 细 阅 读 右 上 这 幅 图 画 , 请 说 明 该 图 标 的 寓 意 。( 4 分 ) ( 90 字 之 内 ) 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请作简要评析。 (5 分) (80 字内) 近日,在重庆某招聘会现场,90 后应届毕业生仍然是主力 军,重庆晚报记者看到不乏有 求职者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来应聘。有些 应聘者被父母抢戏 ,索性一言不 发,玩起了手机。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 (9 分) 我们 能从理 论上找到解开“马尔克斯论争”的方法吗?我想,有两个哲学家的相关 论述值 得重视。一位是德国哲学家恩斯特 卡西尔,他被公认为现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是 “现今 思想界具有百科全书知识的一位学者”;再一位也是德国人,就是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哲人的海 德格尔。 卡 西 尔 的 论 述 ,一 开 始 就 说 :在 人 类 文 化 的 所 有 现 象 中 ,神 话 和 宗 教 最 难 相 容 于 纯 粹 的 逻 辑 分 析 。他 说 ,单 单 依 靠 理 性 我 们 不 可 能 深 入 信 仰 的 神 秘 中 去 。所 以 人 类 文 化 哲 学 并 不 探 究 神 话 想 象 和 宗 教 思 想 的 题 材 而 是 探 究 他 们 的 形 式 ,因 为 神 话 世 界 是 “一 个 深 不 可 测 的 海 洋 ”,它 的 本 义 2016 年高考名校交流模拟卷语文(一) 第 3 页(共 8 页) 和 本 质 是 非 理 性 的 ,它 的 逻 辑 是 与 我 们 经 验 真 理 或 科 学 真 理 的 概 念 风 马 牛 不 相 及 的 。在 马 尔 克 斯 看 来 ,他 们 一 方 面 给 他 戴 上 文 学 桂 冠 ,一 方 面 又 在 “用 理 性 逻 辑 ”解 释 他 的 作 品 ,使 他 的 小 说 世 界 成 了 “十 足 的 弄 虚 作 假 ”,这 样 一 来 ,对 马 尔 克 斯 的 褒 奖 几 乎 就 等 于 是 一 种 “全 盘 否 定 ”。 如果说 卡西尔关于神话的论述,可以帮助我 们从一个更高更新的角度解 释“马尔克斯论 争”的问题,那么海德格 尔的理论应该可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这一论争中小说观念的理解。海德 格尔说, “我们的目的是达到 艺术作品直接的和全部现实性,因为只有如此,我 们才能在其中发现 真正的艺术。 ”用 简单的语言解释一下海德格尔的意思,就是说,因 为物的真正的本质性是由其真 实的存在所决定的,所以只有在“ 纯粹的自身存在”和“全部现实性”中,它的真理才能够被揭示 出来,而“诗意只是真理光明投射的一种方式”。 现在我 们回 头再来看“马尔克斯论争”就非常清楚了。论争的核心是“什么是小说家面对 的现实”,海德格 尔基本上回答了 这个问题。小 说作为一种 艺术,它是在其独立的存在中解 释世 界的,艺术是自行置入作品的真理,而真理是存在自身 显现 的一种过程。当马尔克斯说“我的责 任是面对全部现实,是创作反映全部 现实的文学” ,当他 说 “我认为是纯粹的和简单的现实主义” 时,我们看到小说家马尔克斯,与哲学家海德格尔,是在从不同角度用各自的方式讲着同一个问 题。海德格尔关于“ 存在的诗意 ”的理论探索和马尔克斯关于“小说是对世界的揣度”、 “不是我写 小说,完全相反,是小说写我 ”的创作体验;都在为我们解释 一个共同的问题:小说是什么?“是 什么”的问题,看似 简单却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 这个 论争对 我们文学的启示,我想是不言而喻的。如果说“现实” 对加西亚马尔克斯尚且 是一个需要论争的问题,那么, 对中国作家来讲,以往所有的问题,几乎可以说都与此有关。所 以“马尔克斯论 争” 也是一个中国文学问题。我们的作家离“纯粹的全部的现实”有多远,我们的 小说就离真正的艺术发现有多远,就离 马尔克斯有多远,就离我们所期盼的文学艺术的高峰有 多远。 “马尔克斯论争”,不是马尔克斯自己的事情,也不是今天才有的问题。 马尔克斯把这个 “纠结”文学艺术的问题非常强烈地提出来,像他的百年孤独一样,是对世界文学艺术的贡献。 它再一次加深了人们对文学特别是对小说的关注和思考。 摘自马尔克斯论争:一个关于小说是什么的问题有删改 8下列对第四段中“马尔克斯论争”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解开“马尔克斯论争”的方法,只有从恩斯特卡西尔和海德格尔两位德国哲学家的论 述中才能找到。 B “马尔克斯论争”的核心是小说家面对现实的问题,而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基本上回答 了这个问题。 C “马尔克斯论争”也是一个中国文学问题,是中国作家、评论家和理论家需要面对、思 考的问题。 D “马尔克斯论争”是由马尔克斯提出来的,但已经超越了马尔克斯本人及其作品,具有 广泛的世界意义。 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4 A卡西尔认为,人类文化哲学的逻辑与我们经验真理或科学真理的概念是毫不相关的。 B. 海德格尔认为,艺术的本性只有在“纯粹的自身存在”和“全部现实性”中,才能揭 示出它的真理。 C小 说 家 马 尔 克 斯 和 哲 学 家 海 德 格 尔 是 从 不 同 角 度 用 不 同 方 式 讲 述现 实 主 义 的 创 作 方 法 问 题 。 D小说与真正的艺术发现的距离,来自于作家离 “纯粹的全部的现实”的距离。 10请概括“马尔克斯论争”的价值。 (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 (20 分) 温 暖 梅寒 那天晚上店铺快要打烊的时候,店里厚厚的玻璃 门又被推开了。一男一女挟裹着一团浓 重的寒气从外面走进来。两个人都三十 岁左右的样子,男的矮胖,女的瘦高,身上的衣着都有些 单薄。不知是因为在外面冻得太久,还是进到热烘烘的暖气屋里不适 应,才进屋,男人就忍不住 打了个大大的喷嚏。 “看你,都要冻感冒了,还硬撑着不来。 ”女人低声地嗔怪着男人,眼睛就朝男士服装那儿 瞟过去:“老板,那件 蓝色的羽 绒服有特大号的么?” 女人指着 墙 角挂着的那件衣服脆生生地问。听她的 语音,像是来自不远的乡下。 “有啊,正好还有最后一件了。 ”我欣欣然迎上去。冬天已过了大半,那款深蓝色的羽绒服, 因为号码太大,一直挂在那里 卖不出去。 “那好, 给他拿来 让他试一下。 ” “”男人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我已以最快的速度把那件衣服从衣架上取下来 递给了 他:“试下吧,您穿保 证合适。 ” 男人犹豫着接过衣服,却并不着急往身上穿。他先去翻看挂在衣领处的商标。只瞄了一 眼,男人就像被烫着了一样:“780 块,你 们抢钱啊。 ”他把衣服扔给我,回头就去扯女人的手:“冬 天都过去一大半了,等过季打折 时咱再来买。 ” “我们逛了一晚上好不容易才遇上这么一件合适你穿的,就买下来吧。 ” “不买, 说不 买就不买。 ” “买,我 说买 就买。 ”女人有点急了。 他们争执不下,我收拾东西准备关门了。 “ 要买你自己试吧。 ”男人笑嘻嘻地 说,眼睛始终在店里瞟来瞟去。 “你不用看。我进门就看好了, 这店里也就这件衣服还适合你。 ” “看看又怎么了,又不收 钱。 ” 我 自 然 没 有 耐 心 再 陪 着 他 们 耗 下 去 :“对 不 起 ,如 果 您 不 打 算 买 的 话 ,我 们 店 要 关 门 了 。” 那天晚上,最终还是男人占了上风。看着男人硬生生地拉着女人的手冲进门外茫茫的夜 11 12 13 14 15 16 17 2016 年高考名校交流模拟卷语文(一) 第 5 页(共 8 页) 色中时,我苦笑着摇了摇头。从跟他们简单的对话交谈中,我得知那是一对农民工,在市郊板厂 打工。平时忙得连上街的工夫都没有,那天是趁着晚上休息的空儿匆匆出来的。 第二天,一股强劲的寒流袭击了小城,店里的生意比平时冷清了许多。我坐在暖气开得十 足的店里面,透过厚厚的玻璃 门,看大街上的行人全副武装缩着头在风沙中艰难地前行,忽然又 想起那对衣着单寒的夫妻来。他 们是否已经在别处买到了他 们想要的衣服? 店门就是在那时再次被人推开的,是头天夜里来的那个女人。她身上还是那件单薄的黑 色丝绵外套,头上连帽子围巾也没有戴,整张脸都被风吹红 了。她进门,将双手放在嘴边上哈了 半天热气,才哆嗦着从口袋里掏出一 块小小的手绢儿,一 层层 打开,露出里面一沓百元大钞。 “老板,那件衣服还在不?我一晚上都没睡好觉,就怕您把它卖出去了。这不,中午下班我 饭也没吃就跑来了还得瞒着他,要 让他知道还是买不成 ” “在的在的,我这就给您包好。 ” 我麻利地将那件衣服包好,女人如数交了 钱,拎着它心满意足地出门了。 女人几乎是前脚刚走,男人后脚就赶到了。他推开门,还在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大冷的天, 竟然跑出了一头的汗。 “这家伙把我跑得,还跑出汗来了。 ”男人擦一把额头 上的汗,乐呵呵地跟我打招呼, “老板, 把那衣服给我包一下,想来想去 还是想买下来,好不容易遇上一件我看着顺眼的” 听男人也要我包上那件衣服,我一 时就有点懵了:“对不起,您妻子 ” “不用理她。她其实比谁都会过日子, 攥着两毛钱星星月亮似的您只管包上就是,咱 不差钱”男人自顾自地说着,并未发现我脸上已起了微妙的变化。我忽然为那个刚刚走出店 门的女人觉得悲哀。 “对不起,我已经把那件衣服卖出去了。 ” “哦?它不就挂在那里么?看我,一路只想着它了,还没来得及告诉你要哪件。 ”男人摸摸 脑袋咧开嘴憨憨地笑。顺着他手指 过去的方向,我怔在了那里。那儿,赫然挂着一件淡紫色的女 士半大羽绒服。 男人的眼力真好,那个尺码,给他的女人,再合适不过。 (选自天津工人报2015 年 4 月 1 日) 11开头第一段写一男一女的年龄、身材和衣着有何作用?(4 分) 12赏析文章划线的句子。(4 分) 13 “我忽然为那个刚刚走出店门的女人觉得悲哀” ,这是为什么?( 4 分)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 14小说的结尾有什么特色?(3 分) 15根据你的理解,这篇小说里作者想告诉人们什么道理?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发?(5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7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 (19 分) 新雨山房记 宋濂 诸暨为绍兴属邑,与婺 邻。国初得婺 时伐伪吴张氏 ,相持未决,兵守诸暨界上。张氏恃 诸暨为藩篱,乘间出兵侵掠,两军屠戮无虚时。故诸暨被兵特甚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竹树花石 伐断为楼橹戈炮樵薪之用民惩其害多避深山大谷间弃故址而不居过者伤之。 今国家平定已十余年,生民各安其业,吾意其中必有修 饬室 庐以复盛时之观者,未之见。今 年,邑士方伯修为余称:其友张 君仁杰,居 诸暨北门之外,故宅昔已毁。及兵靖事息,始辟址夷秽, 创屋十余楹。旁植修竹数百,四时之花,环艺左右,琴床、酒炉、诗画之具,咸列于室。仁杰未乱 时稍有禄食,至今郡县屡辟之,辄辞不赴,以文墨自娱,甚适,号其室曰“ 新雨山房”,愿得余文 记 之。 一室之废兴,为事甚微,然可以占世之治乱、人之劳逸,非徒然也。方兵戈之殷,人有子女金 帛惧不能保,虽有居室,宁暇完葺而知其安乎?糗粮 刍茭 之需,叫号征逮者填于门,虽有花 木之美、诗酒之娱,孰能乐之乎?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 非上之人拨乱致治之功耶? 自古极治之时,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 。然饫饱歌乎,秩然成文, 成周盛时之诗是也。安知今不若古之 时耶?仁杰其试为之。余他日南归,驾小车过北门,求有竹 之家而问焉。仁杰尚歌以发我,余当鼓缶而和焉。 【注 】 婺 :婺 州 ,治 所 在 今 浙 江 省 金 华 市 。伪 吴 张 氏 :张 士 诚 。元 至 正 十 三 年 (1353)起 义 ,十 七 年 为 朱 元 璋 所 败 ,降 元 。二 十 三 年 自 称 吴 王 ,二 十 七 年 朱 元 璋 破 平 江 ,张 士 诚 被 俘 至 金 陵 ,自 缢 死 。糗 (qi)粮 :军 饷 。刍 茭 : 马 草 。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恃诸暨为藩篱 恃:依仗 B乘间出兵侵掠 间:机会 C兵靖事息 靖:安定 D环艺左右 艺:装饰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2016 年高考名校交流模拟卷语文(一) 第 7 页(共 8 页) ) A以复盛时之观者 不赂者以赂者丧 B其友张君仁杰 其可怪也欤 C咸列于室 月出于东山之上 D虽有居室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朱元璋攻下婺州后,与张士诚的军队在诸暨展开厮杀,老百姓深受其害,抛弃了房舍, 纷纷躲进深山大谷逃避战乱。 B 在战事平定十年之后,作者听朋友方伯修说,张仁杰在诸暨城北门修造了“新雨山房” ,并且希望作者能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C作者希望张仁杰在饱足之后,能多写些文章,来歌颂周朝的鼎盛;并希望张仁杰多种 些竹子,以便以后自己车过诸暨北门时一眼就能看见“新雨山房” 。 D作者认为,世道的安定与混乱、百姓的劳苦与安逸,从一件很小的事件中就能看出来, 譬如一所宅院的兴废。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 分) 故诸暨被兵特甚崇甍巨室焚为瓦砾灰烬竹树花石伐断为楼橹戈炮樵薪之用民惩其害多 避深山大谷间弃故址而不居过者伤之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 分) (1)今仁杰获俯仰一室,以察时物之变,穷性情之安,果谁使然也?(3 分) (2)自古极治之时,贤且能者运于上,陇亩之民相安于下而不知其所由。 (4 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2122 题。 (7 分) 归 雁 钱起 潇湘 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 二十五弦 弹夜月,不胜清怨却 飞来。 瑶 瑟 怨 温庭筠 冰簟 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 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 中月自明。 【注】潇湘:二水名,在今湖南境内。二十五弦:指瑟。 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 ”冰簟:清凉的竹席。 银床:指洒满月光的床。 十二楼:原指神仙的居所,此指女子的住所。 21钱起的归雁与温庭筠的瑶瑟怨都借用“湘灵鼓瑟”的故事抒发情感,但各有侧重, 钱诗侧重抒写 之情,温诗侧重抒发 之情。 (2 分) 20070214 8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方式的异同。 (5 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